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人口分布课件(39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人口分布课件(39张)

资源简介

新课导入
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预计,2022年11月15日,全球人口将达到80亿。2022年,人口最多的两个区域都分布在亚洲近44亿人口(约全球人口的55%):其中东亚和东南亚有23亿人口(约占全球人口29%),中亚和南亚有21亿人口(约占全球人口26%)。
这里居住的人口为什么这么多?地球上的人口分布具有怎样的规律?
第一章 人口
第一节
姓名




01
区域认知
运用图文资料,描述影响某区域人口分布的因素。
04
地理实践力
调查所在居住地人口分布情况,并描述影响其分布的因素。
03
人地协调观
通过了解人口分布与地理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02
综合思维
运用相关材料,举例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核心素养
1
世界人口分布
指一定时期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人口数,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
(一)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
2
人口密度
指一定时期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
1
人口分布
人口密度=人口总数土地面积(人/km2)
?
3
人口密度单位
人/平方千米
(二)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1
从全球来看
从全球来看,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尤其在北纬10?-50?地带最为集中。
(二)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2
从距离海洋远近来看
从距离海洋远近来看,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
(二)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世界上有四大人口稠密区,即东亚、南亚、欧洲西部和北美东部。
亚洲东部
亚洲南部
欧洲西部
北美洲东部
欧洲西部稠密区包括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北美东部人口稠密区包括美国东部和加拿大东南部,这两个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大多数集居在城市。
东亚人口稠密区包括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中南部等地。南亚人口稠密区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这两个地区有世界古老的文明中心,人类在此聚居的历史悠久。
(二)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3
从海拔来看
从海拔来看,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
(二)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4
从大洲人口分布来看
亚洲人口数量最多、人口密度最大;大洋洲人口数量最少、人口密度最小;南极洲无人定居。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5%
(二)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5
从国家人口分布来看
截止2021年,世界上人口过亿国家有14个!
2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自然因素
人文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一)自然因素
土壤
气候
自然
灾害
地形
矿产
资源
水源
自然
因素
(一)自然因素
1
气候
气候主要通过气温、降水等影响人口分布。气候温暖、降水适中的地区适宜人类居住和生产,人口分布往往较为集中。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
(一)自然因素
1.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
2.图中标注地区人口密度较小的原因?
1
气候
干热
湿热
高寒
寒冷
气候较为适宜
(一)自然因素
2
地形
结合下面两幅图,思考地形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从地形条件看,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区,山区人口密度小。
世界人口分布图(2014)
东北地区人口分布
世界人口分布图(2014)
(一)自然因素
2
地形
结合下面两幅图,思考为什么世界人口分布多趋向于地势低平地区?
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开发,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
如我国的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的恒河平原,都是人口密集的地区。
世界不同海拔的人口分布
供水
灌溉
防御
航运
水源进一步影响人口的具体分布。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交通、水产养殖等方面的优势,利于生产和生活,人口较密集。
(一)自然因素
3
水源
1、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分布有什么特点?
2、人口较为集中的城镇分布与水源有什么关系?
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沿塔里木盆地呈环状分布。
人口较为集中地分布在盆底边缘,与水源分布一致,呈线状分布
(一)自然因素
4
土壤
土壤是发展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更多是通过农业发展间接地起作用。
东北地区人口分布
不同的土壤,由于自然肥力、耕作性能不同,开发程度不同,影响人口分布。黑土分布区农业发达,人口稠密。
5
矿产资源
(一)自然因素
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人口聚集
大型油田的发现和开采,使原本荒无人烟的地方崛起新的城市
克拉玛依市
自然因素
人文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生产力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
历史
因素
政治
因素
1
2
3
4
人文因素
(二)人文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二)人文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1
社会生产方式
(1)农业社会以个体农业生产为主,人口主要分布在农业发达地区
(2)工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空前发展,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工业企业集中在城镇,导致人口向城镇聚集在一些工业发达的地区,形成了人口密集的城市带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稠密。如我国东部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和欧洲的西部地区、
(二)人文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2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影响就业机会、收入水平、社会治安、物质生活环境,进而影响这人口分布的状况。
(二)人文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3
历史因素
美国人口分布图
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如图
澳大利亚的东南沿海地区和美国五大湖沿岸平原地区,因开发时间早,人口稠密。
(二)人文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4
政策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受国家政策的影响,深圳经济迅速发展,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由一个不足2万人的小渔村,成长为1300万人口的大城市。
耶路撒冷
5
文化传统、宗教、民族
唐人街
(二)人文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分析芬兰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芬兰位于欧洲西部,濒临芬兰湾,人口约550万(2015年)。首都赫尔辛基是芬兰最重要的经济、文化、科技中心,也是欧洲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赫尔辛基及其周边城镇的人口约140万。根据上述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3.阅读图1.8c,并与图1.8a对照,说明地形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
4.探讨芬兰超过1/4的人口集中在赫尔辛基及其周边地区城镇的人文因素。
1.阅读图1.8a,描述芬兰人口分布特点。
2.阅读图1.8b,并与图1.8a对照,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说明气候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
分析芬兰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芬兰位于欧洲西部,濒临芬兰湾,人口约550万(2015年)。首都赫尔辛基是芬兰最重要的经济、文化、科技中心,也是欧洲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赫尔辛基及其周边城镇的人口约140万。根据上述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图1.8a,描述芬兰人口分布特点。
芬兰境内人口分布极不均匀,全国人口均集中在南部沿海地区,1/5的人口居住在首都赫尔辛基都会区。
分析芬兰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芬兰位于欧洲西部,濒临芬兰湾,人口约550万(2015年)。首都赫尔辛基是芬兰最重要的经济、文化、科技中心,也是欧洲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赫尔辛基及其周边城镇的人口约140万。根据上述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2.阅读图1.8b,并与图1.8a对照,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说明气候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
气温影响:北部气候寒冷,人口大部分居住在气候比较温和的南部。
降水影响:降水呈南多北少,人口集中分布在南部湿润地区。
分析芬兰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芬兰位于欧洲西部,濒临芬兰湾,人口约550万(2015年)。首都赫尔辛基是芬兰最重要的经济、文化、科技中心,也是欧洲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赫尔辛基及其周边城镇的人口约140万。根据上述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3.阅读图1.8c,并与图1.8a对照,说明地形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
地形影响:芬兰地形北高南低,南部为地质时期冰碛平原,地势平坦,人口密集。
4.探讨芬兰超过1/4的人口集中在赫尔辛基及其周边地区城镇的人文因素。
经济因素、政治因素、交通因素、文化因素、历史因素等。
“胡焕庸线”
依据这张地图,胡焕庸敏锐地发现一条东北-西南向的直线,即瑷珲(现名黑河)-腾冲线。这条直线将我国的国土分为东南和西北两部分。以这条线为界,西北部占当时国土面积的64%,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4%;东南部占当时国土面积的36%,却聚集了全国96%的人口。
时隔80多年,我国的人口总数已增长了近两倍,然而,“胡焕庸线”所划分的我国东南部和西北部的人口比例并没有多大变化(图1.9)。在2009年我国地理学界评选出的“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中,“胡焕庸线”位列第七。
在中国人口分布图上,可以自黑河至腾冲绘出一条直线,这条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也被称为“胡焕庸线”。
胡焕庸是我国人口地理学的奠基人。1928年,胡焕庸从法国留学归来,便投入我国的人口地理研究。在做了几个省和区县的人口地理研究之后,胡焕庸开始着手于全国人口地理的研究。当时只有一套不完整的各县人口统计资料,胡焕庸不得不从各种公报、杂志上逐省、逐县地收集、补充资料,终于获得了一套基本覆盖全国的县级人口统计数据。他用每点代表1万人,将这套数据表达在地图上,共有近5万个点。1935年胡焕庸依据点的密度,绘出了我国第一张人口分布图。
1
特点
拓展: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
地理分布很不均衡
2
规律
(2)沿海、沿江、沿湖的
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
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
(1)南人口多,西北人口少
(4)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
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3)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
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
的地区人口少;
人口
分布
世界人口的分布
现象
特点
地形
气候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课堂小结
社会生产方式
政治、文化、交通发展
自然因素
人文因素
水文
土壤
矿产资源
经济发展水平
历史因素
中国人口分布
胡焕庸线
下图为全球及各大洲人口分布平均高度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  )
A.亚洲、欧洲、非洲 B.亚洲、非洲、欧洲
C.非洲、欧洲、亚洲 D.非洲、亚洲、欧洲

2.大洋洲人口分布的平均高度远低于北美洲的主要
原因是大洋洲(  )
①热带地区所占面积广 ②平均海拔低 
③人口分布极不均衡  ④地广人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D
B
3.导致甲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植被 B.水源 C.地形 D.矿产
4.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人口分界线,多年
来基本保持不变,其形成的基础是(  )
A.气候和地形 B.地形和经济
C.气候和科技 D.地形和科技
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回答3~4题。
C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