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鹿城区中小学体育学科“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模板八年级《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及运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分析设计理念 本单元以《课程标准》(2022版)和省《纲要》(2019版)为指导,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以体前换手运球技术学练为主线,落实“能力为先”的价值导向。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关注个体差异,围绕体前换手运球技术方法及运用的关键问题,给学生设计问题串,营造讨论气氛,驱动学生解决体前换手运球技术方法及运用的关键问题,在学练中提高技能,发展体能,学会学习;通过探究、合作使学生体验和感受篮球的乐趣,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教材分析 篮球内容是水平四的限学内容,篮球体前换手运球技术方法及运用是八年级内容,共6课时。篮球体前换手运球的方法简单实用,具有动作迅速、隐蔽突然、易于与其他技术街接,对球的保护好等特点,是比赛中运用最广泛的运球突破技术。分析体前换手运球的技术及运用特点,从发展身体素质方面,变向运球技术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灵敏、协调素质;从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角度,学生可以通过利用这一技术摆脱防守而获得自信与成就感,培养超越对手的勇气与自信心。 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学生在体前换手运球中可能会出现变相突破动作不连贯,在比赛运用中碰到移动障碍时突破不够快速,手眼不够协调等关键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掌握控制球能力及手脚的协调配合能力,以及在各种不同情况下如何正确合理运用此技术。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八年级女生,每个班级20人左右。他们认知水平上,以形象思维为主,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某一个具体的动作,身高、体重的生长速度较快,但女生对篮球的技术掌握和男生存在稍大差异。大部分女生已经基本掌握篮球运球技术,但球性一般,脚步移动不灵活,因为青春期害羞而不敢大胆地做出技术动作。 因此在教学时,要设计新颖、有趣、科学的练习方式,帮助学生克服青春期害羞的心理。根据女生的特点教师可进行分组多次讲解示范,以鼓励为主,引导女生能主动的进行技术动作学练,解决体前换手运球技术方法及运用的关键问题,以及把体前换手运球技术动作运用到比赛中。安全防范 1.课前安全预防 分析教材中的危险因素,比如传球过程中,比较容易扭伤手指,课前做好学生告知工作,引起学生重视。布置器材时,尽量以简单布置为主,充分利用已有的场地和器材。 2.课中安全防范 上课时,学生必须穿着宽松衣服、运动鞋。钥匙、硬币、校牌等尖锐物品应放在指定地点。教师带领学生做充分的准备活动,学生练习时经常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并且时刻关注场地上是否存在安全因素,比赛中变换队形时注意安全,不拥挤,避免摔倒受伤,课中有身体不适现象要及时告知老师。 3.课后安全措施 重视放松活动,带领学生进行充分的放松。下课后,关注操场上是否有遗漏的器材,避免造成因无教师管理导致学生课间受伤八年级《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及运用》单元计划单元目标 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体前换手运球的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以及比赛中的运用价值。 在面对障碍防守、比赛等递增难度下,能完成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接传球、投篮,并且做到手眼协调、动作连贯,精准传球,投篮命中。发展灵敏性、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 在学练中表现出享受运动,乐于探究、善于合作、决策果断的品质。 单元 课时数 6 1a2b3c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 重点与难点 (关键问题) 教学策略第 1 课 时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方法 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出体前变向运球的动作要领。 在10米内能连贯地完成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动作过4个障碍物,能做出行进间变向运球,并且能做到降中心加速过障碍物。 表现除享受运动,善于合作,敢于展示自己的品质。 体前换手不协调,做不到换手后降重心的加速前进 单一身体练习: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障碍物 组合练习: 原地持球做“三威胁”传球假动作+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过4个障碍物 3比赛(游戏): 体前换手运球+过消极防守第 2 课 时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练习方法1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动作要求,以及体前变向换手跨步、蹬地大幅度运球和加速前进(最快第一步)的练习方法 在面对障碍物和有弹力带的阻碍时,能做出体前变向运球的动作,并且能降重心,大幅度运球和加速前进。 3.在小组合作学练及游戏比赛中表现除享受运动,善于合作的能力 大幅度运球后能否做到降重心,控制球加速前进(最快第一步) 单一身体练习: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最快第一步)。 组合练习: 后一个同学用弹力带拉住前一个同学,前一个同学行进间快速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4个障碍物+传球对面同学 3. 比赛(游戏):体前换手变向运球4个过障碍来回接力赛第 3 课 时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练习方法2 1.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跨步、蹬地大幅度运球和加速前进的原因,及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障碍+传球的练习方法 2.在面对障碍物时,能做出加速体前变向运球的动作,且在过障碍后传准目标。 3.在小组合作学练及游戏比赛中表现除享受运动,善于合作的能力 加速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后传球的准确度 单一身体练习: 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4个障碍物+传球到墙上标志点。 组合练习: 行进间传接球2次+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2个障碍物+传球到墙上标志点。 比赛(游戏):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一个障碍后持球 右脚跳过 5小个障碍后继续换手运球换左脚跳过 5个障碍比快第 4 课 时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运用方法1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在比赛时的作用。 2.在1对1模拟比赛时,面对消极防守的移动障碍能做出一次体前变向运球的动作,在1对1模拟比赛时,面对消极防守的移动障碍多次干扰下能做出多次体前变向运球的动作。 3.在小组合作学练及游戏比赛中表现除享受运动,善于合作的能力 1.模拟比赛有移动障碍时,不能果断做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1.单一身体练习: 一对一消极防守下做出一次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2.组合练习: 两人一组,传接球一次+一对一消极防守下完成一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到对面圈内。 3.比赛(游戏): 一对一消极防守下完成两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到对面圈内得一分,2分钟内看谁得分多。第 5 课 时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运用方法2 1.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在有消极防守下如何快速多次做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2.在2对1模拟比赛时,面对消极防守的移动障碍能做出传接球配合和至少一次体前变向运球的动作,在2对1模拟比赛时,面对消极防守的移动障碍在10米内10秒内完成传接球配合和一次体前变向运球的动作。 3.在小组合作学练及游戏比赛中表现除享受运动,善于合作的能力 1.在需要多次体前换手运球突破时动作不够连贯 1.单一身体练习:二对一消极防守下,2个学生传接球配合+一次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到圈内。 2.组合练习: 二对一消极防守下,2个学生传接球配合+一次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10米内)+投篮 3. 比赛(游戏):二对一比赛快速运用体前换手方法 突破防守后投篮。第 6 课 时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运用方法3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在有积极防守下如何快速多次做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在2对2模拟比赛时,面对消极防守的移动障碍在固定区域内2个人都能至少一次体前变向运球的动作,在3对3模拟比赛时,面对消极防守的移动障碍在在固定区域内3个人都能至少一次体前变向运球的动作。 3.在小组合作学练及游戏比赛中表现除享受运动,善于合作的能力 模拟比赛有移动障碍时,不能连续快速做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单一身体练习: 二对二消极防守+固定区域内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到圈内(每人至少一次) 组合练习: 二对二消极防守+固定区域内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每人至少一次)+投篮 比赛(游戏): 半场三对三比赛模块 篮球 课次 6-1 年级班级 八年级1班 教师教学内容 1.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方法:体前变向运球过障碍物教学目标 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出体前变向运球的动作要领。 在10米内能连贯地完成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动作过4个障碍物,能做出行进间变向运球,并且能做到降中心加速过障碍物。 表现除享受运动,善于合作,敢于展示自己的品质。关键问题 体前换手不协调,做不到换手后降重心的加速前进教学过程 学练内容 学练标准 组织形式 与安全措施 问题设计 练习 次数 练习 时间准备部分 8' 课堂常规 队列队形 四面转法、原地踏步、齐步走 热身跑“红绿灯” 教师引导学生看老师手上的牌子,绿灯高运球,黄灯低运球,红灯换手运球。 球性练习 4.1胯下“8”字地滚球 4.2手指拨球 4.3原地左右、前后拉球 1.眼睛注视老师,安静听讲 2.反应迅速,动作整齐,精神饱满,认真听讲。 3.跟上教师节奏,运球时抬头看老师,提高动作完成质量,充分热身 4.站在指定标志点上,跟着教师口令练习,充分完成准备活动的球性练习 1.两列横队 (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离) 2.一路纵队(安全提示:人与人之间保持合理距离,按照教师指定的路线和方法进行热身跑练习) 3. 二列横队 (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离) 在比赛中遇到防守队员时,怎么样才能突破得分? 你能说出哪几种形式运球突破? 1 1 1 ≥20 1’ 1’ 4’ 2基本部分 27' 篮球体前变向运球技术方法 单一身体练习 1.1原地体前换手运球 1.2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1个障碍物 1.3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4个障碍物 组合练习 2.1原地持球做“三威胁”传球假动作+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过4个障碍物 2.2原地持球做“三威胁”投篮假动作+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过4个障碍物 2.3分层教学 ①同伴互助原地体前换手运球; ②快速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4个障碍物; ③连续体前换手运球过2个障碍物+行进间投篮 3游戏 体前换手运球+过消极防守 1.1学生都能连贯协调做出体前换手运球10次。 1.2 70%的学生能做出换手、上步、转体、探肩明显动作,利用障碍物的斜度让学生体大幅度运球降重心和脚步变化。 1.3通过连续过4个障碍物,学生能比较顺利做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动作,放松、自然流畅,70%以上的学生能体会节奏变化和人随球转移身体降重心。 2.1学生能做出“三威胁”传球假动作后进行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动作,80%以上的学生掌握大幅度运球降重心和脚步加速的节奏。 2.2学生能做出“三威胁”投篮假动作后进行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动作,80%以上的学生掌握大幅度运球降重心和脚步加速的节奏。 2.3根据学生水平,同质分层;大部分比较流畅完成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突破,优生能快速突破后接上篮。 3传球后,传球者及时跟进,做消极防守,接球者运球做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突破,整个技术动作过渡连贯,有节奏、身体重心变化,组合练习完成率达80% 1.两列横队 (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离) 1.1 1.2两列横队 (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离) 1.3四列纵队,四个人一组(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离)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4个障碍物 2.1四列纵队,四个人一组(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 2.2 5列纵队,四个人一组(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 2.3同质分层8列纵队四组,一组原地体前换手运球,一组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4个障碍物,六组连续体前换手运球过2个障碍物+行进间投篮 两列横队,相对的两人一组 (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离) 思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怎么样能快速过障碍物?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障碍物是否需要变速(即加速度)? 3.在移动障碍前怎么才能快速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突破防守? ≥10 ≥10 ≥8 ≥8 ≥8 ≥5 ≥5 10'' 20'' 30'' 30'' 30'' 35'' 30''结束部分 5' 放松操:拉伸操。 教师小结学生的课堂表现。 宣布下课,回收器材 1.集合放松,调整呼吸、充分放松,态度认真 2.师生互评,及时修正 3.学生积极收还器材 1..两列横队 (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离) 1 3' 1’ 1’场地器材 场地:篮球场1个 器材:篮球、障碍物各20个, 音响1台作业 原地左右手高低运球200次 原地体前换手运球200次反思 本课巧妙运用斜标志杆障碍物,设计了变向运球与斜障碍物相结合,让学生体会大幅度运球降重心和脚步变化,体育设置由简到难,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对于解决关键问题都有很大帮助!整节课技术教学方面从上往下,围绕着“人---球---障碍物”,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流程合理衔接很骨感,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设计都很丰满。有效落实教学重难点,充分体现了分层教学。同时也有不足之处:1.细节方面还有进一步提高;比如:怎么分层,按什么分层,学生又如何知道自己达到怎么样的水平去分层,2.没能抓住优生的优势,比如水平超好的学生可以当小老师,协助老师一起帮助同学提高练习效果。模块 篮球 课次 6-2 年级班级 八年级1班 教师教学内容 1.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练习方法1: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最快第一步)练习教学目标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动作要求,以及体前变向换手跨步、蹬地大幅度运球和加速前进(最快第一步)的练习方法 在面对障碍物和有弹力带的阻碍时,能做出体前变向运球的动作,并且能降重心,大幅度运球和加速前进。 3.在小组合作学练及游戏比赛中表现除享受运动,善于合作的能力关键问题 大幅度运球后能否做到降重心,控制球加速前进(最快第一步)教学过程 学练内容 学练标准 组织形式 与安全措施 问题设计 练习 次数 练习 时间准备部分 8' 课堂常规 队列队形 四面转法、原地踏步、齐步走 热身跑“红绿灯” 教师引导学生看老师手上的牌子,绿灯高运球,黄灯低运球,红灯体前换手变向运球。 球性练习 4.1胯下“8”字地滚球 4.2手指拨球 4.3原地体前换手运球 1.眼睛注视老师,安静听讲 2.反应迅速,动作整齐,精神饱满,认真听讲。 3.跟上教师节奏,运球时抬头看老师,提高动作完成质量,充分热身 4.站在指定标志点上,跟着教师口令练习,充分完成准备活动的球性练习 1.两列横队 (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离) 2.一路纵队(安全提示:人与人之间保持合理距离,按照教师指定的路线和方法进行热身跑练习) 3. 二列横队 (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离) 要快速完成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要做到什么? 降重心,跨步大幅度运球对突破防守有什么作用? 1 1 1 ≥20 1’ 1’ 4’ 2’基本部分 27' 一、篮球体前变向运球练习方法 1. 单一身体练习 1.1复习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过四个障碍物 1.2前一个同学原地运球,听到后一位同学击掌声后,前一位同学快速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1个障碍物(最快第一步) 1.3后一个同学用弹力带拉住前一个同学,前一个同学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1个障碍物 2.组合练习 2.1后一个同学用弹力带拉住前一个同学,前一个同学行进间快速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4个障碍物+传球对面同学 2.2后一个同学用弹力带拉住前一个同学,前一个同学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4个障碍物+投篮 2.3分层教学 ①快速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4个障碍物; ②连续体前换手运球过2个障碍物+行进间投篮 ③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消极防守+投篮 3比赛 体前换手变向运球4个过障碍来回接力赛 1.1学生都能连贯协调做出体前换手运球。 1.2 学生能听到同伴击掌声后快速做出跨步、蹬地 大幅度运球降重心和加速前进(最快第一步)。 1.3 80%的学生系上弹力带后能做出大幅度运球过障碍物后加速前进(最快第一步)的能力,20%的学生系上弹力带后能快速做出大幅度运球过障碍物后加速前进(最快第一步) 80%学生被弹力带拉住能完成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连续过4个障碍物,掌握大幅度运球降重心和脚步加速前进,并能传出球,20%的优秀学生被弹力带拉住能快速完成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连续过4个障碍物,掌握大幅度运球降重心和脚步加速前进,并能精准传球给同伴 2.2 80%以上的学生掌握大幅度运球降重心和脚步加速的节奏,70%的学生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接投篮动作能顺利连贯 2.3根据学生水平,同质分层;90%以上学生能完成体前变向换手过4个障碍物,并且能做到大幅度运球、降重心后加速前进,80%的学生能连续体前换手运球过2个障碍物+行进间投篮,整个动作协调连贯。60%的学生能流畅的完成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消极防守+投篮。 3.学生能做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突破,整个技术动作过渡连贯,有节奏、身体重心变化、以及接球后加速前进。 1.四列纵队 (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离) 1.1 1.2两列横队 (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离) 1.3二列纵队,两个人一组(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离)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1个障碍物 2.1四列纵队,四、五个人一组(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 2.2四列纵队,四个人一组(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 2.3同质分层8列纵队四组,一组原地体前换手运球,一组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4个障碍物,六组连续体前换手运球过2个障碍物+行进间投篮 5人一组 (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 过障碍物时如何连贯协调地做出完成动作? 为什么要跨步蹬地大幅度运球? 弹力带对你有什么帮助? 4.如何做好连续提前变向换手过障碍物? 5.如何能在连续快速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后精准传球或投篮? ≥10 ≥10 ≥8 ≥3 ≥3 ≥5 1 25'' 30'' 30'' 30'' 30'' 30'' 3'结束部分 5' 1.放松操:拉伸操。 2.教师小结学生的课堂表现。 3.宣布下课,回收器材 1.集合放松,调整呼吸、充分放松,态度认真 2.师生互评,及时修正 3.学生积极收还器材 1..两列横队 (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离) 1 3' 1' 1'场地器材 场地:篮球场1个 器材:篮球、障碍物各20个,弹力带10根 音响1台作业 原地体前换手运球200次 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200次反思 本课巧妙运用弹力带,让学生体会快速大幅度运球降重心和脚步变化,体育设置由简到难,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对于解决关键问题都有很大帮助!整节课技术教学方面从上往下,围绕着“人---球---弹力带”,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流程合理衔接很骨感,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设计都很丰满。有效落实教学重难点,充分体现了分层教学。同时也有不足之处:1.细节方面还有进一步提高;比如:怎么分层,按什么分层,学生又如何知道自己达到怎么样的水平去分层,2.没能抓住优生的优势,比如水平超好的学生可以当小老师,协助老师一起帮助同学提高练习效果。模块 篮球 课次 6-3 年级班级 八年级1班 教师教学内容 1.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练习方法2: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障碍+传球练习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跨步、蹬地大幅度运球和加速前进的原因,及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障碍+传球的练习方法 2.在面对障碍物时,能做出加速体前变向运球的动作,且在过障碍后传准目标。 3.在小组合作学练及游戏比赛中表现除享受运动,善于合作的能力关键问题 加速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后传球的准确度。教学过程 学练内容 学练标准 组织形式 与安全措施 问题设计 练习 次数 练习 时间准备部分 8' 1.课堂常规 2.队列队形 四面转法、原地踏步、齐步走 3.热身跑 学生行进间体前换手运球,学生听老师哨音后,连续做原地运2次球后体前换手变向运球。 4.球性练习 4.1胯下“8”字地滚球 4.2手指拨球 4.3原地体前换手运球 1.眼睛注视老师,安静听讲 2.反应迅速,动作整齐,精神饱满,认真听讲。 3.跟上教师节奏,运球时抬头看老师,提高动作完成质量,充分热身 4.站在指定标志点上,跟着教师口令练习,充分完成准备活动的球性练习 1.两列横队 (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离) 2.一路纵队(安全提示:人与人之间保持合理距离,按照教师指定的路线和方法进行热身跑练习) 3. 二列横队 (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离) 1.快速完成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突破后怎么样给同伴助攻? 1 1 1 ≥20 1’ 1’ 4’ 2’基本部分 27' 一、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练习方法2 1. 单一身体练习 1.1复习前一个同学原地运球,听到后一位同学击掌声后,前一位同学快速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1个障碍物(最快第一步) 1.2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4个障碍物+传球到墙上标志点 1.3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4个障碍物+传球对面同伴(等待接球同伴做左右脚步移动) 2.组合练习 2.1行进间传接球2次+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2个障碍物+传球到墙上标志点 2.2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2个障碍物+传球给同伴+投篮 3.比赛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一个障碍后持球 右脚跳过 5小个障碍后继续换手运球换左脚跳过 5个障碍比快 1.1学生能听到同伴击掌声后快速做出跨步、蹬地 大幅度运球降重心和加速前进(最快第一步)。 1.2 80%学生能顺利完成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障碍物+传球,20%学生能顺利完成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障碍物+精准传球 1.3 70%学生能顺利完成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障碍物+传球,30%学生能顺利完成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障碍物+精准传球到同伴手上 2.1 学生能完成行进间传接球两次,且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连续过2个障碍物,掌握大幅度运球降重心和脚步加速前进,准确传到墙上标志点 2.2 80%以上的学生掌握大幅度运球降重心和脚步加速的节奏,70%的学生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接投篮动作能顺利连贯 3.学生能做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突破,整个技术动作过渡连贯,有节奏、身体重心变化。 1.两列横队 (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离) 1.1 1.2五列纵队 (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离) 1.3 四列纵队,5个人一组(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离) 2.1五列纵队,二个人一组(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 2.2五列纵队,二个人一组(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 3.十个人一组 (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 ≥10 ≥5 ≥5 ≥5 ≥5 1 20'' 30'' 30'' 30'' 30'' 3’结束部分 5' 1.放松操:拉伸操。 2.教师小结学生的课堂表现。 3.宣布下课,回收器材 1.集合放松,调整呼吸、充分放松,态度认真 2.师生互评,及时修正 3.学生积极收还器材 1..两列横队 (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离) 1 3' 1' 1'场地器材 场地:篮球场1个 器材:篮球、障碍物各20个, 音响1台作业 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200次反思 本课设置由简到难,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对于解决关键问题都有很大帮助!整节课技术教学方面从上往下,围绕着“人---球---传球”,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流程合理衔接很骨感,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设计都很丰满。有效落实教学重难点,充分体现了分层教学。同时也有不足之处:1.细节方面还有进一步提高;比如:怎么分层,按什么分层,学生又如何知道自己达到怎么样的水平去分层,2.没能抓住优生的优势,比如水平超好的学生可以当小老师,协助老师一起帮助同学提高练习效果。模块 篮球 课次 6-4 年级班级 八年级1班 教师教学内容 1.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运用方法1:1对1消极防守下做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在比赛时的作用。 2.在1对1模拟比赛时,面对消极防守的移动障碍能做出一次体前变向运球的动作,在1对1模拟比赛时,面对消极防守的移动障碍多次干扰下能做出多次体前变向运球的动作。 3.在小组合作学练及游戏比赛中表现除享受运动,善于合作的能力关键问题 模拟比赛有移动障碍时,不能果断做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学过程 学练内容 学练标准 组织形式 与安全措施 问题设计 练习 次数 练习 时间准备部分 8' 1.课堂常规 2.队列队形 四面转法、原地踏步、齐步走 3.热身跑 学生行进间体前换手运球,学生听老师哨音后,连续做原地运2次球后体前换手变向运球。 4.球性练习 4.1胯下“8”字地滚球 4.2手指拨球 4.3原地体前换手运球 1.眼睛注视老师,安静听讲 2.反应迅速,动作整齐,精神饱满,认真听讲。 3.跟上教师节奏,运球时抬头看老师,提高动作完成质量,充分热身 4.站在指定标志点上,跟着教师口令练习,充分完成准备活动的球性练习 1.两列横队 (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离) 2.一路纵队(安全提示:人与人之间保持合理距离,按照教师指定的路线和方法进行热身跑练习) 3. 二列横队 (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离) 1.在面对移动防守障碍时,如何做到果断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突破防守? 1 1 1 ≥20 1’ 1’ 4’ 2’基本部分 27' 一、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运用方法1 1. 单一身体练习 1.1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4个障碍物+传球到墙上标志点 1.2 一对一消极防守下做出一次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1.3一对一消极防守多次干扰下做出多次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2.组合练习 2.1两人一组,传接球一次+一对一消极防守下完成一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到对面圈内 2.2两人一组,变向跑位传接球+一对一消极防守下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到对面圈内 3比赛 一对一消极防守下完成两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到对面圈内得一分,2分钟内看谁得分多。 1.1学生能顺利完成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障碍物准确传球到墙标志点。 1.2 60%学生能在消极防守下顺利完成一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动作,40%的学生能在消极防守下完成一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动作,且能做到快速突破,动作协调连贯。 1.3 70%学生在一对一消极防守多次干扰下顺利做出多次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30%学生在一对一消极防守多次干扰下做出多次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并且能做到快速突破,动作协调连贯。 两个学生原地传接球后,一位学生进行,另一位同学在消极防守下能在5米内完一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到对面圈内,80%的学生能顺利完成组合练习。20%的学生能顺利完成组合练习,且能做到快速变向突破,快速运球到圈内。 两个学生变向跑位传接球一次后,另一位同学在消极防守下能在5米内完一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到对面圈内,80%的学生能顺利完成组合练习。20%的学生能顺利完成组合练习,且能做到快速变向突破,快速运球到圈内。 3.学生能完成2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突破到达对面圈内,优秀的学生能快速完成整套动作,且能过渡连贯,有节奏。 1.1五列纵队(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离) 1.2两列横队 (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离) 1.3 两个人一组(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离) 2.1两个人一组(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 2.2两人一组(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 3.两人一组 (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 在面对防守队员时,怎么的配合能做出连续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在连续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突破后,同伴之间应该如何配合 3.在连续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突破后,同伴配合后,怎样进行有效的进攻? ≥5 ≥5 ≥5 ≥5 ≥5 1 20'' 20'' 20'' 30'' 30'' 5’结束部分 5' 1.放松操:拉伸操。 2.教师小结学生的课堂表现。 3.宣布下课,回收器材 1.集合放松,调整呼吸、充分放松,态度认真 2.师生互评,及时修正 3.学生积极收还器材 1..两列横队 (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离) 1 3' 1' 1'场地器材 场地:篮球场1个 器材:篮球、障碍物各20个, 音响1台作业 原地体前换手运球200次 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200次反思 本课设置由简到难,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对于解决关键问题都有很大帮助!整节课技术教学方面从上往下,围绕着“1对1消极防守”,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流程合理衔接很骨感,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设计都很丰满。有效落实教学重难点,充分体现了分层教学。同时也有不足之处:1.细节方面还有进一步提高;比如:怎么分层,按什么分层,学生又如何知道自己达到怎么样的水平去分层,2.没能抓住优生的优势,比如水平超好的学生可以当小老师,协助老师一起帮助同学提高练习效果。模块 篮球 课次 6-5 年级班级 八年级1班 教师教学内容 1.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运用方法2:2对1消极防守下做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在有消极防守下如何快速多次做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2.在2对1模拟比赛时,面对消极防守的移动障碍能做出传接球配合和至少一次体前变向运球的动作,在2对1模拟比赛时,面对消极防守的移动障碍在10米内10秒内完成传接球配合和一次体前变向运球的动作。 3.在小组合作学练及游戏比赛中表现除享受运动,善于合作的能力关键问题 1.在需要多次体前换手运球突破时动作不够连贯教学过程 学练内容 学练标准 组织形式 与安全措施 问题设计 练习 次数 练习 时间准备部分 8' 1.课堂常规 2.队列队形 四面转法、原地踏步、齐步走 3.热身跑 学生行进间体前换手运球,学生听老师哨音后,连续做原地运2次球后体前换手变向运球。 4.球性练习 4.1胯下“8”字地滚球 4.2手指拨球 4.3原地体前换手运球 1.眼睛注视老师,安静听讲 2.反应迅速,动作整齐,精神饱满,认真听讲。 3.跟上教师节奏,运球时抬头看老师,提高动作完成质量,充分热身 4.站在指定标志点上,跟着教师口令练习,充分完成准备活动的球性练习 两列横队 (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离) 一路纵队(安全提示:人与人之间保持合理 距离,按照教师指定的路线和方法进行热身跑练习) 3. 二列横队 (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离) 1.二对一比赛时,面对有防守队员,同伴之间有什么方法快速配合过防守队员? 1 1 1 ≥20 1’ 1’ 4’ 2’基本部分 27' 一、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运用方法2 1. 单一身体练习 1.1复习一对一消极防守下做出一次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1.2 二对一消极防守下,2个学生传接球配合+一次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到圈内 1.3二对一消极防守下,10米10秒内2个学生传接球配合+一次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到圈内 2.组合练习 2.1二对一消极防守下,2个学生传接球配合+一次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10米内)+投篮(篮球场中间拉线为篮筐) 2.2二对一消极防守下,2个学生传接球配合+一次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10米内10秒内)+投篮(篮球场中间拉线为篮筐) 3.二对一比赛 快速运用体前换手方法 突破防守后投篮(篮球场中间拉线为篮筐)。(三人轮换防守) 1.1学生能在消极防守下完成一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动作,且能做到快速突破,动作协调连贯。 1.2 60%学生能在消极防守下顺利完成传接球配合+一次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到圈内 40%的学生能在消极防守下完成传接球配合+一次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到圈内,且能做到快速突破,动作协调连贯。 1.3 70%学生能消极防守下完成10米内传接球配合+一次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到圈内,30%的学生在消极防守下10米内10秒内完成传接球配合+一次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到圈内 2.1 80%学生能消极防守下(10米内)完成传接球配合+一次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投篮动作,20%的学生在消极防守下(10米内)完成传接球配合+一次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投篮,并且能做到动作连贯,手眼协调,投篮命中。 2.2 70%学生能消极防守下(10米内10秒内)完成传接球配合+一次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投篮,30%的学生在消极防守下(10米内10秒内)完成传接球配合+一次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投篮,并且能做到动作连贯,手眼协调,投篮命中。 3.学生在积极防守下能做出传接球配合+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突破,整个技术动作过渡连贯,有节奏、身体重心变化。 1.1两个同学一组 (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离) 1.2三个人一组,轮流防守 (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离) 1.3 三个人一组(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离),轮流防守 2.1四列纵队,四、五个人一组(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 2.2四列纵队,四个人一组(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 3.三人一组 (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 1二对一,面对防守队员,同伴怎么样能做出快速的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拜托防守队员? ≥5 ≥5 ≥5 ≥3 ≥3 1 20'' 15'' 10'' 20'' 25'' 3'结束部分 5' 1.放松操:拉伸操。 2.教师小结学生的课堂表现。 3.宣布下课,回收器材 1.集合放松,调整呼吸、充分放松,态度认真 2.师生互评,及时修正 3.学生积极收还器材 1..两列横队 (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离) 1 3' 1' 1'场地器材 场地:篮球场1个 器材:篮球20个, 音响1台作业 原地体前换手运球200次 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200次反思 本课设置由简到难,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对于解决关键问题都有很大帮助!整节课技术教学方面从上往下,围绕着“2对1消极防守”,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流程合理衔接很骨感,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设计都很丰满。有效落实教学重难点,充分体现了分层教学。同时也有不足之处:1.细节方面还有进一步提高;比如:怎么分层,按什么分层,学生又如何知道自己达到怎么样的水平去分层,2.没能抓住优生的优势,比如水平超好的学生可以当小老师,协助老师一起帮助同学提高练习效果。模块 篮球 课次 6-6 年级班级 八年级1班 教师教学内容 1.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运用方法3:2对2消极防守下在固定区域内做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在有积极防守下如何快速多次做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2.在2对2模拟比赛时,面对消极防守的移动障碍在固定区域内2个人都能至少一次体前变向运球的动作,在3对3模拟比赛时,面对消极防守的移动障碍在在固定区域内3个人都能至少一次体前变向运球的动作。 3.在小组合作学练及游戏比赛中表现除享受运动,善于合作的能力关键问题 模拟比赛有移动障碍时,不能连续快速做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学过程 学练内容 学练标准 组织形式 与安全措施 问题设计 练习 次数 练习 时间准备部分 8' 1.课堂常规 2.队列队形 四面转法、原地踏步、齐步走 3.热身跑 学生行进间体前换手运球,学生听老师哨音后,连续做原地运2次球后体前换手变向运球。 4.球性练习 4.1胯下“8”字地滚球 4.2手指拨球 4.3原地体前换手运球 1.眼睛注视老师,安静听讲 2.反应迅速,动作整齐,精神饱满,认真听讲。 3.跟上教师节奏,运球时抬头看老师,提高动作完成质量,充分热身 4.站在指定标志点上,跟着教师口令练习,充分完成准备活动的球性练习 1.两列横队 (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离) 2.一路纵队(安全提示:人与人之间保持合理距离,按照教师指定的路线和方法进行热身跑练习) 3. 二列横队 (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离) 1.在半场比赛中,同伴间需要多次配合摆脱防守队员,进行有效进攻,做到每人多次的配合有什么方式? 1 1 1 ≥20 1’ 1’ 4’ 2’基本部分 27' 一、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运用方法2 1. 单一身体练习 1.1复习二对一消极防守下,2个学生传接球配合+一次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到圈内 1.2 二对二消极防守+固定区域内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到圈内(每人至少一次) 1.3 三对三消极防守+固定区域内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到圈内(每人至少一次) 2.组合练习 2.1二对二消极防守+固定区域内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每人至少一次)+投篮 2.2三对三消极防守+固定区域内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到圈内(每人至少一次) +投篮 3半场三对三比赛 1.1学生能在消极防守下顺利完成传接球配合+一次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到圈内, 且能做到快速突破,动作协调连贯。 1.2 60%学生能在二对二消极防守下在固定区域内顺利完成每人1次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到圈内, 40%的学生二对二消极防守下在固定区域内顺利完成传接球配合,每人1次以上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到圈内,且能做到快速突破,动作协调连贯。 1.3 70%学生能在三对三消极防守下在固定区域内顺利完成每人1次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到圈内, 30%的学生三对三消极防守下在固定区域内顺利完成传接球配合,每人1次以上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到圈内,且能做到快速突破,动作协调连贯 2.1 60%学生能在二对二消极防守下在固定区域内顺利完成每人1次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投篮, 40%的学生二对二消极防守下在固定区域内顺利完成传接球配合每人1次以上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投篮,并且能做到动作连贯,手眼协调,投篮命中。 2.2 70%学生三对三极防守下在固定区域内顺利完成每人1次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投篮, 40%的学生三对三消极防守下在固定区域内顺利完成传接球配合每人1次以上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投篮,并且能做到动作连贯,手眼协调,投篮命中。 3.学生在积极防守下能做出传接球配合和多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突破,并能投篮得分。整个技术动作过渡连贯,有节奏。 1.1 3个人一组 (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离) 1.2四个人一组 (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离) 1.3 四列纵队,5个人一组(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离) 2.1四列纵队,四、五个人一组(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 2.2四列纵队,四个人一组(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 3.3人一组 (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 1.二对二模拟比赛时,同伴间多次配合进行体前变向换手运球,需要同伴掌握什么样的技术? ≥5 ≥3 ≥3 ≥3 ≥3 1 20'' 15'' 10'' 20'' 25'' 3'结束部分 5' 1.放松操:拉伸操。 2.教师小结学生的课堂表现。 3.宣布下课,回收器材 1.集合放松,调整呼吸、充分放松,态度认真 2.师生互评,及时修正 3.学生积极收还器材 1..两列横队 (与周围同学保持安全距离) 1 3' 1' 1'场地器材 场地:篮球场1个 器材:篮球、障碍物各20个, 音响1台作业 原地体前换手运球200次 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200次反思 本课设置由简到难,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对于解决关键问题都有很大帮助!整节课技术教学方面从上往下,围绕着“3对3消极防守”,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流程合理衔接很骨感,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设计都很丰满。有效落实教学重难点,充分体现了分层教学。同时也有不足之处:1.细节方面还有进一步提高;比如:怎么分层,按什么分层,学生又如何知道自己达到怎么样的水平去分层,2.没能抓住优生的优势,比如水平超好的学生可以当小老师,协助老师一起帮助同学提高练习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