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历史部分 复习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先秦历史部分 复习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22张PPT。复习指导1.勤做笔记,整理条理思路
2.专注认真,注重思维逻辑
3.课后复习,查漏补缺。。满分100分 历史部分90分 思品10分(选择题)
要求:平均分88分左右需要:一本教材 一支笔 一本笔记 一个专注的大脑复习课(1)先秦时期的历史与文化变迁书本:P10 -----P17
材料:P3------P5早期国家与文明的演变先秦:夏商周三代
社会基础:奴隶主与奴隶
形成: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
→公元前1064年,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灭商建周,定都镐,史称西周(亡于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772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第一个王朝(奴隶制基础)夏朝: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⑵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⑶最后一任国王:桀。青铜时代的光辉商朝:⑴青铜铸造业发达:青铜器种类多,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社会生产和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古代最大的青铜器。
⑵商朝出现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即甲骨文。
(特点: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意义:我国有可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西周三大制度
分封制:(内容+影响:P12)
礼乐制度:(目的+要求P12)

宗法制:血缘关系为核心

  分封制概况:(对象、义务、影响) 西周分封制哪些人受封?(国王亲属、功臣等)
  分到什么东西?(土地等)
  有什么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命令,交纳贡品,守卫疆土,管理地方事物,保卫周王室。)
  又有什么影响?(分封制确立了周王的权威,扩大了周王控制区域)
  分封制的基础是什么?(宗法制)
分封制度、礼乐制度、宗法制度的实质是什么?(等级制度,是周朝维护统治的工具)
礼乐制度西周的礼乐制度用来干什么的?(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
作用:有效调节社会矛盾,
稳定社会秩序,
规定贵贱长幼区别
3宗法制 以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决定继承权利
核心:嫡长子继承
实质:社会等级制度
(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作用:调整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 封建社会的端倪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1.春秋五霸:
⑴背景:春秋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一些实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相互征战,争做霸主,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
⑵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进步生产技术的变革(铁农具、牛耕)2.齐恒公首霸:
⑴原因:
①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军制和内政,发展经济,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
②后又采纳管仲的建议,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即在尊重周王室的名义下,在诸侯国中树立了威信;
⑵时间:公元前7世纪中期,举行葵丘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承认他的霸主地位。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
晋国——韩、赵、魏三个国家(三家分晋)
战国七雄:秦、楚、齐、燕、赵、魏、韩:
了解相对地理位置P14;
.社会发展情况:春秋时期,我国出现铁农具,并已使用牛耕,这大大促进了生产发展,也推动了社会其它方面的变化;
春秋晚期,新兴地主和个体农民形成,社会结构发展了深刻的变化。战国时期的特点:
乱 变
乱中求变 -------------变法改革!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5.变法运动:魏国:李悝变法 楚国:吴起变法
秦国:商鞅变法(最大影响)
6.商鞅变法:
①背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诸侯争霸的形势,秦国打出富国强兵的旗号,掀起变法运动。
②时间人物:公元前395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③内容+影响(识记):内容:1.允许土地私有、自由买卖;2.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3.奖励军工,理由军工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4.建立县制,把原来的居民聚落合并为县,由国家直接任命官吏管理。
(影响:与其他各国相比,商鞅变法更加全面、彻底,是秦国从此强盛起来,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④性质:一次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政治改革。
⑤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⑴.深得秦孝公的重用;
⑵.符合历史潮流;
⑶.改革者态度坚决获取了人民的信任;
⑷.献身精神和顽强毅力商鞅变法的启示:
1.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要顺应时代潮流,发扬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
2.诚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加强诚信建设,诚信道德规范约束自己中国历史第一次思想大解放1.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背景):
⑴. 原来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形成了一个拥有学识的文士阶层;
⑵. 春秋战国时期,士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四处游说、讲学。他们针对社会问题提出不同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3)社会动荡和变革带来人们思想解放3.百家争鸣出现的作用(意义):
A.各派不仅阐述自己的主张,还相互论争和批判,彼此吸收合理的成分,有利地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B.它们在众多领域提出的各种思想理论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4.古代思想在现在的表现: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孟子民贵君轻——民主
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
道家:和谐社会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启发式教育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问题探讨1孔子的思想对当代教育,还有可借鉴的意义吗?
 孔子广开私学,主张“有教无类“,符合教育平等的思想;各个学生有不同的个性和心智特点,只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优势和特长,符合”因材施教“的思想,因此孔子的思想不仅在当时还是在现在,教育是值得借鉴的问题探讨2联系当时(战国)的社会形式,想一想,为什么法家会受到重视?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不断,为了应付战争,统治者向百姓征收沉重的赋税、兵役、劳役,阶级矛盾激化,法家主张“法治”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利,严刑酷法等思想适应于当时社会形式的需要,自然受到各诸侯国的青睐和重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