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太阳(一)概况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和发热的气体星球。(二)作用对地球来说,太阳是最为重要的天体。太阳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活动的能量源泉,也是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产生和变化的决定者。它用自身的光和热为地球表层和人类的活动提供了最重要的能量,地球上的生物和太阳息息相关。(三)基本数据日地平均距离 约为1.5亿千米直径 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度 约6000℃中心温度 高达1500万℃体积 为地球的130万倍质量 为地球的33万倍(四)太阳大气层太阳是一个由炽热气体组成的球体,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是太阳的大气层。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可分为3层,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1)光球层:光球层厚约500千米,我们所见到的太阳可见光,几乎全是由光球层发出的。(2)色球层:位于光球层外部,呈玫瑰色,厚度约几千千米,只有在日全食时或用特殊望远镜才能观测到。(3)日冕层:色球层之外为日冕层,它温度极高,延伸到几倍甚至几十倍太阳半径外。日冕物质非常稀薄,但温度非常高,可达200万℃以上。日冕也只有在日全食时或用特制的日冕仪才可以观测到。(亮度太小,无法用肉眼直接观测)。(五)太阳活动太阳表面经常发生变化,这些变化通称为太阳活动。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等。(1)太阳黑子:人们把太阳光球层上的许多黑班点称为太阳黑子。太阳黑子实际上是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涡旋,因为其温度比太阳的光球层表面其他地方温度要低,所以看上去像一些黑斑点。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2)耀斑:发生在色球层上的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耀斑爆发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是一种最剧烈的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发生在色球层中,所以也叫“色球爆发”。其主要观测特征是日面上(常在黑子群上空)突然出现迅速发展的亮斑闪耀。耀斑爆发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当耀斑辐射来到地球附近时,与大气发生剧烈碰撞,干扰电离层,使它失去反射无线电短波的功能。此外,耀斑对气象和水文等方面也有着不同程度的直接或间接影响。(3)日珥:日珥是突出在日面边缘外面的一种太阳活动现象。它比太阳圆面暗弱得多,在一般情况下被地球大气所散射的太阳光淹没,不能被直接看到。日珥通常发生在色球层,它像是太阳的“耳环”一样。(4)太阳风:日冕层发射出的带电粒子流,称为太阳风。在南极和北极附近,这些粒子可以进入地球大气层,撞击地球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并使这些分子发光,产生极光现象。6.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黑子数最多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国际上规定从1755年起算的黑子周期为第1周,从2009年开始为第24周。7.太阳活动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例如,耀斑增强时地球上的短波通信会受到明显影响。太阳黑子、耀斑活动增强时,人们需要用各种防晒措施来避免太阳光中过强的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太阳大气层情况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如下表:由内到外 最内层 中间层 最外层名称 光球层 色球层 日冕层太阳活动 太阳黑子 日珥、耀斑 太阳风对地球的影响 会导致紫外线增强或气候异常,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会影响地球的无线电短波通信 会导致“极光”的产生8.太阳活动的观测我们可以使用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或涂黑的玻璃等观测太阳黑子,也可以通过科普书籍或相关的网站收集与太阳活动相关的资料,进-步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9.学习使用天文望远镜一般天文望远镜是一种可以增大单位面积上的光强,从而使得可以观察遥远的、更为暗弱的天体和更多的细节的工具。【能力拓展】太阳的大气有三层,分别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但是三层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平时我们看到的太阳是一个光亮的圆盘,实际上就是光球层。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其表面温度约为6000℃,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一般我们看到的是太阳的光球层;太阳不是空心的,它是一个由炽热气体组成的球体。从里到外太阳的大气层具有亮度减小、密度减小、厚度增大、温度升高的变化特点。太阳黑子并不黑,只是温度比周围温度低。二、月球(一)月球的概况月球,俗称月亮,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星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万千米)。月球本身不发光,它依靠反射太阳光发亮,我们看到的月球是太阳照亮的月面。(二)月球的大小直径 约为3 476千米,大约是地球的3/11,太阳的1/40体积 约为地球的1/49质量 只有地球的1/81地月平均距离 约为38.44万千米,约为日地距离的1/400(三)月球的表面(1)月陆和月海。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带,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平均高差为2~ 3千米。(2)环形山。①概况环形山是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地形,是种环形隆起的低洼地形,也称月坑,月球的正面直径大于1千米的环形山有33 000个以上。②成因研究表明,环形山主要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的产物,也有一些是由月球上古老的火山爆发形成的。(四)月球环境(1)月球上没有大气。在月球上听不到声音(2)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可达到300 ℃。(3)在月球表面,物体所受重力是地球上的1/6,月球上面的物体变“轻了”(4)月球的表面除了岩石及其碎屑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五)探测月球(1)探测月球的意义。月球对地球的重要性仅次于太阳。例如,月相变化是古代计时的依据,潮汐现象主要是月球对地球的吸引所致,月球上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月球探测对认识地球、太阳系的演化、开发宇宙有特殊意义。(2)登月大事记及我国的探月工程。月球是人类探索宇宙的第一站。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是在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是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系列飞船和“嫦娥”系列人造卫星,2019年1月发射的“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实现软着陆,“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月面开始巡视探测。【能力拓展】外图关于环形山的形成,比较科学的解释有两种。①喷射:月球形成不久,月球内部的熔岩与气体冲破表层,喷射而出,就像地球上的火山喷发。它们开始时威力较强,熔岩喷出又高又远,堆积喷口外部,形成了环形山。②流星体撞击月球:在距今约30亿年前,太空的陨星体很多,月球正处于半熔融状态。巨大的陨星撞击月面时,在其四周溅出岩石与土壤,形成了一圈一圈的环形山。又因为月面上没有风雨的洗刷与猛烈的地质构造活动,所以当初形成的环形山就一直保留下来了。例1、对太阳结构示意图中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日冕层上可出现日珥现象 B.太阳黑子出现在色球层C.耀斑爆发的周期约为11年 D.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不大例2、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下列四幅月面景观图中不是由于没有空气引起的是( )A.月球表面环形山的形成B.月球表面物体所受重力较小C.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达300℃D.月球表面听不到声音例3、如图是宇宙天体系统结构示意图。请回答:(1)该示意图中A的天体系统名称是 ;(2)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一颗 星,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 。例4、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地球上的生物和太阳息息相关(1)如图甲,小明分别用大球、小球模拟太阳、月球,把大、小两个球放置在同水平面上,并将小球由A向B移动,观察大球被小球遮掩的过程。该实验模拟的天文现象是 过程。(2)如图乙是用专用仪器拍摄的太阳照片照片中①区域呈现的太阳活动主要是日珥,日珥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层。例5、关于月球的形成,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假说:分裂说: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转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月球。同源说:月球和地球在同一个浮动星云内同时形成。碰撞说: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地球与一个较大天体发生了剧烈的碰撞,抛射到太空中的地球物质和该碰撞天体的残骸不断相互吸引,最终形成了月球。(1)有科学家用图形象地描述了月球的一种形成过程:你认为这种图示描述的是月球形成的哪种假说? 。(2)月球形成初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在月球表面形成了随处可见的 。1.若太空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绕月球飞行的宇航员不能听到撞击的爆炸声,是因为( )A.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但没有产生振动B.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但振动微小,导致声音太小C.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但真空不能传声D.以上原因均不是2.下列有关太阳和月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太阳是一个由炽热固体组成的球体B.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不能直接对话D.月球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环形山3.太阳黑子、耀斑等太阳活动依次发生在( )A.色球层、光球层 B.光球层、色球层C.日冕层、光球层 D.光球层、日冕层4.根据以前对太阳黑子数量变化的观察记载,1987年.是太阳活动谷年,1990年是太阳活动峰年。请你预测2020年后遇到的第一个峰年是( )A.2025年 B.2021年 C.2022年 D.2023 年5.上是天文望远镜所拍摄的太阳表面照片,照片中①区域呈现的太阳活动主要是( )A.日珥 B.太阳风 C.耀斑 D.太阳黑子6.2021 年 6 月 10 日上演了今年全球唯一一次日环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日环食很好看,直接用双筒望远镜观察效果更佳B.太阳是一颗由炽热气体组成的恒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C.日环食发生时,可能看到满天的星空下一轮淡淡的圆月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7.“织物版”五星红旗在月球的展示,体现了很高的科技含量。为了能让红旗在月球表面长时间保存,科研队员在设计时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的是( )A.月球表面随处可见环形山 B.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很大C.月球表面有很强电磁辐射 D.月球表面有紫外线8. 2021 年 5 月 26 日,上演了一次罕见的天象——超级血月全食,即超级月亮+血月+月全食。(1)月食的形成与小孔成像一样,是由于光的 原理;(2)发生月食部分的月球并非全黑,而是呈暗弱的古铜色,这是由于地球大气对太阳光的 ,从而形成血月;(3)月食发生当天的月相是 ;月食结束后,若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 。9.如图为嫦娥五号着陆器依靠四个“脚掌”停留在月球一平原低陷地带的情景。着陆器总质量为2.4吨,每个“脚掌”与月面的接触面积为3000厘米2。已知1千克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为1.62牛。回答以下问题(1)月球表面平原等低陷地带被称为 ?(2)在图中画出此时着陆器所受重力示意图。(3)计算着陆器对月面的压强为多大 并说明把每个“脚掌设计如脸盆大的原因。10.小军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月亮,发现月面是凹凸不平的,如图甲所示。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运行到靠近月球时,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坠落到月面,与月面发生碰撞而形成的坑洞,叫做月坑。小军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体积及下落的高度有关。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用一只铺满厚厚细沙的盘子、几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进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拟实验,如图乙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实验序号 质量 m(克) 体积V(厘米3) 下落高度(厘米) 坑的深度d(厘米)1 20 7.5 50 2.62 20 7.5 60 3.53 20 7.5 70 5.04 20 2.5 70 11.35 20 1.8 70 12.46 60 7.5 70 14.67 85 7.5 70 15.9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1)由1、2、3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 有关。(2)由 (填实验序号)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3)“月坑”的深度还与流星的体积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体积越大,“月坑”的深度 (4)请你结合小军的研究过程就“影响月坑深度的因素”问题另外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1.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着陆,并传回着陆影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月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B.月球上的环形山都是由古老的火山爆发形成的C.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是高地,称为月陆D.月球的天空背景是黑色的,是因为月球表面没有大气2.如图太阳和月球分别是离我们最近恒星和卫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平时所看到的太阳是它的大气层,耀斑发生在光球层B.月球表面有许多较暗的区域,是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C.月球表面有许多由于火山喷发和小天体撞击而形成的环形山D.太阳的质量比月球要大得多,但是体积和月球相近3.科幻片《流浪地球》震撼了广大观众,故事中太阳由子某些原因提前步入晚年,而现实中的太阳大概还有50亿年的寿命。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和发热的气体星球B.日珥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C.太阳大气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D.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4.关于太阳和月球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是银河系中唯一的恒星B.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C.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D.月球表面的亮区是高地5.2020年12月17日(农历十一月初三),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携带从月海地区采集的1.731千克月球土壤样本。(1)月球表面地形复杂,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 ,即月坑。(2)着陆器在向月面降落的过程中,不能采用打开降落伞的方法来减小下落的速度,原因是月球上 。(3)当天晚上月球运行到图甲中的 (选填字母)位置。6.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某研究人员以当地每年相同区域内的野生山菇为例,对太阳黑子与农作物的关系进行研究,数据处理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表示每年的平均太阳黑子数的变换曲线,读图可以发现: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加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少的速度 。(2)图二为当地的野生山菇产量的直方图,对照两图,可以发现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香菇产量总体呈现 趋势。7.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地球。为保证返回器安全着陆,采用了类似“打水漂”的方式来减速 ,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它从月球上带回了“土特产”—1731克月壤。(1)嫦娥五号发射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 之间。(2)你认为下列成分中月壤最可能携带的是 。A.水分 B.空气C.有机营养物质 D.矿物质(3)“嫦娥五号”抵达月球的时候,是利用火箭发动机反推的方式进行减速,而无法采用“打水漂”的方式,其原因是 。答案及解析例1、C【解析】太阳大气层从外到内分为:日冕(最外层)、色球、光球(太阳表面、最亮)。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黑子(周期11年)。耀斑也是重要标志,它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太阳风在日冕层;太阳风暴发生于太阳表面。【解答】A、日珥发生于色球层,A不符合题意;B、太阳黑子一般出现在光球层,B不符合题意;C、耀斑爆发的周期约为11年,C符合题意;D、太阳风:太阳风形成的带电粒子流造成了地球上的极光。耀斑:发出的强大的短波辐射,会造成地球电离层的急剧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很大。造成短波通讯中断。日珥:在日全食时,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日珥。影响:太阳活动对于地震、火山爆发、旱灾、水灾、人类心脏和神经系统的疾病,甚至交通事故都有关系,D不符合题意。例2、B【解析】月球上几乎没有大气层,月表处于超高真空状态,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极大;月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是有许多大小不一,深浅不一的环形山,月球上没有水。【解答】A、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因此失去大气层的保护,陨石等容易撞击月球表面造成月球表面环形山的形成,A不符合题意;B、月球表面物体所受重力较小与月球的大气层并无直接关系,B符合题意;C、大气层能够调节气温,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因此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很大,C不符合题意;D、由于月球没有大气层,而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因此月球表面听不到声音,D不符合题意。例3、(1)银河系(2)恒;太阳黑子的多少与大小【解析】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原因是其它行星围绕太阳公转。太阳系从属于银河系,银河系从属于宇宙,月球从属于地月系,地月系从属于太阳系。【解答】(1)宇宙包括河外星系和银河系,银河系包括太阳系,太阳系包括地月系。(2)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太阳自身能发光发热,因此是一颗恒星,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例4、(1)日食(2)色球【解析】①当不发光的月球转到太阳与地球之间,不透明的月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地球上看不到太阳的现象是日食;日食分为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三种.②太阳被月球完全遮住形成的日食叫日全食,在太阳光完全照不到的区域(本影区)可以观察到日全食; 月球遮住太阳的一部分形成的日食叫日偏食,在部分太阳光照射到的区域(半影区)可以观察到日偏食; 月球只遮住太阳的中心部分,在太阳周围还露出一圈日面,好象一个光环似的叫日环食.③这三种不同的日食现象与太阳、月球和地球三者的相对位置有关,根据太阳光的照射情况判断是哪种日食。【解答】(1) 如图甲,小明分别用大球、小球模拟太阳、月球,把大、小两个球放置在同水平面上,并将小球由A向B移动,观察大球被小球遮掩的过程。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并与太阳、地球成一条直线时,月球的阴影就可能落到地球上。这月球的阴影覆盖的地面范围内,月球阴影遮挡住了太阳,就形成了日食这种天文现象,故该实验模拟的天文现象是日食过程。(2)如图乙是用专用仪器拍摄的太阳照片照片中①区域呈现的太阳活动主要是日珥,日珥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色球层。例5、(1)碰撞说。 (2)环形山【解析】由图示可知在月球形成过程中有外来星球与地球发生了碰撞,碰撞中激射出大量的物质,这些物质在空中不断吸引形成了一个新的天体,即月球;根据对月球的了解可回答月球表面的月坑。【解答】(1)从左向右看,第一幅图中有外来星球飞向原始地球,图二外来星球与地球相撞,图三空中有激射出去的天体及地球上的物质,这些物质在空中运动时相互吸引,最终形成了图四中的情景,即形成了月球,故上图符合了碰撞说;(2)月球表面由于没有空气,所以不会像落向地球时克服摩擦做功而烧毁,故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而在月球表面形成一个个较大的坑,故称月坑;坑的周边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环形山。1.C【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若太空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有振动产生,但绕月球飞行的宇航员不能听到撞击的爆炸声,因为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在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2.A【解析】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经常发生的大规模的运动。太阳活动的类型较多,其中最主要的是黑子和耀斑,它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表面布满了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称为"月坑",大多数月坑的周围环绕着高出月面的环形山,月球表面布满了环形山。【解答】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故A错误。3.B【解析】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耀斑是太阳表面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 【解答】太阳黑子发生在大气层的光球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4.D【解析】在一个活动周期开始的4年左右时间里,黑子不断产生,越来越多,活动逐渐加剧。在黑子数达到极大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在随后的7年左右时间里,黑子活动逐渐减弱,黑子也越来越少,黑子数极小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解答】1990年时太阳活动峰年,因为太阳活动周期为11年,故2020年遇到的第一个峰年为2023年。5.A【解析】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解答】照片中①区域呈现的太阳活动主要是日珥,因为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日珥,A符合题意。6.D【解析】按距离太阳远近的位置,由近及远的排列顺数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太阳能发光、发热,太阳是一颗恒星。【解答】A、不能通过望远镜直接对太阳进行观测,A不符合题意;B、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月球,B不符合题意;C、发生时太阳的中心部分黑暗,边缘仍然明亮,形成光环。这是因为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但是距离地球较远,不能完全遮住太阳而形成的,由于月亮本身本身不会发光,是通过太阳光的反射形成的月相,因此不能看到圆月,C不符合题意;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D符合题意。7.A【解析】红旗处于昼夜温差极大环境,月球上红旗不能隔离很强电磁辐射和紫外线,月球上的非生物因素能对红旗造成损害。【解答】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月球表面有很强电磁辐射,有紫外线这些都是破坏红旗保存完好的因素,而月球表面随处可见的环形山不会对红旗保存造成影响,A符合题意。8. (1)直线传播(2)折射(3)满月;环形山【解析】月食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太阳到月球的光线便会部分或完全地被地球掩盖,产生月食。【解答】(1)发生月食时,太阳、月球、地球三者都在同一直线上,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发生月食时地球在中间。(2)发生月食部分的月球并非全黑,而是呈暗弱的古铜色,这是由于地球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从而形成血月。(3)月食发生当天的月相是满月;月食结束后,若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环形山。9.(1)月海(2)解: (3)解:m=2.4吨=2400千克 g=1.62牛/千克G=mg=2400千克×1.62牛/千克=3888牛S=3000厘米2×4=12000厘米2=1.2米2p=F/S=3888牛/1.2米2=3240帕因为着陆器重力大,对月面的压力大,根据p=F/S,当受力面积较小时,产生的压强很大,会使着陆器的“脚”陷入月壤中。所以把着陆器的“脚掌”做成脸盆大,是在压力大小一定时,用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防止陷入月壤中。【解析】(1)月海,是指月球月面上比较低洼的平原,用肉眼遥望月球有些黑暗色斑块,这些大面积的阴暗区就叫做月海。(2)着陆器所受的重力竖直向下,从重力的作用点(即着陆器的重心)作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并标上重力的符号G,即为着陆器所受重力的示意图。(3)先求出着陆器的所受重力,根据公式p=F/S求出着陆器对月面的压强。【解答】(1)月球表面平原等低陷地带被称为月海。(2)着陆器所受的重力竖直向下,从重力的作用点——着陆器的重心竖直向下作有向线段,标上符号G,即可作出着陆器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10.(1)下落高度(2)3、6、7(3)越浅(4)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月球表面的松实程度有关【解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设置对照实验的方法可知,可通过实验中控制了什么条件不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研究的因素,再由现象可得出与这一因素的关系;(2)要得出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需要选取的实验控制了流星的质量不同,而使其它条件相同的实验序号;(3)选取表格中,流星体积不同,其他条件相同的数据,根据现象可得出结论;(4)月坑的深度涉及下落的流星体和月面,表格中研究了流星的不同条件,还可能与月面的松实等条件有关。【解答】(1)在1、2、3三组数据中,控制了质量相同,体积相同,下落高度不同,所以在研究与下落高度的关系,得到的现象是下落高度越高,坑的深度越深,所以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下落高度有关;(2)要得到“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需要设计的实验是控制流星质量不同,而使其他因素相同,符合条件的是3、6、7;(3)要得出结论“月坑”的深度还与流星的体积有关,需要控制流星的体积不同,而使其它因素相同,可选取实验序号3、4、5的实验,现象是流星体积越大,坑的深度越浅;(4)月坑的深度除了与流星有关,还与月面有关,所以可提出的猜想是: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月球表面的松实程度有关。1.B【解析】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月球上有凹凸不平的环形山。【解答】月球没有大气层的保护,小行星落到月球上时,不能燃烧这些陨石,导致月球表面上撞出很大的洞,于是形成了环形山了,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是高地,称为月陆,由于月球没有大气层,太阳光是直接到达月球表面的,反射回的光线没有大气层的阻挡直接回到宇宙中去,不会进入我们的眼睛,因此人看不见,自然就成黑色了,B符合题意。2.C【解析】太阳本身会发光发热,太阳活动强会导致地球温度升高,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划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太阳黑子发生在光球层。环形山的形成:①月球形成不久,月球内部的高热熔岩与气体冲破表层,喷射而出,就像地球上的火山喷发;②流星体、陨石撞击。【解答】A、肉眼可以看见的是光球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太阳黑子发生在光球层,A不符合题意;B、月亮主要靠反射太阳的光而发亮,那些“高原”地区反射光的能力强,看上去就明亮;那些“平原”地区反射光的能力弱,看上去就比较暗了,B不符合题意;C、月球表面有许多由于火山喷发和小天体撞击而形成的环形山,C符合题意;D、太阳的质量和体积都比月球要大得多,D不符合题意。3.B【解析】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恒星,太阳是一颗熊熊燃烧的气态星球,太阳是地球及人类的主要能量来源。【解答】A、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和发热的气体星球,A不符合题意;B、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B符合题意;C、太阳大气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C不符合题意;D、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D不符合题意。4.A【解析】(1)银河系绝大多数恒星和星际物质集中分布在银河系中心平面附近。(2)太阳表面发生的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3)月球和地球组成地月系。(4)月亮的亮区是高地,月亮的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带,分别称为月陆和月海。【解答】A、银河系中的恒星不是只有太阳,A符合题意;B、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B不符合题意;C、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C不符合题意;D、月球表面的亮区是高地,D不符合题意。5.(1)环形山(2)没有空气(3)d【解析】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表面布满的大大小小的圆环形的坑,称为环形山,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每逢农历初一,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亮被照亮的半球背着地球,我们看不到月亮,叫做“新月”,也叫“朔”;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月亮上亮的一面全部向着地球,人们观察到的月球有圆缺变化的原因是:日地月三者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解答】(1)月球表面地形复杂,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即月坑。(2)着陆器在向月面降落的过程中,不能采用打开降落伞的方法来减小下落的速度,降落伞是一种空气阻力伞,月球上没有空气就不能太使用降落伞。(3)每月初一月相是新月,2020年12月17日为(农历十一月初三) ,因此当天晚上月球运行到图甲中的d位置,即新月与上弦月之间的位置。6.(1)大(2)上升【解析】以题干为资料,结合图片答题即可。【解答】读图可知,(1)图一表示每年的平均太阳黑子数的变换曲线,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加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少的速度快。(2)图二为当地的野生山菇产量的直方图,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 香菇产量总体呈现增加趋势。7.(1)b c(2)D(3)月球表面没有空气【解析】(1)地球绕太阳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2)月球没有空气,月球昼夜温差大。【解答】(1)当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而嫦娥五号返回地球日为12月17日,接近冬至日,C位置为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为冬至日,因此嫦娥五号发射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bc之间。(2)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而月壤富含丰富的钛、铝、钾等物质,因此月壤最可能携带的是矿物质,D符合题意。(3)“嫦娥五号”抵达月球的时候,是利用火箭发动机反推的方式进行减速,而无法采用“打水漂”的方式,其原因是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浙教版寒假“快人一步”七(下)科学讲义(二十)太阳和月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