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技巧:并腿坐,上体前屈--后倒成肩肘倒立--前倒成蹲立,成直立》教学设计1、 指导思想本节课以新体育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始终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不同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参与各种游戏活动,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并从中学到简单的技术动作和基本技能。2、 教材分析肩肘倒立是一项以静力练习为主的倒立动作,对学生身体力量、控制能力、平衡能力及协调能力要求比较高。五年级学生随着生理、心理和社会化认知程度的提高,他们有愿望,也有能力在学习中互相协作、交流。因此,教学内容的每一个练习都是通过小组合作、互相保护帮助的形式来完成的,对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合作创新能力都有促进作用,它在学生的身体全面发展中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体现了教材的使用价值。3、 学生分析本节课是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设计的,学生的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还没有完善,动作的难度不要过大,以免影响学生的健康。 这一时期的学生已有自己的见解,在授课时对学生的见解和建议要认真对待,尊重学生的正确意见。这一时期的学生情感易波动,心理压力较大,教师通过教学使学生融入到运动之中去,减缓压力,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对在练习中出现的自卑心理,挫折心理等要正确引导,鼓励,帮助学生突破自己的心理障碍,为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锻炼打好基础。四、 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根据教学目标,在各个环节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和实践,在相应的环节里面,通过学生的探索出形式多样的练习内容,从而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享受成果。主题教学法:设定教学方法,围绕所设主题进行选择内容,在活动中突出主题的特征。游戏教学法:根据目标和学生的身心特点,重组、创设游戏,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达到多种目标。如:“不倒翁”。4、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尝试体验,使学生初步掌握肩肘倒立的技术动作。技能目标: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灵敏、柔韧、平衡能力及腰腹力量,使75%以上的学生掌握肩肘倒立的技术动作。情感目标:通过游戏活动增进同伴间的友谊,体验群体学习生活的乐趣。教学重点:肩和肘的支撑。教学难点:挺髋、举腿、收腹平衡的掌握。口诀:上体后倒腿上举,两臂夹肘紧压垫:屈肘内收手撑腰,展髋立腰脚绷直。《技巧:并腿坐,上体前屈--后倒成肩肘倒立--前倒成蹲立,成直立》教 案教学内容 1、肩肘倒立 2、游戏:钻山洞 教学重点 肩和肘的支撑教学难点 挺髋、举腿、收腹平衡的掌握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尝试体验,使学生初步掌握肩肘倒立的技术动作。2、技能目标: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灵敏、柔韧、平衡能力及腰腹力量,使75%以上的学生掌握肩肘倒立的技术动作。3、情感目标:通过游戏活动增进同伴间的友谊,体验群体学习生活的乐趣。课的结构 时间 次数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与场地准备部分 8’ 6-84×86 课堂常规1、集合整队。2、报告人数。3、师生问好,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4、教师宣布本课内容及学习目标。5、热身游戏:抢垫子6、垫上徒手操(1)头部运动(2)夹肘练习(3)上体前屈练习(4)挺髋练习6、游戏:不倒翁双手抱住膝盖,团紧身体,后倒时背部着垫,利用惯性成蹲立。 1、集合整队要求快、静、齐。2、教师接受报告并做出指令。4、教师语言引导,导入主题。5、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6、组织学生跟随老师进行准备活动练习。7、教师组织学生在垫上做不倒翁游戏。 1、学生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2、体育委员向老师报告人数。4、学生认真听讲回答问题。5、学生听教师指挥慢跑热身。6、学生认真观察老师示范动作按要求完成练习。7、学生跟教师做不倒翁游戏。 组织:♀♀♀♀♀♀♀♀♀♀♀♀♀♀♀♀♀♀♀♀♀♀♀♀▲学生按要求成四列横队(每人一块垫子)站在垫子后面。基本部分 19’ 一、学习《肩肘倒立》1、《肩肘倒立》动作方法:两腿伸直并腿坐,上体前屈,胸部靠近大腿,两手触脚面;上体滚动后到,两腿上举,两臂压垫 一、教师导入新课。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2、教师讲解《肩肘倒立》动作方法并指导学生观察示范动作。 一、学生认真听讲并回答问题。1、学生观察,注意各环节的变化。2、学生认真听讲仔细观察。 组织:原队形不变。课的结构 时间 次数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与场地基本部分 444 腿上伸、迅速屈肘内收,手撑腰的上部,伸髋、挺腹脚面绷直向上方蹬,成肩颈和上臂支撑地面的肩肘倒立姿势。3、保护与帮助方法:帮助者站在练习者身侧一手扶练习着双腿,一手托髋,帮助成倒向直立姿势。帮助者向内按住练习者双肘,帮助其支撑身体。帮助者用一腿的膝盖顶撑练习者背部,使其身体充分伸直。4、肩肘倒立尝试练习(1)坐撑,上体前屈滚动后倒,腿上举,两臂压垫手撑腰练习。(2)屈肘内收、手掌撑腰、伸髋、挺腹、脚面绷直向上方蹬的练习。肩肘倒立完整动作练习:并腿坐,上体前屈--后倒成肩肘倒立--前倒成蹲立,成直立。6、讨论—反馈。7、分组练习,做好保护帮助。 3、教师对照图示讲解保护与帮助的方法。教育学生注意安全,学会自我保护与帮助保护的方法。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肩肘倒立尝试练习。(1)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举腿两臂压垫手撑腰。(2)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练习,一组进行保护与帮组,一组做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怎样才能使身体倒向直立?5、教师做完整动作示范。6、教师引导学生对比讨论。7、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认真观察对照图示学习保护与帮助的方法,树立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与帮助保护的方法。4、学生进行肩肘倒立尝试练习。(1)学生对照图示做练习,体会滚动后倒、腿上举、两臂压垫手撑腰的动作方法。(2)学生两人一组练习,认真观察示范动作,主动思考、探究,积极主动完成练习。5、学生观看示范动作进行对比讨论。6、学生主动思考认真听反馈意见。7、学生两人一组练习,认真观察, 观察教师示范做练习要求:认真观摩,体会动作,注意动作的规范性。主动参与,协同合作,注意安全。组织:课的结构 时间 次数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与场地10’ 22 个人展示9、突破重、难点练习。口诀:上体后到腿上举,两臂夹肘紧压垫:屈肘内收手撑腰,展髋立腰脚绷直。游戏:钻山洞两组学生双脚双手撑垫子两端,组成两个山洞,另外两组进行比赛,比比哪组先完成,第一局后两组交换游戏。 8、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完整动作展示。9、教师提示口诀引导学生突破重点、难点独立完成练习。 二、教师组织学生布置场地,进行游戏。 主动思考,相互帮组完成动作。8、学生进行完整动作个人展示。9、学生改进动作方法,突破重点、难点独立完成动作练习。二、学生分成四组自主创编游戏内容,制定游戏规则。 组织:二、各组有小组长组织活动要求:积极参与协同合作,注意安全。结束部分 3’ 一、放松练习二、小结本课三、宣布下课 一、教师讲解示范放松练习二、教师小结本课并引导学生谈收获。 一、学生认真做放松。二学生谈收获,把自己对肩肘倒立学习的成功体验分享给大家。三、体育委员组织收器材。 组织:场地器材 预计小垫子45块 预计练习密度35% 平均心率预计100—120教学反思 本节课根据学生“实践—认知—再实践”的认识规律及学生的学法要求,在课的基本部分,主要采用了“尝试教学法”,引导学生尝试练习,相互帮助保护,使他们初步了解动作术语的形象概念,养成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创新思维的学习习惯,建立从术语到动作的联系,突破重难点完成练习。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没有根据学生情绪的变化采用相应的变化手段,过多的重复练习,可能使个体感到乏味,产生疲劳。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尽量采用使学生能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的组织形式,以增强学生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力求做到精讲多练,语言生动,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同时为学生提供广阔活动空间,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学习,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