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中数学数学文化鉴赏与学习 数学与文学(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届高中数学数学文化鉴赏与学习 数学与文学(含解析)

资源简介

数学与文学
数学与艺术之数学与文学
很多文学作品中,都会有关于数学知识的描述,如《春江花月夜》中的“海上明月共潮生”描写的周期性现象-潮汐.而在一些对联中,有回文的形式,这也会与高中数学知识中排列组合相关,那么还有哪些数学知识与文学有联系呢?
一、好题赏析
例1.
1.荀子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以说学习是日积月累的过程,每天进步一点点,前进不止一小点.我们可以把看作是每天的“进步”率都是,一年后是;而把看作是每天“退步”率都是,一年后是若“进步”的值是“退步”的值的100倍,大约经过参考数据:, ( )天.
A.200天 B.210天 C.220天 D.230天
例2.
2.“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首《相思》是唐代山水田田园诗人王维的作品,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苏轼有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首诗中,在当时的条件下,可以作为命题的是
A.红豆生南国 B.春来发几枝 C.愿君多采撷? D.此物最相思
二、小试牛刀
3.王昌龄《从军行》中两句诗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其中“攻破楼兰”是“返回家乡”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元朝著名数学家朱世杰在《四元玉鉴》中有一首诗:“我有一壶酒,携着游春走,遇店添一倍,逢友饮一斗,店友经四处,没了壶中酒,借问此壶中,当原多少酒?”用程序框图表达如图所示,即最终输出的,则一开始输入的的值为( )
A. B. C. D.
5.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中有这样一首诗:“挑水砍柴不堪苦,情归求穿墙术,得诀自诩无所阻,额上坟起终不悟”,形如以下形式的等式具有“穿墙术”:,,,,若具有“穿墙术”,则
A. B. C. D.
6.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曾说过:“美的线型和其他一切美的形体都必须有对称形式”.在中华传统文化里,建筑、器物、书法、诗歌、对联、绘画几乎无不讲究对称之美.如清代诗人黄柏权的《茶壶回文诗》(如图)以连环诗的形式展现,20个字绕着茶壶成一圆环,不论顺着读还是逆着读,皆成佳作.数学与生活也有许多奇妙的联系,如2020年02月02日(20200202)被称为世界完全对称日(公历纪年日期中数字左右完全对称的日期).数学上把20200202这样的对称数叫回文数,如两位数的回文数共有9个(11,22,…,99),则在所有四位数的回文数中,出现奇数的概率为( )
A. B. C. D.
7.下图展现给我们的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写的《清明》,这首诗不仅意境极好,而且还准确地描述出了清明时节的天气状况,那就是“雨纷纷”,即天气多阴雨.某地区气象监测资料表明,清明节当天下雨的概率是0.9,连续两天下雨的概率是0.63,若该地某年清明节当天下雨,则随后一天也下雨的概率是( )
A.0.63 B.0.7 C.0.9 D.0.567
8.王昌龄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被誉为“七绝圣手”,其《从军行》传诵至今,“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由此推断,其中最后一句“攻破楼兰”是“返回家乡”的( )
A.必要条件 B.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9.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有一道“八子分绵”的名题:“九百九十六斤绵,赠分八子做盘缠,次第每人分十七,要作第八数做来言”.题意是把斤绵分给个儿子做盘缠,按照年龄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分绵,年龄小的比年龄大的多分斤绵,则年龄最大的儿子分到的绵是( )
A.斤 B.斤 C.斤 D.斤
10.《庄子·天下》篇中记述了一个著名命题:“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反映这个命题本质的式子是( )
A.1+
B.
C.
D.
11.《墨经》上说:“小故,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体也,若有端.大故,有之必然,若见之成见也.”则“有之必然”表述的数学关系一定是( )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D.不能确定
12.必修一课本有一段话:当命题“若,则”为真命题,则“由可以推出”,即一旦成立,就成立,是成立的充分条件.也可以这样说,若不成立,那么一定不成立,对成立也是很必要的.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也说过一段话:“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数学逻辑角度分析,“有志”是“能至”的( )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3.原始的蚊香出现在宋代.根据宋代《格物粗谈》记载:“端午时,贮浮萍,阴干,加雄黄,作纸缠香,烧之,能祛蚊虫.”如图,为某校数学兴趣小组用数学软件制作的“螺旋蚊香”,画法如下:在水平直线上取长度为1的线段,做一个等边三角形,然后以点为圆心,为半径逆时针画圆弧,交线段的延长线于点,再以点为圆心,为半径逆时针画圆弧,交线段的延长线于点,以此类推,则如图所示的“螺旋蚊香”的总长度为( ).
A. B. C. D.
14.唐代诗人李颀的诗《古从军行》开头两句说:“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诗中隐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将军饮马”问题,即将军在观望烽火之后从山脚下某处出发,先到河边饮马后再回到军营,怎样走才能使总路程最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军营所在区域为,若将军从点处出发,河岸线所在直线方程为,并假定将军只要到达军营所在区域即回到军营,则“将军饮马”的最短总路程为( )
A. B. C. D.
15.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有一道“八子分绵”的数学命题:“九百九十六斤绵,分给八子做盘缠,次第每人多十七,要将第七数来言.”题意是:把996斤绵分给8个儿子做盘缠,按照年龄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分绵,年龄小的比年龄大的多17斤绵,那么第7个儿子分到的绵是( )
A.167斤 B.184斤 C.191斤 D.201斤
16.“数摺聚清风,一捻生秋意”是宋朝朱翌描写折扇的诗句,折扇出人怀袖,扇面书画,扇骨雕琢,是文人雅士的宠物,所以又有“怀袖雅物”的别号.如图是折扇的示意图,其中OA=20cm,∠AOB=120°,M为OA的中点,则扇面(图中扇环)部分的面积是( )
A.cm2 B.cm2 C.cm2 D.cm2
17.宋代学者聂崇义编撰的《三礼图集注》中描述的周王城,“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意思是周王城为正方形,边长为九里,每边都有左中右三个门;城内纵横各有九条路……;则依据此种描述,画出周王城的平面图,则图中共有( )个矩形
A.3025 B.2025 C.1225 D.2525
18.在古印度的数学著作《丽拉沃蒂》中,有这样一个问题:某人给一个人布施,初日施3德拉玛(古印度货币单位),其后日增2德拉玛,共布施360德拉玛,请快告诉我,他布施了几日?这个问题的答案是( )
A.9 B.18 C.20 D.24
19.学数学的人重推理爱质疑,比如唐代诗人卢死《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是一首边塞诗的名篇,讲述了一次边塞的夜间战斗,既刻画出边塞征战的艰苦,也透露出将士们的胜利豪情.这首诗历代传请,而无人提出疑问,当代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以数学家特有的敏感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发现了此诗的一些疑点,并写诗质疑,诗云: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但是,数学家也有许多美丽的错误,如法国数学家贵马于1640年提出了以下猜想是质数,直到1732年才被善于计算的大数学家欧拉算出不是质数.现设,则表示数列的前项和________.
20.《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红楼梦》三十七回贾探春提议邀集大观园中有文采的人组成海棠诗社.诗社成立目的旨在“宴集诗人於风庭月榭;醉飞吟盏於帘杏溪桃,作诗吟辞以显大观园众姊妹之文采不让桃李须眉.”诗社成员有8人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宝玉及李纨.若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3人不相邻,共有________种排列方法.(用数字作答)
21.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有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其中宣纸是文房四宝的一种,宣纸“始于唐代,产于泾县”,因唐代泾县隶属宣州管辖,故因地得名宣纸.宣纸按质量等级分为:正牌(优等品)、副牌(合格品)、废品三等.某公司生产的宣纸为纯手工制作,年产宣纸刀(刀张),该公司按照某种质量指标给宣纸确定等级如表所示:
的范围
质量等级 副牌 正牌 废品
在该公司所生产的宣纸中随机生产了一刀进行检验,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已知每张正牌宣纸的利润为元,副牌宣纸利润为元,废品的利润为元.
(1)试估计该公司的年利润;
(2)市场上有一种售价为万元的机器可以改进宣纸的生产工艺,但这种机器的使用寿命为一年,只能提高宣纸的质量,不能增加宣纸的年产量;据调查这种机器生产的宣纸的质量指标如表所示:
的范围
频率
其中为质量指标x的平均值,但是由于人们对传统手工工艺的认可,改进后的正牌和副牌宣纸的利润都将下降元/张,请该公司是否购买这种机器,请你为公司提出合理建议,并说明理由.(同一组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
22.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曾说:“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哪里就有发现……”,对称美是数学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圆,正多边形……,请解决以下问题:
(1)魏晋时期,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提出了割圆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割圆术可以视为将一个圆内接正n边形等分成n个等腰三角形(如图所示),当n变得很大时,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之和近似等于圆的面积,运用割圆术的思想,求的近似值(结果保留).
(2)正n边形的边长为a,内切圆的半径为r,外接圆的半径为R,求证:.数学与文学
数学与艺术之数学与文学
很多文学作品中,都会有关于数学知识的描述,如《春江花月夜》中的“海上明月共潮生”描写的周期性现象-潮汐.而在一些对联中,有回文的形式,这也会与高中数学知识中排列组合相关,那么还有哪些数学知识与文学有联系呢?
一、好题赏析
例1.
1.荀子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以说学习是日积月累的过程,每天进步一点点,前进不止一小点.我们可以把看作是每天的“进步”率都是,一年后是;而把看作是每天“退步”率都是,一年后是若“进步”的值是“退步”的值的100倍,大约经过参考数据:, ( )天.
A.200天 B.210天 C.220天 D.230天
例2.
2.“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首《相思》是唐代山水田田园诗人王维的作品,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苏轼有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首诗中,在当时的条件下,可以作为命题的是
A.红豆生南国 B.春来发几枝 C.愿君多采撷? D.此物最相思
二、小试牛刀
3.王昌龄《从军行》中两句诗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其中“攻破楼兰”是“返回家乡”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元朝著名数学家朱世杰在《四元玉鉴》中有一首诗:“我有一壶酒,携着游春走,遇店添一倍,逢友饮一斗,店友经四处,没了壶中酒,借问此壶中,当原多少酒?”用程序框图表达如图所示,即最终输出的,则一开始输入的的值为( )
A. B. C. D.
5.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中有这样一首诗:“挑水砍柴不堪苦,情归求穿墙术,得诀自诩无所阻,额上坟起终不悟”,形如以下形式的等式具有“穿墙术”:,,,,若具有“穿墙术”,则
A. B. C. D.
6.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曾说过:“美的线型和其他一切美的形体都必须有对称形式”.在中华传统文化里,建筑、器物、书法、诗歌、对联、绘画几乎无不讲究对称之美.如清代诗人黄柏权的《茶壶回文诗》(如图)以连环诗的形式展现,20个字绕着茶壶成一圆环,不论顺着读还是逆着读,皆成佳作.数学与生活也有许多奇妙的联系,如2020年02月02日(20200202)被称为世界完全对称日(公历纪年日期中数字左右完全对称的日期).数学上把20200202这样的对称数叫回文数,如两位数的回文数共有9个(11,22,…,99),则在所有四位数的回文数中,出现奇数的概率为( )
A. B. C. D.
7.下图展现给我们的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写的《清明》,这首诗不仅意境极好,而且还准确地描述出了清明时节的天气状况,那就是“雨纷纷”,即天气多阴雨.某地区气象监测资料表明,清明节当天下雨的概率是0.9,连续两天下雨的概率是0.63,若该地某年清明节当天下雨,则随后一天也下雨的概率是( )
A.0.63 B.0.7 C.0.9 D.0.567
8.王昌龄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被誉为“七绝圣手”,其《从军行》传诵至今,“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由此推断,其中最后一句“攻破楼兰”是“返回家乡”的( )
A.必要条件 B.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9.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有一道“八子分绵”的名题:“九百九十六斤绵,赠分八子做盘缠,次第每人分十七,要作第八数做来言”.题意是把斤绵分给个儿子做盘缠,按照年龄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分绵,年龄小的比年龄大的多分斤绵,则年龄最大的儿子分到的绵是( )
A.斤 B.斤 C.斤 D.斤
10.《庄子·天下》篇中记述了一个著名命题:“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反映这个命题本质的式子是( )
A.1+
B.
C.
D.
11.《墨经》上说:“小故,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体也,若有端.大故,有之必然,若见之成见也.”则“有之必然”表述的数学关系一定是( )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D.不能确定
12.必修一课本有一段话:当命题“若,则”为真命题,则“由可以推出”,即一旦成立,就成立,是成立的充分条件.也可以这样说,若不成立,那么一定不成立,对成立也是很必要的.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也说过一段话:“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数学逻辑角度分析,“有志”是“能至”的( )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3.原始的蚊香出现在宋代.根据宋代《格物粗谈》记载:“端午时,贮浮萍,阴干,加雄黄,作纸缠香,烧之,能祛蚊虫.”如图,为某校数学兴趣小组用数学软件制作的“螺旋蚊香”,画法如下:在水平直线上取长度为1的线段,做一个等边三角形,然后以点为圆心,为半径逆时针画圆弧,交线段的延长线于点,再以点为圆心,为半径逆时针画圆弧,交线段的延长线于点,以此类推,则如图所示的“螺旋蚊香”的总长度为( ).
A. B. C. D.
14.唐代诗人李颀的诗《古从军行》开头两句说:“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诗中隐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将军饮马”问题,即将军在观望烽火之后从山脚下某处出发,先到河边饮马后再回到军营,怎样走才能使总路程最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军营所在区域为,若将军从点处出发,河岸线所在直线方程为,并假定将军只要到达军营所在区域即回到军营,则“将军饮马”的最短总路程为( )
A. B. C. D.
15.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有一道“八子分绵”的数学命题:“九百九十六斤绵,分给八子做盘缠,次第每人多十七,要将第七数来言.”题意是:把996斤绵分给8个儿子做盘缠,按照年龄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分绵,年龄小的比年龄大的多17斤绵,那么第7个儿子分到的绵是( )
A.167斤 B.184斤 C.191斤 D.201斤
16.“数摺聚清风,一捻生秋意”是宋朝朱翌描写折扇的诗句,折扇出人怀袖,扇面书画,扇骨雕琢,是文人雅士的宠物,所以又有“怀袖雅物”的别号.如图是折扇的示意图,其中OA=20cm,∠AOB=120°,M为OA的中点,则扇面(图中扇环)部分的面积是( )
A.cm2 B.cm2 C.cm2 D.cm2
17.宋代学者聂崇义编撰的《三礼图集注》中描述的周王城,“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意思是周王城为正方形,边长为九里,每边都有左中右三个门;城内纵横各有九条路……;则依据此种描述,画出周王城的平面图,则图中共有( )个矩形
A.3025 B.2025 C.1225 D.2525
18.在古印度的数学著作《丽拉沃蒂》中,有这样一个问题:某人给一个人布施,初日施3德拉玛(古印度货币单位),其后日增2德拉玛,共布施360德拉玛,请快告诉我,他布施了几日?这个问题的答案是( )
A.9 B.18 C.20 D.24
19.学数学的人重推理爱质疑,比如唐代诗人卢死《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是一首边塞诗的名篇,讲述了一次边塞的夜间战斗,既刻画出边塞征战的艰苦,也透露出将士们的胜利豪情.这首诗历代传请,而无人提出疑问,当代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以数学家特有的敏感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发现了此诗的一些疑点,并写诗质疑,诗云: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但是,数学家也有许多美丽的错误,如法国数学家贵马于1640年提出了以下猜想是质数,直到1732年才被善于计算的大数学家欧拉算出不是质数.现设,则表示数列的前项和________.
20.《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红楼梦》三十七回贾探春提议邀集大观园中有文采的人组成海棠诗社.诗社成立目的旨在“宴集诗人於风庭月榭;醉飞吟盏於帘杏溪桃,作诗吟辞以显大观园众姊妹之文采不让桃李须眉.”诗社成员有8人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宝玉及李纨.若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3人不相邻,共有________种排列方法.(用数字作答)
21.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有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其中宣纸是文房四宝的一种,宣纸“始于唐代,产于泾县”,因唐代泾县隶属宣州管辖,故因地得名宣纸.宣纸按质量等级分为:正牌(优等品)、副牌(合格品)、废品三等.某公司生产的宣纸为纯手工制作,年产宣纸刀(刀张),该公司按照某种质量指标给宣纸确定等级如表所示:
的范围
质量等级 副牌 正牌 废品
在该公司所生产的宣纸中随机生产了一刀进行检验,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已知每张正牌宣纸的利润为元,副牌宣纸利润为元,废品的利润为元.
(1)试估计该公司的年利润;
(2)市场上有一种售价为万元的机器可以改进宣纸的生产工艺,但这种机器的使用寿命为一年,只能提高宣纸的质量,不能增加宣纸的年产量;据调查这种机器生产的宣纸的质量指标如表所示:
的范围
频率
其中为质量指标x的平均值,但是由于人们对传统手工工艺的认可,改进后的正牌和副牌宣纸的利润都将下降元/张,请该公司是否购买这种机器,请你为公司提出合理建议,并说明理由.(同一组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
22.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曾说:“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哪里就有发现……”,对称美是数学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圆,正多边形……,请解决以下问题:
(1)魏晋时期,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提出了割圆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割圆术可以视为将一个圆内接正n边形等分成n个等腰三角形(如图所示),当n变得很大时,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之和近似等于圆的面积,运用割圆术的思想,求的近似值(结果保留).
(2)正n边形的边长为a,内切圆的半径为r,外接圆的半径为R,求证:.
参考答案:
1.D
【分析】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设经过x天“进步”的值是“退步”的值的100倍,则,即,

故选:D.
2.A
【解析】根据命题的定义判断可得出结论.
【详解】对于A选项,“红豆生南国”是陈述句,所述事件在唐代是事实,所以,本句是命题;
对于B选项,“春来发几支”是疑问句,不是命题;
对于C选项,“愿君多采撷”是祈使句,不是命题;
对于D选项,“此物最相思”是感叹句,不是命题.
故选:A.
3.B
【分析】根据诗句的含义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可得正确的选项.
【详解】“不破楼兰终不还”指“不攻破楼兰”不回家,但“攻破楼兰”不一定“返回家乡”,
但“返回家乡”一定“攻破楼兰”,故“攻破楼兰”是“返回家乡”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B.
4.C
【分析】设输入的值为,将循环列举出来,可得出输出的关于的表达式,由输出的值为零,可求得的值,即可得解.
【详解】设出入的值为,第一次循环,,,,不成立;
第二次循环,,,不成立;
第三次循环,,,不成立;
第四次循环,,,成立,跳出循环体.
输出的,解得.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程序框图计算输入结果,一般要求将程序的每一步列举出来,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5.D
【详解】分析:通过归纳法,找到系数、分母、分子间的关系,即可得到n的值.
详解:具有 “穿墙术”的数字特征为 ,因为具有“穿墙术”
所以
所以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归纳推理的应用,通过所给示例找到变化的规律特征,从而求出项的值,是简单题.
6.C
【分析】由4位回文数只用排列前两位数字,后面数字随之确定,根据第一位不能为0,第二位任取,得到4位回文数的个数, 由第一位是奇数,第二位数任取,得到奇数的个数,代入古典概型的概率个数求解.
【详解】4位回文数只用排列前两位数字,后面数字可以确定,
但是第一位不能为0,有9种情况,第二位有10种情况,
∴4位回文数有:.
4位回文数的第一位是奇数,有5种情况,第二位有10种情况,
∴四位数的回文数中奇数的个数为:,
∴在所有四位数的回文数中,出现奇数的概率为.
故选:C.
7.B
【分析】直接利用条件概率公式计算得到答案.
【详解】记事件A表示“清明节当天下雨”,B表示“第二天下雨”,
由题意可知,,所以.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条件概率,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8.A
【分析】先阅读理解题意,再利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知,“返回家乡”则可推得“攻破楼兰”,即必要条件成立,
反之“攻破楼兰”不一定“返回家乡”,即充分条件不成立,
故“攻破楼兰”是“返回家乡”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A.
9.A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设个儿子按年龄从大到小依次分绵斤,斤,斤,…,斤,从而得到数列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再根据求解即可.
【详解】设个儿子按年龄从大到小依次分绵斤,斤,斤,…,斤,
则数列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因为绵的总数为斤,
所以,解得.
故选:A
10.B
【分析】根据题意得到每天截取的线段长度构成了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然后用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求和,根据其和小于即可说明命题.
【详解】该命题说明每天截取的线段长度构成了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因为,所以能反映命题本质的式子是.
故选:B.
11.A
【分析】读懂古文的含义,根据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进行判定,即可求解
【详解】由“小故,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体也,若有端.大故,有之必然,若见之成见也”
知“大故”必然有其原因,有其原因必然会发生,
所以“有之必然”所表述的数学关系一定是充分条件.
故选:A.
12.B
【分析】本题可根据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定义得出结果.
【详解】因为“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即“有志”不成立时“能至”一定不成立,
所以“能至”是“有志”的充分条件,“有志”是“能至”的必要条件,
故选:B.
13.B
【分析】根据三角形ABC为等边三角形,易知每一段弧是圆周长的求解.
【详解】由题意知:“螺旋蚊香”的总长度为,
故选:B
14.B
【分析】求出关于直线的对称点坐标,由到圆心距离减去圆半径可得.
【详解】设点A关于直线的对称点,的中点为
故解得,要使从点A到军营总路程最短,即为点到军营最短距离,“将军饮马”的最短总路程为.
故选:B.
15.A
【分析】根据题意,利用等差数列模型求解.先确定通项公式,再根据前项和为,求出首项,再利用通项公式求某一项的值.
【详解】记8个儿子按年龄从大到小依次分棉斤,斤,斤,...,斤,
因为按照年龄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分绵,年龄小的比年龄大的多17斤绵,
所以数列为等差数列,且公差为,所以.
因为绵的总数为996斤,所以,解得.
所以第7个儿子分到的绵是斤.
故选:A.
16.B
【分析】根据扇形面积公式计算可得;
【详解】解:扇环的面积为.
故选:B
17.A
【分析】本题可借助组合数以及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得出结果.
【详解】要想组成一个矩形,需要找出两条横边、两条纵边,
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依题意,所有矩形的个数为,
故选:A.
18.B
【分析】根据题意得到这个人每日布施的金钱数构成以为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结合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这个人每日布施的金钱数构成以为首项,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设他布施了日,则,解得或 (舍去).
故选:B.
19.
【分析】依题意可得,从而得到,再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和即可;
【详解】解:把代入,
得,
则,
∴.
故答案为:
20.14400
【分析】原问题等价于:含在内的8个不同元素排成一排,其中互不相邻的排列方法有多少种?先将除之外的5个元素排成一排,共有6个空档,将安排到6个空档之中,原来5个元素全排列即可.
【详解】原问题等价于:含在内的8个不同元素排成一排,其中互不相邻的排列方法有多少种?
先将除之外的5个元素(小圆圈)排成一排,共有6个空档(小三角),如图所示.
将安排到6个空档之中,原来5个元素全排列即可.
所以,不同的排列方法共有种.
故答案为:14400.
【点睛】方法点睛:在解决元素“相邻”的排列问题时经常用“捆绑”,在解决元素“不相邻”的排列问题时经常用“插空”.
21.(1)万元;(2)建议该公司购买这种机器,理由见解析.
【分析】(1)计算出一刀宣纸中正牌纸、副牌纸以及废品纸的张数,结合已知条件计算出一刀宣纸的利润的估计值,再乘以可得结果;
(2)计算出该公司改进前后一刀宣纸的利润,比较大小后可得出结论.
【详解】(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一刀宣纸有正牌张,有副牌张,有废品张,
该公司一刀宣纸的利润的估计值为元,
估计该公司的年利润为万元;
(2)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

这种机器生产的宣纸的质量指标如下表所示:
的范围
频率
一刀宣纸中有正牌的张数估计为,
废品的张数估计为:,
副牌的张数为:,
一刀宣纸的利润为:元,
公司改进后该公司的利润为:万元,
,建议该公司购买这种机器.
22.(1);(2)详见解析.
【分析】(1)将一个单位圆分成120个扇形,每个扇形的圆心角为,再根据120个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之和近似等于圆的面积求解;
(2)设O为内切圆的圆心,OA,OB分别为外接圆和内切圆的半径R,r,易知 ,然后在中,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得R,r,利用三角恒等变换证明.
【详解】(1)将一个单位圆分成120个扇形,每个扇形的圆心角为,
因为这120个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之和近似等于圆的面积,
所以 ;
(2)设O为内切圆的圆心,OA,OB分别为外接圆和内切圆的半径R,r,则 ,
如图所示:
所以,
在中,,即,所以,
,即,所以,
所以,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