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学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3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学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3《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导学案
1.知道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观点,了解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懂得要立足国情,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才能推动文化的发展。
2.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鉴别优劣的能力和包容开放的心态。
3.反对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两种错误观点,立足国情,交流互鉴
4.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政治认同:要反对彻底拒斥外来文化的文化复古主义、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全盘西化论这两种错误观点。
2.科学精神:对待外来文化,要立足国情,加强交流借鉴,博采众长,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3.公共参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立足国情,交流互鉴
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一、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对待外来文化的错误观点
中国文化界曾有过两种激进的观点:彻底拒斥外来文化的           、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          。历史和实践证明,这两种观点都是    的。
2: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
文化发展必须保持    的心态。我们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                 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               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                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               。
二、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
1:原因
古代的学问不能直接解决今天的问题,外来文化也不能直接解决中国的问题。外来文化的        只有与           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同           相结合,同             相结合,同             相结合,实现了            ,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
2:要求
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        ,坚持             ,坚守          ,吸收           ,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1.态度: 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2.要求: 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
①我们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②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3.反对: 文化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论
4.任务: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1.我们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积极成果。 ( )
2.只要把外来文化拿来,就能发挥作用。 ( )
3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以外来文化为主体,大胆吸收古代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
1.(2022·山东威海·二模)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相传5000多年前这一天,"中华文字始祖"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为了纪念仓颉造字的贡献,联合国将每年谷雨这一天定为"联合国中文日"。这一天,通过举行"中国古典诗歌之禅意"等活动,感受中文之美。"联合国中文日"的设立( )
①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文化交融
②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坚定文化自信
③挖掘中华文化特有价值,推动文化创新
④维护世界文化多样化,涵养共同的价值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2·江苏·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模拟预测)2021年9月23日,中国迎来了第四个农民丰收节。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一个民族共同参与、共庆丰收的节日,各地纷纷举办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展示各具特色的农业物产,展现新时代新农民的精神风貌。材料表明( )
①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②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认同是农民丰收节得以存在发展的前提
③不同文化交流、交融促进了文化的统一
④农民丰收节的设立有助于更好传承和展示中华优秀农耕文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打造的喜剧传承类综艺节目《金牌喜剧班》于2021年2月6日开播,节目汇聚了多种喜剧样态,旨在培养优秀的喜剧传承人,让喜剧艺术在传承和创新中迸发新活力。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传承是优秀传统文化持续发展的基础②文艺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根本追求④文化创新能够激发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我们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以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为旨归,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下列说法符合材料要求的是( )
①要避免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的制约
②要立足民族传统文化,实现与外来文化的融合
③要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
④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推动对外文化交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 )
A.源泉 B.动力
C.根基 D.本质
6.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瑰宝,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的结晶。张伯礼院士曾说,中医药是祖先留下的财富,我们要守正创新,守正就是传承精华,创新就是要把其他学科先进的技术方法吸引到中医中来,为中医药服务,让古老的中医药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人民,甚至世界人民。推进中医药文化守正创新工作应 ( )
①坚持中医药服务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宗旨
②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心骨作用
③坚持对传统中医药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
④把吸收西医的有益成果作为文化创新的源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 戏曲起源于民间,它保存着地方语言和世俗风情,是一个区域,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现在中国的大部分戏曲剧种都是世界级或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加强保护。目前,我国戏曲文化的发展虽有升温,但仍存困境;有些剧目一直沿袭传统的表演技法,形式刻板,缺乏吸引;快节奏的生活和丰富绚丽的文娱活动使年轻人离传统的戏曲越来越远。
根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我国戏曲应如何实现创新?
基础梳理
一、1、文化复古主义 全盘西化论 错误
开放 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 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中国社会主义文化
二、1.中国基本国情 中国具体实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洋为中用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外来有益文化
误区
1..我们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积极成果。 ( X)
我们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
2.只要把外来文化拿来,就能发挥作用。 (X )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3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以外来文化为主体,大胆吸收古代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X)
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检测
1.【答案】A
【解析】
①②:联合国将每年谷雨这一天定为"联合国中文日"。这一天,通过举行"中国古典诗歌之禅意"等活动,感受中文之美。"联合国中文日"的设立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文化交融,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坚定文化自信,①②符合题意。
③:“联合国中文日”没有涉及文化创新,③排除。
④:材料没有体现维护世界文化多样化,涵养共同的价值观,④排除。
故本题选A。
2.【答案】B
【解析】
①:各民族共同参与中国农民丰收节,展示各具特色的农业物产,展现新时代新农民的精神风貌,表明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①正确。
②: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是农民丰收节得以存在发展的前提,②错误。
③:材料没有体现文化的交流、交融,③不符合题意。
④:各地纷纷举办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展示各具特色的农业物产,有助于更好传承和展示中华优秀农耕文化,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3.【答案】B
【详解】
①④:由题意知,《金牌喜剧班》汇聚了多种喜剧样态,旨在培养优秀的喜剧传承人,让喜剧艺术在传承和创新中迸发新活力。可见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传承是优秀传统文化持续发展的基础,文化创新能够激发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故①④符合题意。
②:材料强调的是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没有体现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②不选。
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但不是根本追求,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4.【答案】D
【详解】
①: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且要避免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的制约说法本身有误,①错误。
②:要立足实践,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与优秀外来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②错误。
③④:我们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以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为旨归,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就要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推动对外文化交流,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5.【答案】C
【详解】
C: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我们不能离开继承空谈创新。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C正确。
AB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与动力,文化创新的本质是为社会实践服务的。ABD均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C。
6.【答案】A
【详解】
①③:“让古老的中医药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人民”体现了坚持中医药服务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宗旨;“守正就是传承精华”强调批判继承传统文化,①③正确;
②:主心骨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②错误;
④: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④错误。
故本题选A。
7.①立足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对传统戏曲进行批判性继承,继承积极成分,同时还要体现时代精神,满足当前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通过交流、借鉴与融合,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积极有益的成分。
③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也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分析】
本题以戏曲文化的发展为背景,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知识限定明确,限定为文化创新的措施,难度较易,主要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详解】
本小题属于措施类主观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我国戏曲应如何实现创新,根据戏曲起源于民间,它保存着地方语言和世俗风情,是一个区域,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可知要想实现文化创新要立足于社会实践,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戏曲文化的发展虽有升温,但仍存困境;有些剧目一直沿袭传统的表演技法,形式刻板,缺乏吸引;快节奏的生活和丰富绚丽的文娱活动使年轻人离传统的戏曲越来越远,可知要想实现文化创新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退推陈出新,通过通过交流、借鉴与融合,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积极有益的成分,吸引更多年轻人的目光;我们在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时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点睛】
文化创新的途径
① 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②(对待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③(对待世界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既要吸收借鉴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又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 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⑤ 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也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