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敬畏生命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 敬畏生命 教案

资源简介

8.2《敬畏生命》教案
核心素养目标
1. 政治认同:懂得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2. 道德修养:能够以恰当的方式珍爱他人的生命,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行为修养。
3.法治观念:认识到生命价值高于一 切,在生活中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敬畏生命、 珍爱生命
4.健全人格:学会善待身边的人,培育珍爱生命、友爱互助的人格。
5. 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生命道德观念,增强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培养对生命的敬畏心。
【教学难点】 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矛盾问题,追求生命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培养对生命的敬畏心。
【教学难点】
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矛盾问题,追求生命的美好。
教学方法
问题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命可以永恒吗?我们知道生命是短暂的、宝贵的,那我们该怎样对待生命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敬畏生命》
素材1:2022年9月30日是第九个烈士纪念日:9月30日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等来到北京天安门广场,出席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习近平迈步上前,仔细整理花篮缎带。随后,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缓步绕行,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
素材2:国旗为盖、军机为驾、礼兵为伴,祖国给予英雄们最高的礼遇,迎接英烈魂归故里。2022年9月16日,第九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憾归国
思考:为什么要设立烈士纪念日?同学们知道中国还因为什么事件降半旗吗?
从2014年至今,祖国已以最高礼遇迎回913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憾,这体现了对生命的什么态度?
学生分享:用最庄重的方式表达对生命的敬重。
教师总结:72年前为了捍卫和平、守护家国,你们远离故土亲人奔赴战争前线,牺牲在异国他乡
青山埋忠骨,山河念英魂,祖国从未忘记,人民从未忘记抗美援朝战争中共有19万7千名烈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70多年斗转星移,人们对“最可爱的人”的敬仰与缅怀从未改变。如今,山河已无恙。接88位英雄回家!烈士为了祖国和人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对生命要有敬畏的情怀。
教师:我还记得在新冠肺炎爆发的第一年,2020年4月4日,天安门广场举行下半旗意识,深切悼念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在此期,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4月4日10时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他们离去的背影,终将成为我们接力前行的力量。前几天,2022年11月30日下午,江泽民主席逝世,天安门广场降下国旗沉痛哀悼。(为什么要下半旗深切缅怀,这其实都是对生命的敬畏)
“敬”是严肃、认真的意思,还指做事严肃,免犯错误;“畏”指谨慎、不懈怠。
敬畏是在面对权威、庄严或崇高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受,它是对一切神圣事物的态度。
教师:我们来看这样的几组新闻据“9·5”四川泸定6.8级地震新闻发布会消息,据“9·5”四川泸定6.8级地震新闻发布会消息,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北纬29.59度,东经102.08度)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截至11日17时,地震已经造成93人遇难,其中甘孜州遇难55人,雅安市遇难38人。另有25人失联,其中泸定县9人,石棉县16人。
2022年3月21日,东方航空云南有限公司波音737-800型B-1791号机,执行MU5735昆明至广州航班,在广州管制区域巡航时,自航路巡航高度8900米快速下降,最终坠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垠南镇莫垠村附近。飞机撞地后解体,机上123名旅客、9名机组成员全部遇难。教
教师: 2022年上半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风雹、地质灾害为主,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3914.3万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失踪178人,紧急转移安置128.2万人次。 2021年,我国自然灾害形势复杂严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自然灾害以洪涝、风雹、干旱、台风、地震、地质灾害、低温冷冻和雪灾为主,沙尘暴、森林草原火灾和海洋灾害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全年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1.07亿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失踪867人,紧急转移安置573.8万人次。
思考:看了以上新闻数据,你对生命有了什么感悟?
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灾难时..... 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P94第一段)
教师过度:我们其实可以看到任何一项自然灾害发生后,我们都在竭尽全力与时间赛跑去抢救伤者。
我们来看一个视频:泸定地震救援瞬间
教师:泸定地震发生后,9月12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雅安市石棉县举行活动,悼念泸定地震遇难同胞。现场,首先向地震遇难同胞默哀3分钟,鸣响防空警报。随后,各界代表向地震遇难同胞敬献鲜花。
[泸定地震#甘宇回应失联17天后获救#靠吃野果喝水生存] 9月21日上午,据央视新闻报道,四川泸定6. 8级地震中失联17天的湾东水电站员工甘宇在猛虎岗找到了。甘宇称,自己现在全身痛,暂时还无法行动。甘宇表示,自己是靠喝水吃野果撑到了获救。当地正在集结救援力量将其转运至山下。
思考:看到这些情境你又是什么感受?
教师: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在逆境中珍视生命时,我们感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更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要对生命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教师过度: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四川省立即启动财政应急保障机制,紧急向甘孜州专调资金5000万元,确保抗震救灾工作及时开展。截至9月6日8时,各方累计出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消防救援、森林消防、安能集团、安全生产、交通通信电力、医疗救援等各类救援力量6650余人,另外还有9架直升机。包括737坠毁的救援:累计组织触动救援人员3.4万余人次,核心区域搜救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开挖土方2.27立方米,搜寻到飞机残骸碎片49117件。
结合材料思考:国家为什么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抗震救灾?这样做值得吗?
(2)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生命至上。
#甘宇为什么会被困17天?#
此前,泸定地震发生后,慌乱中,罗永(甘宇同事)突然看到坝前水位明显上涨,判断应该是厂房机组因地震停机,必须立即提起泄洪闸门,否则时间久了洪水要漫过大坝,威胁下面村庄几百人的安全。他放弃逃生机会,逆行拉闸泄洪救下几百人。随后遇到留下来救助伤员的同事甘宇。俩人一起回到工厂切断电闸后,开始了漫长的逃生之路,9月7日,甘宇收到消息,有两支救援队往水电站去了,但甘宇实在走不动,怕拖累罗永,便让罗永先走,9月8日下午,罗永被救出,而与其同行的甘宇却下落不明...直至17天后被发现获救。
#甘孜24特警失联21小时#地震发生当天甘孜特警24勇士率先挺进孤岛海螺沟景区3号营地,在9月5号至7号将216名被困人员全部成功转移,由于余震不断,天气骤变,8号中午卫星电话断联。
讨论:1.他们为什么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去全力抢救他人?
2.他们的做法是不是对自己生命的不珍惜?
教师:既要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又要承认别人生命同样重要,自觉珍爱他人生命。
(4)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P96
教师过度:这就是我们所讲的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那到底我们该怎样敬畏生命呢?
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如何理解生命至上)
(1)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P94)
(2)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珍视它。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生命至上。(P95)
(3)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P96第一段)
教师:疫情、火灾、地震,当人们都在奔向生存之门时,医护人员、救援人员、消防人员他们却义无反顾地朝着死神之门走去。而他们的走向,是为了更多的人脱离痛苦的深渊。面对突发的自然灾害、来势凶猛的传染疫情,他们毅然决然地奔赴前线,夜以继日地战斗,无愧为习近平总书记称誉的“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这也体现了我们对于生命的敬畏。
教师:四川泸定地震后,抢救伤员,对血液的需求量比较大,9月6日,甘孜州中心血站呼吁世民献血。康定市民踊跃参与,现场排起长队。6日晚,血站工作人员表示,经过市民们的踊跃献血,目前血液储备已足够。
思考:市民踊跃献血体现了什么
(1)每个人的生命都与他人休戚与共,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P96第二段)
教师:我们通过前面的事例知道甘宇在失联17天后才被找到,他是怎么被找到的呢?
说到这里,还得感谢一位叫倪太高的老人,58岁的倪太高是四川省石棉县跃进村的村民。他的家就在猛虎岗附近,他熟悉这里的每一条小路与溪流。“我回村里喂羊,听说有个人失踪了,找了好几天了,还没有找到,我就想自己对这片地形熟悉,就去找找看。”倪太高说。在发现甘宇前一天,他找了一天没找到。次日早上,他又上山寻找,最终找到了甘宇。
思考:①58岁村民倪太高为什么要多次进山援救甘宇?
②村民倪太高是主动自愿还是被迫进山援救甘宇
村民倪太高的行为体现了对生命的关怀、敬畏。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
教师:在大灾大难面前,他们三人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他们是中国的平民英雄,但是,他们也是全世界的奇迹。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遇到灾难应该如何面对,来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又该如何自救求生。
2.如何做到敬畏生命(休戚与共)?P96-98
(1)敬畏生命,让我们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意识层面)(P96 第二段)
(2)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行动层面)(P97 )
(3)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P9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