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3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3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教学设计
一 课标要求
1.描述与分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要求。
2.解释与论证:立足国情、交流互鉴的原因。
3.预测与选择: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4.辨析与评价:辨析“文化复古主义”与“全盘西化论”的错误实质。
二 教学目标
必备知识:近代以来错误观点;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要求;立足国情交流互鉴的原因、成果和要求。
关键能力:1.结合近代以来我们对待外来文化的两种错误观点,理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要求。
2.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理解实现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原因及要求。
三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科学精神:科学把握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
3.公共参与:正确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有益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要求2.教学难点:立足国情交流互鉴的原因及要求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运强,中华文化发展经历了古代的灿烂辉煌近代的衰微和现代的繁荣昌盛想当年盛唐之际,千国朝拜,但是随着近代中西文明大碰撞以后,我国的保守,中华文化走进衰微,1919年五四运动,百年抗争百年奋斗今天的中国文化繁荣国运兴盛,今天我们分析这盛世背后的文化因素。近代衰微和现代繁荣的原因及做法今天学习《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2、新课讲授
(一)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小故事 乾隆皇帝拒绝外国人学习汉语。
1问 在思想文化的角度上你认为近代衰微的原因是什么?
近代以来,对待外来文化,中国文化界曾有过两种激进的观点:彻底拒斥外来文化的文化复古主义、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全盘西化论。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两种错误观点: ppt
◆全盘西化论认为,“中国的问题,根本就是整个文化的问题”,中国文化的出路就是要中国文化彻底地西化。问:
◆文化复古主义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千年道统不能丢弃,中国文化的唯一出路就是要重新确立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恢复“儒教”,返回孔孟之道,在全社会提倡尊孔运动,倡导诵经复古;四书五经就是当代文化,只要念好四书五经就能够建成文化强国。
2问:你认为上述观点存在哪些不足和局限?
点拨:那种一味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被称为“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文化复古肯定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拒绝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不能辩证的看待文化不愿意学习西方先进文化, 食古不化的复古主义。
全盘西化论对反对文化本位,冲击国粹思潮,学习西方文明思想民主自由对反对独裁专制和愚昧落后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那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也是局限的,历史和实践证明,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
过渡: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呢?
【相关链接】
2019年5月15日,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如果人类文明变得只有一个色调、一个模式了,那这个世界就太单调了,也太无趣了!我们应该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做慢和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
问:从相关链接你能看出什么
学生:阅读思考并回答
点拨:我们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的交流与交融。
过度 在一个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如何战胜内外交困,如何引领中华民族复兴?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相关链接 十月革命和王明
学生:思考回答 结合历史史实
王明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他从莫斯科归国后,教条主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犯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了重大损失。结合上述材料,谈谈王明在运用马克里主义时犯了什么错误 中国革命成功的因素又是什么?
点拨:近代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器物、制度层次深入到思想文化层次。鸦片战争后,魏源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引导人们开始从器物层次学习西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思想,并且将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付诸实践。他们学习西方是在肯定封建制度和纲常伦理的前提下进行的。中日甲午战争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变法维新运动,使专制、兴民权、变法图强成为一股强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几乎与此同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则主张西方的民主典和制,并开始了革命实践。20世纪初期的新文化运动则深入到思想文化层次。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二)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
ppt 习近平思想
3、结束新课
总结本课知识点:
一、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错误倾向。
彻底拒斥外来文化的文化复古主义、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全盘西化论。
2.措施。
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我们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二、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
1.原因: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2.成果: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
3.措施:(1)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2)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
4、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近代以来错误观点;了解了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要求,掌握了立足国情交流互鉴的原因、成果和要求。能够更加理性客观的看待外来文化,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
板书设计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一、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错误倾向
2.措施
二、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
1.原因
2.成果
3.措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