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西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河西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天津市河西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2022高三上·河西期中)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条公路段中,最适合徒步的是(  )
A.东胜乡至崖子湾 B.东胜乡至陆家坪
C.东胜乡至文仓湾 D.东胜乡至妙乐村
2.图示地区(  )
A.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B.4月麦浪金黄
C.东胜乡距观音岩直线距离约2km D.观音岩与文仓湾高差达100m
3.当东山村人在秋分日看到太阳升起时,太阳位于(  )
A.正北方 B.正东方 C.东北方 D.东南方
(2022高三上·河西期中)张掖世界地质公园地处祁连山与河西走廊的过渡带,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下面为张掖世界地质公园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示地区中(  )。
A.两处断层受力后以水平错移为主
B.丹霞地貌区泥岩形成最晚
C.所有岩石形成均以外力作用为主
D.砾岩比其他岩石搬运更远
5.该地彩色丘陵区(  )。
A.中间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B.地表受外力侵蚀作用微弱
C.属于良好的储水地质构造
D.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丰富
(2022高三上·河西期中)“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橘子洲是湘江的江心洲。下图为湘江橘子洲附近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橘子洲形成过程中,主要受到(  )
A.海水顶托作用 B.泥沙沉积作用
C.侧向侵蚀作用 D.地壳抬升作用
7.推测未来橘子洲(  )
A.洲头不断变大 B.洲尾逐渐变小
C.西岸增长较快 D.东岸增长较快
8.湘江阶地在形成过程中(  )
A.由早到晚依次形成I、Ⅱ、Ⅲ
B.地质作用过程一直比较稳定
C.河流搬运泥沙能力不断增强
D.经历了间歇性的地壳抬升过程
(2022高三上·河西期中)非洲大陆南端的德班东部海域有时会受温带气旋的影响而出现大风大浪,对过往船只造成较大影响。研究表明,该海域大风的出现与其西侧易于东移的南大西洋副热带高压和东侧相对稳定的南印度洋副热带高压有关。下图为该海域某时刻等压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此时一艘船正从M海域向北行驶,则此船(  )
A.顺风逆水 B.逆风逆水 C.逆风顺水 D.顺风顺水
10.此时,M、N两地气流运动方向为(  )
A. B.
C. D.
(2022高三上·河西期中)图a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b为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a中所示大气环流形势(  )
A.甲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B.乙日时,d被大陆上冷高压切断
C.高空大气受冷下沉形成b气压带 D.c气压带7月断裂为块状
12.a、b两气压带的之间风带盛行风一般(  )
A.性质干燥 B.风向偏南
C.与④气候形成相关 D.位置限于赤道以北
13.若N地位于大陆西岸,则图b中与之相同的气候类型可能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2高三上·河西期中)小华家位于海口市(20°N,110°E)。下图为他家的平面户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小华在次卧室能沐浴落日余晖的时间可能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15.某日北京时间6:30,小华打开客厅窗户时刚好看到日出,则当天日落时刻约为(  )
A.17:02 B.17:31 C.18:31 D.18:51
二、综合题
16.(2022高三上·河西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坦桑尼亚位于非洲大陆东部边缘,境内拥有星罗棋布的湖泊,气候凉爽湿润。下图为坦桑尼亚等高线地形图和图中①、②两地的降水量统计图。
(1)描述坦桑尼亚地形特征。
(2)分析该国气候凉爽湿润的原因。
(3)简述①地与②地降水的异同,并分析原因。
17.(2022高三上·河西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地质考察队经过一个月的实地考察,将考察的地质地貌情况绘制成图(下图)。
(1)分析图示地区岩浆岩的形成过程。
(2)说明甲处的地质构造并描述地貌景观特点。
(3)结合乙处的地质环境说明其极易发育的外力作用地貌。
18.(2022高三上·河西期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9年12月22日北京(40°N,116°E)某高校的徐老师从首都机场出发,飞往芝加哥(42°N,87.5°W)进行访问交流,下图为飞行路线示意图及航班信息,飞机准点起飞,较原计划提前17分钟到达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
(1)此次飞行时长为   ,飞行方向大致是   。
(2)飞机降落时,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范围大约占全球的几分之几?   。
(3)飞机降落当日,芝加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的规律是   ,该日过后一个月内,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化情况是   。
在下所示的全球经纬网中,飞机降落时,A点正值日落。
(4)在上图中绘制飞机降落时全球昼夜分布状况,要求画出晨昏线(在图上用文字标注出来),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描述此日南半球的昼夜分布状况   。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C
3.D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选“线”
线的
类型 区位要求 图示
公路、
铁路 一般要求坡度平缓,尽量与等高线平行;线路较短;尽量少占农田,少建桥梁;避开陡崖、陡坡等;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需建盘山路(右图中公路选线为甲)
引水
路线 在选择引水路线时,首先考虑水从高处往低处流这一要求,再结合距离的远近确定较合适的引水路线(右图中选择④线)
输油、输气管道 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
1.徒步应该选择地势相对较为平缓的公路,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东胜乡至崖子湾,东胜乡至文仓湾与东胜乡至妙乐村跨越等高线较多,地势相对较为陡峭,不适合进行徒步,ACD错误。而东胜乡至陆家坪跨越等高线相对较少,地势相对较为平缓,所以适合进行徒步,B正确,故答案为:B。
2.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地形不以平原为主,A错误。由于该地区在北纬30度附近,所以该地区主要农作物不是小麦,不会出现4月份麦浪金黄的情况,B错误。根据图中比例尺。可以判断出东胜乡距观音岩直线距离约2km,C正确。根据图中等高线可以判断出观音岩与文仓湾高差不到100m,D错误。故答案为:C。
3.秋分日时太阳日出于正东方,但是由于东山村位于山谷当中,所以秋分日太阳在正东方日出时东山村的人由于受地形阻碍无法看到,只有当太阳向东南方向移动一定位置后,此时东山村的人才能看见太阳,因此当东山村人在秋分日看到太阳升起时,太阳位于东南方,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答案】4.C
5.C
【知识点】构造地貌的判读;外力作用
【解析】【点评】主要侵蚀作用及形成的地貌
作用因素 作用表现 作用结果
流水 湿润、半湿润地区的流水破坏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并将侵蚀掉的物质带离原地
水蚀地貌,如沟谷(“V”型谷)、瀑布等
风 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破坏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并将侵蚀掉的物质带离原地
风蚀地貌,如风蚀蘑菇、风蚀城、戈壁
冰川 高纬度或高山地区,冰川运动不断侵蚀底部岩石和侧面岩壁
冰蚀地貌,如冰斗、角峰、“U”型谷
波浪 在岩石海岸,波浪不断击打、侵蚀岩壁,使海岸后退
海蚀地貌,如海蚀柱、海蚀崖等
4.根据图示可以看出,两处断层受力后以垂直方向上的错移为主,A项错误;丹霞地貌区岩层中,砾岩分布在最上层,其形成时间最晚,B项错误;该地区的岩石有砾岩、砂岩和泥岩,均为沉积岩,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会受到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的影响,C项正确;由于砾岩粒度比砂岩和泥岩的粒度都大,在搬运过程中搬运距离比砂岩、泥岩更近,D错误。故答案为:C。
5.据图可知,该地彩色丘陵区地质构造属于向斜构造,该岩层结构具有中间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的特点,属于良好的储水地质构造,而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主要集中在背斜地质构造内,故A、D两项错误,C项正确;该地岩层为沉积岩,受水平挤压、断裂抬升后,呈现出不同类型的岩层相间出露地表的特点,且向斜槽部为山地,说明该地受外力侵蚀作用显著,B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6.B
7.C
8.D
【知识点】河流地貌;地表物体水平运动的偏转
【解析】【点评】河流地貌
6.橘子洲位于湘江,湘江是长江的支流,不直接流入海洋,不受海水顶托作用,A错;橘子洲是江心洲,是河流携带泥沙沉积作用形成的,B对;侧向侵蚀会使河流展宽,但不是形成江心洲的原因,C错;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侵蚀会形成河流阶地,不是江心洲D错。故答案为:B。
7.由上题解析可知,橘子洲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江心洲。橘子洲头位于上游,受河水侵蚀作用强,不会变大,A错;洲尾泥沙沉积作用强,洲尾逐渐变大,B错;湘江向北流动过程中河流向东偏,橘子洲东侧主河道河流流速快,侵蚀作用强,西侧主河道河流流速慢,堆积作用强。橘子洲西岸受泥沙堆积作用强,可能增长较快,东岸泥沙沉积少,增长较慢,C对D错。故答案为:C。
8.河流阶地在形成过程中,离现代河床越近,形成越晚,由早到晚的形成顺序是Ⅲ、Ⅱ、Ⅰ,A错;多级阶地形成过程中,地壳经历了间歇性的抬升,B错D对;河流阶地形成过程中,河流泥沙沉积作用增强,C错。故答案为:D。
【答案】9.A
10.C
【知识点】大气的运动;低气压(气旋)
【解析】【点评】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全球大洋环流的意义: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维持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
2.对大陆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3.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有显著影响
(1)寒暖流交汇:纽芬兰渔场、日本的北海道渔场。
(2)上升流:秘鲁渔场。
4.对海洋航行影响
(1)顺流可节省燃料,加快速度。
(2)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
(3)洋流从两极带来的冰山对航行不利。
5.对近海污染的影响: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特别提示 寒流经过的地区,因为海水温度较低,空气稳定,不易形成上升气流,故不易出现降水,往往形成荒漠景观,但此类地区经常会出现雾天。
9.水平气压梯度力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左偏,据此M地风向为西南风。另外,此处还有向南流的厄加勒斯暖流。因此,船从M海域向北行驶会顺风逆水,A正确。故答案为:A。
10.据图可知,MN两点位于锋线两侧,且位于南回归线以南,此外,该气压中心在1004-1008百帕之间,中低周高,符合近地面低气压中心分布。由此可知,该天气系统是海平面的温带气旋,垂直气流上升,C正确,B错误。M、N两点位于海平面上 A、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11.B
12.A
13.C
【知识点】三圈环流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气候类型的判读
【解析】【点评】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在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其终年气温和降水较稳定,季节变化小,分析如下。
气候类型 成因 气压带、风带性质 气候特征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温暖湿润 终年温和湿润
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炎热干燥 终年炎热干燥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炎热湿润 终年高温多雨
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降水往往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具体分析如下。
气候类型 成因 气压带、风带性质 气候特征
地中海气候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炎热干燥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温暖湿润 冬季温和多雨
热带草原
气候 干季时受信风带控制 炎热干燥 全年高温,一年可分干湿两季
湿季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炎热湿润
11.图中甲日时,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故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A错;乙日时,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为冬季,陆地气温低,副极地低气压带(d)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B正确;b气压带位于30度左右,是副热带高压带,是由于动力的作用形成的,当来自赤道的高空空气流动到南北纬30度附近时,在高空不断堆积,受重力作用下沉形成的,C错;c气压带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南半球海域面积广大,7月为南半球冬季,海洋陆地均为高压,c气压带仍呈带状分布,D错。故答案为:B。
12.a为赤道低压带,b为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两气压带的之间的风带为东北信风带,源自高纬,风向偏北,向气温高的地带吹送,没有水汽凝结条件,通常性质干燥,A对,B错;④气候类型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其形成与东北信风无关,C错;北半球冬半年时,东北信风会越过赤道,形成西北季风,D错。故答案为:A。
13.N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在大陆西岸气候类型可能为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图b中①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降水少,为温带季风气候,②当地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为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③全年温和多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④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因此③地可能和N地气候类型相同,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答案为:C。
【答案】14.B
15.D
【知识点】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点评】求时间的技巧——“东加西减”
先画出表示全球所有经线(或时区)的数轴,标出已知经线(或时区)及其地方时(或区时),再标出所求经线(或时区),计算出两地经度差(或时区差)后,再将其转化为地方时差(或区时差)。如下图所示。
14.由图可知,次卧位于西北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区之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故小华能在夏至日时看见落日余晖,B对,A、C、D错,本题选B。
15.当天北京时间6:30刚好日出,则110°E,位于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以西10°,此时的地方为6:30-0:40=5:50,即地方时5:50该地日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出、日落时间,以及昼长关于12:00对称。可知,该日上午一共有12:00-5:50=6:10,则日落的地方时=12:00+6:10=18:10,换算成北京时间则需加上40分钟,即18:50,与D最接近,则D对,ABC错。本题选D。
16.【答案】(1)广阔的中西部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东部沿海平原狭小;地势西高东低(或西北高,东南低)。
(2)地势高,温度低,气候凉爽;受来自印度洋季风的影响,带来了湿润的气流;坦桑尼亚湖泊众多,起了降温增湿的作用。
(3)差异:①地较②地年降水量多。相同:都存在季节变化。原因:①地受印度洋暖湿东南信风(偏东风)影响;经过(维多利亚湖)湖面,空气湿度增加;受湖面西侧山地的阻挡,气流抬升显著,多地形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引起降水季节变化。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及其分布可以看出,坦桑尼亚的西部等高线数值在1000米以上,等高线稀疏,边缘稠密,说明广阔的中西部地区以高原为主,东部沿海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说明地形以平原为主,面积狭小;则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2)读图可知,赤道穿过坦桑尼亚北部,说明该国纬度低,气温应该高,但由于地处东非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所以气候凉爽;该国东临面积广阔的印度洋,受来自印度洋信风带的影响,带来了湿润的气流;坦桑尼亚湖泊众多,湖泊比热容大,气温变化慢,起了降温增湿的作用,所以坦桑尼亚气候凉爽湿润。
(3)差异:根据图中①、②两地的降水量柱状图可知,①地较②地月降水量和年降水量均多。原因:读图可知,①地受来自印度洋东南信风的影响,空气湿度大;东南信风经过面积广阔的维多利亚湖湖面,空气湿度增加;受湖面西侧山地的阻挡,气流抬升显著,多降地形雨;②地相反,所以降水少。相同:都存在季节变化。原因: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影响,降水产生季节变化。
【点评】地形特征的描述,以及地形对气候、河流的影响等。其解题思路为:
思考方向 规范答题术语
地形类型 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①地形以××××为主;②××地势主要分布在××部位
地势 高、低 ①地势××高××低、地势自××向××倾斜;②地势崎岖(平坦)或地面起伏大(小)
海岸线 平直、曲折 ①海岸线平直;②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等
特殊地貌 喀斯特地貌发育、冰川地貌发育
17.【答案】(1)地壳运动引起岩层断裂错位,形成断层构造,断裂错位地带裂隙发育;软流层的岩浆在内压力作用下,沿裂隙向上侵入,在侵入过程中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2)甲为地垒构造。特点:地貌突立,顶部平缓,山坡陡峻。
(3)乙地位于断裂破碎地带,岩石松软,易遭到风化和流水侵蚀,在其长期作用下,形成沟谷、河谷或洼地地貌。
【知识点】内力作用;断层;外力作用
【解析】【分析】(1)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所形成的岩石。由图文材料可知,该地区岩层发生过断裂,之后沿着断裂面发生明显位移,形成断层;然后岩浆顺着断裂面侵入到岩层当中,进而冷却凝固形成侵入型岩浆岩。
(2)甲处地貌海拔明显高于两侧地区,结合地质结构可知,甲地两侧发生过断层,使得两侧相对下降,甲处相对上升,最终形成地垒。该地质构造的特点是顶部较为平缓,山坡较为陡峻。
(3)乙处位于断层发生处,该地区地质结构不稳定,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形成沟谷、河流。
【点评】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
地壳运动引起地表起伏和海陆变迁等变化,按地壳运动方向和性质可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如下表所示:
运动类型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岩层运
动方向 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
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
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
对地形
的影响 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 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和平原等地貌
举例 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 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变迁
相互
关系 ①它们相伴发生;
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
③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18.【答案】(1)13小时35分钟;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2)5/12
(3)24°34';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先变快再变慢
(4)绘图;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越往南昼越长夜越短,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知识点】地球公转及其特征;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日界线与日期的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分析】(1)北京所在的时区为东八区,芝加哥所在时区为西六区。飞机起飞时东八区的区时为 22 日 16 点 25 分,西六区与东八区间隔 14 个时区,时间差 14 小时,因此飞机起飞时西六区的区时为 16 时 25 分 -14 小时 =2 时 25 分。飞机计划在西六区区时为 16 时 17 分时降落,而飞机实际上较原计划提前 17 分钟到达,飞机到达的时间时实际是西六区区时的 16 时,因此飞机的飞行时间 =16 时 -2 时 25 分 =13 小时 35 分钟。根据图片,飞机飞行的线路是先向东北后向东南飞行。
(2)飞机降落时西六区区时为 16 时,即 90°W 的地方时为 16 时,地方时为 24 时的经线与之间隔 8 小时,经度差 120° ,因此地方时为 24 时即自然日界线为 90°W 向东 120° ,即 30°E ,因此新一天的范围是 30°E 向东到 180° ,经度范围为 150° ,占全球的比例为 150°/360°=5/12 。
(3)飞机降落当日的日期为 12 月 22 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 42°N 的芝加哥与南回归线的纬度差为 65°26 ′,因此芝加哥的正午太阳高度 =90°-65°26 ′ =24°34 ′。芝加哥位于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是一个定值,为 46°52 ′。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该日过后一个月内,对应对日期是从 12 月 22 日到 1 月 22 日,经过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 1 月初的近日点,因此该时期内地球的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4)昏线及夜半球的范围如图所示:
此时为北半球的冬至,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夜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且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点评】明确日期范围的确定方法
方法一:新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经线,旧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西到180°经线。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求出0时所在经线并科学绘图。
例如,当北京时间为12时时,与北京属于同一日期的范围为60°W向东至180°(如上图所示),跨240个经度,占全球的2/3。
方法二: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点,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反过来,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是几小时,18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几点。例如:
①当180°地方时为6时,则新的一天占全球的1/4,旧的一天占全球的3/4。
②当180°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时(即180°经线与0时经线重合时),全球为同一天。
③当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时(即180°经线与0时经线相对时),全球两个日期各占一半。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天津市河西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2022高三上·河西期中)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条公路段中,最适合徒步的是(  )
A.东胜乡至崖子湾 B.东胜乡至陆家坪
C.东胜乡至文仓湾 D.东胜乡至妙乐村
2.图示地区(  )
A.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B.4月麦浪金黄
C.东胜乡距观音岩直线距离约2km D.观音岩与文仓湾高差达100m
3.当东山村人在秋分日看到太阳升起时,太阳位于(  )
A.正北方 B.正东方 C.东北方 D.东南方
【答案】1.B
2.C
3.D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选“线”
线的
类型 区位要求 图示
公路、
铁路 一般要求坡度平缓,尽量与等高线平行;线路较短;尽量少占农田,少建桥梁;避开陡崖、陡坡等;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需建盘山路(右图中公路选线为甲)
引水
路线 在选择引水路线时,首先考虑水从高处往低处流这一要求,再结合距离的远近确定较合适的引水路线(右图中选择④线)
输油、输气管道 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
1.徒步应该选择地势相对较为平缓的公路,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东胜乡至崖子湾,东胜乡至文仓湾与东胜乡至妙乐村跨越等高线较多,地势相对较为陡峭,不适合进行徒步,ACD错误。而东胜乡至陆家坪跨越等高线相对较少,地势相对较为平缓,所以适合进行徒步,B正确,故答案为:B。
2.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地形不以平原为主,A错误。由于该地区在北纬30度附近,所以该地区主要农作物不是小麦,不会出现4月份麦浪金黄的情况,B错误。根据图中比例尺。可以判断出东胜乡距观音岩直线距离约2km,C正确。根据图中等高线可以判断出观音岩与文仓湾高差不到100m,D错误。故答案为:C。
3.秋分日时太阳日出于正东方,但是由于东山村位于山谷当中,所以秋分日太阳在正东方日出时东山村的人由于受地形阻碍无法看到,只有当太阳向东南方向移动一定位置后,此时东山村的人才能看见太阳,因此当东山村人在秋分日看到太阳升起时,太阳位于东南方,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2022高三上·河西期中)张掖世界地质公园地处祁连山与河西走廊的过渡带,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下面为张掖世界地质公园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示地区中(  )。
A.两处断层受力后以水平错移为主
B.丹霞地貌区泥岩形成最晚
C.所有岩石形成均以外力作用为主
D.砾岩比其他岩石搬运更远
5.该地彩色丘陵区(  )。
A.中间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B.地表受外力侵蚀作用微弱
C.属于良好的储水地质构造
D.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丰富
【答案】4.C
5.C
【知识点】构造地貌的判读;外力作用
【解析】【点评】主要侵蚀作用及形成的地貌
作用因素 作用表现 作用结果
流水 湿润、半湿润地区的流水破坏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并将侵蚀掉的物质带离原地
水蚀地貌,如沟谷(“V”型谷)、瀑布等
风 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破坏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并将侵蚀掉的物质带离原地
风蚀地貌,如风蚀蘑菇、风蚀城、戈壁
冰川 高纬度或高山地区,冰川运动不断侵蚀底部岩石和侧面岩壁
冰蚀地貌,如冰斗、角峰、“U”型谷
波浪 在岩石海岸,波浪不断击打、侵蚀岩壁,使海岸后退
海蚀地貌,如海蚀柱、海蚀崖等
4.根据图示可以看出,两处断层受力后以垂直方向上的错移为主,A项错误;丹霞地貌区岩层中,砾岩分布在最上层,其形成时间最晚,B项错误;该地区的岩石有砾岩、砂岩和泥岩,均为沉积岩,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会受到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的影响,C项正确;由于砾岩粒度比砂岩和泥岩的粒度都大,在搬运过程中搬运距离比砂岩、泥岩更近,D错误。故答案为:C。
5.据图可知,该地彩色丘陵区地质构造属于向斜构造,该岩层结构具有中间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的特点,属于良好的储水地质构造,而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主要集中在背斜地质构造内,故A、D两项错误,C项正确;该地岩层为沉积岩,受水平挤压、断裂抬升后,呈现出不同类型的岩层相间出露地表的特点,且向斜槽部为山地,说明该地受外力侵蚀作用显著,B错误。故答案为:C。
(2022高三上·河西期中)“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橘子洲是湘江的江心洲。下图为湘江橘子洲附近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橘子洲形成过程中,主要受到(  )
A.海水顶托作用 B.泥沙沉积作用
C.侧向侵蚀作用 D.地壳抬升作用
7.推测未来橘子洲(  )
A.洲头不断变大 B.洲尾逐渐变小
C.西岸增长较快 D.东岸增长较快
8.湘江阶地在形成过程中(  )
A.由早到晚依次形成I、Ⅱ、Ⅲ
B.地质作用过程一直比较稳定
C.河流搬运泥沙能力不断增强
D.经历了间歇性的地壳抬升过程
【答案】6.B
7.C
8.D
【知识点】河流地貌;地表物体水平运动的偏转
【解析】【点评】河流地貌
6.橘子洲位于湘江,湘江是长江的支流,不直接流入海洋,不受海水顶托作用,A错;橘子洲是江心洲,是河流携带泥沙沉积作用形成的,B对;侧向侵蚀会使河流展宽,但不是形成江心洲的原因,C错;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侵蚀会形成河流阶地,不是江心洲D错。故答案为:B。
7.由上题解析可知,橘子洲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江心洲。橘子洲头位于上游,受河水侵蚀作用强,不会变大,A错;洲尾泥沙沉积作用强,洲尾逐渐变大,B错;湘江向北流动过程中河流向东偏,橘子洲东侧主河道河流流速快,侵蚀作用强,西侧主河道河流流速慢,堆积作用强。橘子洲西岸受泥沙堆积作用强,可能增长较快,东岸泥沙沉积少,增长较慢,C对D错。故答案为:C。
8.河流阶地在形成过程中,离现代河床越近,形成越晚,由早到晚的形成顺序是Ⅲ、Ⅱ、Ⅰ,A错;多级阶地形成过程中,地壳经历了间歇性的抬升,B错D对;河流阶地形成过程中,河流泥沙沉积作用增强,C错。故答案为:D。
(2022高三上·河西期中)非洲大陆南端的德班东部海域有时会受温带气旋的影响而出现大风大浪,对过往船只造成较大影响。研究表明,该海域大风的出现与其西侧易于东移的南大西洋副热带高压和东侧相对稳定的南印度洋副热带高压有关。下图为该海域某时刻等压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此时一艘船正从M海域向北行驶,则此船(  )
A.顺风逆水 B.逆风逆水 C.逆风顺水 D.顺风顺水
10.此时,M、N两地气流运动方向为(  )
A. B.
C. D.
【答案】9.A
10.C
【知识点】大气的运动;低气压(气旋)
【解析】【点评】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全球大洋环流的意义: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维持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
2.对大陆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3.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有显著影响
(1)寒暖流交汇:纽芬兰渔场、日本的北海道渔场。
(2)上升流:秘鲁渔场。
4.对海洋航行影响
(1)顺流可节省燃料,加快速度。
(2)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
(3)洋流从两极带来的冰山对航行不利。
5.对近海污染的影响: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特别提示 寒流经过的地区,因为海水温度较低,空气稳定,不易形成上升气流,故不易出现降水,往往形成荒漠景观,但此类地区经常会出现雾天。
9.水平气压梯度力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左偏,据此M地风向为西南风。另外,此处还有向南流的厄加勒斯暖流。因此,船从M海域向北行驶会顺风逆水,A正确。故答案为:A。
10.据图可知,MN两点位于锋线两侧,且位于南回归线以南,此外,该气压中心在1004-1008百帕之间,中低周高,符合近地面低气压中心分布。由此可知,该天气系统是海平面的温带气旋,垂直气流上升,C正确,B错误。M、N两点位于海平面上 A、D错误。故答案为:C。
(2022高三上·河西期中)图a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b为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a中所示大气环流形势(  )
A.甲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B.乙日时,d被大陆上冷高压切断
C.高空大气受冷下沉形成b气压带 D.c气压带7月断裂为块状
12.a、b两气压带的之间风带盛行风一般(  )
A.性质干燥 B.风向偏南
C.与④气候形成相关 D.位置限于赤道以北
13.若N地位于大陆西岸,则图b中与之相同的气候类型可能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1.B
12.A
13.C
【知识点】三圈环流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气候类型的判读
【解析】【点评】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在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其终年气温和降水较稳定,季节变化小,分析如下。
气候类型 成因 气压带、风带性质 气候特征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温暖湿润 终年温和湿润
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炎热干燥 终年炎热干燥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炎热湿润 终年高温多雨
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降水往往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具体分析如下。
气候类型 成因 气压带、风带性质 气候特征
地中海气候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炎热干燥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温暖湿润 冬季温和多雨
热带草原
气候 干季时受信风带控制 炎热干燥 全年高温,一年可分干湿两季
湿季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炎热湿润
11.图中甲日时,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故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A错;乙日时,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为冬季,陆地气温低,副极地低气压带(d)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B正确;b气压带位于30度左右,是副热带高压带,是由于动力的作用形成的,当来自赤道的高空空气流动到南北纬30度附近时,在高空不断堆积,受重力作用下沉形成的,C错;c气压带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南半球海域面积广大,7月为南半球冬季,海洋陆地均为高压,c气压带仍呈带状分布,D错。故答案为:B。
12.a为赤道低压带,b为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两气压带的之间的风带为东北信风带,源自高纬,风向偏北,向气温高的地带吹送,没有水汽凝结条件,通常性质干燥,A对,B错;④气候类型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其形成与东北信风无关,C错;北半球冬半年时,东北信风会越过赤道,形成西北季风,D错。故答案为:A。
13.N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在大陆西岸气候类型可能为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图b中①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降水少,为温带季风气候,②当地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为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③全年温和多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④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因此③地可能和N地气候类型相同,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答案为:C。
(2022高三上·河西期中)小华家位于海口市(20°N,110°E)。下图为他家的平面户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小华在次卧室能沐浴落日余晖的时间可能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15.某日北京时间6:30,小华打开客厅窗户时刚好看到日出,则当天日落时刻约为(  )
A.17:02 B.17:31 C.18:31 D.18:51
【答案】14.B
15.D
【知识点】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点评】求时间的技巧——“东加西减”
先画出表示全球所有经线(或时区)的数轴,标出已知经线(或时区)及其地方时(或区时),再标出所求经线(或时区),计算出两地经度差(或时区差)后,再将其转化为地方时差(或区时差)。如下图所示。
14.由图可知,次卧位于西北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区之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故小华能在夏至日时看见落日余晖,B对,A、C、D错,本题选B。
15.当天北京时间6:30刚好日出,则110°E,位于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以西10°,此时的地方为6:30-0:40=5:50,即地方时5:50该地日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出、日落时间,以及昼长关于12:00对称。可知,该日上午一共有12:00-5:50=6:10,则日落的地方时=12:00+6:10=18:10,换算成北京时间则需加上40分钟,即18:50,与D最接近,则D对,ABC错。本题选D。
二、综合题
16.(2022高三上·河西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坦桑尼亚位于非洲大陆东部边缘,境内拥有星罗棋布的湖泊,气候凉爽湿润。下图为坦桑尼亚等高线地形图和图中①、②两地的降水量统计图。
(1)描述坦桑尼亚地形特征。
(2)分析该国气候凉爽湿润的原因。
(3)简述①地与②地降水的异同,并分析原因。
【答案】(1)广阔的中西部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东部沿海平原狭小;地势西高东低(或西北高,东南低)。
(2)地势高,温度低,气候凉爽;受来自印度洋季风的影响,带来了湿润的气流;坦桑尼亚湖泊众多,起了降温增湿的作用。
(3)差异:①地较②地年降水量多。相同:都存在季节变化。原因:①地受印度洋暖湿东南信风(偏东风)影响;经过(维多利亚湖)湖面,空气湿度增加;受湖面西侧山地的阻挡,气流抬升显著,多地形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引起降水季节变化。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及其分布可以看出,坦桑尼亚的西部等高线数值在1000米以上,等高线稀疏,边缘稠密,说明广阔的中西部地区以高原为主,东部沿海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说明地形以平原为主,面积狭小;则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2)读图可知,赤道穿过坦桑尼亚北部,说明该国纬度低,气温应该高,但由于地处东非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所以气候凉爽;该国东临面积广阔的印度洋,受来自印度洋信风带的影响,带来了湿润的气流;坦桑尼亚湖泊众多,湖泊比热容大,气温变化慢,起了降温增湿的作用,所以坦桑尼亚气候凉爽湿润。
(3)差异:根据图中①、②两地的降水量柱状图可知,①地较②地月降水量和年降水量均多。原因:读图可知,①地受来自印度洋东南信风的影响,空气湿度大;东南信风经过面积广阔的维多利亚湖湖面,空气湿度增加;受湖面西侧山地的阻挡,气流抬升显著,多降地形雨;②地相反,所以降水少。相同:都存在季节变化。原因: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影响,降水产生季节变化。
【点评】地形特征的描述,以及地形对气候、河流的影响等。其解题思路为:
思考方向 规范答题术语
地形类型 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①地形以××××为主;②××地势主要分布在××部位
地势 高、低 ①地势××高××低、地势自××向××倾斜;②地势崎岖(平坦)或地面起伏大(小)
海岸线 平直、曲折 ①海岸线平直;②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等
特殊地貌 喀斯特地貌发育、冰川地貌发育
17.(2022高三上·河西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地质考察队经过一个月的实地考察,将考察的地质地貌情况绘制成图(下图)。
(1)分析图示地区岩浆岩的形成过程。
(2)说明甲处的地质构造并描述地貌景观特点。
(3)结合乙处的地质环境说明其极易发育的外力作用地貌。
【答案】(1)地壳运动引起岩层断裂错位,形成断层构造,断裂错位地带裂隙发育;软流层的岩浆在内压力作用下,沿裂隙向上侵入,在侵入过程中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2)甲为地垒构造。特点:地貌突立,顶部平缓,山坡陡峻。
(3)乙地位于断裂破碎地带,岩石松软,易遭到风化和流水侵蚀,在其长期作用下,形成沟谷、河谷或洼地地貌。
【知识点】内力作用;断层;外力作用
【解析】【分析】(1)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所形成的岩石。由图文材料可知,该地区岩层发生过断裂,之后沿着断裂面发生明显位移,形成断层;然后岩浆顺着断裂面侵入到岩层当中,进而冷却凝固形成侵入型岩浆岩。
(2)甲处地貌海拔明显高于两侧地区,结合地质结构可知,甲地两侧发生过断层,使得两侧相对下降,甲处相对上升,最终形成地垒。该地质构造的特点是顶部较为平缓,山坡较为陡峻。
(3)乙处位于断层发生处,该地区地质结构不稳定,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形成沟谷、河流。
【点评】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
地壳运动引起地表起伏和海陆变迁等变化,按地壳运动方向和性质可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如下表所示:
运动类型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岩层运
动方向 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
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
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
对地形
的影响 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 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和平原等地貌
举例 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 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变迁
相互
关系 ①它们相伴发生;
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
③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18.(2022高三上·河西期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9年12月22日北京(40°N,116°E)某高校的徐老师从首都机场出发,飞往芝加哥(42°N,87.5°W)进行访问交流,下图为飞行路线示意图及航班信息,飞机准点起飞,较原计划提前17分钟到达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
(1)此次飞行时长为   ,飞行方向大致是   。
(2)飞机降落时,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范围大约占全球的几分之几?   。
(3)飞机降落当日,芝加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的规律是   ,该日过后一个月内,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化情况是   。
在下所示的全球经纬网中,飞机降落时,A点正值日落。
(4)在上图中绘制飞机降落时全球昼夜分布状况,要求画出晨昏线(在图上用文字标注出来),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描述此日南半球的昼夜分布状况   。
【答案】(1)13小时35分钟;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2)5/12
(3)24°34';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先变快再变慢
(4)绘图;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越往南昼越长夜越短,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知识点】地球公转及其特征;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日界线与日期的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分析】(1)北京所在的时区为东八区,芝加哥所在时区为西六区。飞机起飞时东八区的区时为 22 日 16 点 25 分,西六区与东八区间隔 14 个时区,时间差 14 小时,因此飞机起飞时西六区的区时为 16 时 25 分 -14 小时 =2 时 25 分。飞机计划在西六区区时为 16 时 17 分时降落,而飞机实际上较原计划提前 17 分钟到达,飞机到达的时间时实际是西六区区时的 16 时,因此飞机的飞行时间 =16 时 -2 时 25 分 =13 小时 35 分钟。根据图片,飞机飞行的线路是先向东北后向东南飞行。
(2)飞机降落时西六区区时为 16 时,即 90°W 的地方时为 16 时,地方时为 24 时的经线与之间隔 8 小时,经度差 120° ,因此地方时为 24 时即自然日界线为 90°W 向东 120° ,即 30°E ,因此新一天的范围是 30°E 向东到 180° ,经度范围为 150° ,占全球的比例为 150°/360°=5/12 。
(3)飞机降落当日的日期为 12 月 22 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 42°N 的芝加哥与南回归线的纬度差为 65°26 ′,因此芝加哥的正午太阳高度 =90°-65°26 ′ =24°34 ′。芝加哥位于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是一个定值,为 46°52 ′。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该日过后一个月内,对应对日期是从 12 月 22 日到 1 月 22 日,经过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 1 月初的近日点,因此该时期内地球的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4)昏线及夜半球的范围如图所示:
此时为北半球的冬至,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夜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且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点评】明确日期范围的确定方法
方法一:新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经线,旧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西到180°经线。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求出0时所在经线并科学绘图。
例如,当北京时间为12时时,与北京属于同一日期的范围为60°W向东至180°(如上图所示),跨240个经度,占全球的2/3。
方法二: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点,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反过来,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是几小时,18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几点。例如:
①当180°地方时为6时,则新的一天占全球的1/4,旧的一天占全球的3/4。
②当180°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时(即180°经线与0时经线重合时),全球为同一天。
③当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时(即180°经线与0时经线相对时),全球两个日期各占一半。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