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师生之间 教案(2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课 师生之间 教案(2课时)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六课 师生之间
第1课时 走近老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
2.了解老师的不同风格。
3.认识老师在我们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
1.学会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
2.发现老师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亲近老师、尊重老师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
学会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学习老师身上的优点。
难点
了解老师的不同教学风格和性格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的课堂活动课件。
学生准备:为老师画一张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营造氛围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老师的谆谆教导引领我们前行,老师的关爱伴随我们长大。但有时候我们却不那么了解老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老师,走近老师的世界吧。
二、课文研讨,问题导读
活动一:了解教师职业
【过渡】同学们好!请展示出你们给老师画的像,看看大家能否猜出是哪位老师?
1.古老的职业
(1)研读教材第61页正文第一段。
问题引导:
①你知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的来历和含义吗?
②为什么说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
③任何一种职业都在社会中发挥着特定的作用,教师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问题提示:
①这句话出自唐代韩愈的《师说》,其主要意思是:“传道”要求教师言传身教,即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授业”,即教师传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解惑”,即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提出他们的疑惑,教师要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困惑。
②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出现的时间比较早。
③人类数千年文明的延续,在很大程度上靠教育来传承。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2)活动拓展
阅读教材第61页“相关链接”上半部分内容,思考:
①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历史人物是谁?
②关于这个人物教育的言论和主张,你知道多少?
学生交流讨论。
2.现代的职业
(1)研读教材第61页正文第二段。
问题引导:
①在现代社会,教师的职业是怎么定义的?
②哪部法律明确规定了教师的资格、任用、培养和培训等要求?
问题提示:
①在现代社会,教师已发展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了教师的资格、任用、培养和培训等要求;
(2)活动拓展
阅读教材第61页“相关链接”下半部分内容,思考:
①“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是谁说的?
②这个人为什么能被称为中国近现代教师的代表与楷模?
学生交流讨论。
3.教师的职业要求。
(1)研读教材第62页正文。
问题引导:
①教师的职业要求是不是固定不变的?
②在现代社会,对教师提出了哪些更高的要求?
问题提示:
①时代在发展,教师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②今天的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2)活动拓展
阅读教材第62页“探究与分享”的内容,思考:
①教师资格包括哪些要求?
②教师的成长时间一般是怎样的?
③确认教师职业的法律是什么?
④对于教师的知识要求是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
活动二:风格不同的老师
1.了解老师的不同风格
(1)研讨教材第63页正文第一段。
问题引导:
为什么老师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问题提示:
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2)活动拓展
阅读教材第63页“探究与分享”的内容,思考:
在现在教我们的老师中,你比较喜欢谁?说一说你喜欢他(她)的理由。
学生交流讨论。
2.接受老师的不同风格
(1)研讨教材第63页正文第二段。
问题引导:
①说一说你喜欢哪种风格的老师。
②怎样对待老师的不同风格?
问题提示: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好老师的形象,我们喜欢的老师,风格可能不尽相同。我们要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活动拓展
阅读教材第64页“方法与技能”的内容,思考:
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有什么积极作用?
问题提示:
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尊重老师的“不同”,可以让我们走近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老师。
三、课堂小结
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我们遇到过很多老师,每位老师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位老师都有其与众不同之处,他们或者在教学风格上不同,或者在为人处世上特别,或者在性格上迥异,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
每位老师除了有自己的个性外,还有许多共性,如无私、奉献、诲人不倦、博学、有爱心、有责任心等。老师是对我们一生有重大影响的人,因此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和人格魅力值得我们去学习。
板书设计
走近老师
活动一:了解教师职业
1.古老的职业
2.现代的职业
3.教师的职业要求
活动二:风格不同的老师
1.了解老师的不同风格
2.接受老师的不同风格
第2课时 师生交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教学相长”在师生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2.明确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3.知道彼此尊重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开始。
能力目标
1.培养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
2.领会尊重老师的丰富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培养尊重老师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
在合作、分享、尊重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难点
处理好与老师“亦师亦友”的交往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的课堂活动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师生交往中的事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营造氛围
师生关系不仅影响我们的学习质量,而且影响我们的身心发展。这种影响不仅仅发生在我们在学校的时候,而且伴随着我们的一生。师生关系在我们的成长中如此重要,那么我们怎样和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呢?
二、课文研讨,问题导读
活动一:教学相长
【过渡】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大教育家孔子的一些教学主张,在孔子的教学主张中就有“教学相长”的见解,那么教学相长是怎样一种师生关系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教学相长”的相关知识。
1.教学相长的含义
(1)研读教材第66页正文第一段。
问题引导:
①你知道“教学相长”这句话出自哪里吗?
②教学相长的含义是什么?
③教学相长对于我们和老师意味着什么?
问题提示:
①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②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③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2)活动拓展
阅读教材第65页“运用你的经验”。
问题导读:
①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老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②在教材中的四个场景中,老师分别扮演着什么角色?
问题提示:①组织者、倾听者、陪伴者等角色。②在场景一中,老师扮演着组织者角色;在场景二中,老师扮演着倾听者角色;在场景三、场景四中,老师扮演着陪伴者角色。
2.勤学好问的态度
研读教材第66页正文第二段。
问题引导:
①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我们的正确态度是什么?它有什么好处?
②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有什么好处?
③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有什么好处?
问题提示:
①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②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既是对老师的积极反馈,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新资源。
③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3.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1)研读教材第67页正文。
问题引导:
①为什么要认真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②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分别意味着什么,有什么作用?
③怎样对待老师的批评?
问题提示:
①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②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③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2)活动拓展
阅读教材第67页“探究与分享”。
问题导读:
①假如你是小奇,你会如何对待语文老师的表扬与数学老师的批评?
②你能给小奇提出怎样的建议?
问题提示:
①语文老师的表扬是肯定,是鼓励。数学老师的批评也是正确的,小齐应该认识到数学课上的错误行为。
②例如,处理好发展特长和文化学习的关系;向数学老师承认错误;等等。
活动二:亦师亦友
1.师生之乐
研读教材第68页正文第一段。
问题引导:
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什么?
问题提示:
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2.彼此尊重
(1)研读教材第68页正文第二段。
问题引导:
①什么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开始?
②师生彼此尊重意味着什么?
③为什么要把尊重老师当成我们的基本道德修养?
问题提示:
①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②师生彼此尊重,意味着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劳动成果等。
③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它不仅体现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表现在与老师日常交往的言谈举止中。
(2)活动拓展
阅读教材第68页“探究与分享”。
问题导读:
①王亚南的故事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②如果不喜欢某位老师,我们还要尊重他吗?
问题提示:
①尊重老师不能以我们的个人喜好为出发点,尊重老师没有特定对象的区别,尊重老师要求我们对所有老师发自内心的尊重。
②不喜欢一个老师说明我们还不能接受他的风格,不喜欢是个人的态度,是否尊重老师是个人的品德。
3.平等相待
(1)研读教材第69页正文。
问题引导:
①我们是否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
②老师在我们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③我们是否应该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问题提示:
①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
②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
③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我们也应该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2)活动拓展
阅读教材第69页“方法与技能”。
问题导读:
①当与老师发生矛盾时,自我反思有什么作用?
②当与老师发生矛盾时,相信善意有什么作用?
③当与老师发生矛盾时,坦诚相待有什么作用?
④当与老师发生矛盾时,求同存异有什么作用?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教学相长是师生交往的重要内容,平等尊重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
板书设计
师生交往
活动一:教学相长
1.教学相长的含义
2.勤学好问的态度
3.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活动二:亦师亦友
1.师生之乐
2.彼此尊重
3.平等相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