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2积极维护人身权利【学习目标】1.政治认同: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积极维护人身权利是民法的重要内容。2.科学精神:人们既要依法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利,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利。3.法治意识:侵犯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4.公共参与:在互联网活动中善于依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课前预习】※ 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完成以下填空,自主梳理脉络。知识点一 生命健康俱可贵1.民法优先保护民事主体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自然人真正成为独立的民事主体的前提,______________是人之为人所必需的人身利益。依据民法典,自然人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格权以及因婚姻家庭关系等产生的身份权,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人们在生活中既要依法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利,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利。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_______是自然人最高的人身利益,身体是承载生命健康的物质载体,自然人的身心健康既关系到个人的______________生活质量,也关系到______________。民法典把这三项权利置于人格权编的前列。侵犯他人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知识点二 姓名肖像受保护3.______________是自然人对其姓名享有的人身权利。姓名是我们用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区的符号,因此,姓名总是与特定个人相联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个人在人格上的基本特征。自然人有权依法_______、__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不得违背______________。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4.一般来说,未成年人由父母决定其姓名,成年后有权自己决定__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姓名,但是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此外,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众混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简称等,参照姓名权加以保护。5.自然人享有______________。肖像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自然人有权依法_______、__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__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知识点三 名誉隐私不可侵6.民事主体享有_______和_______。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社会评价。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_______、_______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也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_______、_______他人的荣誉。7.法律保护个人______________。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民法保护隐私权,是对宪法规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公民权利的落实。尊重他人隐私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8.个人信息与隐私权密切相关,受到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处理他人个人信息。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不得过度处理。法律明确保护个人信息,对于保护自然人的人身与财产权利、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教学过程】※典型例题例1.郎某违反了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拒绝执行疾病预防防控机构提出的预防措施,造成2人被确诊为新冠肺炎,76人被隔离,102户513人被封闭管理。这严重影响了医疗机构对疫情的防治,并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了恐慌。郎某的行为( )①危害了他人的生命权、健康权 ②维护了自身的隐私权 ③妨碍了他人身体权的行使 ④是对他人的人身权的侵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例2:《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规定,国家保护英雄烈士,对英雄烈士予以褒扬、纪念,加强对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的宣传教育,维护英雄烈士尊严和合法权益。该规定( )①体现了权利和责任的统一 ②维护了英雄烈士的身份权③体现了德治与法治的统一 ④维护了英雄烈士的人身权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例3:13.2021年12月7日,某明星与绽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姓名权纠纷民事一审民事判决书公开。原告诉被告绽妍公司擅自在文章中使用其肖像剪影图片及文字内容,并制成人形立牌,用作公司品牌宣传,上述行为涉嫌侵犯其肖像权、姓名权等。最终,法院判决结果为,绽妍公司应在人民法院报及该公司微信公众号刊登道歉声明,并向该明星支付经济损失合计10万元。此案中,该明星的姓名权被侵害的方式是( )①干涉 ②盗用 ③假冒 ④未经许可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例4:农家女陈某2004年参加高考,以546分的成绩被某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外贸专业录取,却因被李某顶替而未上成大学。本案中( )①陈某的姓名被盗用 ②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人身利益 ③陈某的姓名被冒用 ④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人身利益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例5:赵某山系全国知名小品演员,张某经多次整容后外形酷似赵某山,并改名为赵某水,此后以此姓名和外形承接并拍摄商业广告。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张某故意整容成赵某山外形,并以此外形拍摄商业广告侵害了赵某山的肖像权B.张某故意改名为赵某水,并以此姓名拍摄商业广告侵害了赵某山的姓名权C.张某整容、改名,并以此拍摄商业广告的行为侵害了杨某的名誉权D.张某的行为不构成对赵某山肖像权、姓名权的侵害例6:李女士的宠物狗经常在小区公共场所随地大小便,并且未及时处理,物业公司多次提醒无果,遂将李女士遛狗的背影照片发布在小区公告栏中,对这种不文明的行为进行曝光和谴责。这引起李女士的强烈不满,认为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侮辱。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物业公司侵犯了李女士的肖像权,应赔礼道歉②物业公司未侵犯李女士的人格权,属正常监督③李女士的行为有悖公序良俗原则,应受到谴责④物业公司侵犯了李女士的名誉权,应停止侵害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例7:李某向王某借款后逾期不还,王某在索要过程中两人产生争执,李某殴打王某致其重伤,王某之妻赵某目睹全过程,因受惊骇导致精神崩溃。王某儿子十分气愤,就此事在微信朋友圈等自媒体上对李某进行大肆辱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赵某的身体权受到侵害 ②李某应当赔偿王某医疗费、误工费等费用 ③李某的隐私权受到侵害 ④王某儿子应当承担排除妨碍的民事责任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例8:2022年2月9日,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中央网信办发布通知规定,除国务院卫生健康部门及其授权的机构外,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疫情防控、疾病防治为由,未经被收集者同意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材料中通知的发布旨在( )A.保护公民姓名权和名誉权 B.保护公民隐私权,使其免受非法侵扰C.维护公民独立人格、平等地位 D.维护公民生命权和健康权【限时训练】1.张某(男),自称公司高管,与王某(女)微信交往8个月。交往过程中,两人始终未见面,张某发给了王某200多张“情感大叔”曾某的照片充当自己,最后骗取了王某40多万元人民币。该事件中,张某侵犯了曾某的( )A.姓名权 B.肖像权 C.名誉权 D.隐私权2.旅游博主李某贤因踩踏烈士陵园石碑底座,摆出不雅手势和不敬姿势拍照并两次上传网络,造成大量传播扩散,被依法拘留。本案中,该旅游博主( )①侵犯了英烈的名誉权 ②侵犯了英烈的隐私权③应当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④侵犯了英烈的信息权,应赔偿损失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2022年中国选手谷某某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夺得冠军,受到极大关注。随后有网友发现,某企业未经谷某某允许擅自使用其照片嵌入促销广告并恶意抢注“谷某某”商标,对此网友纷纷发表评论。下列评论正确的是( )①该企业应该对谷某某进行精神损害赔偿 ②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利③该企业涉嫌侵犯了谷某某的肖像权和姓名权 ④谷某某能以荣誉权受损为由向法院起诉该企业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寻找时空伴随者为新冠疫情精准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带来了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公开发布《关于做好个人信息保护利用大数据支撑联防联控工作的通知》,对疫情期间个人信息的收集做了严格规定。通知的发布旨在( )A.防止歪曲评价,避免公民的名誉受损 B.避免公民信息泄露,保护公民姓名权C.保护公民隐私权,使其免受非法侵扰 D.强化政府职责,提高疫情防控效率6.据宁波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2022年10月13日,宁波市北仑区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系在发热门诊就诊人员核酸检测中发现。该病例患者陈某于10月9日从省外返回北仑,因未自觉遵守防疫规定,造成严重的疫情扩散事件。疫情发生后,市、区防控办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开展流调溯源、隔离管控、核酸检测等工作,后防控升级为全区静默管理。静默管理给人们的正常生活、生产、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于是有网友对陈某进行人肉搜索,曝光陈某与其男友蒋某某的诸多生活细节。静默管理给也给区政府造成了极大的财政和管理压力。为了保障全区人民的基本生活所需,区政府委托多家公司进行生活物资配送。其中小六配菜公司所配送的食材质量问题严重,引发民众不满,受到区政府的追责。结合材料,运用“民事权利与义务”的知识回答:(1)小六配菜公司与区政府之间的关系属于什么法律关系?简单说明理由。(2)你是如何看待“网友对陈某进行人肉搜索,曝光陈某与其男友蒋某某的诸多生活细节”这一事件?【答案】(1)属于民事法律关系。因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2)①“网友对陈某进行人肉搜索,曝光陈某与其男友蒋某某的诸多生活细节”侵犯了陈某与蒋某某的隐私权,是违法行为。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以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方式处理他人个人信息;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尊重他人隐私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课后背诵】1.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地位及侵权责任的区分)2.姓名权与肖像权的法律规定3.名誉权与隐私权的法律规定答案:※典型例题:BDDDDBB【限时训练】:BABC【答案】(1)属于民事法律关系。因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2)①“网友对陈某进行人肉搜索,曝光陈某与其男友蒋某某的诸多生活细节”侵犯了陈某与蒋某某的隐私权,是违法行为。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以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方式处理他人个人信息;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尊重他人隐私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