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如何逃生(课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通用版(共1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地震如何逃生(课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通用版(共19张PPT)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地震”:
地壳板块互相挤压,导致板块内部存在或拉伸或挤压的内部应力,当某一天这个应力超过板块所能承受的极限时,地面就会被拉开一条裂缝或者突然向上折叠并崩开,就形成了地震。
地 震 烈 度
1---2度 人无感觉,只有仪器才能记录到;
3 度 在夜深人静时人有感觉;
4~5度 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摇晃;
6度 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7~8度 房屋受到破坏,地面出现裂缝;
6~10度 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11~12度 毁灭性的破坏;
当地震来了..人们通常第一个反应就是:

破坏性地震发生时,从人感觉到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
12秒
地震时如何逃生
(一)震前——防震准备
(二)震中——避震
(三)震后——自救与互救
一、震 前
1、认识地震前兆
地下水异常、动物异常、气象怪异、大地活动异常
2、做好家庭防震准备
清理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
把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放在安全的地方。
准备一个家庭防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 包中应装入(1)饮用水(2)食品(3)急救医药品(4)便携式收音机、手电筒、应急灯、哨子、绳索、干电池(5)内衣裤、毛巾、手纸等。其中,水、食品和药品要定期检查、更换;电池也要定期检查,更换。手电筒、应急灯和哨子等要教会孩子使用。
二、震中--避震
震时是逃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如:1. 坚固家具附近;2. 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伏地
遮挡
手抓牢
1. 蹲下或坐下,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有可能时,将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
2.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
3.脸朝下,低头、闭眼,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
4.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身体姿势
1、发生地震时,班内的老师要冷静地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老师躲在讲台旁。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
2、撤离过程中学生也可用书包等身边的软实物体护头,还要防止踩踏与恐慌。
3、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4、不要回到教室去。
5、不要站在窗外!千万不要跳楼!
学校避震
补充:可以教孩子避震时蹲在暖气旁。暖气的承载力较大,金属管道的网络性结构和弹性不易被撕裂,即使在大幅度晃动时也不易被甩出去;暖气管道通气性好,不容易造成窒息;管道内的存水还可延长存活期。更重要的一点是,如果震后不幸被埋压,采用击打暖气管道的方式向外界传递信息。
如果你来不及逃到室外,这里都可以是:
家中避震
最好躲在支撑多、空间小的卫生间
小结一下:
抓住黄金12秒预警时间:先躲后跑
室内避震
室外避震
“伏而待定”,就地躲避,利用三角空间,蹲或趴下,护住头部。
尽量到开阔的空地,降低重心,护好头部。
三、震后自救
1、震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你的环境还可能进一步恶化,你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稳定下来,设法脱险。
2、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
3、搬开身边可搬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
4、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压埋;
5、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
6、不要乱叫,保持体力,用敲击声求救。
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