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节约调查与行动-消费面面观教学目标1、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需求,但并不是所有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必须有所放弃。2、了解花钱应该有计划,合理的支出是把钱花在合适的地方。3、体会到家庭责任感,学会为家庭分忧,不向父母提不合理的要求。教学重难点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2、学生可以将课上的所学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过去,人们凭票、排队购买商品。今天,超市商品琳琅满目、种类繁多、任意选择。8种购物心理:1、实用型:这是我常用的东西,没错,买下来!2、从众型:现在流行这个,我也买一个试试。3、求名型:这件衣服钱烫手,可它是名牌,我借钱也要把它买下来。4、攀比型:这个文具盒比小张的高级,我一定要买下来。5、求新型:啊,这玩意儿我从来没见过,我得买回去玩玩。6、求廉型:这家商店在打折,我这下可捞到便宜货了。7、癖好型:新品种的游戏卡今天上市,我得赶紧去买。8、投资型:这个东西价钱虽然贵点,但我非常用得着它,而且以后价格还会涨,我应该把它买下来。我的消费心理是哪种?长假时李红看到一超市正在搞大型促销活动,有的商品打五折,有的打四折,有的还买一送二。李红心想:这样的好机会真是不多,于是忍不住走了进去,买了各种营养品、衣服等,大约花去1800元左右。后来才发现,自己买的好多东西是不需要的,用不上的。镜 头 一李红的消费合理吗?为什么?第三集小刚和妈妈去买鞋子.小刚说:“妈妈,我要这双‘耐克’牌的运动鞋,我班同学张易也有.”妈妈说:“你不是有‘李宁’运动鞋吗?” “那不一样,这名牌鞋子不嫌多.再说了别人都有了,我没有,那多没面子.”镜 头 二小刚的消费合理吗?为什么?3000元“月光族” 工资月月光,不剩一分, 只许负债,不可盈余。材料一:前几年,“打包”现象不太常见,把吃剩的饭菜带回家有点儿让人不好意思,显得太小气。如今,“打包”的风气越来越流行。据调查,有70%以上的人表示愿意“打包”。材料二:温家宝总理的乘除观:任何一个小数乘以十三亿就是一个大数;任何一个大数除以十三亿就是一个小数。我国要建设成节约型社会。你怎样看待“打包”这一现象?勤俭节约的作风是不是过时了?从历史来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从国情来说,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人口、资源的压力,要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从个人成长来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克服因难、成就事业的条件。你说我说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为什么国家还要倡导“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我的压岁钱2021年2月11日的《济南日报》报道:春节了,孩子们收到不少压岁钱。济南某商场反映,有5名小学生疯狂购物,一天竟花掉3万元压岁钱… …最终商家与家长们达成协议,将家长们不认可的部分商品退货。学会理财,树立合理的消费意识学会理财,是我们必备的生活技能货退了,钱要回来了,但引起社会、家长和我们的深思。我们手中可支配的零花钱、压岁钱多了,应该怎么用呢?消费小剧场(学会合理消费)“十一”黄金周掀起了旅游热。张亮(某中学初三学生)的父母为了让他缓解学习压力,也为了避开网络游戏对他的诱惑,决定趁放假去旅游。他们选择了美丽的九寨沟。行前准备:购买旅游用品张亮和妈妈去买旅游鞋。张亮选了一双“耐克”牌的。理由是:“我们大部分同学都买有了,我没有,那多没面子。”请问:①你是如何看待张亮的消费行为的,他的行为体现了什么消费心理 ②你周围有这种现象存在吗?你觉得会带来什么后果?一、 消费中应注意:量入为出,重实用、不攀比人在旅途第二天,张亮一家开始了旅行(1)参观完黄龙后,导游统一去购买特产和纪念品。合作探究:假如你是张亮,你会怎么办?二、理性消费,看需要,不盲从(2)中午了,张亮一家要自己选择饭店吃饭。张亮说难得出来一次,就要去最高档饭店好好享受一下,妈妈根据经费预算提议去一家经济实惠的小饭店。合作探究:你会做出什么选择?为什么?三、适度消费,要节俭,不浪费(3)张亮和爸妈去了一家经济实惠的小饭店。张亮发现不少游客在使用一次性木筷子。合作探究:使用一次性木筷子是好事还是坏事?四、绿色消费,节约资源(4)吃过饭后,张亮一家来到最后一站九寨沟。参观过程中,张亮看到这样一幕情景。假如是你,谈谈你的感受。五、在消费过程中,注重绿色消费,保护环境“白色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重视。据统计,每年全国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使用量超过100亿只。这种餐具具有三大危害:一是用它装食品危害人体健康,二是在制作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危及臭氧层,三是它不易降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上述事实告诉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念?材料导行绿色消费理财格言1比尔·盖茨──钱要花得值2英国首相布莱尔的妻子谢丽──钱要花得精3一个犹太人──钱要花得巧1.消费前,作预算,把钱花在关键点。2.消费中,不超支,经济适用是首选。3.有理智,不攀比,金钱绝对不浪费。4.环保点,节俭点,绿色消费更美好!5.重精神,提素质,物质精神要协调。6.消费后,不粗心,垃圾分类你能行!消费宝典让我来考考你1、作为小学生,我们的社会阅历还不够丰富,自己选择商品的能力还比较弱,在消费时更应( )。A、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B、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C、看别人买啥,我就买啥D、听从大人的建议,由他们决定BB2、以下有关消费的言行正确的是( )A.生活水平提高了,只要自己喜欢就买B.追求时尚,专买名牌C.注重物质消费,减少精神消费D.先作预算,不盲目攀比,多一些理性D3、在消费时,我们应少用一次性的饭盒、筷子和塑料袋。这说明( )A.在消费前,我们要先做好预算B.我们要避免非理性的消费C.在消费的过程中,我们要有绿色消费的观念D.我们不要与周围的人进行盲目攀比C4、“吃喝向广告看齐;服装向名牌看齐。”这是目前中小学生中存在的消费现象。上述现象( )A.是合理消费的表现B.是盲目攀比、消费不理性的表现C.体现了当代中小学生时尚的风貌D.是适度消费的表现B谢谢指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