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韵律操”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以认识规律、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和心理负荷规律为理论依据,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体验、交流展示、师生共同评价的教学组织过程,以期实现认知过程——由不知到知的转化;思维过程——由被动的模仿到主动善思会学的转化;心理过程——从“要我学”向“我要学”和“我爱学”的转化;能力过程——从理解知识原理到掌握技能技巧的转化。从而有效的将感知、思维、实践活动和能力提高以及韵律操节奏明快、张弛有致的艺术美紧密结合,融为一体,提高学生对健身韵律操的热爱,为其终身锻炼奠定基础。二、教材的选择及组织教法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选择校编韵律操为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它动作简单明快,张弛有致,造型优美,有较强的健身性和观赏性,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心理需求,在不断体验它独特的造型美、节奏美、动态美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锻炼热情,为其一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三、教学特点与组织1.以认识规律、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和心理负荷规律为主线,教法学法上采用启发引导、演示观察、自主合作、交流评价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创造性的进行学习,满足学生求知、求乐、求成功的欲望,达到愉悦身心、发展能力的目的。2.注重发挥学生体育骨干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意识、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3.开始部分,在教师介绍并演示韵律操后,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并导入本课校编韵律操学习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欲望。4.在主教材的教学中,采用发现、观察、演示、自主体验、合作探究等组织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团体合作性,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游戏竞赛阶段,要求各组采用独特的队形,一方面锻炼了同学们的思维,提高了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还丰富了练习内容,加强了同学间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体验成功的喜悦。5.在课的结束部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华尔兹舞蹈放松,既可再次感受韵律节奏又让学生在调理呼吸中获得身心放松,可谓一举两得。教学内容:1.学习趣味韵律操第一节 2..游戏:《往返接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掌握趣味韵律操第一节的动作方法。2、技能目标:发展协调、柔韧和灵敏等素质;提高左右肢协调配合能力。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兴趣,养成健康的审美观;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生身体姿态的准确性,动作的规范性难点:节奏的把握,动作的连贯性,双人的配合。课的结构:一、准备部分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服装、安排见习生2、师生问好3、宣布教学内容4、准备活动(1)学生绕着操场慢跑2圈热身(2)做徒手操队形:○○○○××××○○○○××××□要求:1、集队“快、静、齐”2、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二、基本部分1、复习广播体操七彩阳光2、学习趣味韵律操第一节动作:4×8拍动作方法:第一八拍:第一至四拍由四人组成,左右边的人开始面对面走四步,交叉换位,同时手握拳,二臂前后自然摆动。第五、七拍双手左侧肩上击掌二次原地踏步二步。第六、八拍双手右侧肩上击掌二次原地踏步二步。第五至八拍原地踏步四次,同时双手左右侧肩上击掌四次。第二至四拍同第一八拍队形:○ ○ ○ ○× × × ×○ ○ ○ ○× × × ×□☆游戏:往返接力游戏方法:1、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每队间隔3米),在距离学生前30米摆放障碍物。2、游戏开始,听到信号后,各队排头跑向障碍物并且绕过障碍物再跑回起点处,并与下一位同学击掌,以此类推,直到各队最后一人跑完为止,以最先跑完的队为优胜。游戏规则:起跑前不许踩线、越线,不能抢跑和串道。必须用右手互拍,拍手后,从队伍的右侧站到排尾。教学步骤:1、教师示范、讲解游戏方法2、在组长带领下缩短跑的距离,慢跑体验拍手方法。(1至2次)3、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大步放松跑练习往返跑。(1次)4、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比赛(3至5次)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进行——往返接力 游戏活动,讲解时语言简单明了,示范正确,让学生能明白。 2.教师带领大家练习,同时强调安全。 学生活动: 1.学生认真听讲解, 2.学生积极参与游戏。 3.精神饱满,反映灵敏,动作迅速,全力投入到戏中去。学习步骤:教师教法⑴、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与方法。(1至2次)⑵、教师采用镜面和背面示范动作,激发学生学习韵律操的兴趣。⑶、教师进行整体示范。学生和教师一起练习,用语言鼓励学生。⑷、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各组选出四位做的好的学生领操,对动作掌握好的同学,教师要不断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提高动作的表现力。⑸、教师组织学生练习,对于一些胆怯害羞的学生,教师要不断鼓励,指出他们的优缺点,让学生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学生学法(1)、学生认真听讲动作要领,进行模仿练习。(2)、学生要认真观察学习模仿。(3)、学生要仔细听从教师指导。(4) 、认真练习,认真比赛。三、结束部分(1)、放松活动。(2)、课堂小结:对学生这节课的表现进行评价(以鼓励为主)(3)、宣布下课,布置作业。(4)、收回器材队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