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基础知识检测卷(一)-(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基础知识检测卷(一)-(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基础知识检测卷(一)-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快过年了,妈妈准备去超市购买年货,下列清单中分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瓜 白菜 豆角 西红柿
B.瓜子 花生 苹果 开心果
C.河蚌 河虾 鲫鱼 大螃蟹
2.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妖怪举着兵器,张牙舞爪地朝孙悟空扑来。
B.其他同学遇事都很慌乱,只有他很镇定,手忙脚乱地指挥大家应对。
C.秋日的山野,层林尽染,一棵棵枫树好似一把把正在燃烧的火炬。
D.在东京奥运会射击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中国选手杨倩百发百中,夺得了金牌。
3.下面对《父亲、树林和鸟》一文中的“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父亲会观察鸟儿,会打猎,“我”感到开心。
B.“我”为父亲不是猎人感到可惜。
C.父亲知鸟爱鸟,“我”为父亲感到骄傲。
4.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5.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眼眶(kuàng) 稍(shāo)息
B.膝(xī)盖 呢(ní)喃
C.瞬(sùn)间 姿(zī)态
6.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摔跤 折开 成群结队
B.倒映 住意 酸甜可口
C.激烈 井然 富饶美丽
D.清凉 偶而 一叶知秋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与其他两句不同的是 (  )
A.妈妈把衣服放在水里浸湿了。
B.桂花开了,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C.早晨,森林浸在了乳白色的浓雾里。
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B.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C.“不要紧,”小公鸡说道。“第一次能这样就很不错了。”
9.下列人物属于《安徒生童话》故事里主人公的一项是 (  )
A.灰姑娘 B.拇指姑娘 C.白雪公主
10.爷爷说:“这(  )的,小动物们冬眠了,所以看不到它们。”
A.桃红柳绿 B.层林尽染 C.冰天雪地 D.骄阳似火
11.战场上枪林弹雨,炮火连天,硝烟弥漫。战斗进行得十分_____。(  )
A.强烈 B.热烈 C.激烈 D.猛烈
12.下列不是描写春天的词语是(  )
A.桃红柳绿 B.果实累累 C.百花齐放 D.春暖花开
13.下面哪个句子与“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这句话写法相似?(  )
A.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
B.海浪激起的泡沫像一堆堆白雪。
C.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
D.今天太热了,我感觉自己要融化了。
14.根据句意,下面句子中画线的词语可用哪个词语来替换?(  )
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A.密密麻麻 B.争先恐后 C.争强好胜 D.争奇斗艳
15.下列四组词语中,不是一对反义词的是(  )
A.安静——热闹 湿润——干燥
B.糊涂——清楚 详细——粗略
C.绚丽——美丽 安静——喧闹
D.落下——升起 粗壮——纤弱
16.下列和“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可能有用。
B.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没有用。
C.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一定有用。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7.看拼音,写词语
wán shuǎ     yín pán     bǎo guì     nǎo dai     shì xiàn    
yǎn zòu     mǎ yǐ     chì bǎng     lěng dòng     gāng liè    
18.选择加点字与前面读音相同的打上“√”。
(1)【dàn】子弹    弹弓     弹琴     弹性    
(2)【shèn】参加     海参    人参    参观    
(3)【bèi】背包     后背    背诵     背带    
19.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一    经    群结        往往 银光    
严严        瞪    呆  闻    睹 窗    净
20.给句中“欲”的含义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欲:A.欲望
B.可以,如果
C.将要
(1)欲把西湖比西子。   
(2)山雨欲来风满楼。   
(3)张扬有很强的求知欲。    
21.选词填空。
果然 仍然 居然
(1)真没想到他    会做出那样的事。
(2)天气预报说今天要下雨,今天    就下雨了。
(3)那枝笔    在桌子里,谁也没动它。
22.照样子,仿写词语。
尽心尽力(ABAC式)     圆溜溜(ABB式)    
五颜六色(含数字)     高高兴兴(AABB式)    
23.辨字组词。
铺     饮     载     喊    
捕     软     栽     感    
24.在括号里填写与划线词意思相反的词语。
(1)萧伯纳一点也不讨厌这个女孩,反而很    她。
(2)   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做实验要不怕失败,坚持到底,总会    的。
(4)天刚蒙蒙亮,   了一夜的大街又热闹起来了。
2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词
   地嚷道    地歌唱 乐得    
   的口气    的目光 热得    
26.积累运用。
(1)“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要人们齐心协力,就能有很大的力量。
(2)我们对待老师和同学都要有礼貌,正如《孟子》中所说的:”   ,有礼者敬人。”
(3)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秋,是诗人杜牧笔下的“停车坐爱枫林晚,   。”秋,是苏轼对好友刘景文的勉励:“一年好景君须记,   ”我还积累了有关秋天的四字词语:   (天气)、   (丰收景象)。
(4)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把西湖与美女相比的两句千古名句是:“   ,   ”
(5)这学期,你除了读《安徒生童话》,还读了《   》,里面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   。
(6)小林没把妹妹照顾好,心中有些忐忑不安,害怕老师会责备他。从句中“害怕”“责备”两个词,我知道“忐忑不安”的意思大概是我是根据    方法理解的(选择填序号①查字典;②找反义词;③联系上下文)。
(7)小华在数学课上有一个问题没有弄明白,下课后,他去向丁老师请教,他该怎样与丁老师交流?
小华:   
丁老师:   
期末基础知识检测卷(一)-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部编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解答】A、C正确。
B.有误,“瓜子、花生、开心果”属于干果类,“苹果”属于水果。
故选:B。
2.【解答】A、C、D正确。
B.有误,手忙脚乱:形容做事慌张而没有条理,也形容惊慌失措。与语境不符。
故选B。
3.【解答】《父亲树林和鸟》是一篇感情真挚的文章。通过父子关于鸟的对话,让我们了解到“父亲”对鸟不同寻常的了解,体会到“父亲”对鸟超乎常人的热爱。结合课文内容可知,文中句子“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的意思是父亲知鸟爱鸟,“我”为父亲感到骄傲。
故选:C。
4.【解答】A.错误。“铃”改为“玲”。
B.错误。“氐”改为“氏”。
C.错误。“峡”改为“狭”。
D.正确。
故选:D。
5.【解答】A选项中的“稍息”的读音应为“shào xī”;
B选项正确;
C选项中的“瞬间”的读音为“shùn jiān”;
故选:B。
6.【解答】A.有误,拆开:把封好的东西打开。故“折开”改为“拆开”。
B.有误,注意:把意志放到某一方面。故“住意”改为“注意”。
C.正确。
D.有误,偶尔:间或;有时候。故“偶而”改为“偶尔”。
故选:C。
7.【解答】A.“浸”的意思是泡在液体里。
B、C中“浸”的意思是被什么事物笼罩。
故选:A。
8.【解答】A、B正确。
C.有误,这句话中提示语在中间,把提示语后面的句号改为逗号。
故选:C。
9.【解答】拇指姑娘是《安徒生童话》中的主人公,灰姑娘、白雪公主是《格林童话》中塑造出的童话人物形象。
故选:B。
10.【解答】A.桃红柳绿:形容花木繁茂,色彩鲜艳的春天景色。
B.层林尽染:指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
C.冰天雪地:冰雪漫天盖地。指寒冷的地方。也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D.骄阳似火:形容强烈的阳光像火一样灼热地照射着人们。
结合语境选择“冰天雪地”。
故选:C。
11.【解答】A.强烈:指强硬激烈。
B.热烈:(形)兴奋激动。
C.激烈:(形)剧烈;强烈(指言论、动作等)。
D.猛烈:(形)气势雄壮,力量大。
根据以上各项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词语“激烈”。
故选:C。
12.【解答】A、C、D都是描写春天的词语。
B.“果实累累”是描写秋天的词语。
故选:B。
13.【解答】“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这句话把“银杏树的叶子”比作“小扇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A.赋予“松柏”人的特点“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B.把“海浪激起的泡沫”比作“白雪”,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C.“在每一……里……,在每一……里……,在每一……里……”构成一组排比句,运用了排比的手法。
D.夸大了热的感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故选:B。
14.【解答】“你挤我碰”你挤一下,我碰一下。形容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意思。近义词“争先恐后”。
故选:B。
15.【解答】A.是。
B.是
C.不全是。绚丽:灿烂美丽。近义词是:美丽。反义词是:暗淡。
D.是。
故选:C。
16.【解答】题干意思是“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没有用。”
故选:B。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7.【解答】故答案为:
玩耍 银盘 宝贵 翅膀 视线
演奏 蚂蚁 翅膀 冷冻 刚烈
18.【解答】弹【dàn】可以用力发射出去的小丸;装有爆炸物可以击毁人、物的武器:~丸。子~。~雨。枪~。氢~。导~。手榴~。原子~。古代指以竹为弦的弓:“左挟~,右摄丸”。
【tán】用手或工具拨动而发射出去,亦指用手指拨弄:~射。~跳。~拨。~指。~琴。~奏。~冠相庆(喻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多作贬义)。检举违法失职的官吏:~劾。~纠。讥~。
参【cān】加入在内:~加。~赛。~议。相间,夹杂:~杂。~半。检验,用其他有关材料来研究,考证某事物:~考。~照。~看。~阅。探究,领悟:~透。~破。旧指下级进见上级:~见。~拜。弹劾,向皇帝告状:~奏。~劾。~革。
【shēn】中药名:人~。党~。
【cēn】〔~差(cī)〕长短不齐,如“~~不齐”、“~~错落”。
【sān】同“叁”,三的大写。
背【bèi】人体后面从肩到腰的部分:~包。~影。物体的后面或反面:~面。刀~。~后。用背部对着,与“向”相对:~光。人心向~。向相反的方向:~地性(植物向上生长的性质)。~道而驰。避开,离开:~地。~井离乡。凭记忆读出:~书。~诵。违反:违~。不顺:~运。偏僻:~静。听觉不灵:耳~。
【bēi】人用背驮(tuó)东西,引申为负担:~负。~包。~黑锅(喻受冤枉代人受过)。~包袱(喻有沉重的思想负担或经济负担)。
故答案为:
(1)子弹√弹弓√;
(2)海参√人参√;
(3)后背√背诵√。
19.【解答】一本正经 成群结队 来来往往 银光闪闪
严严实实 目瞪口呆 耳闻目睹 窗明几净
故答案为:
本 正 成 结 来 来 闪 闪
实 实 目 口 耳 目 明 几
20.【解答】(1)如果把西湖比作西子,故“欲”的意思是如果。故选B。
(2)山雨将要来到,故“欲”的意思是将要。故选C。
(3)张扬有很强的求知欲望,故“欲”的意思是欲望。故选A。
故答案为:
(1)B;
(2)C;
(3)A。
21.【解答】果然:表示事实与所预料的相符。
仍然:表示情况继续不变或恢复原状。
居然:竟然;表示出乎意料。
(1)结合语境应选“居然”。
(2)结合语境应选“果然”。
(3)结合语境应选“仍然”。
故答案为:
(1)居然;
(2)果然;
(3)仍然。
22.【解答】故答案为:
人山人海 笑嘻嘻
五湖四海 开开心心
23.【解答】例如“铺”与“捕”,音不同,部首不同,义不同。铺:读[pū]时,指把东西展开或摊平。可组词“铺床”。捕:指捉;逮。可组词“捕捉”。
故答案为:
铺床 饮水 载人 喊话
捕捉 柔软 栽树 感受
24.【解答】(1)讨厌:指令人烦恼;惹人心烦。反义词是“喜欢”;
(2)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反义词是“谦虚”;
(3)失败:在斗争或竞赛中被对方打败。反义词是“成功”;
(4)热闹:(景象)繁盛活跃。反义词是“安静”。
故答案为:
(1)喜欢;
(2)谦虚;
(3)成功;
(4)安静。
25.【解答】中间为“的”,后面为名词,前面需要搭配合适的形容词,如:难过的口气。
中间为“地”,后面为动词,前面可搭配合适的形容词,如:大声地嚷道。
前为形容词,中间为“得”,后面补充说明结果或状态。
故答案为:
大声 快乐 直拍手
难过 热切 直流汗
26.【解答】(1)“人心齐,泰山移”比喻只要大家一心,就能发挥出极大的力量。
(2)“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出自《孟子 离娄下》。
(3)出自唐代杜牧《山行》和宋代苏轼《赠刘景文》。
(4)出自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5)出自前苏联高尔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6)我知道“忐忑不安”的意思大概是我是根据①查字典的方法。
(7)考查了情景对话。写出学生向老师请教、交流的语言即可。
故答案为;
(1)人心齐,泰山移。
(2)仁者爱人。
(3)霜叶红于二月花 最是橙黄橘绿时 秋高气爽 五谷丰登。
(4)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5)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哪怕生活无法忍受也要坚持下去,这样的生活才有可能变得有价值。
(6)①。
(7)老师,刚才的数学题我没听明白,你有时间给我讲解一下吗?
现在就有空,哪道题呢?我来给你讲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