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2页。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结合“时间尺”感受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区别与联系,能进行两种时计时法之问的相互转换。2.经历观察、操作、比较、推理等活动过程,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养成有理有据、严谨细致的思维品质。3.感受24时计时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知识探索过程中的漫长与艰辛,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感受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区别与联系,能进行两种计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师:几位同学周末相约一起来到了科技馆,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课件出示:预设:今日影片放映的安排是9∶00《宇宙旅行》,10∶30《恐龙灭绝与天体碰撞》,15∶00《奇妙的星空》,15∶45《小丽访问哈勃》。预设:科技馆开馆时间是8∶30~16∶30。师:这都是一些有关时间的数学信息。在这些时刻中,哪些你看着有些陌生,有没有什么疑问呢 预设:15∶00是几时 预设:15∶45是几时 师:我们以前学的都是看着钟表来认时间,可钟面上只有1~12这12个数。15时在哪里呢 预设:15时是下午3时。师:对不对呢 是不是每一个时刻都有两种不同的计时方法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计时法的知识。二、分析素材,建构概念1.初步感悟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师:要想给一天的各个时刻计时,我们先得确定一天是从几时开始的。预设:半夜12时。师:对,就是半夜12时。这一刻表示一天的结束,新的一天同时开始,所以半夜12时还可以记作凌晨0∶00。下面请同学们看屏幕,看一看在这一天的时间里时针是怎样转动的 几何画板动态演示钟表时针转动过程,教师相机提问,学生回答。师:时针转到几时了 预设:凌晨1时。师:此时大家都在做什么 预设:在睡觉。师:2时、3时、……天渐渐亮了。早上6时,我们要起床了。这是几时 大家在做什么 预设:上午9时。大家在上课。师:到几时了 预设:正午12时。师:时针从凌晨O时走到正午12时,在钟面上正好转了一圈,这一天结束了吗 预设:没有。师:对,才到中午呢!接下来又到几时了呢 预设:下午l时。师:这时你们在做什么 预设:午自习。师:我怎么记得刚才我们还说过l时时天还是黑的,大家都在睡觉,这是怎么回事呢 预设:一个是晚上的,一个是下午的。课件出示:师:虽然在钟面上时针都指着l,但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时刻。那应该用什么办法把同一个数来计时的两个时刻区分开呢 预设:需要说“凌晨”和“下午”。师:加上这样的时间词就能区分清楚了。师:下午1时,还可以用一种不用时间词的计时法记录,你知道是什么吗 预设:13时。师:你是怎么想到的 预设:12时,又多了1小时,就可以说是13时。师:这位同学想到了数数的知识,12+l就是13,很会找关联,真棒!那你现在能解决“15∶00是几时”这个问题了吗 预设:下午3时。几何画板继续动态演示钟表时针转动过程:师:我们再一起看一看,下午3时,也就是15∶00。下午6时又是几时 晚上9时呢 预设:下午6时是18∶00,晚上9时是2l∶00。预设:晚上10时是22∶00,晚上11时是23∶00,半夜12时就是24∶00。师:24∶OO,这可是个特殊的时刻,一天结束了,同时新的一天又开始了,这一时刻又可以表示为几时 预设:O∶00。小结:半夜12时、24∶00还有0∶00,实际上都是同一个时刻。2.对比分析,建构概念。师:现在我们知道了一天的各个时刻都可以用两种不同的计时法来记录。凌晨1时就是1∶00,上午9时就是9∶00,中午12时就是12∶00,那13∶00、14∶00、……、24∶00分别对应哪个时刻 预设:分别对应下午l时、下午2时、……、半夜12时。师:比较一下,这两种计时法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预设:一种带有时间词,另一种不带有时间词。预设:一种用1~12这些数来计时,另一种用0~24这些数来计时。师:对,像这样带有时间词,用钟面上的1~12这些数来计时的方法,就叫做普通计时法(板书),也叫做12时计时法。而像这种用0~24这些数来计时,也不需要时间词的计时方法,我们叫做24时计时法。(板书课题)课件出示:三、借助素材,内化概念1.化曲为直,生成时间尺。师:大家来看,钟面上既有大格,也有小格,还有刻度线、数,在我们常用的哪个数学工具上也见到过这些呢 生:尺子。课件出示:师:对,用直尺测量长度非常方便。那我们能不能想办法把时针这一天走过的时刻都请下来,创造出一把表示一天时间的时间尺呢 预设:把这一圈刻度线都取下来,再拉直就成了直尺了。师:真是个好办法!我们用图(1)表示时针在钟面上走过的第一圈刻度,图(2)表示时针在钟面上走过的第二圈刻度,合起来(课件演示合并的过程)就变成了图(3)这样一把时间尺,时间尺上共有多少个大格 表示什么 几何画板演示:预设:24个大格,表示一天的24小时。师:这把时间尺上还没有标数,数要对齐什么来标 预设:对齐刻度线来标,才能表示整时。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探究单,同桌两人合作,商议着一起给时间尺标注上数。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收集并展示学生不同的标注方法。学生的作品1:预设:我标注的是0~24,是24时计时法。学生的作品2:预设:我标注的是0—12,是12时计时法。学生的作品3:预设:我也标注了12时计时法,但开头是12。师:对12时计时法的这两种标注方法,你同意哪种 说一说你的理由。预设:开头要写数12,12时计时法只用到1—12这些数来计时,不用0。师:这才显示出了时间尺的特殊功能,同一个时刻都可以用这两种计时法来表示,我们可以把这两种计时法用的数合并到一把时间尺上。课件出示:师:开头的数12表示几时 预设:半夜12时。师:那数字0呢,表示几时 预设:0时。师:半夜12时和0时是同一个时刻吗?预设:是。师:半夜12时还可以标注在时间尺的哪个位置 预设:结束的时刻,表示一天的结束。师:时间尺上还有个数12,找到了吗 学生指中间的两个12。师:这两个12分别表示几时 预设:12∶00,也就是中午12时。2.借助时间尺,沟通区别与联系。课件出示:师:你能在时间尺上找到这几个时刻的位置吗 学生自主活动,请两名学生到前面摆时刻。师:大家先来横向观察。表示这两组时刻,普通计时法都用的是同一个数来计时,怎么用24时计时法就要用两个不同的数了呢 课件出示:预设:普通计时法只有12个数,24时计时法有24个数。师:还有想补充的吗 预设:普通计时法表示的一个是早上9时,另一个是晚上9时;24时计时法没有时间词,数就不同了。小结:用普通计时法表示时间时,数相同也没关系,时间词还可以帮忙。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时,不加时间词,必须是数不同才能区分开。师:再来纵向观察这两组时刻,为什么凌晨1时、上午9时在两种计时法里都可以用相同的数来计时 而下午1时、晚上9时,在24时计时法里用的数就不同了呢 课件出示:预设:中午12时之前的都用同一个数计时,中午12时之后的用24时计时法就要加12了。预设:中午12时之前时针转第一圈,此时时针指着数几就是几时。转第二圈时两种计时法就不一样了,24时计时法用的数中,第二圈都增加了12。3.应用时间尺,互化计时法。师:发现了这个规律后再来看,如果要把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要怎样转换呢 预设:中午12时之前的时间在转换时一步完成,直接去掉时间词就可以了。中午12时之后的要分两步完成,一是去掉时间词,二是再加上12。课件出示:师:反过来,如何将24时计时法转换成普通计时法呢 预设:也是以中午12时为界,之前的直接加上凌晨、早上、上午这些时间词就可以了。从13时开始分两步走,一是要加上时间词,二是要减去12。课件出示:师:利用大家创造出的时间尺,我们清楚明白地找到了两种计时法之间的转换方法。 四、联系实际,巩固应用1.回归情境,深化理解。师:现在你知道课始天文馆的这些时刻是用什么计时法来记录的吗 预设:24时计时法。师:我如果下午4时到达科技馆,能看到最后一场影片吗 预设:不能,最后一场是下午3时45分,已经开演了。2.交流两种计时法的应用。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地方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时间 让我们一起来看几个生活中的实例。课件逐步呈现下图:师:我们看到的类似火车票的出行时间、商店的营业时间还有禁行标志,很少有标成12时计时法的,这是为什么呢 预设:不用写字,比较简洁。师:用数表示时刻,更彰显了我们数学的简洁美,24时计时法也是国际通用的计时方法。既然24时计时法这么好,为什么生活中我们还一直用着普通计时法呢 预设:一看就明白是在白天还是晚上。预设:钟面上只有12个数,用普通计时法对应着钟面看时刻更简单。师:对,两种计时法各有所长,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计时法。五、文化渗透,拓展延伸师:今天我们是借助钟表来看时间学习计时法的,那你知道古人是借助什么工具计时的吗 让我们通过一个短视频去了解了解吧!播放微课:《古人是怎么计时的》师:在我们学过的许多古诗中都有体现计时法。比如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诗中有这样两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哪个词体现了古代计时法 预设:诗中的“夜半”。师:夜半是特称计时,就是现在的晚上11时~凌晨l时。师:再来看一首古诗《劝学》,这首诗中的“三更灯火五更鸡”,是更点计时法。三更和五更的时间,哪个和前面说的夜半是一个时刻 课件出示:预设:三更。师:现在再来读《劝学》这首诗你又有什么体会 预设:古代人很勤奋。预设:我们要珍惜时间,多读书、长知识。六、回顾反思,梳理提升师:同学们,回想一下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预设:我学会了用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表示时间。预设:还学会了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之间如何进行转换。预设:古代的计时法和现在的计时法是相通的,要珍惜时间。师:大家学会了这么多有关计时法的新知识,还和前面学的时间的相关知识沟通了联系。那你又是如何来探究这些知识的 预设:借助钟表模型、时间尺来学习。师:时间尺是我们用化曲为直的方法创造出来的,借助这些工具来学习知识非常直观。大家再来看时间尺,0时表示这一天的开始,如果记作24时时,这一时刻就表示什么 课件出示:预设:表示昨天的结束。师:今天的24时记作0时时,又表示什么 预设:明天的开始。师:时间就是这样周而复始一天天过去,一去不复返。7天就是一周,再长一些又到了一个月,再长一些呢 对,就是一年。人的一生就是那么几十年哪!所以我们不要浪费似水年华,不辜负这仅有一次的人生。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附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9张PPT)24时计时法人教版 三年级下新知导入普通计时法24时计时法午夜12时0∶00 24∶00凌晨1时上午9时正午12时下午3时晚上9时下午1时1∶0012∶009∶0013∶0015∶0021∶00带有时间词,用1—12这些数来记录时间无时间词,用0—24这些数来记录时间测量物体的长度通常用尺子。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第一组:凌晨1时与下午1时1∶00与13∶00第二组:上午9时与晚上9时9∶00与21∶00半夜12时凌晨1时正午12时下午1时上午9时晚上9时半夜12时半夜12时凌晨1时正午12时下午1时上午9时晚上9时半夜12时+12-12加上12,去掉时间词24时计时减去12,添上时间词添上时间词去掉时间词普通计时普通计时24时计时08∶00—21∶30课堂练习我如果下午4时到达科技馆,能看到最后一场影片吗 课堂总结昨天明天今天0∶0024∶0024∶000∶00板书设计作业布置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4时计时法.ppt 《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