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上期末复习系列——期末模拟试卷(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上期末复习系列——期末模拟试卷(三)

资源简介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上期末复习系列
——期末模拟试卷(三)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把古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称为为四大文明古国的最主要依据是这些地区 ( )
A.最早出现了人类 B.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
C.最早建立了奴隶制国家 D.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最大
2.世界上最早建立的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是(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中国夏朝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埃及
3.尼罗河流域有许多世界公认的“埃及符号”, 下列各项与其相符的是( )
A.泰姬陵 B.金字塔 C.甲骨文 D.《汉谟拉比法典》
4.参观法国卢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块黑色石柱(见右图)
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该石
柱上部的浮雕表达的政治观念是( )
A.王权神授 B.民主共和
C.主权在民 D.天赋人权
5.如果你生活在古代印度,下列情况中最有可能碰到的是( )
A.法老在役使大批奴隶建造金字塔
B.商人的女儿与官吏禁止通婚,等级森严
C.很多手工业者从事青铜铸造业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D.柏拉图在和学生们探讨哲学问题
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建立者是( )
A.黄帝 B.禹 C.启 D.赢政
7.右边是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图片。据图片的内容判断,该同学探究的主题应是( )
A.商朝文字 B.商朝青铜器
C.西周文字 D.两周青铜器
8.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9.下列哪一历史知识能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希腊的历史文化?( )
A.种姓制度 B.大化改新 C.《荷马史诗》 D.《汉谟拉比法典》
1O.在西欧封建社会,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是( )
A.世俗封建主 B.宫相丕平 C.封建庄园 D.基督教会
11.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封建庄园、丕平献土、城市兴起。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上古亚非文明 B.上古欧洲文明 C.亚洲封建国家 D.欧洲封建国家
12.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结束,封建社会开始的时间和事件是( )
A.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 B.395年罗,马帝国分裂
C.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D.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
13.小凌同学代表小组发言时说:“这是个独特的民族,它是战争狂徒,用战车把宗教传播到西亚、北非等地,穆斯林的足迹从此遍及四方;它又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这个“独特民族”指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古代埃及 B.古代希腊 C.古代罗马 D.古代阿拉伯
14.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和创新的国家。古代日本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的改革是( )
A.伯里克里改革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克里斯提尼改革
15.“圣诞节”作为宗教节庆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与该节从相关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16.有一首歌这样唱道:“……不知今宵是何时的云烟,也不知今夕是何夕的睡莲,只愿能够化作唐宋诗篇”,那么在“唐宋诗篇”中被称为“诗圣”的唐朝诗人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17.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所说的第二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 )
A.火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造纸术
18.下列诗词所评述的历史现象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岜犹藏万家室。” ——杜甫《忆昔》
②“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李白《古风》
③“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毛泽东《沁园春·雪》
④“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④①③ D.④①③②
19.学习宋元历史后,某班四位同学作了如下主题演讲,你认为最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B.多元文化的碰撞和文明高度发展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20.右边是某同学整理的“赤壁之战”资料卡
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是赤壁之战的( )
A.时间 B.交战双方
C.结果 D.影响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两个自由民打架,一个被打瞎了一只眼睛,对方就同样要被打瞎一只眼睛作为惩罚;被人敲掉牙齿,就要敲掉对方的牙齿。
材料二:“上天为了世界的繁荣,用自己的口、双手、双腿与双脚相应地创造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与首陀罗。”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材料一反映了哪部法律的内容?这部法典有何历史地位?(4分)
(2)材料二体现了哪一国家的什么制度?该制度对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4分)
(3)你认为材料一的法律和材料二的制度,它们共同的实质是什么?(2分)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2.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曾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作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材料二 :德国法学家曾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她”指古希腊的哪一城邦?当时“她”设立了哪些机构并采取了什么方法来实现民主制度?(5分)
(2)法律是古罗马人留给后人的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其中第一部成文法的名称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这一观点的?(4分)
(3)从两则材料中我们能得出一个什么结论?(1分)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3.朝代接龙(排一排,把下列朝代按建立的先后顺序排列)(10分)
唐、商、三国两晋南北朝、夏、宋、秦、隋、五代十国、明、元、汉、清、周
夏→ ① → ② → ③ → ④ →三国两晋南北朝→ ⑤ → ⑥ →五代十国
→ ⑦ → ⑧ →⑨ → ⑩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24.历史诊所:请同学们判断下列说法有没有错误之处。如有,请直接在题干中用下划线划出来,并简要说明理由或改正。(10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小高问:“小亮,你知道我国出现铁农具是什么时候吗?”
小亮:“这个问题难不倒我,是在秦朝呗!”
理由:
(2)小兵问:“小红,我对中国历史上的古代战争非常感兴趣,你能给我推荐一本介绍兵法的古代军事著作吗?”
小红:“那太简单了,你看看司马迁的《史记》吧!”
理由:
(3)小青问:“小明,你知道佛教起源于哪里吗?”
小明答道:“当然知道,我们中国这么多佛教寺庙,当然是起源于中国。”
理由:
(4)小张:“小李,据说你对三国时代的历史非常感兴趣,你都喜欢哪些人 物?”
小李:“有商鞅、刘备、诸葛亮,还有孙权。”
理由:
(5)小文:“小珍,你刚从河南洛阳旅游回来,给我介绍介绍当地的名胜古迹。”
小珍:“你看这是我拍的照片,这张是洛阳的白马寺,这张是洛阳的云冈石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理由:
25.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O分)
材料一: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的葬礼上发表演说时说道:“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古代哪一国家的民主制度?(1分)其制度有何局限性?(2分)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材料二中的“郡守”“县令”表明当时实行什么制度?(1分)这种制度与西周的分封制相比有什么变化?(2分)
(3)材料三的政治制度称作什么?(1分)这一制度在哪个朝代得到完善?(1分)
(4)材料二、三的政治制度最突出的共同特点是什么?(1分)与材料二、三的制度相比较,材料一的政治制度最明显的不同之处是什么?(1分)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6.阅读分析材料,回答问题:(1O分)
材料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材料二:秦末,统治者征发繁重的赋税和徭役,人民负担沉重,社会矛盾尖锐。后来,便在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中,短命而亡了。
材料三:唐太宗把君主和人民比作舟和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而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减轻农民负担,国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太平盛世。
(1)材料一中的这句话是谁提出来的?他是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2分)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根据材料二,下列选项中,你认为哪个封建王朝和秦朝情况最为相似?(2分)( )
A.隋朝 B.西汉 C.南宋 D.元朝
(3)唐太宗统治时期,采取了哪些措施发展农业生产?试举一例。出现了什么太平盛世?(4分)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以史可以为鉴,你觉得以一卜材料对我们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B
A
B
B
B
C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D
D
B
B
B
A
C
B
C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
(1)《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4分)
(2)古代印度,(1分)种姓制度,(1分)激化了社会矛盾,佛教诞生。(2分)
(3)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2分)
24.
(1)秦朝
理由:铁农具出现于春秋时期。(2分)
(2)司马迁的《史记》
理由:《史记》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并非兵书,可改为孙武的《孙子兵法》或孙膑的《孙膑兵法》。(2分)
(3)中国
理由: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2分)
(4)商鞅
理由:商鞅是战国时期的人物,并非三国时代的人物。(2分)
(5)云冈石窟
理由: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并非河南洛阳。(2分)
26.
(1)孟子,儒家(2分)
(2)A(2分)
(3)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2分)
贞观之治(2分)
(4)略(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