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走进收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湘美版九年级下册第七课,属于综合·探索课。本课以博物馆为切入点,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博物馆及藏品选择过程,学会欣赏身边的艺术藏品,体会藏品的意义价值。学情分析:授课班级学生学习态度扎实,学习兴趣浓厚。但对于本班同学有两方面的局限:1、由于地处乡镇,大部分为留守生,学生接触博物馆的机会不多,学生家庭对博物馆及收藏的接触也不多,家庭环境以及地域限制导致很多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有较大的距离感,课前应提前布置学生预习,收集资料;2、本课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面及眼界等综合能力素质。所以本课教学难度不宜太高,旨在希望借此打开一扇窗,让学生放眼世界,依托身边的文化和历史,提升审美修养和素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博物馆,使学生了解博物馆收藏的一般知识;理解收藏的意义、方式方法,学会选择藏品。过程与方法:情景代入式的教学穿插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深入浅出的感受艺术生活的魅力,利用互联网资源让学生体会体验信息化技术给艺术与艺术收藏带来的变化,学会欣赏评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欣赏身边的事物,关注其价值;了解家乡历史文化,进而学会发现和保护家乡历史文化资源。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和了解收藏的意义,学会挑选藏品。难点:对藏品的欣赏评述。教师准备:ppt课件、视频、网页等资源资料,实物展台等。学生准备:课前上网初步了解博物馆及收藏的相关知识;挑选一件初中生活最有意义和价值的物件。教学过程:视频导入五月十八日是世界博物馆日,有一段不到两分钟的视频被刷屏了,在网上盛传;有一群文物“戏精”火了,它们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深受人们喜爱。让我们再次欣赏一下这段小视频。(播放《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视频)同学们,这些“戏精”都属于文物收藏,你们是否也喜欢这些收藏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七课走进收藏。曾经我们都以为收藏品就应该隔着玻璃展柜或者橱窗静静的散发着文明与智慧的光辉,想不到这些收藏还有这种操作,简直就是中国版“博物馆奇妙夜”呀!视频里看到的文物,相信同学们也非常感兴趣!我们来看看它原本的样子。(课件展示部分文物收藏,其中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我们可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看到,在那里同时还能看到陶塑人头像和唐三彩梳妆女佣)(其他的文物也都收藏在博物馆里,例如明代的潮州窑白釉观音立像收藏在广东省博物馆;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代表的玉三叉形器收藏在浙江省博物馆;希望有机会同学们一定要亲自去这些博物馆近距离的感受这些藏品的魅力)我们刚才看到的文物收藏主要有陶俑、陶瓷、玉器和青铜器,木雕等,博物馆还有哪些收藏呢?一起来看看中国国家博物馆都有那些藏品!(点击进入国博数字博物馆,粗略的欣赏藏品种类包罗万象)博物馆收藏了这么多种类的藏品,那么博物馆到底是干什么的?明确博物馆的概念: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激趣导入,引起学生对博物馆收藏的极大兴趣,引出课题;走进国博数字博物馆,体验信息技术来来的便利,直接感触博物馆展出物品的包罗万象,种类繁多,蕴含丰富文化和知识的特点,进而明确博物馆是专门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学校新建博物馆1905年,清末有个叫张謇(jian)的状元在他的家乡创办的中国第一座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希望博物馆成为“教育救国”的现实途径和“开民智”的重要举措。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已经有超过4300个博物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正迎来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高潮,博物馆的地位和作用已经越来越不可替代。博物馆通过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挖掘地方的文化特征,已经成为地方文化的新标签。我们学校也计划筹建一个小型博物馆,希望借此来展示学校悠久的发展历史以及我们当地的文化,从而为学生们营造一个了解校园、家乡和学习知识的场所。博物馆该怎么建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参观游览博物馆的经验,结合查阅的资料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想法。(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小组代表汇报发言)同学们都积极踊跃的提出了自己宝贵的意见和看法,有些建议和看法也非常具有现实意义;但同学们众说纷纭,无法统一系统的意见,理出详细思路,我想我们需要先确定我校博物馆的规模和定位,请同学们读教材p40,看看博物馆大致可以分为哪几类?(我国的博物馆的类型也可以大致分为四类:社会历史类、自然科学类、文化艺术类、综合类;)列举: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台湾自然科学纪念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学生连一连,找到所属类型。追问:我校博物馆可以为哪种类型?(社会历史类或者综合类);合作探究:为了充实校博物馆藏品,请同学们结合课本,思考博物馆的藏品来源有哪些?(通过读教材同学们很容易发现收藏家张伯驹和艺术家李可染给博物馆捐赠藏品;周恩来拍卖购回国宝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所以博物馆的收藏的一般来源为社会捐赠、社会征集及拍卖所得,对于考古移交可以联系枣阳雕龙碑遗址文化部分藏品在襄阳博物馆、以及九连墩遗址文物大部分收藏在湖北省博物馆。)接下来请观看一个视频,我们共同探讨博物馆收藏的特点。(视频展示曾侯乙馆解说视频)总结博物馆藏品特点:实物;典型代表性(藏品多层面意义的综合体现);珍稀(量与质的结合:数量,价值,作用),不可替代(不可再生):时空、信息的唯一性。情感移情;对赝品的厌恶。概括:真、精、全、稀小知识:真假是收藏投资的前提。什么是赝品 一般来说,赝品就是采用同样的材料和技法模仿某个艺术家的风格所制造的复制品。同学们即将毕业,美好的初中生活也即将结束,你们将踏上另一段征程,离开校园,离开朝夕相处三年老师和同学们,一定思绪万千,在这临别之际学校博物馆希望你们能留下自己认为最值得珍藏的物品,最能纪念你的初中生活,最符合我们校园文化的物品。请小组讨论推荐两名同学来展示准备捐赠的物品,并作简要的说明。(学生上台展示,视情况可以使用展示台)同学们都带来了非常有意义的藏品,学校也非常感激,相信若干年后当你们再回归母校时定能收获满满的怀恋与感动。通过学校现有档案资料,离退休老教师、同学们以及老师的捐赠和社会征集现在我们已经收集了很多资源资料, 通过同学们的整理归类我校博物馆终于建成了。设计意图:通过介绍张謇建立中国第一座博物馆,确立博物馆的教育意义,设立 “建立校博物馆” 的情景,请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使学生是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更强的代入感,一环套一环,深入浅出的了解博物馆的相关知识内容;以“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馆”的视频进一步明确博物馆收藏的意义和特点。最后同学们展示自己带来的准备捐赠给校博物馆的藏品,并对藏品进行简单的解说展示。三、课后总结拓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认识了博物馆,学会为博物馆选择藏品,课下请同学们再选取家乡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载体,撰写推荐书或解说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