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理解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认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的好制度。
2、科学精神: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
3、公共参与:通过社会实践,感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的区别。
二、教学准备
【教师】:整合教材、收集案例、设计探究体验活动、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教材(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要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原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搜集与知识联系的案例(有条件的学生可以走访当地人大、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探究人民代表大会与“一府一委两院”的职权及相互关系)
三、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检查(教师提出预习问题,学生看教材内容回答)
导入: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提出导入性问题: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个制度好在哪?
教师:(点明本框的总议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好制度
新课讲授: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内容——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习近平同志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论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
问题思考: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学生交流(略)
教师:议题一: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活动设计:PPT:探究:我国的国家权力是如何运行的?
学生交流: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信息进行交流回答
教师:PPT:出示国家权力的运行示意图。
教师讲述:我国国家权力的运行——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定期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行政、监察、审判、检察等国家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那么,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呢?
学生交流:略
教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定期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人民民主专政历史任务的政权组织形式。政权组织形式也叫政体。
活动设计:同学们分组讨论:国体和政体之间是什么关系?
学生交流:略
教师: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在我们国家,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政体。
活动设计:
学生交流:略
教师:决定因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是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
活动设计: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内容,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其他国家制度之间的关系
教师概括讲解,引导学生区分:我国的国家制度、根本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出示PPT: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思考(1)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什么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
学生交流:略
教师总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体现人民主权原则,突出强调权为民所赋,最充分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国家的其他制度,包括行政制度、监察制度、司法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立法创制出来的,都要受其统领和制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突出的制度优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定期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人民民主专政历史任务的政权组织形式。
活动设计:
PPT:探究: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案例,谈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哪些优越性?
学生交流:略
教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突出的制度优势。
活动设计:
PPT:出示图片《开国大典》等,引导学生根据图片,谈谈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什么优势?
学生交流:略
教师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的原文,只列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和6位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的姓名,而毛泽东宣读时则根据张治中的建议,将56位政府委员全部补全。这个名单包括了为新中国诞生而做出重要贡献的各方面代表人物。在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副总理董必武、郭沫若、黄炎培、陈云五人中,有两位不是共产党人。中央政府领导人员的构成,充分说明了中央人民政府是真正的人民政府,中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与统一。
教师总结升华: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力地保证了全国各族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广泛的民主权利,促进了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活动设计:
PPT:出示图片《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引导学生根据图片,谈谈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什么优势?
学生交流:略。
教师: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广泛调动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心,艰苦奋斗,朝着国家的发展目标前进。
活动设计:
PPT:国家权力的运行示意图,引导学生结合示意图,谈谈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什么优势?
学生交流:略
教师: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集体行使职权,集体决定问题;在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前提下,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既能保证国家权力始终掌握在人民手中,又有利于各个国家机关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履行职责。
活动设计:
PPT:出示图片《维护祖国统一》等,引导学生根据图片,谈谈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什么优势?
教师: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城自治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总结提升:
PPT: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哪些优势和特点 结合材料,说明怎样才能更好地彰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和特点。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2)要更好发挥人大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健全人大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使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为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同时,要完善人大专门委员会设置,优化人大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结构。
教师:议题二:中西政治对比,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活动设计:
PPT:结合图片《十四五规划制定过程》,根据图片,谈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何基本功能?
学生交流:略
教师: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基本功能,就是把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照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并使之成为全体公民共同遵守的法律规范。
活动设计:
引导学生阅读分享教材的探究与分享内容,引导学生探究:结合所学知识和课前搜集的资料,讨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政治制度模式有什么区别?
学生交流:略
教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
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指明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之间的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要求和最大优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制度平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统一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主体地位、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党的领导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平台,是必须牢牢坚持的根本制度安排。
教师点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领导人民组织建立起来的;党的意志要变成国家意志,必须通过人大行使职权来实现;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怎样实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党的领导有机结合——把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国家意志,并使之成为全体公民共同遵守的法律规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四、小结:学生总结,教师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本节课的知识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五、课堂练习:略
六、布置作业:理解记忆,做好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第五课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什么:含义
组织活动原则
地位
为什么:必要性
重要性(优越性)
怎么办:坚持和完善
教学反思:本框教学设计结合课标定位,从知识体系上围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重点突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好制度,利用ppt设计问题情境,通过图片、典型材料、教材的探究与分享进行议题设计(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西政治对比,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为什么”上进行重点引导和分析讲解,最后帮助学生形成本框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对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认同。
不足之处是选用的材料不够鲜活,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