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SHAPE \* MERGEFORMAT1.空气是一种________。2.空气的成分(体积分数):氧气占______,氮气占______,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共占1%。考点2 举例说明空气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1.氮气:可用于充填灯泡,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用于食品的防腐、保鲜;是制造化肥、炸药的原料;医疗上可用作冷冻剂。2.稀有气体:用作____________,制作____________,医疗麻醉。(2022秋 天宁区校级期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下列气体在空气中占体积分数最小的是( )A. CO2 B.稀有气体 C.N2 D.O2(2022秋 滁州期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天宫课堂”由中国航天员担任“太空教师”,在中国的“天和号”空间站内演示了许多有趣的科学实验。其中水球光学实验使用了“人造空气”。“人造空气”中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的含量分别为21%、78%、0.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能在“人造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人造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低于空气C.若“人造空气”只含有氧气,将更有益于人的呼吸D.21%和78%指的是气体物质的质量分数1.氧气的物理性质常温下,氧气是一种____________的气体,______溶于水。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______。液态氧呈____________,固态氧是雪花状的____________固体。2.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______的气体,能支持燃烧(但不能燃烧),有较强的______性。3、典型金属(镁、铁等)和非金属(碳、硫、磷、氢气等)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产物。物质 反应现象 化学方程式磷 产生大量__________________ 4P+5O22P2O5木炭 发出______,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的气体 C+O2CO2硫 空气中燃烧发出______火焰,氧气中燃烧发出______火焰,生成有______气味的气体 S+O2SO2氢气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______火焰 2H2+O22H2O铁 剧烈燃烧,____________,生成______固体 3Fe+2O2Fe3O4镁 发出____________,生成白色粉末 2Mg+O22MgO4、说明氧气的实验室制备及检验方法反应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装置收集方法 (1)____________(因氧气不易溶于水)(2)__________________(因氧气密度比空气大)验满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_______(向上排空气法)检验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木条复燃注意事项 长颈漏斗末端要伸到液面以下(分液漏斗则不必) (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2)铁夹夹在试管中上部(3)实验完毕,先移走导气管,再移走酒精灯(4)用KMnO4制O2时,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氧气:供生物呼吸;支持燃烧等。(2022 绿园区模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下列对氧气性质的描述中,属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氧化性 B.支持燃烧 C.供给呼吸 D.通常不易溶解于水cnjy.com(2022秋 花都区期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如图是硫和铁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是纳米铁粉在空气中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cn·jy·comA.实验甲和乙观察到的现象不一样,是因为反应物的种类不一样B.实验甲和乙的生成物相同,但是实验丙和丁的生成物不同C.从四个实验中可以看出,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和反应物接触面积,可以使反应更剧烈D.四个实验中,水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集气瓶炸裂-c-n-j-y1、缓慢氧化:速度缓慢、不易觉察、没有发光但有发热的一种氧化反应,如橡胶制品的老化、金属的生锈、生物呼吸、食物的腐败等。21·世纪*教育网2.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发光发热的剧烈的____________。3.爆炸:在有限空间内____________。如火药爆炸。4、可燃物燃烧条件:①可燃物与______(或空气)充分接触。②温度达到可燃物的____________。5、灭火方法及原理:隔绝______、降低温度至____________以下、撤离____________。6、列举火灾自救的一般方法a.浓烟密布时,应匍匐前进,并用湿毛巾掩盖口鼻。b.用湿毛巾等物品塞住门和窗缝隙。c.在窗前呼救。 (2022秋 龙湖区期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如图使用打火机时,按下开关释放液态丁烷,电火花引燃丁烷气体;松开开关停止释放丁烷,火焰熄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下开关,丁烷分子的体积变大B.电火花引燃丁烷时,使丁烷的着火点升高C.松开开关时,丁烷分子停止运动D.火焰熄灭,是因为断绝了丁烷的来源(2022秋 东莞市月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燃烧、化学爆炸、缓慢氧化的共同点是( )A.都需要点燃 B.都很剧烈 C.都属氧化反应 D.都有发光放热现象1.物理性质:常温下为____________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______。经过压缩的二氧化碳______叫______。2.化学性质:(1)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______也不____________。(2)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3)二氧化碳能跟水反应生成______:CO2+H2O===H2CO3碳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但__________________,见光、加热都会分解,使二氧化碳逸出:H2CO3CO2↑+H2O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及检验方法 a.工业制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实验室制法:①.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不能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使CO2不纯;也不能用硫酸,因为反应产生的硫酸钙难溶于水,会阻止碳酸钙跟硫酸反应)。②.装置:块状固体和液体反应,不加热(如图所示)。③.步骤:(略)。④.收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4.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用澄清石灰水,若能使澄清石灰水变______,则是二氧化碳。CO2+C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光合作用的原料;制造纯碱、尿素、汽水饮料等;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干冰”可用于冷藏食品,人工降雨;灭火。 (2022秋 龙湖区期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来做家庭小实验,其乐无穷!小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a、d为没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湿润棉花,b、c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浸过的干燥棉花,固定玻璃管的装置未画出)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推压注射器活塞,可以控制进入饮料瓶内液体的量B.注射器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C.利用该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及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D.该装置的左半部分也可用于制取氧气(2022春 余姚市校级期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下列实验不能说明同体积的二氧化碳质量比空气大的是( )乙的质量比甲大 B.旋紧瓶盖振荡,瓶变瘪C.下面的蜡烛先熄灭 D.右侧纸袋下沉1、臭氧能杀死细菌和病毒,臭氧层可以把太阳辐射中的致命的______转化为热,从而阻止了高能紫外线直接射到地面上危害生命。2、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再加上森林面积因乱砍滥伐而急剧减少,使大气中____________的含量增加较快。3、温室效应是保证地球上的气温适于动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适宜的温室效应对于人类和各种生物来说是非常有益的。但温室效应可使大气温度过高,引起气候反常,给人类带来灾难。(2022春 鄞州区期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会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变暖。为了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保护现有森林 B.大力植树造林C.开展国际合作,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D.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2022秋 晋江市期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燃油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主要的大气污染源,它会造成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空洞等环境问题,汽车尾气的控制和治理已成为当务之急。(1)汽车尾气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会导致 。(2)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可降低气体污染物排放,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①丁是一种单质,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②该反应中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是甲和丙,它们化学性质不同的微观原因是 。1、空气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____________排放的废气和烟尘、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2、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____________,减少废气的排放,提倡使用无污染能源,加强空气质量预报,改善环境状况,积极植树造林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3、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①.主要内容包括:“空气质量指数”、“空气质量状况”、“首要污染物”等。②.目前计入空气质量指数的项目暂定为:____________、NO2、O3、可吸入颗粒物等。(2022秋 龙湖区期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下列做法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A.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B.秋收后就地焚烧秸秆C.增加城市湿地面积 D.洒水车在马路上洒水(2022秋 曹县期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近年来,曹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努力使曹县的天更蓝,水更清,打造优美宜居环境。下列做法与所述理念不相符的是( )www-2-1-cnjy-comA.节庆日燃放烟花爆竹B.植树种草,美化环境C.大力发展和利用太阳能发电D.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来源:21·世纪·教育·网】1、(2022 渝北区自主招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小明加热烧瓶使水蒸气通过加热的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铜管口b处,此时火柴没燃,迅速移开,火柴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火柴在B处没有燃烧的原因是没有足够的氧气B.A处水沸腾时压强大于常压C.B处水蒸气作用是给火柴头燃烧提供温度D.铜管弯成W状是增大接触面积2、(2022 黄冈自主招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将一定量的碳和氧气放入一密闭的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得到10克气体(碳与氧气均无剩余),将气体通过足量的石灰水后,气体剩余5.6克,则反应前碳和氧气的质量分别为( )【出处:21教育名师】A.5.0克和5.0克 B.2.8克和7.2克 C.3.6克和6.4克 D.4.4克和5.6克1、如图是一组与燃烧有关的实验对下列实验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验1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高B.实验2红磷燃烧,产生白烟,是因为氧气的助燃性C.实验2集气瓶中水的体积超过,是因为红磷量不足D.实验1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2、野炊结束后,同学们及时用沙土盖灭火堆,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A.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离 B.撤离可燃物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3、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装置用代号表示):(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比较干燥的氧气时,发生和收集装置可选用________;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较纯净的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2)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2·1·c·n·j·y(3)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在氧气钢瓶和病人吸氧器之间连接一个类似下图所示的装置,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导气管________(填“a”或“b”)端连接在供氧气的钢瓶上。4、(2022秋 都安县校级月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如图所示,小徐用手掌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手指上的物质与掌心的氧气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丝盘成螺旋状的原因是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为了检验所产生的气体,可向集气瓶中倒入的药品是 。(3)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红磷燃烧前后不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4)硫燃烧时需要在集气瓶底留有少量水的原因是 。(5)若物质X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写出这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5、(2022 海南模拟)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将138g酒精(C2H5OH)点燃,酒精燃烧全部转化为CO、CO2和H2O,恢复到室温,测得所得气体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36%,则燃烧所消耗氧气的质量为 g。1、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下列对有关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点燃的条件下,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三氧化二铁B.在点燃的条件下,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铁、硫、蜡烛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D.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具有氧化性2、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具有和水相似、能阻燃、溶解能力强的溶剂,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下列有关超临界CO2流体说法正确的是( )A.超临界CO2流体性质特殊,其组成与干冰不同B.超临界CO2流体与CO2气体有不同的化学性质C.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容易燃烧D.超临界CO2流体可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溶剂3、用I2O5可以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I2O5+5CO═I2+5CO2,根据生成CO2的多少,可以判断CO的含量。关于这个反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I2O5的质量不等于生成的I2的质量B.反应物所含元素种类与生成物所含元素种类相同C.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氧原子总数等于生成的CO2中氧原子总数D.参加反应的I2O5和CO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的I2和CO2的质量比4、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热水温度远高于白磷着火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水为热水B.②中白磷燃烧C.①和③对比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D.②和③对比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5、将30克丙醇()在一定条件下点燃,全部燃烧后得到产物CO、和,恢复到室温,测得其气体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40%,则燃烧所消耗的氧气质量为( )A.48克 B.51克 C.64克 D.72克6、为了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O2的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是目前化学研究的热点。Ⅰ.二氧化碳的捕集。(1)控制CO2的排放可缓解的环境问题是 ,加压水洗法可捕集CO2,捕集CO2后的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Ⅱ.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2)菜农定期会向蔬菜大棚中补充CO2,这样做有利于植物进行 作用。(3)对CO2气体加压、降温可获得干冰,列举干冰的一种用途 。(4)用CO2生产甲醇(CH3OH)的微观反应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A.丁是H2OB.反应前后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7、(2021秋 石泉县期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可用于CO2的实验室制取以及性质探究。(1)写出该装置制备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相较一般装置,装置A增加的开关K和多孔隔板具有的优点是 。(2)能使B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3)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D烧杯中 (填“上层”或“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8、(2022秋 江阴市月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多角度认识“空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它。(1)从分类角度:空气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从成分角度: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R”代表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3)从环保角度:下列保护空气措施不合理的是 (单选,填字母)。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B.开发和利用新能源9、(2022春 杭州期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根据图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如图B和C装置底部装有少量水,装置C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因 。(2)你认为B与A相比装置的优点是 ,若A装置中,点燃红磷后缓慢放入装置内,所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会 (“偏大”或“偏小”或“不变”)。(3)装置D中实验开始时活塞前沿在5mL刻度处,足量白磷燃烧时,活塞移动方向 。10、(2022 莱西市一模)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归纳反应规律时发现,有的化学反应发生时伴随明显的现象,而有些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他们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了以下探究。(1)图甲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由此可推断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2)图乙是将充满CO2气体的试管倒扣在NaOH溶液中,观察到试管内液面升高,得出结论:NaOH溶液与CO2发生了反应。但有同学指出不能得出这一结论,其原因是 。专题29 空气课题1思维导图 自主学习区课题2考点管理 明确考点分布归类探究1、空气的主要成分 悟透各类题型例题选讲1变式演练1归类探究2、氧气 悟透各类题型例题选讲2变式演练2归类探究3、燃烧和缓慢氧化 悟透各类题型例题选讲3变式演练3归类探究4、二氧化碳 悟透各类题型例题选讲4变式演练4归类探究5、臭氧层、温室效应 悟透各类题型例题选讲5变式演练5归类探究6、空气污染 悟透各类题型例题选讲6变式演练6课题3.走进重高 命题规律分析课题4.课堂练习 提升解题能力课题5.限时集训 点拔拓展延伸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SHAPE \* MERGEFORMAT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2.空气的成分(体积分数):氧气占2.21%,氮气占78%,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共占1%。考点2 举例说明空气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1.氮气:可用于充填灯泡,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用于食品的防腐、保鲜;是制造化肥、炸药的原料;医疗上可用作冷冻剂。2.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制作霓虹灯,医疗麻醉。(2022秋 天宁区校级期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下列气体在空气中占体积分数最小的是( )A.CO2 B.稀有气体 C.N2 D.O2【答案】A【解答】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在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氧气在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稀有气体在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0.94%、二氧化碳在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0.03%、水蒸气和杂质在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0.03%,在空气中占体积分数最小的是二氧化碳,故选:A。(2022秋 滁州期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天宫课堂”由中国航天员担任“太空教师”,在中国的“天和号”空间站内演示了许多有趣的科学实验。其中水球光学实验使用了“人造空气”。“人造空气”中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的含量分别为21%、78%、0.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能在“人造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人造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低于空气C.若“人造空气”只含有氧气,将更有益于人的呼吸D.21%和78%指的是气体物质的质量分数【答案】A【解答】解:A、“人造空气”含有21%氧气、78%氮气和0.7%二氧化碳等物质,“人造空气”中氧气含量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相同,硫能在“人造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B、“人造空气”含有21%氧气、78%氮气和0.7%二氧化碳等物质,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为0.03%,“人造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于空气,故选项说法错误。C、“人造空气”若只含有O2,不有益于人的呼吸,会造成氧中毒,故选项说法错误。D、“人造空气”的成分与空气类似,题干中的21%和78%指的是气体物质的体积分数,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1.氧气的物理性质常温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_。液态氧呈淡蓝色,固态氧是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2.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支持燃烧(但不能燃烧),有较强的氧化性。3、典型金属(镁、铁等)和非金属(碳、硫、磷、氢气等)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产物。物质 反应现象 化学方程式磷 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4P+5O22P2O5木炭 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的气体 C+O2CO2硫 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S+O2SO2氢气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2H2+O22H2O铁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3Fe+2O2Fe3O4镁 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2Mg+O22MgO4、说明氧气的实验室制备及检验方法反应原理 2H2O22H2O+O2↑ 2KMnO4K2MnO4+MnO2+O2↑、2KClO32KCl+3O2↑实验装置收集方法 (1)排水集气法(因氧气不易溶于水)(2)向上排空气法(因氧气密度比空气大)验满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_(向上排空气法)检验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木条复燃注意事项 长颈漏斗末端要伸到液面以下(分液漏斗则不必) (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2)铁夹夹在试管中上部(3)实验完毕,先移走导气管,再移走酒精灯(4)用KMnO4制O2时,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氧气:供生物呼吸;支持燃烧等。(2022 绿园区模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下列对氧气性质的描述中,属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氧化性 B.支持燃烧 C.供给呼吸 D.通常不易溶解于水【答案】D【解答】解:A、氧化性需要通过氧化反应这一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氧气的化学性质,故不符合题意。B、支持燃烧,需要通过燃烧这一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不符合题意。C、供给呼吸,是指动物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实际上是一种缓慢氧化反应的过程。因此,该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它是氧气的化学性质,故不符合题意。D、不易溶于水,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符合题意。故选:D。21cnjy.com(2022秋 花都区期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如图是硫和铁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是纳米铁粉在空气中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cn·jy·comA.实验甲和乙观察到的现象不一样,是因为反应物的种类不一样B.实验甲和乙的生成物相同,但是实验丙和丁的生成物不同C.从四个实验中可以看出,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和反应物接触面积,可以使反应更剧烈D.四个实验中,水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集气瓶炸裂【答案】C【解答】解:A、实验甲中观察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实验乙中观察到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实验甲和乙观察到的现象不一样,是因为氧气的浓度不一样,故选项说法错误。B、实验甲和实验乙中生成物相同,实验丙和实验丁的生成物也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C、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纳米铁粉在空气中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可以看出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和反应物接触面积可以使反应更充分更剧烈,故选项说法正确。D、甲乙实验中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丙丁中水的作用是防止集气瓶炸裂,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2-1-c-n-j-y1、缓慢氧化:速度缓慢、不易觉察、没有发光但有发热的一种氧化反应,如橡胶制品的老化、金属的生锈、生物呼吸、食物的腐败等。21·世纪*教育网2.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3.爆炸: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如火药爆炸。4、可燃物燃烧条件:①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充分接触。②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5、灭火方法及原理:隔绝空气、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撤离可燃物。6、列举火灾自救的一般方法a.浓烟密布时,应匍匐前进,并用湿毛巾掩盖口鼻。b.用湿毛巾等物品塞住门和窗缝隙。c.在窗前呼救。 (2022秋 龙湖区期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如图使用打火机时,按下开关释放液态丁烷,电火花引燃丁烷气体;松开开关停止释放丁烷,火焰熄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下开关,丁烷分子的体积变大B.电火花引燃丁烷时,使丁烷的着火点升高C.松开开关时,丁烷分子停止运动D.火焰熄灭,是因为断绝了丁烷的来源【答案】D【解答】解:A、按下开关,压强减小,丁烷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说法错误。B、电火花引燃丁烷时,使温度达到丁烷的着火点以上,而不是使丁烷的着火点升高,故选项说法错误。C、松开开关时,丁烷分子仍是在不断地运动的,故选项说法错误。D、松开开关时,火焰熄灭,是因为断绝了丁烷的来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来源:21cnj*y.co*m】(2022秋 东莞市月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燃烧、化学爆炸、缓慢氧化的共同点是( )A.都需要点燃B.都很剧烈C.都属氧化反应D.都有发光放热现象【答案】C【解答】解:燃烧是指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化学爆炸是在有限的空间中剧烈的燃烧会引起爆炸。缓慢氧化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不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A、缓慢氧化不需要点燃,故A错;B、缓慢氧化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不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故B错;C、燃烧、化学爆炸、缓慢氧化都属于氧化反应,故C正确;D、缓慢氧化不发光,故D错。故选:C。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1.物理性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能溶于水。经过压缩的二氧化碳固体叫干冰。2.化学性质:(1)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3)二氧化碳能跟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碳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但碳酸不稳定,见光、加热都会分解,使二氧化碳逸出:H2CO3CO2↑+H2O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及检验方法 a.工业制法:CaCO3CaO+CO2↑。b.实验室制法:①.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注意:不能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使CO2不纯;也不能用硫酸,因为反应产生的硫酸钙难溶于水,会阻止碳酸钙跟硫酸反应)。②.装置:块状固体和液体反应,不加热(如图所示)。③.步骤:(略)。④.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4.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用澄清石灰水,若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CO2+Ca(OH)2===CaCO3↓+H2O。5、光合作用的原料;制造纯碱、尿素、汽水饮料等;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干冰”可用于冷藏食品,人工降雨;灭火。 (2022秋 龙湖区期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来做家庭小实验,其乐无穷!小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a、d为没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湿润棉花,b、c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浸过的干燥棉花,固定玻璃管的装置未画出)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推压注射器活塞,可以控制进入饮料瓶内液体的量B.注射器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C.利用该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及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D.该装置的左半部分也可用于制取氧气【答案】C【解答】解:A、通过推压注射器活塞,可以控制进入饮料瓶内液体的量,可以控制反应速率,故正确;B、注射器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故正确;C、a、d为没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湿润棉花,无法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b、c为干燥棉花,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abcd处棉花不变色,故错误;D、该装置的左半部是固液常温型的发生装置,也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故正确;故选:C。(2022春 余姚市校级期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下列实验不能说明同体积的二氧化碳质量比空气大的是( )A.乙的质量比甲大B.旋紧瓶盖振荡,瓶变瘪C.下面的蜡烛先熄灭D.右侧纸袋下沉【答案】B【解答】解:A、相同条件下,同体积塑料瓶内二氧化碳的质量大于空气的质量,即同体积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比空气的质量大,故A可以说明,不合题意;B、振荡后塑料瓶变瘪的原因:二氧化碳溶于水,瓶内气体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塑料瓶变瘪,但不能说明同体积的二氧化碳质量比空气大,故B不可以说明,符合题意;C、实验中观察到低处的蜡烛先熄灭,高处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即相同条件下,同体积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比空气的质量大,故C可以说明,不合题意;D、实验中观察到倾倒二氧化碳的一侧纸袋下沉,说明相同体积的空气和相同体积的二氧化碳比较,二氧化碳的质量大,故D可以说明,不合题意。故选:B。www.21-cn-jy.com1、臭氧能杀死细菌和病毒,臭氧层可以把太阳辐射中的致命的紫外线转化为热,从而阻止了高能紫外线直接射到地面上危害生命。2、由于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再加上森林面积因乱砍滥伐而急剧减少,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较快。3、温室效应是保证地球上的气温适于动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适宜的温室效应对于人类和各种生物来说是非常有益的。但温室效应可使大气温度过高,引起气候反常,给人类带来灾难。(2022春 鄞州区期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会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变暖。为了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保护现有森林 B.大力植树造林C.开展国际合作,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D.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答案】D【解答】解:A、保护现有森林,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故选项错误。B、大力植树造林,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故选项错误。C、开展国际合作,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能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故选项错误。D、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不现实的,故该项正确。故选:D。(2022秋 晋江市期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燃油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主要的大气污染源,它会造成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空洞等环境问题,汽车尾气的控制和治理已成为当务之急。(1)汽车尾气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会导致 。(2)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可降低气体污染物排放,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①丁是一种单质,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②该反应中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是甲和丙,它们化学性质不同的微观原因是 。【答案】(1)温室效应;(2)①;②分子构成不同。【解答】解:(1)汽车尾气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会导致温室效应;故答案为:温室效应;(2)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N、C、O,生成物中已经含C、O,故生成物中还应含氮元素,故丁是氮气,该反应为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氮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故答案为:;②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甲和丙元素组成相同,但是分子构成不同,故化学性质不同。故答案为:分子构成不同。1、空气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煤、石油燃烧排放的废气和烟尘、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2、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控制污染源,减少废气的排放,提倡使用无污染能源,加强空气质量预报,改善环境状况,积极植树造林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3、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①.主要内容包括:“空气质量指数”、“空气质量状况”、“首要污染物”等。②.目前计入空气质量指数的项目暂定为:SO2、CO、NO2、O3、可吸入颗粒物等。(2022秋 龙湖区期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下列做法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A.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B.秋收后就地焚烧秸秆C.增加城市湿地面积 D.洒水车在马路上洒水【答案】B【解答】解:大气污染主要有:有害气体和烟尘,有害气体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臭氧等。A、公共交通出行减少私家车出行,能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大气污染;故A错;B、焚烧秸秆产生大量烟尘,会造成大气污染;故B正确;C、增加湿地面积有益于环境保护,减少大气污染;故C错;D、洒水车洒水可以控制扬尘,减少大气污染;故D错。故选:B。21教育网(2022秋 曹县期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近年来,曹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努力使曹县的天更蓝,水更清,打造优美宜居环境。下列做法与所述理念不相符的是( )www-2-1-cnjy-comA.节庆日燃放烟花爆竹B.植树种草,美化环境C.大力发展和利用太阳能发电D.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答案】A【解答】解:A、节庆日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污染空气,符合题意;B、植树种草,可以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环境,美化环境,不符合题意;C、大力发展和利用太阳能发电,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D、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故选:A。【来源:21·世纪·教育·网】1、(2022 渝北区自主招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小明加热烧瓶使水蒸气通过加热的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铜管口b处,此时火柴没燃,迅速移开,火柴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火柴在B处没有燃烧的原因是没有足够的氧气B.A处水沸腾时压强大于常压C.B处水蒸气作用是给火柴头燃烧提供温度D.铜管弯成W状是增大接触面积【答案】B【解答】解:A、在铜管口水蒸气多,而氧气少,火柴移离水蒸气,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则火柴在B处没有燃烧的原因是没有足够的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B、A处水沸腾时,压强等于常压,故选项说法错误。C、水蒸气从铜管中冒出时温度较高,能使火柴的温度达到着火点,B处水蒸气作用是给火柴头燃烧提供温度,故选项说法正确。D、铜管弯成W状是增大接触面积,产生高温水蒸气,可以提高加热效果,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21*cnjy*com2、(2022 黄冈自主招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将一定量的碳和氧气放入一密闭的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得到10克气体(碳与氧气均无剩余),将气体通过足量的石灰水后,气体剩余5.6克,则反应前碳和氧气的质量分别为( )【出处:21教育名师】A.5.0克和5.0克 B.2.8克和7.2克 C.3.6克和6.4克 D.4.4克和5.6克【解答】解:将气体通过足量的石灰水后,气体剩余5.6g,说明反应生成5.6g一氧化碳,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10g-5.6g=4.4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12 32 441.2g 3.2g 4.4g24 32 562.4g 3.2g 5.6g则反应前碳和氧气的质量分别为1.2g+2.4g=3.6g、3.2g+3.2g=6.4g。故选:C。 【版权所有:21教育】1、如图是一组与燃烧有关的实验对下列实验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验1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高B.实验2红磷燃烧,产生白烟,是因为氧气的助燃性C.实验2集气瓶中水的体积超过,是因为红磷量不足D.实验1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答案】C【解析】A.实验1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故正确;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氧气具有助燃性,故正确;C.实验2集气瓶中水的体积超过,是因为点燃红磷后没有快速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若红磷量不足会导致实验2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足,故错误;D.实验1热水中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所以没有燃烧,故正确。21*cnjy*com2、野炊结束后,同学们及时用沙土盖灭火堆,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A.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离 B.撤离可燃物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答案】A【解析】用沙土盖灭火堆,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没有撤离可燃物,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不能改变,盖上沙土能够降低温度,但是不是主要原因。由分析可知,用沙土盖灭火堆,其主要灭火原理是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离。3、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装置用代号表示):(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比较干燥的氧气时,发生和收集装置可选用________;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较纯净的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2)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2·1·c·n·j·y(3)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在氧气钢瓶和病人吸氧器之间连接一个类似下图所示的装置,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导气管________(填“a”或“b”)端连接在供氧气的钢瓶上。【答案】 AD BC AE a【解析】(1)氧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干燥,但排水法收集的较纯净,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制取比较干燥的氧气时,发生装置需选择A,收集装置需选用D,用液体双氧水和固体二氧化锰来制取较纯净的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为B,收集装置为C。(2)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所以要选择A发生装置,NH3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所以需用E收集。(3)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可用所给装置观察氧气的输入速率,因此气体要长导管进,即a端连接在供氧钢瓶上。4、(2022秋 都安县校级月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如图所示,小徐用手掌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手指上的物质与掌心的氧气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丝盘成螺旋状的原因是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为了检验所产生的气体,可向集气瓶中倒入的药品是 。(3)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红磷燃烧前后不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4)硫燃烧时需要在集气瓶底留有少量水的原因是 。(5)若物质X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写出这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答案】(1)增大受热面积;(2)澄清石灰水;(3)磷原子和氧原子;(4)吸收二氧化硫;(5)【解答】解:(1)将铁丝绕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受热面积;(2)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是检验CO2的反应原理,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红磷燃烧前后不发生改变的粒子是磷原子和氧原子;(4)硫燃烧生成有毒的二氧化硫,能污染空气,而二氧化硫能溶于水,所以做硫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要放少量的水;(5)氢气在氧气中发生燃烧反应生成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答案:(1)增大受热面积;(2)澄清石灰水;(3)磷原子和氧原子;(4)吸收二氧化硫;(5)。5、(2022 海南模拟)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将138g酒精(C2H5OH)点燃,酒精燃烧全部转化为CO、CO2和H2O,恢复到室温,测得所得气体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36%,则燃烧所消耗氧气的质量为 g。【答案】224。【解答】解:138g酒精中氧元素的质量为:,碳元素的质量为:,氢元素的质量为:,酒精全部燃烧后产生的气体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其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36%,则燃烧后气体总质量为:72g÷36%=200g,其中氧元素的质量为:200g×(1-36%)=128g,氢元素与氧元素生成水,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则燃烧生成的水中含氧元素为18g×8=144g,反应后生成化合物中氧元素总质量为128g+144g=272g,再减去酒精本身所含氧元素质量48g,则燃烧所消耗氧气的质量为:272g-48g=224g。故答案为:224。1、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下列对有关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点燃的条件下,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三氧化二铁B.在点燃的条件下,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铁、硫、蜡烛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D.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具有氧化性【答案】D【解析】A、在点燃条件下,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不是三氧化二铁。故A描述错误。B、在点燃条件下,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B描述错误。C、铁、硫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蜡烛在氧气中的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不属于化合反应。故C描述错误。D、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提供了氧,具有氧化性,故D描述正确。2、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具有和水相似、能阻燃、溶解能力强的溶剂,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下列有关超临界CO2流体说法正确的是( )A.超临界CO2流体性质特殊,其组成与干冰不同B.超临界CO2流体与CO2气体有不同的化学性质C.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容易燃烧D.超临界CO2流体可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溶剂【答案】D【解析】A.超临界CO2流体性质特殊,但它与干冰的化学组成相同,均由碳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说法错误;B.超临界CO2流体与CO2气体都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超临界CO2流体与CO2气体有着相同的化学性质,说法错误;C.超临界CO2流体能阻燃,说明其不具可燃性,说法错误;D.由题干信息可知,超临界CO2流体可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溶剂,说法正确。3、用I2O5可以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I2O5+5CO═I2+5CO2,根据生成CO2的多少,可以判断CO的含量。关于这个反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I2O5的质量不等于生成的I2的质量B.反应物所含元素种类与生成物所含元素种类相同C.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氧原子总数等于生成的CO2中氧原子总数D.参加反应的I2O5和CO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的I2和CO2的质量比【答案】D【解析】A、由I2O5+5CO═I2+5CO2,参加反应的I2O5的质量不等于生成的I2的质量,故选项说法正确。B、反应物所含元素种类与生成物所含元素种类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C、反应前后氧原子的个数相等,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氧原子总数等于生成的CO2中氧原子总数,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I2O5+5CO═I2+5CO2,参加反应的I2O5和CO的质量比不等于生成的I2和CO2的质量比,故选项说法错误。4、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热水温度远高于白磷着火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水为热水B.②中白磷燃烧C.①和③对比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D.②和③对比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答案】C【解析】A、①是热水和白磷,由于没有氧气,缺少了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氧气,不能燃烧,用来和②对比得出飞、燃烧条件的;B、②中白磷在热水中,试管内有氧气,既有氧气的参与,也达到了着火点,会燃烧;C、①中水为热水,但无氧气,不能燃烧,③中白磷有氧气,但冷水温度低,达不到着火点,不能燃烧,①和③对比不能得出燃烧的条件;D、②中白磷在热水中,试管内有氧气,既有氧气的参与,也达到了着火点,会燃烧;,③中白磷有氧气,但冷水温度低,达不到着火点,不能燃烧,故②和③对比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选C。5、将30克丙醇()在一定条件下点燃,全部燃烧后得到产物CO、和,恢复到室温,测得其气体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40%,则燃烧所消耗的氧气质量为( )A.48克 B.51克 C.64克 D.72克【答案】B【解析】30g丙醇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则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之和为18g,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为18g÷40%=45g;30g丙醇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则生成水的质量为4g÷=36g;由质量守恒定律,燃烧所耗氧气的质量为45+36g-30g=51g;故选:B。6、为了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O2的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是目前化学研究的热点。Ⅰ.二氧化碳的捕集。(1)控制CO2的排放可缓解的环境问题是 ,加压水洗法可捕集CO2,捕集CO2后的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Ⅱ.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2)菜农定期会向蔬菜大棚中补充CO2,这样做有利于植物进行 作用。(3)对CO2气体加压、降温可获得干冰,列举干冰的一种用途 。(4)用CO2生产甲醇(CH3OH)的微观反应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A.丁是H2OB.反应前后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答案】(1)温室效应;CO2+H2O═H2CO3;(2)光合;(3)人工降雨;(4)B。【解答】解:(1)控制CO2的排放可缓解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加压水洗法可捕集CO2,捕集CO2后的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2)菜农定期会向蔬菜大棚中补充CO2,这样做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3)对CO2气体加压、降温可获得干冰,列举干冰的一种用途是:人工降雨;(4)通过微观图示可知,用CO2生产甲醇(CH3OH)的化学方程式为:,A、丁是H2O,故A正确;B、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改变,故B错误;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故C正确。故选:B。答案:(1)温室效应;CO2+H2O═H2CO3;(2)光合;(3)人工降雨;(4)B。7、(2021秋 石泉县期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可用于CO2的实验室制取以及性质探究。(1)写出该装置制备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相较一般装置,装置A增加的开关K和多孔隔板具有的优点是 。(2)能使B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3)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D烧杯中 (填“上层”或“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2)H2CO3;(3)Ca(OH)2+CO2=CaCO3↓+H2O;(4)下层;不助燃、不可燃。【解答】解:(1)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相较一般装置,装置A增加的开关K和多孔隔板具有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2)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所以能使B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物质是H2CO3;(3)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4)D烧杯中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不助燃、不可燃。故答案为:(1)CaCO3+2HCl=CaCl2+H2O+CO2↑;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2)H2CO3;(3)Ca(OH)2+CO2=CaCO3↓+H2O;(4)下层;不助燃、不可燃。8、(2022秋 江阴市月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多角度认识“空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它。(1)从分类角度:空气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从成分角度: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R”代表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3)从环保角度:下列保护空气措施不合理的是 (单选,填字母)。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B.开发和利用新能源【答案】(1)混合物;(2)B;(3)A。【解答】解:(1)空气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2)空气中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所以R属于氧气;(3)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废气依然排入空气,污染空气,故A符合题意。B、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B不符合题意。答案:(1)混合物;(2)B;(3)A。9、(2022春 杭州期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根据图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如图B和C装置底部装有少量水,装置C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因 。(2)你认为B与A相比装置的优点是 ,若A装置中,点燃红磷后缓慢放入装置内,所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会 (“偏大”或“偏小”或“不变”)。(3)装置D中实验开始时活塞前沿在5mL刻度处,足量白磷燃烧时,活塞移动方向 。【答案】(1)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集气瓶内压强变化不明显;(2)环保;偏大;(3)先向右,再向左,并停留在刻度线4处。【解答】解:(1)实验中的红磷不可以用木炭来代替,由于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集气瓶内压强变化不明显,无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2)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污染空气,故B与A相比装置的优点是环保;应将点燃的红磷由上到下迅速伸入集气瓶以充分消耗瓶内氧气,伸入速度慢会导致进入集气瓶的水大于1/5,从而导致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偏大;(3)燃烧的红磷刚伸入集气瓶时,集气瓶内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增大,压强增大,所以活塞先向右移动,接下来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导致集气瓶内压强减小,从而使得活塞向左移动,最终停留在刻度线4处。故答案为:(1)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集气瓶内压强变化不明显;(2)环保;偏大;(3)先向右,再向左,并停留在刻度线4处。10、(2022 莱西市一模)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归纳反应规律时发现,有的化学反应发生时伴随明显的现象,而有些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他们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了以下探究。(1)图甲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由此可推断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2)图乙是将充满CO2气体的试管倒扣在NaOH溶液中,观察到试管内液面升高,得出结论:NaOH溶液与CO2发生了反应。但有同学指出不能得出这一结论,其原因是 。【答案】(1)Ca(OH)2+CO2═CaCO3↓+H2O;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能够溶于水,也能使试管内液面升高。【解答】解:(1)图甲B中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C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由此可推断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故答案为:Ca(OH)2+CO2═CaCO3↓+H2O;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2)图乙是将充满CO2气体的试管倒扣在NaOH溶液中,观察到试管内液面升高,得出结论:NaOH溶液与CO2发生了反应。但有同学指出不能得出这一结论,其原因是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能够溶于水,也能使试管内液面升高。故答案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能够溶于水,也能使试管内液面升高。专题29 空气课题1思维导图 自主学习区课题2考点管理 明确考点分布归类探究1、空气的主要成分 悟透各类题型例题选讲1变式演练1归类探究2、氧气 悟透各类题型例题选讲2变式演练2归类探究3、燃烧和缓慢氧化 悟透各类题型例题选讲3变式演练3归类探究4、二氧化碳 悟透各类题型例题选讲4变式演练4归类探究5、臭氧层、温室效应 悟透各类题型例题选讲5变式演练5归类探究6、空气污染 悟透各类题型例题选讲6变式演练6课题3.走进重高 命题规律分析课题4.课堂练习 提升解题能力课题5.限时集训 点拔拓展延伸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初中科学培优讲义(word版 含答案)专题29 空气(原卷版).doc 初中科学培优讲义(word版 含答案)专题29 空气(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