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近八年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含答案及解析11-图形与变换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泰安市近八年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含答案及解析11-图形与变换

资源简介

泰安市近八年中考试题分类汇编
11. 图形与变换
考点一:轴对称与中心对称
1.(2006.3.)下列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答案:B
2. (2013.4.)下列图形:其中所有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条数之和为(  )
  A.13 B.11 C.10 D.8
解答:解:第一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有1条对称轴;
第二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有2条对称轴;
第三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有2条对称轴;
第四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有6条对称轴;
则所有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条数之和为11.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及对称轴的定义,属于基础题,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3. (2011.3.)下列图形:
其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解答:解:一图是轴对称图形,二图是中心对称图形,三图是轴对称图形,四图即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周对称图形;
所以,中心对称图形的个数为2.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
4.(2010山东泰安,3,3分)下列图形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个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分析】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识别,第1个、第3个、第4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第1个、第2个、第3个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因此第1个、第3个的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B. 【答案】B
【涉及知识点】轴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图形
【点评】在识别某个图形为轴对称图形还是中心对称图形时,要抓住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特性,看看能否找到其对称轴或对称中心,再去作出判断.
考点二:平移与旋转
5. (2006.9.)如果在正八边形硬纸板上剪下一个三角形(如图①中的阴影部分),那么图②,图③,图④中的阴影部分,均可由这个三角形通过一次平移、对称或旋转而得到.要得到图②,图③,图④中的阴影部分,依次进行的变换不可行的是(  )
A.平移、对称、旋转 B.平移、旋转、对称
C.平移、旋转、旋转 D.旋转、对称、旋转
【答案】A
考点三:坐标系中的图形变换
6. (2006.13).已知点在第四象限,它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和为,则点的坐标是_________(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点即可).
7. (2008.15) 在如图所示的单位正方形网格中,将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其中的对应点分别为),则的度数是     .
答案:
8. (2009.19)如图所示,△A’B’C’是由△ABC向右平移5个单位,然后绕B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的(其中A’、B’、C’的对应点分别是A、B、C),点A’的坐标是(4,4)点B’的坐标是(1,1),则点A的坐标是 。
答案: (-1,-2)
9. (2013.11.)在如图所示的单位正方形网格中,△ABC经过平移后得到△A1B1C1,已知在AC上一点P(2.4,2)平移后的对应点为P1,点P1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得到对应点P2,则P2点的坐标为(  )
  A.(1.4,﹣1) B.(1.5,2) C.(1.6,1) D.(2.4,1)
解答:解:∵A点坐标为:(2,4),A1(﹣2,1),
∴点P(2.4,2)平移后的对应点P1为:(﹣1.6,﹣1),
∵点P1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得到对应点P2,
∴P2点的坐标为:(1.6,1).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以及平移的性质,根据已知得出平移距离是解题关键. 
10. (2011.12.)若点A的坐标为(6,3)O为坐标原点,将OA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OA′,则点A′的坐标是(  )
A、(3,﹣6) B、(﹣3,6)
C、(﹣3,﹣6) D、(3,6)
解答:解:由图知A点的坐标为(6,3),
根据旋转中心O,旋转方向顺时针,旋转角度90°,画图,点A′的坐标是(3,﹣6).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图形的旋转,抓住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O,旋转方向顺时针,旋转角度90°,通过画图得A′.
11.(2010.18.)如图,△ABC经过一定的变换得到△,若△ABC上一点M的坐标为(m,n), 那么M点的对应点的坐标为 .

【分析】通过观察图形,△是由△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
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点M在△ABC上,因此的坐标
为(m + 4,n + 2). 【答案】(m + 4,n + 2)
【涉及知识点】平移 点的坐标
【点评】此类题诗图形变换的题目,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认真观察图形、注意平移的方向和平移距离,若是旋转,看清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12 .(2007.10)如图,方格纸的两条对称轴相交于点,
对图分别作下列变换:
①先以直线为对称轴作轴对称图形,再向上平移4格;
②先以点为中心旋转,再向右平移1格;
③先以直线为对称轴作轴对称图形,再向右平移4格,
其中能将图变换成图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
考点四: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13.(2011?19)如图,点O是矩形ABCD的中心,E是AB上的点,沿CE折叠后,点B恰好与点O重合,若BC=3,则折痕CE的长为(  )
A、 B、
C、 D、6
解答:解:∵△CED是△CEB翻折而成,
∴BC=CD,BE=DE,
∵O是矩形ABCD的中心,
∴O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C=2BC=2×3=6,
∴AE=CE,
在Rt△ABC中,AC2=AB2+BC2,即62=AB2+32,解得AB=3,
在Rt△AOE中,设OE=x,则AE=3﹣x,
AE2=AO2+OE2,即(3﹣x)2=(3)2+32,解得x=,
∴AE=EC=3﹣=2.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翻折变换,熟知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的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2010.15.)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沿EF折叠,使D点与BC边的中点重合,若BC = 8,CD = 6,则CF = .
【分析】设CF = x,则DF = 6﹣x,△DEF≌△EF,
所以DF =F = 6﹣x,C== 4, 在Rt△CF中,
根据勾股定理,,则,
解得,x =. 【答案】
【涉及知识点】矩形 勾股定理 折叠
【点评】本题以矩形纸片为模型,通过折叠,采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利用勾股定理构建方程求解出未知量,情景新颖,难度适中.
15.(2009.11)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的中线,∠ADC=30°,将△ADC沿AD折叠,使C点落在C’的位置,若BC=4,则BC’的长为
(A) (B)
(C)4 (D)3
16.(2008.8.) 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8,现将如图那样折叠,使点与点重合,折痕为,则的值是( )

A. B. C. D.
17.(2007.14) .如图,和是分别沿着边翻折形成的,若,则的度数是 .
18(2006.19)将矩形纸片如图那样折叠,使顶点与顶点重合,折痕为.若,,则的周长为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