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学设计课题 7.1文化的内涵与功能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七课第一课的内容。上承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下启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是前两个单元的拓展和延伸,是文化观的起点,集中讲述了一般文化理论。 新课标要求,围绕中华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理解文化的内涵,在辨析中明确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区分文化与文明,理解文化需要通过载体体现出来;在创设的情境中让学生感悟文化对个人、社会、民族和国家的作用和意义。2.学情分析 (1)认知层面: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学生,思维较为活跃,具备一定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而且对社会热点现象较为感兴趣,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不断“火”起来和“活”起来,激发了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热情。 (2)学科能力方面: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习,学生基本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有利于理解文化的一般理论。3.目标确定 政治认同:认同我国的文化与文化建设、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科学精神:科学把握文化的内涵与功能,正确认识文化现象。学习重点难点 文化的内涵 文化的功能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 同学们好,在本节课开始之前,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同学们去了解从古至今,我国的飞天梦,请同学们展示成果。同学们做得很好。今天就让我们踏上飞天之旅,来解读中华文化的密码学生活动 学生展示搜集与“飞天”相关的资料设计意图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导入新课环节二:论证议题一 千年梦想,初识文化教师活动 从奔月的神话故事到敦煌飞天的壁画,从战国诗人屈原的天问到明朝万户的首次飞天尝试;飞天梦历史悠远,这是我们的千年梦想。 接下来请同学们观看视频,谈谈你的感受。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感受,结合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开始综合探究一。 (文化的内涵、文化的基本特征、文化的载体) 3、有人说洛神之美展现了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底蕴,请同学们结合课本思考: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可以称之为中华文明吗?文化和文明完全对等吗?学生活动 1、学生观看视频,组织语言,谈内心感受 2、综合探究 洛神之美如何创造出来的 请同学们寻找我们身边有哪些文化 古代洛河自然风光之美是不是文化?为什么? 洛神之美通过哪些形式展现出来? 3、结合课本思考: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可以称之为中华文明吗?文化和文明完全对等吗?设计意图 通过综合探究,帮助学生理解文化的内涵、基本特征及文化的载体,感受到文化就在我们身边,达成科学精神。环节三:论证议题二 千年变迁,探寻文化教师活动 我们观看视频的时候感叹于强大的制作。 下面我们就舞蹈的制作背景来探寻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我们一起进入综合探究二,请同学小组合作,结合材料,思考“洛神飞天”这一文化现象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学生活动 综合探究 思考“洛神飞天”这一文化现象与政治、经济的关系设计意图: 通过综合探究,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引出“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环节四:论证议题三 千年圆梦,文化自信教师活动 我们欣赏着飞天洛神,演绎着传统文化之美;我们也见证着展示科技成就的神州系列飞向太空,我们现今的航天梦与古老的航天梦一脉相承。 1、请同学们分享你们在搜集航天资料中的所得。 2、请我们的朗读者来为我们朗读献给航天人的诗学生活动 学生组织语言,阐述所想 朗诵诗歌设计意图 通过分享,帮助学生增强文化自信,达成学科核心素养6.板书设计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请同学们设计本课的知识体系,完成课后练习8.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 设置三个议题,一例贯穿课堂,探究文化的内涵与功能,最后进行情感升华,帮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9.教学反思与改进 (课堂未实施,无法填写)10.学习评价设计 (1)课前评价:在学习本课前,给学生发学历案,帮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在批阅学历案时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评价 (2)课中评价:在课堂上通过语言赞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3)课后评价:通过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总结,给予表现突出的学生鼓励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