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近八年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含答案及解析9-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泰安市近八年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含答案及解析9-圆

资源简介

泰安市近八年中考试题分类汇编
9. 圆
考点一:圆的相关定理及运用.
1.(2007.16.)如图,⊙M与轴相交于点,,与轴相切于点,则圆心的坐标是 .
答案:  
2.(2011.23.)如图,PA与⊙O相切,切点为A,PO交⊙O于点C,点B是优弧CBA上一点,若∠ABC=32°,则∠P的度数为   .
分析:连接OA,则△PAO是直角三角形,根据圆周角定理即可求得∠POA的度数,进而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解.
解答:解:连接OA.
∴∠PAO=90°,
∵∠O=2∠B=64°,
∴∠P=90°﹣64°=26°.
故答案为:26°.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切线的性质,以及圆周角定理,正确利用定理,作出辅助线求得∠POA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
3. (2012.11)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垂足为M,下列结论不成立的是(  )
  A.CM=DM  B.  C.∠ACD=∠ADC  D.OM=MD
解答: ∵AB是⊙O的直径,弦CD⊥AB,垂足为M,
∴M为CD的中点,即CM=DM,选项A成立;
B为的中点,即,选项B成立;
在△ACM和△ADM中,
∵AM=AM,∠AMC=∠AMD=90°,CM=DM,
∴△ACM≌△ADM(SAS),
∴∠ACD=∠ADC,选项C成立;
而OM与MD不一定相等,选项D不成立.
故选D
4.(2011.10)如图,⊙O的弦AB垂直平分半径OC,若AB=,则⊙O的半径为(  )
A、 B、 C、 D、
分析:连接OA,设⊙O的半径为r,由于AB垂直平分半径OC,AB=则AD==,OD=,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连接OA,设⊙O的半径为r,
∵AB垂直平分半径OC,AB=,
∴AD==,OD=,
在Rt△AOD中,
OA2=OD2+AD2,即r2=()2+()2,
解得r=.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及勾股定理,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2012.23)如图,在半径为5的⊙O中,弦AB=6,点C是优弧上一点(不与A,B重合),则cosC的值为 .
解答:解:连接AO并延长到圆上一点D,连接BD,
可得AD为⊙O直径,故∠ABD=90°,
∵半径为5的⊙O中,弦AB=6,则AD=10,
∴BD=,
∵∠D=∠C,
∴cosC=cosD=,
故答案为:.
6. (2013.13)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AD切⊙O于点A,点C是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不成立的是(  )
  A.OC∥AE B.EC=BC C.∠DAE=∠ABE D.AC⊥OE

分析:由C为弧EB的中点,利用垂径定理的逆定理得出OC垂直于BE,由AB为圆的直径,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得到AE垂直于BE,即可确定出OC与AE平行,选项A正确;
由C为弧BE中点,即弧BC=弧CE,利用等弧对等弦,得到BC=EC,选项B正确;
由AD为圆的切线,得到AD垂直于OA,进而确定出一对角互余,再由直角三角形ABE中两锐角互余,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到∠DAE=∠ABE,选项C正确;
AC不一定垂直于OE,选项D错误.
解答:解:A.∵点C是的中点,
∴OC⊥BE,
∵AB为圆O的直径,
∴AE⊥BE,
∴OC∥AE,本选项正确;
B.∵=,
∴BC=CE,本选项正确;
C.∵AD为圆O的切线,
∴AD⊥OA,
∴∠DAE+∠EAB=90°,
∵∠EBA+∠EAB=90°,
∴∠DAE=∠EBA,本选项正确;
D.AC不一定垂直于OE,本选项错误,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圆周角定理,以及圆心角,弧及弦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切线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考点二:圆的有关计算.
7.(2013.9.)如图,点A,B,C,在⊙O上,∠ABO=32°,∠ACO=38°,则∠BOC等于(  )
  A.60° B.70° C.120° D.140°
分析:过A、O作⊙O的直径AD,分别在等腰△OAB、等腰△OAC中,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出θ=2α+2β.
解答:解:过A作⊙O的直径,交⊙O于D;
△OAB中,OA=OB,
则∠BOD=∠OBA+∠OAB=2×32°=64°,
同理可得:∠COD=∠OCA+∠OAC=2×38°=76°,
故∠BOC=∠BOD+∠COD=140°.
故选D
8. (2008.6.) 如图,在⊙O中,的度数为是 上一点,
是 上不同的两点(不与两点重合),则
的度数为( )
A. B. C. D.
答案:B
9. (2008.11) 如图,圆锥的侧面积恰好等于其底面积的2倍,则该圆锥侧面展开
图所对应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 )
A. B.C. D.
答案:D
9.(2009.4.)如图,⊙O的半径为1,AB是⊙O 的一条弦,且AB=,则弦AB所对圆周角的度数为
(A)30° (B)60°(C)30°或150° (D)60°或120°
答案:D
10.(2009.16.)如图,(1)是某公司的图标,它是由一个扇环形和圆组成,其设计方法如图(2)所示,ABCD是正方形,⊙O是该正方形的内切圆,E为切点,以B为圆心,分别以BA、BE为半径画扇形,得到如图所示的扇环形,图(1)中的圆与扇环的面积比为 。
答案: 4:9
11.(2010.18.)如图,直线AB与半径为2的⊙O相切于点C,点D、E、F是⊙O上三个点,EF∥AB,若EF =,则∠EDC的度数为 .
【分析】如图,连接OE,OC,直线AB与⊙O相切于点C,因此CO⊥AB,
有因为EF∥AB,所以EF⊥OC,由垂径定理知,EG =EF =,
在Rt△OEG中,sin∠EOG =,所以∠EOG = 60°,故∠EDC = 30°.
【答案】30° 【涉及 知识点】圆的有关性质 解直角三角形
【点评】圆是中考重点考查内容之一,正确合理地做出辅助线能帮助我们快速地解决圆中的有关问题,中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查辅助线:①作半径或直径;②作弦心距;③作切线等等.
12.(2011.14.)一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半径为2的半圆,则该圆锥的全面积是(  )
A、5π B、4π
C、3π D、2π
分析:半圆的面积就是圆锥的侧面积,根据半圆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圆的周长,即可求得圆锥底面圆的半径,进而求得面积,从而求解.
解答:解:侧面积是:×π×22=2π.
底面的周长是2π.
则底面圆半径是1,面积是π.
则该圆锥的全面积是:2π+π=3π.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圆锥的计算,正确理解圆锥的底面的周长等于展开图中扇形的弧长是解题的关键.
13.(2012.18.)如图,AB与⊙O相切于点B,AO的延长线交⊙O于点C,连接BC,若∠ABC=120°,OC=3,则的长为(  )
  A.π  B.2π  C.3π  D.5π
解答:解:连接OB,
∵AB与⊙O相切于点B,
∴∠ABO=90°,
∵∠ABC=120°,
∴∠OBC=30°,
∵OB=OC,
∴∠OCB=30°,
∴∠BOC=120°,
∴的长为,
故选B.
14.(2013.18.)如图,AB,CD是⊙O的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点O1,O2,O3,O4分别是OA、OB、OC、OD的中点,若⊙O的半径为2,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8 B.4 C.4π+4 D.4π﹣4
考点:扇形面积的计算;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分析:首先根据已知得出正方形内空白面积,进而得出扇形COB中两空白面积相等,进而得出阴影部分面积.
解答:解:如图所示:可得正方形EFMN,边长为2,
正方形中两部分阴影面积为:4﹣π,
∴正方形内空白面积为:4﹣2(4﹣π)=2π﹣4,
∵⊙O的半径为2,
∴O1,O2,O3,O4的半径为1,
∴小圆的面积为:π×12=π,
扇形COB的面积为:=π,
∴扇形COB中两空白面积相等,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π×22﹣2(2π﹣4)=8.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扇形的面积公式以及正方形面积公式,根据已知得出空白面积是解题关键.
考点三:圆与三角形、四边形等综合性题目.
15.(2006.22)(本小题满分8分)已知:如图,以的边为直径的⊙O交边于点,且过点的切线平分边.
(1)与⊙O是否相切?请说明理由;
(2)当满足什么条件时,以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解答:(1)与⊙O相切
  理由:连结,,
  切于,为直径,
  ,
  又平分,
  ,
  .又,;
  ,即.
  与⊙O相切.
(2)当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于,为中点.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16.(2007.23) (本小题满分9分)如图,在中,,以为直径的圆交于点,交于点,过点作,垂足为.
(1)求证:为的切线;
(2)若过点且与平行的直线交的延长线于点,连结.当是等边三角形时,求的度数.
解答:(1)证明:连结
是⊙O的直径
是等腰三角形


是⊙O的切线
(2)是的直径
是等边三角形
是的垂直平分线

又,
是等边三角形

17.(2008.24.)(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所示,是直角三角形,,以为直径的⊙O交于点,点是边的中点,连结.
(1)求证:与⊙O相切;
(2)若⊙O的半径为,,求.
(1)证明:连结
是直径

是的中点





是⊙O的切线
(2)


18.(2009.22.)将一个量角器和一个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1)放置,图(2)是由他抽象出的几何图形,其中点B在半圆O的直径DE的延长线上,AB切半圆O于点F,且BC=OD。
求证:DB∥CF。
当OD=2时,若以O、B、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求OB。
证明:(1)连接OF,如图
∵AB且半圆O于F,
∴OF⊥AB。
∵CB⊥AB ,∴BC∥OF。
∵BC=OD,OD=OF,
∴BC=OF。
∴四边形OBCF是平行四边形,
∴DB∥CF。
(2)∵以O、B、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OFB=∠ABC=90°,
∴∠A∠OBF∠BOF
∵∠OBF=∠BFC,∠BFC>∠A,
∴∠OBF>∠A
∴∠OBF与∠A不可能是对顶角。
∴∠A与∠BOF是对应角。
∴∠BOF=30° ∴OB=OF/cos30°=
19.(2010.26.)(10分)如图,△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以AC为直径的⊙O与BC交于点D,DE⊥AB,垂足为E,ED的延长线与AC的延长线交于点F.
求证:(1)DE是⊙O的切线;
(2)若⊙O的半径为2,BE=1,求cosA的值.
【分析】(1)要证明DE是⊙O的切线,只需要证明OD⊥DE,
DE⊥AB,只需证明OD∥AB,若CD = BD,则命题成立;
(2)cosA=,,
求出CF和AF的长度即可.
【答案】解:(1)证明:连结AD、OD.
∵AC是直径,∴AD⊥BC.
∵AB=AC,∴D是BC的中点.
又∵O是AC的中点,∴OD∥AB.
∵DE⊥AB,∴OD⊥DE.
∴DE是⊙O的切线.
(2)由(1)知OD∥AE.
∴.
∴.
∴,解得FC=2.
∴AF=6.
∴cosA=.
【涉及知识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等腰三角形 中位线定理 比例的性质 解直角三角形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几何问题,需要考生有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和转化能力,结合多种数学思想,难度大,区分度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