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物质的溶解性第2课时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下册 (2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3物质的溶解性第2课时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下册 (21张PPT)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第六章 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
(第2课时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
学习目标
了解溶解度的含义,会绘制和使用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
食盐和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性都非常强,但是到底谁更强呢?
定性(溶解性)→定量(溶解度)
导入
物质溶解性定量表示——溶解度P18
溶解度(符号:S):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溶剂为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
①条件:一定温度
②标准:100g溶剂
③状态:饱和状态
④单位:克
交流讨论1
(1)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48g,根据溶解度定义可理解为。(2)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48g饱和硝酸钾水溶液中,此饱和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
①在30℃时,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48g。
②在3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48g
质量分数= =
物质溶解性定量表示P18表6-8
物质 名称 氢氧化钙 碳酸钠 食盐 硝酸钠 硝酸铵
蔗糖
溶解度S/克 0.165 21.5 36.0 88.0 192
204
常见物质的溶解度(20℃)
20℃时蔗糖更强
根据常温下(20℃)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不同,可以将物质分为:(难溶习惯上称为“不溶物质”)
溶解度与物质的溶解性的关系
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0.01g
10g
1g
2、溶解度曲线
绘制溶解度曲线
1.横坐标表示:____________,纵坐标表示____________。
2.先找出不同_____下相应溶解度的点,再用__________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即为该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3.绘制出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请在教材P19图6-12上。
温度/℃
溶解度/g
温度
光滑
.
.
.
.
溶解度/g










200

100
















































































































































































60
70
50
10
20
30
40
80
90
100
110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90
50
10
20
30
40
0
90
60
70
80
温度/℃
.
硝酸钾
.
.
.
.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1)溶解度曲线上点的意义是____________
(2)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该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解度曲线下上方的点表示该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2
恰好饱和
.
.
.
.
溶解度/g










200

100
















































































































































































60
70
50
10
20
30
40
80
90
100
110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90
50
10
20
30
40
0
90
60
70
80
温度/℃
.
硝酸钾
.
.
.
.
过饱和(有未溶解的晶体、有溶质析出)
不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
在此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观察与思考P20
①可直接读出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如20℃时,硝酸铵的溶解度为________,还可以推测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
②可看出溶解度随______的变化趋势:如硝酸钾、硝酸铵等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_____。
③可用来比较同一________下,不同物质的________大小。
④判断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液是否饱和。
180g
温度
增大
降低

温度
溶解度
溶解度/克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0
氯化钠
温度/℃
硝酸钾
23
温度<23℃时,氯化钠溶解能力较强;
温度=23℃时,两者溶解能力一样强;
温度>23℃时,硝酸钾溶解能力较强。
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能力谁强?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有:
(1)内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因:
拓展视野P21
气体的性质
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
交流讨论
(1)盛夏,当天气又闷热时,大气压较低,鱼池里常常出现鱼儿“浮头“的现象,为什么?
(2)生产汽水时,为增大CO2的溶解度,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打开瓶盖,有大量气体逸出的原因是什么?
——夏天温度高,水中氧气溶解度减小
——措施:加压,增大CO2的溶解度,
打开瓶盖,压力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
当堂练习
1.在20℃时,将40g氯化钠固体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有4g固体未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B.该溶液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固体
C.所得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40g
D.将该溶液倒出一半,则溶液的浓度改变
A
当堂练习
2.已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60℃时,将70g硝酸钾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
A.120g
B.110g
C.105g
D.100g
C
当堂练习
3.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温度的函数,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大
C.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的量都可以使物质的溶解度增大
D.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由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决定,并受温度、压强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D
4.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t1为20℃,则a、b、c均为易溶物质
B.将t1℃时a物质的饱和溶质升温到t2℃,若溶液依然饱和需要加溶质30g
C.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质量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b>a=c
D.若c中混有少量a,可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c
当堂练习
A
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