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2.1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 (课件+教案+练习含解析卷)(3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2.1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 (课件+教案+练习含解析卷)(3份打包)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导入新课
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涉及中国核心利益,中方维护自身主权和安全的决心坚定不移。
  台海军火失衡了!
思考: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声明为什么能赢得国际社会的支持呢?
支持中国!
支持中国!
支持
支持
支持
中国
中国
中国
导入新课
思考: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声明为什么能赢得国际社会的支持呢?
这就需要从“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说起
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
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
第二课 国家的结构形式
第一框
议题
02
从中国反制佩洛西窜访台湾中认识国家主权
01
从中国制裁美国对台宣布军售中探究政权分层
总议题:从中方对美台关系的态度中分析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
01
国家主权
议题一:从中国反制佩洛西窜访台湾中认识国家主权
议学情境一
议学问题:结合议学情境,从中国坚决反制佩洛西的言论及窜访台湾的做法中谈谈你对国家主权的认识
中国反制佩洛西窜访台湾
探究与分享
提取视频关键信息,分析回答探究问题
佩洛西在此情况下窜台,是干涉中国内政的行为。台湾不能代表中国对外交往。
佩洛西公然将台湾称为“国家”,是违背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的严重政治挑衅。
从对内表现看,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国家主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
从对外表现看,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没有任何其他权力主体可以对其加以否决或驳回。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
国家主权对外则表现为国家之间的相互承认
侵犯了主权国家的独立权和管辖权。
一、国家主权
(1)从对内表现看: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
1、国家主权的含义:
一、国家主权
(2)从对外表现看: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没有任何其他权力主体可以对其加以否决或驳回。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
1、国家主权的含义:
台湾是中国一部分
一、国家主权
(1)确认:
①对内:国家主权通常以法律形式在宪法中加以规定。
②对外:国家主权对外则表现为国家之间的相互承认。(“宣示说”和“承认说”)
(2)重要性: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国家主权的丧失意味着国家的解体或者灭亡。
2、国家主权的确认和重要性
一、国家主权
3、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独立权:
管辖权:
自卫权:
平等权:
独立处理内政、外交事务
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
对人:本国公民和侨民
对物:含驻外使领馆
国际法上:地位平等
外交上:有权使用本国文字
防御:国防建设
自卫:抵抗入侵
1
2
3
4
一、国家主权
①人权是指公民享有的人身自由和各种民主权利。人权享有的范围和程度是和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及社会制度分不开的,人权要有物质、法律和制度的保障。
②主权和人权是相辅相成的,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有人权的前提和保障,没有主权就谈不上人权,主权高于人权,人权是主权的表现。
知识拓展:主权与人权
02
中央与地方
议题二:从中国制裁美国对台宣布军售中探究政权分层
议学情境二
议学问题:结合议学情境,我国为什么可以理直气壮的反对美国对台军售?
中国制裁美国对台宣布军售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只有一个中央政府,台湾只是中国的一个行政地区
材料一: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为了管理的便利,将全国划分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这些行政区域组成了我们伟大的祖国。
  材料二:上述行政区域的形成,充分考虑了民族、历史、地理、文化等诸多因素;另外,为了便于行政管理和经济建设,国家可根据需要对行政区划作必要的调整和变更。例如,为了推动长江三峡建设和西部大开发,1997年我国将原四川省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黔江地区合并,成立了我国的第四个直辖市——重庆市。
议学情境二
那么,我国为什么都要进行行政区域的划分呢?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包括哪些?行政区划的界限和分层,往往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
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
需要考虑诸多因素
二、中央与地方
一个统一的国家只能有一个中央政府。至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各国的情况不尽一致。
①当今世界,大部分国家不可能通过唯一的中央政府进行直接的、简单化的、事无巨细的管理。国家之内的行政区划,通常是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而产生的。
②行政区划的界线和分层,往往需要考虑民族、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经济、军事等诸多因素。
1、政权分层的原因
省、市、县
宁夏等五个自治区
香港、澳门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
2、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
二、中央与地方
于1948年1月1日生效的《意大利共和国宪法》,在第二编第五章中,专门规定了地方与中央的事权范围。属于中央政府的权力大致包括:外交、国防、造币、移民、度量衡等。地方政府负责管理本区域内的经济、治安、教育、卫生、体育等工作。
探究与分享
探究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是如何划分的?
权力划分往往通过国家宪法加以规定
中央政府:国家层面的
地方政府:本区域范围内的
中央和地方职权划分
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各自行使自身在法定范围内的权力。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的权力划分,往往通过国家宪法加以规定
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国家秩序与整体发展、军事、外交等国家级事务,
地方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各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 社会治安等地方性事务。
1
2
3
二、中央与地方
3、中央和地方职权划分: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材料二: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对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做出了如下论述: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
议学情境三
议学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我国是如何得以贯彻,从而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实行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
中央统一领导,考虑地方特殊利益
二、中央与地方
(1)在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党服从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2)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
一方面,地方利益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 另一方面,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必须考虑地方特殊利益,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4、我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1、2021年8月11号,辽宁省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加拿大间谍案进行宣判,决定对被告人迈克尔斯帕弗处以11年的有期徒刑,并对其罚款人民币5万元。我国法院对加拿大间谍进行审判是在行使( )
A.独立权 B.自卫权 C.管辖权 D.平等权
对点练习
[答案] C
[详解] C:我国法院对加拿大间谍进行审判是在行使管辖权,即国家享有对本公民.在本国国土范围内的外国公民、居住国外的侨民的管理和保护,对物的管理包括驻外的使馆等,C符合题意。ABD:独立权是指主权国家可以自由修改宪法、变更政体、确定经济体制、缔结条约、进行自卫战争等;平等权是指主权国家在国际上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任何国家不得强迫他国接受自己意志,在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力等;自卫权是指主权国家具有防御和自卫的权利,AB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
2、2020年3月27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针对美国签署的涉台法案表示,美国这样做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违背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干涉中国内政。台湾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事关中国核心利益。 中国政府和人民捍卫核心利益的
决心和意志坚如磐石。中国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中国坚决反对是基于( )
①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力
②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
③国家主权能够被不同国家承认
④领土完整是主权国家最重要的要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对点练习
[答案] A
[详解]①②: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针对美国签署涉台法案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不满,是基于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至高无 上的政治权力,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 ①②应选。③:与题意无关,③不选。
④:说法错误,主权是一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要素,④不选。故本题选A.
对点练习
3、(2021.山东潍坊一模)主权是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简言之, 为“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也是对内依法施政的权力来源,对外保持独立自主的一种力量和意志。下列对国家主权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
②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
③国家主权通常以宪法加以规定
④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没有排他性的政治权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对点练习
[答案] A
[详解]①②:主权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①②正确。③:国家主权通常以法律形式在宪法中加以规定,对外则表现为国家之间的相互承认。③表述不准确。④:国家主权是一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对点练习
4、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香港基本法附件一、附件二修订案对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产生办法作出系统修改和完善标志着对“爱国者治港”原则的法律化、制度化。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表示特区政府会全面配合通过本地立法切实执行完善措施;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这表明( )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②香港特别行政区在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之下
③中央对完善香港选举制度拥有主导权
④“一国两制”以完善选举制度为前提和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对点练习
[答案] C
[详解]①: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而不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①错误。
②: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表示,特区政府会全面配合,通过本地立法切实执行完善措施,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说明香港特区坚持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 ②正确。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产生办法作出系统修改和完善说明中央对完善香港选举制度拥有主导权,③正确。
④:“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④错误。故选C。.
对点练习
6、材料一:美参议院投票通过涉华汇率法案逼迫人民币升值,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  
材料二: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在该海域进行例行巡航,是完全正当的、合法的。
材料三:联合国的成员国无论大小强弱,都平等地享有在联合国大会的投票权。1971年,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通过了阿尔及利亚、阿尔巴尼亚等23国提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材料四: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是196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的一场反侵略作战,保卫了中国西部的边防,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尊严。
对点练习
独立权
管辖权
上述材料中我国的做法体现了主权国家享有什么基本权利?
平等权
自卫权
本框小结
政权分层
国家主权
含义和地位
表现
原则
确立
行政区划
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中央政府
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权力关系
我国中央与地方各级国家机构
主体
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2.1 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护照关键时刻能带我们回家!”利比亚战乱、也门危机、尼泊尔地震,我国政府反应快速,在第一时间派出飞机、舰艇迅速撤离滞留公民和侨胞,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力量和温暖。这表明
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管辖权是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③自卫权是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④在国际法上国家地位是由国家力量决定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多方面基本权利,下表中主权基本权利与主权国家行为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管辖权---中国积极推进朝鲜半岛无核化
B.独立权---中国有权在南海设立防空识别区,他国无权干涉
C.自卫权---中国在南海填海造陆,修建民用设施
D.平等权---中国对在广西贩毒的日本籍罪犯依法判处死刑
3.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召开之前,中国已经自主承诺要在2020年实现单位GDP减排40%到45%,非化石能源的比重达到15%。但中国政府表示坚决拒绝海外监督机构检查其减排进展,即便此前美国曾向中国不断施压。由此可见
A.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平等权
B.我国坚决维护世界和平,努力构建和谐世界
C.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独立权
D.平等协商是国际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
4.2020年春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些湖北特别是武汉公民回国遇到困难,外交部会同有关部门和有关驻外使领馆,紧急协调派出包机从泰国曼谷、马来西亚沙巴州、日本东京等地分别接回滞留海外的湖北同胞。这体现了
①国家的制度优势和强大力量 ②我国的大国担当和负责任形象
③管辖权是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④独立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日本冲绳县石垣市议会6月22日表决通过有关议案,更改钓鱼岛的所谓“行政区划”名称。关于这个问题,外交部已经表明我们的严正立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在构成主权国家的四个要素中,其中是一个国家生命和灵魂的是
A.人口 B.主权 C.领土 D.政权
6.国务院要求各级政府严格细致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切实对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负责。这表明我国
①政府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
③实行新型的民主与新型的专政 ④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履行职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近年来,“中国模式”逐渐成为国内外热议的一个话题。从政治角度来说,支撑“中国模式”的根本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其生命力和优势来自民主集中制。下列能够体现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构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是
①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设立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
②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
③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④坚持民主指导下的集中和集中基础上的民主相结合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写道,我们的宪法规定,立法权集中在中央。但是在不违背中央方针的条件下,按照情况和工作需要地方可以搞章程、条例、办法。我们要统一,也要特殊。为了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有中央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必须有全国的统一计划和统一纪律,破坏这种必要的统一,是不允许的。同时,又必须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各地都要有适合当地情况的特殊。材料说明
①我国国家管理要实行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②要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③地方应该善于向中央争权,以推动各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
④中央要控制地方权力,以防止地方主义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9.2020年5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高票通过。我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决反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香港事务。这是因为
①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对外表现为独立自主性
②主权国家不论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具有平等的权利
③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内政不受任何国家的控制和干涉
④主权国家必须履行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义务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0.领事保护是指中国政府和中国驻外外交、领事机构维护海外中国公民和机构安全及正当权益的工作。领事保护的实施主体是中国政府及其派驻国外的驻外使、领馆。领事保护的内容是中国公民、法人在海外的合法权益。由此可知,领事保护是我国政府
A.维护主权国家平等权的体现 B.行使管辖权的客观要求
C.行使自卫权的有效途径 D.解决国际争端的创新之举
11.为了促进和平与发展,中国南海进行了大量的和平建设,配备了大量基础设施,同时我国把南海目前的建设情况透明公正地公开于大众眼前。中国和平建设南海
①体现主权国家享有平等权 ②体现主权国家享有管辖权
③有利于维护南海地区的安全稳定 ④可确保我国在南海任意自由航行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2.在联合国大会上,围绕温室气体减少排放问题,中国政府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并自主承诺要在2020年实现单位GDP减排40%到45%。同时中国政府也表示坚决拒绝海外监督机构对我国减排进展进行检查,即便此前美国曾向中国不断施压。由此可见
①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自卫权
②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独立权
③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④我国一贯支持联合国开展的各项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地时间2019年11月19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不顾中方多次严正交涉和坚决反对,通过所谓“2019年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妄图为美国常态化干涉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提供“法律依据”。
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外交部、国务院港澳办、香港中联办、外交部驻港公署、香港特区政府等对此表示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
香港事务是中国的内政,香港事务必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框架内处理。香港是中国的香港,任何外部势力不得干涉。
同时,中方正告美方认清形势,悬崖勒马,立即采取措施阻止该案成法,立即停止插手香港事务、干涉中国内政,以免引火烧身、自食苦果。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将采取有力措施予以坚决反制,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结合材料,从国家主权的角度,分析中方的立场。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7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期普将美国国会通过的所谓“香港自治法案”签署成法。该法案恶意诋毁香港国家安全立法。威胁对中方实施制裁。中国外交部、国务院港澳办、香港中联办接连发表声明,对美国这一法案给于坚决回击和强然键责。”
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我国政府和各界人士强烈谴责美国国会通过的所谓“香港自治法案”。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0年6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2020年7月14日,美方不顾中方严正交涉,将美国国会通过的所谓“香港自治法案”签署成法。2020年7月15日,我国外交部发表声明表示,美方法案恶意诋毁香港国家安全立法,威胁对中方实施制裁,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是对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中国政府对此坚决反对,予以强烈谴责。香港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任何外部势力无权干涉。中方捍卫国家主权安全、维护香港繁荣稳定、反对外部势力干预香港事务的决心和意志坚定不移。美方阻挠实施香港国安法的图谋永远不可能得逞。为维护自身正当利益,中方将做出必要反应,对美方相关人员和实体实施制裁。我们敦促美方纠正错误,不得实施所谓“香港自治法案”,停止以任何方式干涉包括香港事务在内的中国内政。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将予以坚决回应。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坚决反对并强烈谴责美国上述行为的理论依据。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深圳、香港、澳门三地的青年交流活动中,某同学准备撰写《“一国”和“两制”不可偏废》的发言稿提纲。
“一国”和“两制”不可偏废
香港持续发生的激进暴力犯罪行径,严重践踏法治权威,严重破坏香港繁荣稳定,严重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于理于法不容,必须果断予以严肃惩处。深入分析香港的暴力事件,究其原因,就是割裂了“一国”和“两制”的关系,以香港特区的高度自治权来对抗中央的全面管治权。
  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才能枝荣。乱港分子策动暴力事件企图瘫痪特区政府,对抗中央政府,挑战“一国两制”方针原则,实际上是本末倒置、倒行逆施。“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必须全面准确理解“一国”和“两制”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制”是“一国”的派生。香港、澳门长期被殖民统治,受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影响深重,与国家主体社会主义制度存在较大差异。在“一国”的前提下,“两制”并存具有最大程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为港澳顺利回归、保持长期繁荣稳定提供了最佳制度形式。在“一国”的框架内,强调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赋予特区政府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支持港澳同胞把香港、澳门管理好、建设好、发展好。
在“一国两制”的实践中,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坚守“一国”之本,实现“两制”和谐相处、彼此促进,既要把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地建设好,也要把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澳门建设好。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帮助该同学续写网发言稿提纲。
要求①围绕主题,形成完整文章,使前后内在逻辑一致;②论据充分;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200—300字。
2.1 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护照关键时刻能带我们回家!”利比亚战乱、也门危机、尼泊尔地震,我国政府反应快速,在第一时间派出飞机、舰艇迅速撤离滞留公民和侨胞,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力量和温暖。这表明
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管辖权是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③自卫权是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④在国际法上国家地位是由国家力量决定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我国尊重和保障公民的生存权,①适合题意。②: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最基本成员,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②适合题意。③:材料没有涉及自卫权,③不符合题意。④:主权国家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④错误。故本题选A。
2.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多方面基本权利,下表中主权基本权利与主权国家行为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管辖权---中国积极推进朝鲜半岛无核化
B.独立权---中国有权在南海设立防空识别区,他国无权干涉
C.自卫权---中国在南海填海造陆,修建民用设施
D.平等权---中国对在广西贩毒的日本籍罪犯依法判处死刑
【答案】B
【解析】A:管辖权是指国家对其领土内的一切人、物和所发生的事件,以及对在其领域外的侨民、驻外大使馆行使管辖的权利。朝鲜半岛不是我国领土,A错误。B:中国有权在南海设立防空识别区,他国无权干涉,表明我国拥有独立权,B正确。C.:自卫权是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如:防御和自卫。中国在南海填海造陆,修建民用设施与自卫权无关,C错误。D:中国对在广西贩毒的日本籍罪犯依法判处死刑属于关管辖权,而不是平等权,D错误。故本题选B。
3.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召开之前,中国已经自主承诺要在2020年实现单位GDP减排40%到45%,非化石能源的比重达到15%。但中国政府表示坚决拒绝海外监督机构检查其减排进展,即便此前美国曾向中国不断施压。由此可见
A.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平等权
B.我国坚决维护世界和平,努力构建和谐世界
C.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独立权
D.平等协商是国际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
【答案】C
【解析】A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主权国家的平等权;B不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我国在世界发展方面的作用,没有涉及和平问题;C符合题意,独立权是指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中国在减排方面作出的自主承诺及表示坚决拒绝海外监督机构检查减排进展,拒绝其他国家对中国施压,表明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独立权;D说法错误,合作、竞争和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故选:C。
4.2020年春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些湖北特别是武汉公民回国遇到困难,外交部会同有关部门和有关驻外使领馆,紧急协调派出包机从泰国曼谷、马来西亚沙巴州、日本东京等地分别接回滞留海外的湖北同胞。这体现了
①国家的制度优势和强大力量 ②我国的大国担当和负责任形象
③管辖权是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④独立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③:材料中当我国公民在海外遇到困难时,外交部会同有关部门和有关驻外使领馆,紧急协调派出包机等接他们回家,这是我国行使管辖权的具体体现,也彰显了我国的制度优势和祖国力量的强大,①③符合题意。②:材料中主要体现的是我国为了维护公民权益,行使了管辖权,我国的大国担当和负责任形象是指对国际社会的贡献和责任,与题意无关,②应排除。④: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④说法错误。故本题应选B。
5.日本冲绳县石垣市议会6月22日表决通过有关议案,更改钓鱼岛的所谓“行政区划”名称。关于这个问题,外交部已经表明我们的严正立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在构成主权国家的四个要素中,其中是一个国家生命和灵魂的是
A.人口 B.主权 C.领土 D.政权
【答案】B
【解析】ACD:人口、领土、政权都是主权国家的构成因素,但都不是一个国家生命和灵魂。ACD不符合题意。B: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包括人口、领土、政权、主权,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主权是一个国家生命和灵魂。B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6.国务院要求各级政府严格细致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切实对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负责。这表明我国
①政府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
③实行新型的民主与新型的专政 ④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履行职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①错误。②:切实对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负责,表明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②正确。③:材料没有体现实行新型的专政,③排除。④:国务院要求各级政府严格细致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表明我国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履行职能,④正确。故本题选C。
7.近年来,“中国模式”逐渐成为国内外热议的一个话题。从政治角度来说,支撑“中国模式”的根本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其生命力和优势来自民主集中制。下列能够体现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构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是
①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设立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
②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
③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④坚持民主指导下的集中和集中基础上的民主相结合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解析】①: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设立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体现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①符合题意。②: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体现了我国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②符合题意。③: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因此,“直接行使”的说法错误,排除③。④: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④错误。故本题选A。
8.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写道,我们的宪法规定,立法权集中在中央。但是在不违背中央方针的条件下,按照情况和工作需要地方可以搞章程、条例、办法。我们要统一,也要特殊。为了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有中央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必须有全国的统一计划和统一纪律,破坏这种必要的统一,是不允许的。同时,又必须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各地都要有适合当地情况的特殊。材料说明
①我国国家管理要实行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②要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③地方应该善于向中央争权,以推动各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
④中央要控制地方权力,以防止地方主义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答案】C
【解析】①:立法权集中在中央。但是在不违背中央方针的条件下,按照情况和工作需要,地方可以搞章程、条例、办法,说明了我国国家管理要实行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①入选。②:必须有中央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同时,又必须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各地都要有适合当地情况的特殊,说明了要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②入选。③:“地方应该善于向中央争权”的表述错误,排除③。④:我国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中央控制地方权力”的表述不当,排除④。故本题选C。
9.2020年5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高票通过。我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决反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香港事务。这是因为
①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对外表现为独立自主性
②主权国家不论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具有平等的权利
③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内政不受任何国家的控制和干涉
④主权国家必须履行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义务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A
【解析】①③:我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决反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香港事务,因为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对外表现为独立自主性,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内政不受任何国家的控制和干涉。①③符合题意。②:题干中旨在说明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未涉及主权国家的平等权,“不论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具有平等的权利”是平等权的内容,②不符合题意。④:材料未涉及主权国家应当履行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义务,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10.领事保护是指中国政府和中国驻外外交、领事机构维护海外中国公民和机构安全及正当权益的工作。领事保护的实施主体是中国政府及其派驻国外的驻外使、领馆。领事保护的内容是中国公民、法人在海外的合法权益。由此可知,领事保护是我国政府
A.维护主权国家平等权的体现 B.行使管辖权的客观要求
C.行使自卫权的有效途径 D.解决国际争端的创新之举
【答案】B
【解析】B:领事保护的实施主体是中国政府及其派驻国外的驻外使、领馆。领事保护的内容是中国公民、法人在海外的合法权益。由此可知,领事保护是我国政府行使管辖权的客观要求,B符合题意。AC:材料表明e领事保护是我国政府行使管辖权的客观要求,未涉及主权国家的平等权和自卫权,排除AC.D:领事保护是我国政府行使管辖权的客观要求,未涉及解决国际争端,排除D。故本题选B。
11.为了促进和平与发展,中国南海进行了大量的和平建设,配备了大量基础设施,同时我国把南海目前的建设情况透明公正地公开于大众眼前。中国和平建设南海
①体现主权国家享有平等权 ②体现主权国家享有管辖权
③有利于维护南海地区的安全稳定 ④可确保我国在南海任意自由航行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①不合题意,平等权是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材料没有涉及平等权;②③符合题意,中国南海进行了大量的和平建设,配备了大量基础设施,体现主权国家享有管辖权,有利于维护南海地区的安全稳定;④说法错误,“确保”我国在南海任意自由航行的说法过于绝对。故选:B。
12.在联合国大会上,围绕温室气体减少排放问题,中国政府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并自主承诺要在2020年实现单位GDP减排40%到45%。同时中国政府也表示坚决拒绝海外监督机构对我国减排进展进行检查,即便此前美国曾向中国不断施压。由此可见
①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自卫权
②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独立权
③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④我国一贯支持联合国开展的各项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选项在题目中没有体现。题目中体现了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独立权,故②入选。题目中,中国政府也表示坚决拒绝海外监督机构对我国减排进展进行检查,即便此前美国曾向中国不断施压。由此可见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故③入选。④选项错误,我国一贯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各项活动。选B。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地时间2019年11月19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不顾中方多次严正交涉和坚决反对,通过所谓“2019年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妄图为美国常态化干涉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提供“法律依据”。
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外交部、国务院港澳办、香港中联办、外交部驻港公署、香港特区政府等对此表示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
香港事务是中国的内政,香港事务必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框架内处理。香港是中国的香港,任何外部势力不得干涉。
同时,中方正告美方认清形势,悬崖勒马,立即采取措施阻止该案成法,立即停止插手香港事务、干涉中国内政,以免引火烧身、自食苦果。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将采取有力措施予以坚决反制,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结合材料,从国家主权的角度,分析中方的立场。
【答案】①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对香港拥有绝对主权。
②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没有任何一种其他权力主体可以对其加以否决或驳回。美国国会参议院不顾方多次严正交涉和坚决反对,通过所谓“2019年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是在粗暴地干涉中国内政,侵犯中国主权。
③在当代国际社会,主权国家依据国际法享有独立权、管辖权、平等权、自卫权等基本权利。美国插手香港事务、干涉中国内政,侵犯了中国的独立权和管辖权。
【解析】本题以美国国会参议院不顾中方多次严正交涉和坚决反对,通过所谓“2019年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考查考生对等国家主权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培养思考的兴趣和品质,激发公民政治责任感。
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从国家主权的角度,分析中方的立场,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设问知识范围限定明确,解答时可从国家主权的含义、地位、表现以及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等角度进行分析。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对内表现为最高权力至高无上,对外表现为最高权力独立自主。在当代国际社会,主权国家依据国际法享有独立权、管辖权、平等权、自卫权等基本权利。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分析,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对香港拥有绝对主权,美国国会参议院是在粗暴地干涉中国内政,侵犯中国主权,侵犯了中国的独立权和管辖权。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7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期普将美国国会通过的所谓“香港自治法案”签署成法。该法案恶意诋毁香港国家安全立法。威胁对中方实施制裁。中国外交部、国务院港澳办、香港中联办接连发表声明,对美国这一法案给于坚决回击和强然键责。”
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我国政府和各界人士强烈谴责美国国会通过的所谓“香港自治法案”。
【答案】①香港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任何国家无权干涉。中国政府通过立法,维护自己一个地方行政区域的国家安全,既符合主权原则,也是国际通行惯例。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打击的是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等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保障的是广大香港市民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和自由。该法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维护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有利于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得到包括广大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坚定拥护和支持,也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欢迎。
③美国国会通过的所谓“香港自治法案”,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以人权、民主和自治为借口,是对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目的是借香港问题制造事端。
【解析】此题以香港国家安全立法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本题要求说明为什么我国政府和各界人士强烈谴责美国国会通过的所谓“香港自治法案”,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政治生活”的知识,然后结合材料中美国总统特期普将美国国会通过的所谓“香港自治法案”签署成法,该法案恶意诋毁香港国家安全立法,威胁对中方实施制裁,香港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任何国家无权干涉;国家安全法打击的是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等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保障的是广大香港市民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和自由;美国国会通过的所谓“香港自治法案”,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0年6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2020年7月14日,美方不顾中方严正交涉,将美国国会通过的所谓“香港自治法案”签署成法。2020年7月15日,我国外交部发表声明表示,美方法案恶意诋毁香港国家安全立法,威胁对中方实施制裁,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是对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中国政府对此坚决反对,予以强烈谴责。香港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任何外部势力无权干涉。中方捍卫国家主权安全、维护香港繁荣稳定、反对外部势力干预香港事务的决心和意志坚定不移。美方阻挠实施香港国安法的图谋永远不可能得逞。为维护自身正当利益,中方将做出必要反应,对美方相关人员和实体实施制裁。我们敦促美方纠正错误,不得实施所谓“香港自治法案”,停止以任何方式干涉包括香港事务在内的中国内政。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将予以坚决回应。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坚决反对并强烈谴责美国上述行为的理论依据。
【答案】①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和管辖权。我国通过香港安全立法维护香港安全稳定,不受外来势力的干涉。②美方阻挠实施香港国安法的图谋和行为,违背了主权国家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国际义务。③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美国国会通过“香港自治法案”签署成法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④美方阻挠实施香港国安法的图谋和行为,违背了国际法的基本准则和联合国的宗旨及其原则。
【解析】本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的出台背景及出台影响为材料,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坚决反对并强烈谴责美国上述行为的理论依据。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主权国家的基本义务、维护国家利益,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落脚于试题指向,形成答案要点。①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角度:联想主干知识: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和管辖权。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我国通过香港安全立法维护香港安全稳定,不受外来势力的干涉。
②主权国家的基本义务角度:联想主干知识:主权国家拥有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国际义务。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美方阻挠实施香港国安法的图谋和行为,违背了主权国家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国际义务。
③维护国家利益角度:联想主干知识: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美国国会通过“香港自治法案”签署成法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
④总结分析美国的行为: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美方阻挠实施香港国安法的图谋和行为,违背了国际法的基本准则和联合国的宗旨及其原则。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深圳、香港、澳门三地的青年交流活动中,某同学准备撰写《“一国”和“两制”不可偏废》的发言稿提纲。
“一国”和“两制”不可偏废
香港持续发生的激进暴力犯罪行径,严重践踏法治权威,严重破坏香港繁荣稳定,严重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于理于法不容,必须果断予以严肃惩处。深入分析香港的暴力事件,究其原因,就是割裂了“一国”和“两制”的关系,以香港特区的高度自治权来对抗中央的全面管治权。
  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才能枝荣。乱港分子策动暴力事件企图瘫痪特区政府,对抗中央政府,挑战“一国两制”方针原则,实际上是本末倒置、倒行逆施。“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必须全面准确理解“一国”和“两制”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制”是“一国”的派生。香港、澳门长期被殖民统治,受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影响深重,与国家主体社会主义制度存在较大差异。在“一国”的前提下,“两制”并存具有最大程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为港澳顺利回归、保持长期繁荣稳定提供了最佳制度形式。在“一国”的框架内,强调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赋予特区政府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支持港澳同胞把香港、澳门管理好、建设好、发展好。
在“一国两制”的实践中,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坚守“一国”之本,实现“两制”和谐相处、彼此促进,既要把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地建设好,也要把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澳门建设好。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帮助该同学续写网发言稿提纲。
要求①围绕主题,形成完整文章,使前后内在逻辑一致;②论据充分;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200—300字。
【答案】一国”是“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一国”和“两制”是源和流的关系。“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两制”从属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两制”必须在“一国”之内运行。我国是单一制国家,中央享有最高权力,香港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之下,只能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职权。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国家的生命与灵魂,对内是至高无上的,中央对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内的所有区域拥有全面管治权,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不是固有的,主权和治权都在中央,其高度自治权是中央授予的。
【解析】本题以“一国”和“两制”不可偏废为话题情景,考查学生对“一国两制”、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等知识点的考查和运用能力,难度一般。本题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帮助该同学续写完发言稿提纲。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考生言之成理即可。2.1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 教案
【课标要求】
解析国家的结构形式;理解维护国家统一、捍卫国家主权的意义;引用实例,比较不同国家的特点及其发展状况,阐明我国的总体国家安全观。
【教学目标】
1.解析国家的结构形式,理解维护国家统一、捍卫国家主权的意义。
2.明确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3.正确认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我国在国际社会中坚定捍卫国家主权。
科学精神:正确认识各国中央与地方分权的原因。
公共参与: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义务,主动维护中央权威与国家集中统一领导。
【教学重点】:国家主权的含义、地位、表现,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中央和地方权力划分。
【教学难点】:理解捍卫国家主权对国家的重要意义;我国中央与地方的职权划分。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出示组图《台湾问题》
思考: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声明为什么能赢得国际社会的支持呢?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导入新课: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从“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说起
新课讲授:出示课题——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
第一幕:国家主权
议题一:从中国反制佩洛西窜访台湾中认识国家主权
议学情境一:观看视频《中国反制佩洛西窜访台湾》
议学问题:结合议学情境,从中国坚决反制佩洛西的言论及窜访台湾的做法中谈谈你对国家主权的认识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议学提示:
一、国家主权
1、国家主权的含义:
(1)从对内表现看: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
(2)从对外表现看: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没有任何其他权力主体可以对其加以否决或驳回。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政党的作用:
2、国家主权的确认和重要性
(1)确认:
①对内:国家主权通常以法律形式在宪法中加以规定。
②对外:国家主权对外则表现为国家之间的相互承认。(“宣示说”和“承认说”)
(2)重要性: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国家主权的丧失意味着国家的解体或者灭亡。
3、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对点练习:
材料一:美参议院投票通过涉华汇率法案逼迫人民币升值,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  
材料二: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在该海域进行例行巡航,是完全正当的、合法的。
材料三:联合国的成员国无论大小强弱,都平等地享有在联合国大会的投票权。1971年,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通过了阿尔及利亚、阿尔巴尼亚等23国提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材料四: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是196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的一场反侵略作战,保卫了中国西部的边防,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尊严。
上述材料中我国的做法体现了主权国家享有什么基本权利?
参考答案;
知识拓展:主权与人权
①人权是指公民享有的人身自由和各种民主权利。人权享有的范围和程度是和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及社会制度分不开的,人权要有物质、法律和制度的保障。
②主权和人权是相辅相成的,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有人权的前提和保障,没有主权就谈不上人权,主权高于人权,人权是主权的表现。
第二幕:中央与地方
议学情境二:观看视频《中国制裁美国对台宣布军售》
议学问题:结合议学情境,我国为什么可以理直气壮的反对美国对台军售?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只有一个中央政府,台湾只是中国的一个行政地区。
那么,我国为什么都要进行行政区域的划分呢?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包括哪些?行政区划的界限和分层,往往需要考虑哪些因素?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这个几个问题
材料一: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为了管理的便利,将全国划分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这些行政区域组成了我们伟大的祖国。
材料二:上述行政区域的形成,充分考虑了民族、历史、地理、文化等诸多因素;另外,为了便于行政管理和经济建设,国家可根据需要对行政区划作必要的调整和变更。例如,为了推动长江三峡建设和西部大开发,1997年我国将原四川省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黔江地区合并,成立了我国的第四个直辖市——重庆市。
问题提示:
二、中央与地方
1、政权分层的原因:
一个统一的国家只能有一个中央政府。至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各国的情况不尽一致。
①当今世界,大部分国家不可能通过唯一的中央政府进行直接的、简单化的、事无巨细的管理。国家之内的行政区划,通常是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而产生的。
②行政区划的界线和分层,往往需要考虑民族、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经济、军事等诸多因素。
1、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
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包括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
议学情境三:阅读材料
于1948年1月1日生效的《意大利共和国宪法》,在第二编第五章中,专门规定了地方与中央的事权范围。属于中央政府的权力大致包括:外交、国防、造币、移民、度量衡等。地方政府负责管理本区域内的经济、治安、教育、卫生、体育等工作。
议学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是如何划分的?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议学提示:
1、中央和地方职权划分:
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各自行使自身在法定范围内的权力。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的权力划分,往往通过国家宪法加以规定。
一般而言,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国家秩序与整体发展、军事、外交等国家级事务,地方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各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等地方性事务。
议学情境四:阅读材料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材料二: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对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做出了如下论述: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
议学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我国是如何得以贯彻,从而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的?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议学提示:
4、我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1)在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党服从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2)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
一方面,地方利益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 另一方面,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必须考虑地方特殊利益,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本课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