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月考社会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月考社会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1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月考社会试卷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在下面的表格中。)
1.2013年7月1日,南京至杭州(宁杭)、杭州至宁波(杭甬)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___城市群成为我国高铁运营里程最长、运行线路最多的地区。( )
A.珠三角 B.长三角 C.京津冀 D.长江中游
2.11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__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对全面深化改革作总体部署。( )
A.十六 B.十七 C.十八 D.十九
3.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有计划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以下有关一五计划表述正确的是 ( )
A. 超额完成了各项指标 B.掀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C. 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导致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4.20世纪70年代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高峰期,发生在该时期的外交事件有 ( )
①中苏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②APEC会议在上海成功举行 ③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2013年,两岸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两岸贸易额持续上升,金融合作取得突破,赴台湾个人自由行规模扩大……,这表明 ( )
A. 两岸交流发展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B.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指日可待
C.两岸政治经济障碍已经消除 D.台独分裂势力已经消亡
6.2011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下面是某市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表。你能从中得出的结论有( )
时间 0—14岁占总人口比例 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2000年 19.77﹪ 7.39﹪
2010年 16.21﹪ 12.54﹪
①人口数量多,增长快 ②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③人口素质不高
④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成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 ②④
7.由于无序开采,管理混乱,我国的稀土曾长期廉价供应国际市场,宝贵的资源卖出“白菜价”。为此,我们要( )
①珍惜资源,避免掠夺性开发 ②寻找新资源,拓展资源的开发范围
③规范出口,保护有限的资源 ④跨区域调配,解决资源分布不均状况
A. ①③ B.①④ C.②④ D. ③④
8.中国的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积极参与2013年“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全球有6000多个城市10多亿人共同参与。这说明( )
①我国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关键靠科技 ③节能减排已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④创造低碳生活得到世界各国的积极响应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近几年西亚、北非局势动荡不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通过武力结束了卡扎菲时代。现在叙利亚国内又冲突不断,局势紧张。这些地区冲突与动荡说明了( )
①世界并不安宁,和平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②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③.冷战仍在继续,但世界格局趋向多极化 ④.发展中国家必须加强自身团结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如果在“Google”搜索引擎中输入“用一个声音说话、一体化程度最高”等文字,其指向和对应的国际组织应该是( )
A.亚太经合组织 B.世贸组织 C.联合国 D.欧洲联盟
11.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应的发明成果是( )
A.蒸汽机 B. 发电机 C.互联网 D.电话机
12.2012年全球饥饿人口数量达到10.2亿,平均每6秒钟就有一个孩子死于饥饿,非洲大陆仍然是饥饿的重灾区,这说明( )
A.南北贫富差距是世界不安宁的根源 B.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一大主题
C.发展中国家都分布在非洲 D.和平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选择题(本大题共有六小题,共48分)
13.表格题(8分)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
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我国解决人口问题的基本国策
当今国际格局的发展趋势
14.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小明为此进行了一次专题探究。
第一站:走访张大爷。张大爷回忆了上世纪50年代的经历,自土地改革分到土地时起,他历经了从个体单干到合作生产,再到脱离实际的浮夸岁月,对其中的酸甜苦辣感慨不已。
第二站:参观成就展。小明发现1978年到200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从30447万吨增加到49724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从83.4元提高到1686.3元,还看到中央连续发布了关于农业的“一号文件”,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越来越好。
第一站“合作生产”与“脱离实际的浮夸”各指当时我国农村发生了什么事件 (2分)
第二站数据变化表明农民生活实现了怎样的历史跨越?这源于农村哪一体制的实行
(3分)
(3)根据所学知识,结合“两站”见闻,帮助小明提出有几条有利于我国农村发展的合理化建议。(3分)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10月受“菲特”台风的影响,宁波地区遭受了百年一遇的强降雨,由于海水倒灌,比内河水位还高,姚江流域发生严重内涝。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未来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趋势还将进一步加剧,沿海区域洪水泛滥、城市内涝、海水侵入淡水水源地等事件将会频发。
材料二:灾后的余姚姚城几乎成为了垃圾场,到处都堆放着被水泡烂的橱柜、沙发以及各种生活垃圾。为了尽快消纳这些垃圾,2010年建成使用,达到国家垃圾无害化处理标准的余姚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开足马力,平均每天要焚烧处置近1000吨垃圾。
(1)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其危害。(2分)
(2结合我国的资源和环境国情,谈谈垃圾发电有哪些好处? (4分)
(3)为阻止海平面上升,保护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青少年该做出哪些具体行动?(2分)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10月24日,上海大众在宁波生产的第一辆轿车在宁波杭州湾新区下线,从选址开建到首辆轿车正式下线,仅仅用了656天时间,不仅创造了德国大众公司在全球建厂的速度记录,也刷新了宁波重大项目从招商引资到建成投产的速度记录。预计到2015年,整个新区的汽车总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
材料二:2001年之前,这里是茫茫一片海涂,是长三角区域内最大的滩涂。2001年,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的立项,杭州湾新区开发正式启动。2008年,杭州湾大桥建成通车之时,在它的西侧,一块面积达45平方公里的湿地保护区也同时建成。这里不仅是鸟类、海洋生物的天然栖息地,更是风景如画的生态旅游景区。”
(1)德国大众公司在杭州湾投资建厂体现当今世界经济哪一特征?(2分)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杭州湾新区有哪些优势吸引大众公司在此投资建厂?(4分)
(3)在土地资源稀缺的杭州湾建立湿地保护区体现了我国哪一项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2分)
17.材料一:人类在史前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都存在着环境问题,但环境问题的具体内容会随着社会发展而不同。
材料二: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示意图
(1)你认为工业社会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2分)

(2)据图描述“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并说说是哪些因素影响了曲线的起伏变化?(6分)
18.材料一:近年来,南海和钓鱼岛相继出现紧张局势,除了与中国有领土纠纷的相关国家贪心太重为外,与美国重返太平洋战略不无关系。日本更是依仗美日安保条约,在钓鱼岛问题上屡屡挑战中国底线。
材料二: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在2012年9月29日出席67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阐述了中方在钓鱼岛上的严正立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日本政府所谓“购岛”等单方面行动严重侵犯中国主权,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公然否定。中方强烈敦促日方立即停止一切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以实际行动纠正错误,回到谈判解决争议的轨道上来。
结合材料一,钓鱼岛主权之争的根源是什么?(2分)
材料二中,中方强烈敦促日方立即停止一切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以实际行动纠正错误,回到谈判解决争议的轨道上来。体现了中国怎样的外交政策?也符合当今世界哪一主题?(2分)
(3)面对来自海上的挑战,我们该如何来维护海洋主权?(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