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2023学年化学鲁教版--溶液一、单选题1.在2021年邵阳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中,小阳同学抽到的考题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小阳的实验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一组是选项 实验操作 目的分析A 称取氯化钠时,在两边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的纸张 整洁美观B 称取氯化钠时,将剩余的氯化钠放回原瓶 节约药品C 量取水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准确读数D 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 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A.A B.B C.C D.D2.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B.将汽油与水充分混合,得到的是溶液C.将10%的某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D.某饱和溶液降温到t℃析出晶体后,得到的溶液是t°C时的不饱和溶液3.现有一接近饱和的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使之成为饱和溶液的是 ( )①蒸发溶剂,②增加溶质,③降低温度,④加热升温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4.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时,不会用到的仪器是( )A. B.C. D.5.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A.碘酒溶液 B.生理盐水 C.过氧化氢溶液 D.葡萄糖注射液6.下列饮料中,不属于溶液的是A.汽水 B.白酒C.酸奶 D.苏打水7.小明自制了一杯蔗糖水(无固体剩余),用于缓解运动后出现的低血糖症状,之后他结合下表蔗糖的溶解度数据,归纳出以下问题,其中正确的是温度/℃ 0 10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g 182 191 204 238 287 362 487A.配制的蔗糖溶液下层比上层甜B.降温,糖水中一定有晶体析出C.20℃时,蔗糖饱和溶液质量一定为304gD.升温,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不变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溶质均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C.同一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9.将2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25%的稀硫酸。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步骤:计算、量取、混匀、装瓶贴标签B.实验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细口瓶C.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D.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10.若研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在图中应选用哪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丙和丁11.“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中,下列有关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 B.滴加C.读数 D.溶解12.欲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下列有关操作正确的是( )A.取固体 B.称固体C.量取水 D.溶解13.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计算得出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5gB.将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进行称量C.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洒出,会造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15.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碘酒 B.盐酸 C.氯化钠溶液 D.酒精溶液二、填空题16.小华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老师告知是氢氧化钠、硫酸铜、氯化钠、碳酸钙中的一种。小华思考片刻后,认为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水中就能确定其成分,她的理由是:(1)若不溶于水,则是_________。(2)若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则是__________。(3)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则是_________。(4)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则是__________。17.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1)在探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①溶质的种类; ②溶剂的种类;③溶质最多被溶解的质量; ④溶剂的质量; ⑤温度。如测定“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研究的是_________ (填序号)受温度的影响,这就需要控制其他因素保持不变。(2)右表是利用控制变量法测得的氯化钠、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根据表格内容及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温度(℃) 20 40 50溶解度/g NaCl 36.0 36.6 37.0KNO3 31.6 63.9 85.5①从上表可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是____________;②20℃时,将等质量的NaCl、KNO3分别放入盛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如图1所示,升温到50℃时如图2所示。试判断:50℃时甲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______(填“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或“不能确定”)。18.如图是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的流程图。请回答(1) 应称量___________ gNaCl,需加水___________ mL。(2)若称量NaCl固体时指针向右偏转 ,则应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天平平衡。(3)取上述溶液10g加水稀释到_______________g,可得到5%的NaCl溶液。19.根据如图中的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10℃时,将15g硝酸钾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硝酸钾的___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这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___;(3)20℃时,将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转化为该温度下的KNO3饱和溶液,可使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4)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20.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所需氯化钠固体应放在托盘天平的____(填“左盘”或“右盘”)。上进行称量;若所配制溶质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大,则可能是量取水时______( 填“俯视”或“仰视”)量筒读数所致。三、实验题21.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6%的Na2CO3溶液,用于演示灭火器原理。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Na2CO3的质量为____g,称量Na2CO3的仪器名称是____(2)20℃时,Na2CO3的溶解度为21.5g,⑤中的溶液______(填“是”或“不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3)将烧杯中溶液倒入吸滤瓶的操作是________。从橡胶管喷出大量液体的原因是___(4)酒精(C2H5OH)可作燃料,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酒精燃烧失火,可用干粉灭火器灭火。NaHCO3是干粉的主要成分,俗称是________。用干粉灭火器灭火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22.某实验小组用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g/cm3)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步骤如下:①计算;②量取;③混匀;④装瓶贴标签。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的体积是___________mL(结果取整数);(2)实验中用到的仪器有25mL的量筒、细口瓶、烧杯、____________;(3)下列实验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偏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A 量取6%的氯化钠溶液时仰视读数B 向烧杯内加入液体时有液体溅出C 混匀过程中没有使用玻璃棒搅拌D 配制好的溶液装入未干燥的细口瓶23.某同学配制50 g 6%的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____。(2)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_____,需称取氯化钠_____ g。(3)量取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_____(填下面序号),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_____保持水平。A.10 mL B.25 mL C.50 mL D.100 mL(4)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填序号)。A.氯化钠固体不纯 B.用生锈砝码称量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四、计算题24.现有3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1)若蒸发掉150克水,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2)若要使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成20% ,需向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氯化钠?(3)若要使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成5% ,需向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水?25.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计算:(1)最终生成的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2)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___。(3)求所加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C2.A3.A4.D5.A6.C7.D8.C9.C10.C11.D12.D13.A14.A15.A16. 碳酸钙 硫酸铜 氢氧化钠 氯化钠17. ③ 硝酸钾(或KNO3) 不饱和溶液18. 7.5 42.5 往左盘中继续添加氯化钠固体 3019. 不饱和 NaCl 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蒸发结晶20. 左盘 俯视21. 16.0 托盘天平 不是 将烧杯尖嘴紧挨着吸滤瓶口,缓慢倾倒 浓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剧烈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使瓶内压强迅速增大 小苏打 c b a22. 24 胶头滴管、玻璃棒 A23.(1) ②①⑤③④ ①(2) 广口瓶 3(3) C 凹液面的最低处(4)AD24.20%;37.5g;300g25.(1)16.1 g(2)35%(3)10.5%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