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守护生命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守护生命 教案

资源简介

9.1守护生命 教案
课题分析
(一)课标分析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和“自尊自强”。“认识自我”中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硼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自尊自强”中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相应部分还有“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二)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为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珍视生命》的第一框,课题是《守护生命》。首本课先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并实践对生命的敬畏,珍爱自己的生命,关怀他人生命。还将进一步结合初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帮助学生学会从爱护身体和养护精神两方面来守护生命,引领学生既要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培养维护健康、危机情形下自救自护的意识和能力,又要追求充盈的精神生活,满足生命的精神需求。这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生命的认识,起到了“承上”的作用。所以,《守护生命》在本课中处于重要地位。
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 期,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生命的意义何在,这些都是 极为重要的问题。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情 感体验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对生命世界并不陌生。 一方面他们意识到生命的存在,但另一方面,他们又 比较缺乏对生命领域的探索与思考。所以围绕“生 命”话题,开展活动,能有效地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对生命的心理体验,从而很好地达到师生参与、感知、互动 的教学效果,同时能进一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生命, 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三、教学目标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政治认同:培养健康生活意识,树立珍视生命、维护健康的积极情感。
道德修养:学会珍视生命的一些具体做法,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法治观念:追求真、善、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的爱国情怀。
健全人格:了解爱护身体和养护精神的一些基本常识。
责任意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的爱国情怀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珍爱生命、有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救自护方法;
教学难点:注重精神成长、精神文化需要传统文化滋养;
五、教学学法
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情感体验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灾难时我们的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在逆境中珍视生命时,我们感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更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要对生命有一种敬畏的情怀。我们来看一下这个视频:
社会正能量!那些让人热泪盈眶的感动瞬间.......
思考:看完之后有什么感受?
教师:守护住生命,我们才能感受到四季的冷暖变化,才能体验生活的千姿百态,追求人生幸福的种种可能!生命如此宝贵,真的有人在用生命守护生命。我们怎么做才能不辜负他们的守护呢?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如何关爱身体,保持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如何守护生命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9.1《守护生命》
(二)新课讲授
教师提问:那同学们想一想影响我们幸福生活、影响我们生命质量的因素有哪些呢?
学生:..........
1.生理因素:疾病、疲劳、疼痛……
2.情绪因素:焦虑、兴奋、害怕……
3.社会因素:人际关系、受到威胁、校园欺凌……
4.环境因素:陌生的环境、污染、噪音……
5.文化因素:风俗习惯、群体习惯……
6.其它因素:战争、自然灾害……
教师追问:那我们可以怎么克服这些因素呢?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健康测试的小调查:
我不会:出汗后喝冰饮料,掌握基本的游泳技能,运动后立即洗澡,不单独去河边玩耍,运动前不做准备活动,掌握火灾逃生技能,经常闯红灯、逆行;掌握地震逃生技能,二郎腿坐、弓坐,掌握消极情绪排解方法,
每位同学的基础分为0,左侧表格中所列事项,左侧内容“我不会....的情况.....则给自己积上1分,右侧内容是“我会’, 则给自己积1分,积分高者即为:生命守护者。(表中未列事项,经集体讨论后可添加)
教师:你看看你们得了几分?你们得分高的同学 自我保护意识是非常强的,得分滴的同学你们的自我保护意识、生活习惯还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
教师过度: 生命是宝贵的,守住生命,我们才能感受四季冷暖,才能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
教师:你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不良生活习惯?(比如:熬夜看小说、不吃饭吃各种了零食、熬夜看小说、)
你熬过夜吗?(晚上12:00之后睡觉,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
你最晚熬到过几点?熬夜之后,有过什么不良反应?
教师小结:成长中的我们,不能不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随着年龄增长、心智发育,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当某些内心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有的人经不住一时的挫折,容易做出过激的行为,甚至伤害自己的身体。
教师总结:我们应该感受到我们的生命以身体为基础,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心理上,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应该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
教师过度:当我们在遇到一些客观的、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时我们该怎么办呢?怎样进行自救呢?
1.小组讨论,由组长收集组员建议,策划并形成自救自护方案。(火灾、地震、交通事故)
2.小组选出发言人,代表本小组阐述方案,阐述时间为每小组1分钟。
火灾:熟悉环境,暗记出口;保持镇静,明辨方向,简易防护,蒙鼻匍匐,火已及身,切勿惊跑,善用通道,莫入电梯,缓降逃生,滑绳自救,不入险地,不贪财物;
地震:地震来临要冷静;生命三角需谨记;蹲下掩护和抓牢;三项原则要记牢
待到晃动逐渐小;再向安全地带跑;震后别急往家跑;余震发生可不少;
交通事故:平安出行第一条;交通规则要记牢;提前预防很重要;自救方法放心上;临危不乱快报警;判断伤情危重轻;控制伤情通止定;心肺复苏持以恒。
教师:刚刚大家都总结得非常好,也非常到位也就是说我们也要学会一定的自救方法,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
提问思考:结合视频和合作探究方案,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爱护身体?
1.怎样爱护身体?
(1)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P100)
(2)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P101)
(3)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P102)
教师过度:我们看一看世卫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我们应该感受到我们的生命以身体为基础,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要关注自己的身体,还要养护精神!
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要。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的生命状体,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我们该怎样养护精神呢?
播放视频:84岁好学爷爷每天到书店打卡读书
素材:84岁的退休老人阿布都热西提.卡迪尔照常来到书店阅读。书店一开门,他就坐到“老位置”上,一读就是3个小时左右;读累了便回家休息,下午继续回到书店。店员介绍,近一年时间,老人几乎每天都是如此。
◆84岁退休老人为什么仍然坚持读书学习
◆观点对对碰:养护生命物质重要还是精神重要
教师小结:读书,是我们每个人医生最该坚持的事,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即使在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
2.养护精神
(1)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 精神需求。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的生命状态,所以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 的精神。
10月15日,人民日报新媒体推出重磅原创视频《新千里江山图》,以名画《千里江山图》为创作蓝本,以“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为创作理念,运用多种新媒体技术,传统与现代呼应,科技与艺术交融,人文与自然美美与共,让《千里江山图》“活”了起来,为所有网友贡献了一场视听盛宴,不仅展现了中国这十年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更展现了中国人民面对种种困难挑战,埋头苦干、奋勇前进,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十载
思考:对《千里江山图》的创新性发展对我们养护精神有何启示?
教师总结:青绿千里入画,山河无垠新卷。一笔一画,都是你我的生活、共同的记忆。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命都离不开传统文化 的滋养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 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3.怎样养护精神?
(1)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和外部环境的制 约。一方面,过度的物质追求、物质攀比,容易使我们丧失对真、善、美的体验,丢失 精神世界的财富。另一方面,即使在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只要我们 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
( 2 )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命都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脉,离不开优 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 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板书设计
关注自己的身体
爱护身体 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
掌握自救自护方法
守护生命
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养护精神 物质需求与精神生活的关系
守护精神家园,发扬民族精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