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国家是什么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国家是什么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简介

1.1国家是什么
【课标要求】
了解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揭示国家的本质,理解国家管理形式的多样性。
【教材分析】
本框“国家是什么”第一目从国家的产生、性质及其决定因素、基本要素、国家职能等角度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使同学们清楚国家是什么?国家是怎样分类的?第二目全面阐述国体与政体的关系,介绍代议制,使同学们明白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学情分析】
通过必修一、必修三的学习,同学们初步了解了国家产生的原因与过程,知道我国的国体与政体,熟悉我国的国家职能。在此基础上学习本框,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科学认识国体与政体的关系,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学习目标】
1.通过研读经典,借助参加北京冬奥会的91个国家和地区,理解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能够从国家的起源、基本要素、国家的性质、国家的本质等角度认识国家,增强关心国家事务的意识,培养国家观念,提升公共参与素养;
2.理解民主与专政的关系,辨析资本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明确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统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增强政治认同;
3.把握国体与政体的关系,了解影响政体的因素,理解国家管理形式的多样性,明确代议制是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国家的职能、民主的本质属性、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难点:全面阐述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素材】
以2022北京冬奥会为素材,利用多媒体,通过情境设置,展开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介绍91个国家或地区代表团参加2022北京冬奥会,引导学生思考节目《一鸽都不能少》的寓意,提出问题为什么雪花上的“中华台北”不能写成“台湾”?
思考:国家到底是什么?台湾是国家吗?——引入新课
新课讲授:
议题一:探究国家本质
  一、国家的本质
合作探究一:阅读材料《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由于国家是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由于它同时又是在这些阶级的冲突中产生的,所以,它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行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
议学任务:查阅资料,回顾必修一所学知识,议一议国家是如何起源的?结合恩格斯的论述,谈谈你对国家本质的理解。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回顾国家产生的历程
结论:
1.从国家的产生看
①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
②国家是在原始社会瓦解、私有制出现、阶级形成以后产生的。
③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注意:国家不会永远地存在下去,随着阶级的消失,国家也不可避免地要消失
2.从国家性质看
国家的性质,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什么阶级是统治阶级,什么阶级是被统治阶级。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3.从国家本质看
所有国家都是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4.从国家职能看
任何国家都具备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
合作探究二:阅读材料
国字原作“或”。字形像以“戈”(武器)守卫“口”(城邑)。后来在字的周围加方框以表示疆域,构成“國”字。
议学任务:分析归纳国家的构成要素都有哪些?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从基本要素看:国家最重要的要素是主权
一般认为,国家的基本要素包括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它们是国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主权。
相关链接:
(1)领土:指处于国家主权支配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包括地下及上空。领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范围和空间。一国的领土一般由领陆、领水、领空组成。
(2)政权:指政治上实行统治的权力,是指体现这种权力的政权机关。
(3)主权:是指一个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对内对外政策、处理国内国际一切事务的权力。国家主权的丧失往往意味着国家的解体或灭亡。
合作探究三:阅读材料:参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91个国家或地区名单
议学任务:当今世界主要有哪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国家?有何异同?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当今世界主要有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国家。
社会主义民主 资本主义民主
不同 享有民主的主体 绝大多数人民 资产阶级
专政的对象 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对大多数的人民实行专政
民主的特点 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 虚伪性和欺骗性
本质 人民当家作主 资产阶级专政
相同点 都属于民主政体,都是由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的,都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都服务于统治阶级,都具有阶级性。
社会主义国家不同于一切剥削阶级国家;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表明社会主义民主优于资本主义民主。新型的民主与新型的专政,体现着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
全面理解国家的内涵:
国家的产生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国家的基本要素 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国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主权。
国家的性质 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什么是统治阶级,什么是被统治阶级。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国家的本质 所有国家都是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议题二:感悟国家制度
合作探究四:阅读材料
北京冬奥会奖牌榜。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共收获9金、4银、2铜位列奖牌榜第三,金牌数和奖牌数均创历史新高。挪威体育代表团共收获16金、8银、13铜位列奖牌榜第一。德国体育代表团共收获12金、10银、5铜位列奖牌榜第二。
议学任务:查阅资料,议一议北京冬奥会奖牌榜前五国家领导人的称谓有何异同,并探究其原因。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提取关键信息,分析回答探究问题
探究结果:
国家 称谓 国体 政体
挪威 首相 资本主义国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德国 总理 资本主义国家 议会共和制
中国 主席 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美国 总统 资本主义国家 总统制共和制
瑞典 首相 资本主义国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总结:
1.国体和政体的内涵
(1)国体的内涵
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2)政体的内涵
政体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就是国家管理形式
2.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1)国体决定政体
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为行使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必然要采取某种形式组织政权机关。统治阶级为维护其根本利益,总是力求采取最有效的政权组织形式。
(2)政体体现国体
不同国家的政体可能多种多样,但都是统治阶级组织国家政权机关的特定方式,终归是其国体的表现形式。
(3)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
适当的健全的政体,对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有着重要作用。
3.代议制
(1)含义:由选举产生、代表民意的机关来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2)政体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2)原因:(必要性)
①只有公民广泛参与,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政体;
②不可能全体公民都经常性地直接管理所有国家事务。
(3)作用:代议制是公民和国家之间的政治纽带,这是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