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1国家是什么 教学设计必备知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产生、性质的基本观点;国家的基本要素;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在根本性质上的不同;国体与政体之间的关系;代议制。关键能力:1.结合当今世界主要国家类型—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理解国家都是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专政。2.结合当今主要国家政体类型,理解国体与政体的关系,以及影响政体的其他因素。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维护我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科学精神:理解国家的本质属性和构成要素,理解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政体和国体关系。法治意识:树立依法维护人民民主的意识。公共参与: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教学重点:1.国家的产生和国家的本质、职能。2.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要素。3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同特征。4.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教学难点:1.国家的本质。2影响一个国家政体的因素。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观看视频《中国驻美大使:佩洛西窜台完全是鲁莽的挑衅行为》,展示材料: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不顾中方严正交涉,明目张胆到访中国台湾地区。这是赤裸裸的挑衅。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绝不容许任何外部干涉。提出思考的问题: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不是国家,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么什么是国家呢?引出本课内容。2、新课讲授总议题:国家是什么议题1:国家的本质探究一:探究问题:回顾必修一的知识:国家的产生,并根据国家产生的过程思考什么是国家?学生思考并回答:略教师归纳总结:1、国家的产生: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盛行,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被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生产资料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土地私有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贫富分化加剧,氏族成员地位不平等,原始社会逐渐解体,阶级社会产生,失去生产资料的奴隶们起来反抗,奴隶主为了维护自身的阶级统治,建立了军队监狱等暴力机构,阶级矛盾不可调和国家产生。2、国家的内涵:(1)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2)国家是在原始社会瓦解、私有制出现、阶级形成以后产生的,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探究二:展示材料:材料一:台湾(Taiwan),简称“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台北,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海域,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对。台湾省由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岛和周围属岛以及澎湖列岛两大岛群,共80余个岛屿所组成,总面积3.6万平方公里。台湾省人口约2350万。材料二: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不顾中方严正交涉,明目张胆到访中国台湾地区,严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恶意侵犯中国主权,激起中国人民强烈愤慨,遭到国际社会普遍反对。情景探究:佩洛西此举为什么激起中国人民强烈愤慨,遭到国际社会普遍反对?概括国家基本要素及主权的重要性。交流展示: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教师总结:1、佩洛西此举为什么激起中国人民强烈愤慨,遭到国际社会普遍反对?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不顾中方严正交涉,明目张胆到访中国台湾地区,严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恶意侵犯中国主权,激起中国人民强烈愤慨,遭到国际社会普遍反对。2、概括国家基本要素及主权的重要性?国家的基本要素(国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口:国家的社会基础;领土:包括领水、领陆、领空;政权:政治上实行统治的权力,也指体现这种权力的政权机关。主权:指一个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对内对外政策、处理国内国际一切事务的权力。(最重要,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探究三:展示图片信息:情景探究:根据图片信息思考:什么是国家性质,其决定因素?交流展示: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教师总结:国家性质:(1)国家性质的含义: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什么阶级是统治阶级,什么阶级是被统治阶级。(2)决定因素: 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探究四:展示视频:《富人的游戏!外交部重磅报告揭露美式民主实质,华春莹“神补刀”》情景探究:看视频记关键信息并结合教材探究:美国是全民“民主”的国家吗?如何理解国家的本质以及民主与专政的关系?交流展示: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教师总结:1、国家的本质:国家是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专政,本质属性是阶级性。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民主是在统治阶级的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专政是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二者相互依存在民主制国家,必然包括一定阶级的民主,也包括对其他阶级的专政。相关链接:国家的职能(此知识点必修三学过)政治统治职能:国家的根本职能,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是国家行使政治统治职能必不可少的工具。社会管理职能:如管理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维护公共秩序,兴建公共设施,保护自然环境等。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体现国家性质。探究五:展示材料:由学生熟悉的电影《长津湖水门桥》引出两则材料:材料一:1950年9月15日,以美国军队为主的联合国军(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希腊、土耳其、哥伦比亚、泰国、菲律宾、埃塞俄比亚)在韩国仁川登陆,开始大规模反攻。(资本主义阵营)材料二: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请求赴朝,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经过历次战役最终将战线稳定在38线一带。(社会主义阵营)情景探究:根据国家性质,以上国家可以划分为几个种类?我国的民主和专政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与专政有何异同?交流展示: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教师总结:1、当代主要国家类型: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的异同?区别:享有民主的主体不同,前者是绝大多数人,后者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对象不同,前者是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后者是对大多数人民实行专政;民主的特点不同,前者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后者具有虚伪性和欺骗性。民主的本质不同,前者人民当家作主,后者资产阶级专政。相同点:都属于民主政体,都是由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的,都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都服务于统治阶级,都具有阶级性。议题一知识点总结:国家的本质:1、国家的产生2、国家的内涵3、国家的基本要素4、国家性质5、国家的本质、民主与政治的关系6、国家职能7、当代国家的类型8、我国的民主和专政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与专政的区别和联系议题二:认识国体与政体探究一:展示材料: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22年6月23日晚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主持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巴西总统博索纳罗、俄罗斯总统普京、印度总理莫迪出席。情景探究:国家领导人的称谓有何异同并探究其原因?交流展示: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教师总结:国家性质不同的国家,采取不同的政体,国家领导人的称谓不同。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就是国家管理形式。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比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中国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俄罗斯总统:普京。俄罗斯国体:资产阶级专政,俄罗斯政体:半总统共和制。探究二:展示图片:美国总统拜登,美国国体:资本主义国家 美国政体:总统制共和制;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日本国体:资产阶级专政,日本政体:议会制君主制。情景探究:国家性质相同,为何政体又千差万别?交流展示: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教师总结: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从纵向看:一个国家的政体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变化既包括随着国体的变化而发生的根本性变化,也包括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条件的变迁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不断变化。横向看: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国家的政体是完全一样的,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社会习惯、发展程度等都是影响政体的因素。影响政体的因素:主要影响因素:国体其他因素: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不断变迁,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社会习惯、发展程度。议题追问:思考:各国政体有没有共同点?交流展示: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教师总结:代议制: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含义:由选举产生、代表民意的机关来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必要性:只有公民广泛参与,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政体。不可能全体公民都经常性地直接管理所有国家事务。作用:代议制是公民和国家之间的政治纽带,这是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议题二知识点总结:认识国体与政体:1、国体与政体的含义2、国体与政体的关系3、代议制全面理解国家:从起源上看,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从构成国家的基本要素上看,国家包括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最重要的要素是主权从性质上看,国家具有阶级性。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从本质上看,国家是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专政,即阶级统治的工具。从职能上看,国家有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其中,国家的根本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从国家类型上看,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课堂总结: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