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阅读创新学案
(第213期)
晨读素材篇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赏析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①。
【注释】
①谢玄晖:谢眺,南朝齐著名诗人。
1.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两句中,“金陵”点明了地点,“凉风发”暗示了季节,“夜寂”概括了时间和环境,“望吴越”交代了登楼的目的。.
B. “古来相接眼中稀”中的“相接”是从古至今,由人及己之意;“眼中"在结构上有过渡作用,暗示后面将要写的内容。
C.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两句,话中有“话”,意思是谢眺的诗我能理解,但今日我写的此诗,又有谁能读懂呢
D. 作者笔触所及,广阔且悠远,看似信笔挥洒,未加经营,而读者细细品味,则会发现本诗以“愁情”为线索贯通前后,脉络清晰。
E. 这首诗,诗人时而写自己行迹或直抒胸臆,时而描绘客观景物或赞美古人,给人一种明快、浪漫、清新的感觉。这就格外突出了诗中的抒情主线,使全诗浑然一体,愈见精美。
答:BE 分析:题干是“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是的内容和思想情感。B项,“相接”精神想通,心心相印的意思。E项,诗歌体现出的是苍茫、悲凉、沉郁的基调,突出诗人的寂寞和忧愁。
2. 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 为什么 请简要赏析。
答:诗眼分别是“摇”“滴”.凉风吹来,江水摇动,影子跟着摇动,让人感到城也摇动起来;秋月皎洁,露珠坠落,仿佛是从月亮上滴落下来似的。此二字化静为动,赋予画面动感,使静止的画面生动起来,情态逼真;又使本属平常的水、城、露、月等景物,呈现出不同寻常的情态,异趣横生。
【解析】题干是“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颔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简要赏析。”此题的考点是分析诗歌选材的特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根据具体诗句分析。先要回答出诗眼是哪几个字,再展开充分合理的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颔联的画面,同时要指出颔联所用的手法,以及手法使用达到的效果。阅读全诗,赏析颔联:“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秋水澹澹,白云、城阙映入水中,在月色下轻轻地摇动着。白露凝为水珠,明亮亮地缀在草木之上,泛着晶莹的光点。这两句是景物的实写,尽管没有正面描写月色的皎洁,却从侧面烘托出了月色的可爱。“摇”滴”二字,以动写静,恰好反衬出彼时彼刻万籁俱寂的特点。诗眼分别是“摇”“滴”。此二字化静为动,赋予画面动感,使静止的画面生动起来,情态逼真;又使本属平常的水、城、露、月等景物,呈现出不同寻常的情态,异趣横生。
【翻译】
金陵的夜色美丽岑寂,凉风渐渐吹起。我独自寂寞登上高楼,放眼吴越江天。白云把自己皎洁的身影投入江中,与秋水一起轻摇水面的金陵城。树木草叶上积聚起洁白的露珠,将将滴下,宛若秋月般妩媚灵动。我在月下沉吟,久久不愿归去。古往今来,有过多少风流雅士,但真正可以入眼作为知己的,却少之又少。想起谢眺曾经唱出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之佳句,真是让人空自怀念他的才华啊。
【赏析】
这首诗,李白写自己夜登金陵城西楼所见所感,诗人彼时的寂寞也包含在其中。
诗头两句写金陵夜空寂静,凉风忽起,诗人独上高楼,远眺吴越;三、四两句写景,色调以清澈静凉为主;五、六两句写诗人在此情境下,万千悲苦汇集胸间,因觉知音稀少而怅然徘徊,不肯回去;末两句诗说只有南齐诗人谢朓的诗句能道出眼前之景。全诗以写眼前景起笔,而归结于对谢朓的钦佩,以即景抒怀的手法,慨叹人世混浊,知音难遇,表达了作者对谢朓的崇敬和追慕之情。诗人时而写自己行迹或直抒胸臆,时而描绘客观景物或赞美古人,笔触所及,广阔悠远,足见其构思之精巧。此诗在词语、韵律、色彩、声调、韵味等方面都协调一致,显示出一种苍茫、悲凉、沉郁的氛围。
写作指导篇
作文素材 |优质论据素材
1
从青藏高原到东海之滨,“十年禁渔”的万里长江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从荒原变林海的塞罕坝林场到沙土变良田的库布齐沙漠,“绿色地图”在人们身边不断拓展;从云南大象北上南归到藏羚羊穿过铁路公路繁衍迁徙,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成为一道道美丽风景。这十年,一个个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中国故事,书写了“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动人篇章,展现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不懈努力。
「适用主题:生态文明、人与自然等」
2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排雷英雄杜富国,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护战友;川航机长刘传健,面对“空中浩劫”依然坚守岗位舍命付出;渐冻症张定宁院长,抱着不便的身躯守在疫情最前沿,他们都有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和精神境界,在“攻坚克难”中都表现出了不平凡的光芒,而这道光,又为他们的人生注入了不凡的力量和永恒的信念,为社会发展进步提供了生生不息的能量。
「适用主题:平凡与伟大、人民英雄等」
3
回首百年,我们看见了李大钊 、陈独秀等先辈走进思想高地 ,走入奋斗一线,用文字的力量和心中的真理推动了亿万中国同胞的觉醒 ;回首百年,我们还目睹了一次次战争中,无数爱国人士仅凭心中的抱负,披荆斩棘顽强不屈的抗御外侮,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当代青年应当赓续百年精神与血脉,风华正茂筑梦前行。
「适用主题:家国情怀、使命责任等」
4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 ;怀山之水 ,必有其源,而中华民族之根基,则是源远流长的中华历史和文明,这些历史文明皆化为实体,显现在“ 壮士谐风雅,咫尺筑天堂”的苏州园林里,并鉴四大文明”的敦煌莫高窟里;隐匿于“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的广汉三星堆中。如今,也正是这些延续着中华民族精神血脉的历史遗迹和文物,引领我们 ,承古人之创造,开启时代之新篇。
「适用主题:文化传承、中华文化等」
5
面对人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有的人选择阔别家人、不畏严寒、站岗戍边,有的人选择隐姓埋名 、以身许国,为祖国科研事业作出贡献,可也有的人选择“躺平”过活,最终碌碌无为。选择或许是一时的人生,但人生是永恒的选择,所以面对人生的“选择题”,前进还是后退,尝试还是抱怨,都应该着重思考,谨慎填写答案。
「适用主题:人生选择、生命意义等」
6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唯有以青春作注,不断探索开辟新发现,勇于走在时代前列才能发现常人所目不及的新事物,才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岁月因青春慨然以赴而更加美好,世间因少年挺身而出而更加瑰丽。时代昂扬向上的曲线,应该是中国青年的生命轨迹。
「适用主题:时代青年、青春奋斗等」
7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过往几代青年,皆以梦为马,以铁肩担道义,以不断探索中华之未来的脚步,铸就了如今这伟大的时代。青年的发展应该与时代环境同向而行,同频共振,时代昂扬向上的曲线,即是中国青年的生命轨迹。
「适用主题:青年担当、时代使命等」
8
事业常成于坚韧,毁于急躁。 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诚如诗人所言,生活之路迢遥,比拼的并非一时一地的速度。扎根大地的人民科学家钟扬,超越海拔6000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16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在采集的高原香柏种子里提取出抗癌成分,为医学研究作出巨大贡献 。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更没有从天而降的“伟力”;那些不急不躁朝着既定目标砥砺奋进的人,才能在日积月累中抵达梦想的彼岸。
「适用主题:坚持不懈、砥砺奋进等」
9
仰望历史的天空,家国情怀熠熠生辉;跨越时间的长河,家国情怀绵绵不断 。从历史到现实,家国的书写、大我的境界,始终激励着人们勇毅前行。家国情怀,永远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家国”既是我们奋发进取的方向坐标,更是我们攻坚克难的信心所系。
「适用主题:家国情怀、小我与大我等」
10
敢于斗争是每位革命先辈们鲜明的品格,正是他们始终保持顽强的斗争精神、坚韧 的斗争意志、高超的斗争本领,才能将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才能在风雨如磐的长征里上闯关夺隘,才能以“钢少 气多”克“钢多气少”。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涵养“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意志,练就“踏平坎坷成大道”的斗争本领,作为祖国之未来的我们定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愈走愈远 。
「适用主题:斗争精神、顽强拼搏等」
11
变化的是岁月,永恒的是人心。“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是初心, “攻坚拔寨除穷帽,振兴乡村社稷牢”是初心,“愿吾辈之青春,护盛世之中华”也是初心 。百年奋斗历程砥砺初心,中华繁荣成就振奋人心,新一代青年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向着美好生活不断前进 。
「适用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
12
实践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欲速则不达”,一味追求快并不是什么好事。没经过时间沉淀也注定经不起时间的冲刷人贵在有静气,有定力才能做出传世久远的作品。如《史记》作者司马迁历经约13载才出一大作而最终传承千年不衰;景德镇古瓷器传于今天依旧被人们推崇,这是匠人们对创造的敬畏,对自然的虔诚。不经过一番沉淀怎能实现这源远流长的价值呢?
「适用主题:匠人精神、时间沉淀等」
开卷有益篇
微哲理:不要站在地上向楼上吐口水
在北宋时期,柳永词可以说是“天下咏之”。皇帝,宰相,和尚,太监,青楼女子,平民中都有他的粉丝。宋仁宗就是其中一个重量级的粉丝,每次喝酒总要听着柳永词,要不就觉得这酒喝得不尽兴。还有个开元寺的和尚法明,“每饮至大醉,惟唱柳永词”,十几年从未间断。
那个时代,人们虽然很喜欢柳永词,私下里经常读词、唱词,但从心里瞧不起词,觉得词和正统的诗文相比,低级庸俗,无非是卿卿我我,终归难登大雅之堂。于是,经常有人对柳永词冷嘲热讽。
一日,当时的诗人刘岑在京城相国寺聚餐,当着众人嘲笑柳永词。这时候,一个太监听到了,偏偏他是柳永词的骨灰级粉丝。他不声不响地走上前,递上笔墨纸砚,说:“既然阁下说柳永词如此不好,那就请你写一首好的吧。”刘岑顿时面红耳赤,无地自容。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著名作家亦舒的一句话:“不要站在地上向25楼吐口水。有些长期站在地上,得不到提拔又怨天尤人的人,看到别人比自己优秀,就心生嫉妒,继而不平,于是站在地上,抬起头,直骂25楼住客,结果往往是没玷污到别人,口水却落到了自己脸上。”
《世说新语》记载,桓温年轻时与殷浩齐名,常常有竞争之心。一日,桓温问:“你与我相比,如何?”殷浩答:“我和自己打交道已经很久,宁愿做我。”面对比自己优秀的人,只有让自己更优秀,才能做最好的自己。
做那只专注的犀牛(外一则)
孔子周游列国,在去楚国的路上,他看见树林里有个驼背老人正用竿子粘蝉,一粘一个准儿,就仿佛从地上拾取一样。孔子感到很奇怪,就向那个驼背老人请教其中的秘诀。驼背老人告诉孔子说,自己是通过在竿头累放丸子不坠落的方法来练习的。当竿头叠起五个丸子而不坠落,粘蝉也就像在地面上拾取一样容易了。驼背老人坦言,虽然天地很大,万物满目,但自己一心只注意蝉的翅膀,从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决不因纷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关注,因而粘蝉屡屡成功。孔子对其赞叹道:“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这就是《庄子·达生》中记载的那个“佝偻者承蜩”的故事。庄子用故事告诉我们,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就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这不免让人想起斯各特·亚历山大的《犀牛的成功》一书。书中非常幽默地将成功比作培养犀牛的特性,因为“犀牛总是朝着一个目标义无反顾地向前冲”。作者风趣地写道:设想一下,如果全力追捕猎物的犀牛的注意力被突然分散,或者失去了明确的猎获目标,那么它就失去了速度和方向,猎物也会趁机逃掉,它就只能饿肚子了。
拓展训练篇
家(节选)
这一年除夕的前一天的下午,觉慧和觉民一起到觉新的事务所去,他们买了几本新杂志,还了一本翻译小说《前夜》。
刚走到觉新的办公室门口,就听见里面算盘珠子的响声,他们揿起门帘进去。
“你出来了 ”觉新看见觉慧进来,抬头看了他一腿,吃惊地问道。
我这几天都在外面,你还不晓得 ”觉慧笑着回答。
“那么,爷爷晓得了怎么办 ”觉新现出了为难的样子,但他仍旧埋下头去拨算盘珠子我管不了这许多,他跷得,我也不怕。”觉慧冷淡地说。觉新抬头看了觉慧一眼,把眉头皱了皱,继续披算盘珠子。
“不要紧,爷爷哪儿记得着许多事情?我想他一定早忘记了。”觉民在旁边解释道,他在窗前的藤椅上坐下来。觉慧也拿着《前夜》坐在一把椅子上,随意翻着书页,口里念着:
“爱情是个伟大的字,伟大的感觉……但是你所说的是什么样的爱情呢 照我的意思看来,所有的爱情,没有什么区别,若是你爱恋,一心去爱恋。”
觉新和觉民都抬起头带着惊疑的眼光看了他两眼,但是他并不觉得,依旧用岡样的调子念下去:
“我们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
一股股热气在他的身体内直往上冲,他激动得连手也颤抖起来,他不能够再念下去,便把书阖上,端起茶碗大大地喝了几口。
陈剑云从外面走了进来。
“我在读书,宇宙里有生有死,爱情里也有死有生……”
“这是什么意 ”剑云低声说。没人回答他,一种莫名的恐怖在这小小的房间里飞翔,渐渐地压下来。
“这样的社会,才有这样的人生!”觉慧觉得沉闷难受,愤愤不平地说,“这种生活简直是在浪费青春,浪费生命!”
这种思想近来不断地折磨他,可他无意间遢见了觉新的茫然的眼光,连忙掉过头去,又看见剑云的忧郁的、忍受的表情。他转眼去看觉民,觉民埋着头在看书。屋子里是死一般的静寂。他觉得什么东西在咬他的心。他不能忍受地叫起来:
“为什么你们都不说话 ……你们,你们都该受诅咒!”众人惊讶地望着他,不知道他为什么大叫。
“为什么要诅咒我们 ”觉民阖了书溫和地问,“我们跟你一样,都在这个大家庭里面讨生活。”
“就是因为这个缘故!觉慧依旧愤恨地说,你们总是忍受,你们一,点也不反抗。你们口里说反对旧家庭,实际上你们却拥护旧家庭。你们的思想是新的,行为却是旧的。你们没有胆量……你们是矛盾的,都是矛盾的!”这时侯他忘记了他自己也是矛盾的。”
“三弟,平静点,你这样吵又有什么好处 做事情总要幔慢地来,”觉民依旧温和地说,“你个人又能够做什么 我们的痛苦不见得就比你的小。”
觉慧过头,又遇见觉新忧郁的眼光,好像在责备他似的。他埋下头去,过了一会儿,他的声音又响了。
“我们不是奢侈家,不是贵族,也不是命运和自然的爱子,我们只是劳动者。穿起我们自己的皮制的围裙,在自已的黑暗的工厂里,做自己的工作。在我们这黯淡的生活里,也有我们自己的骄傲,自己的幸福!”
“三弟,请你不要念了。”觉新痛苦地哀求道。
“为什么 难道你没有幸福,就连别人说把福争过来的话也不敢听吗 ”觉慧对他的大哥
不客气地说,他很不满意大哥那种日趋妥协的生活方式。
“唉,你不了解我,你的环境跟我的不冏,”觉新推开算盘,叹口气说,“你说得对,我的确怕听见人提起幸福,因为我已经没有得到幸福的希望了,我也做过美妙的梦,可是我的幸福早就給人剥夺了,我并不怪別人,我是自愿地把担子从爹的肩膀上接过来的。我的痛苦你们不会了解……我还记得爹病中告诉我的一段话:‘我的病恐怕不会好了,我把继母同弟妹交給你,你好好地替我看顾他们。你的性情我是知道的,你不会使我失望。'从此以后,我每想到爹的话,就不住要流泪,同时我也觉得除了牺牲外,再也没有别的路。我意做一个牺牲者。然而就是这样我也对不起爹,因为我又把你们大姐失掉了……”觉新愈说下去,心里愈难过,眼泪落下觉慧的眼泪快要流出来了,但是他极力忍住,他看见剑云拿着手帕在揩眼睛,觉民用杂志遮住了脸。
觉新继续又说:
“妈嫁到我们家,一直到死,并没有享过福。她那样爱我,期望我,我究竟拿什么来报答她
呢 为了妈我就是牺牲一切,我也甘愿。只要使弟妹们长大,替爹妈争口气,我一生的志愿也就
实现了……”觉新说到这里便摸出手帕指脸上的泪痕。
觉慧让眼泪流了下来,但他马上又止住了汩。他心里想:“过去的事就让它埋葬了罢!为什么还要挖开过去的坟墓 ”但是他却不能不为他的亡故的父母悲伤。
“三弟,你刚才念的话很不错。我不是奢侈家,不是命运和自然的爱子。我只是一个劳动者。”觉新漸渐地安靜下来,他望着觉慧凄凉地笑了笑说,“然而我却是一个没冇自已的幸福的劳动者,我——”他刚说了一个“我”字,忽然听见窗外的咳嗽声,便现出惊惶的神情,改变了语调低声对觉慧说:“爷爷来了,怎么办 ”
觉慧稍微现出吃惊的样子,但是马上又安静了。他淡淡地说:“有什么要紧 他又不会吃人。”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段就“出场”的翻译小说《前夜》,是文中重要的道具,觉慧朗读该作品的举动不仅揭示了人物的精神面貌,也自然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B.巴金小说擅长以家庭生活画面来折射时代的风云变幻,本文主要从高家几个兄弟的生活。
C.小说从语言、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角度塑造人物形象,笔法细腻,尤其用墨较多的是觉新和觉慧,他们虽然性格迥异却又手足情深。
D.巴金小说的语言风格总体来说是热烈、明快而朴素的,本文就是鲜明的代表,三兄弟的对话富有亲人的温暖和青春的激情,感染力很强。
2.小说中觉新、觉民与觉慧三兄弟的性格各不相同,请概括出三人的不同形象特征。(6分)
3.巴金文学思想的核心之一是“真”,请分析本文“真”的特征。(6分)
答案与解析篇
1.D【解析】语言风格判断不准确,本文“热烈、朴素有余,而“明快”不足。
2.①觉新是旧家庭中为家庭不惜牺牲自己梦想和幸福的有责任心的善良又软弱的大哥形象。②觉民是既同情大哥又理解兄弟,内心有矛盾而又态度温和的青年学生形象。③觉慧渴望幸福生活,敢于反对旧家庭束缚,是坚定勇敢的青年革命者形象。(每条2分)
3.①人物形象塑造真实可感,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如觉新既勇敢担起家庭重担又害怕祖父,有胆小懦弱的一面。②对日常生绘真实可信,再现了封建大家庭中受过教育又身份地位不同的青年人的生活情境。③从情节发展的真实性来看,在新旧时代剧烈变迁的背景下,年轻人自然会呈现或激进、或保守、或徘徊的不同样态。④作者传达出对旧时代青年的真实感受,既预示了封建大家庭必将走向没落的历史趋势,又讴歌了青年们的觉醒和反抗。(每条2分,任选三条作答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