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历史与社会八上期末复习系列——早期文明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世界上最早建立的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是( )A.中国夏朝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埃及2.尼罗河流域有许多世界公认的“埃及符号”, 下列各项与其相符的是( )A.泰姬陵 B.金字塔 C.甲骨文 D.《汉谟拉比法典》3.参观法国卢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块黑色石柱(见右图)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该石柱上部的浮雕表达的政治观念是( )A.王权神授 B.民主共和 C.主权在民 D.天赋人权4.如果你生活在古代印度,下列情况中最有可能碰到的是( )A.法老在役使大批奴隶建造金字塔B.商人的女儿与官吏禁止通婚,等级森严C.很多手工业者从事青铜铸造业D.柏拉图在和学生们探讨哲学问题5.下列哪一历史知识能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希腊的历史文化?( )A.种姓制度 B.大化改新 C.《荷马史诗》 D.《汉谟拉比法典》6.在西欧封建社会,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是( )A.世俗封建主 B.宫相丕平 C.封建庄园 D.基督教会7.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封建庄园、丕平献土、城市兴起。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A.上古亚非文明 B.上古欧洲文明 C.亚洲封建国家 D.欧洲封建国家8.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结束,封建社会开始的时间和事件是( )A.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 B.395年罗,马帝国分裂C.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D.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9.小凌同学代表小组发言时说:“这是个独特的民族,它是战争狂徒,用战车把宗教传播到西亚、北非等地,穆斯林的足迹从此遍及四方;它又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这个“独特民族”指的是( )A.古代埃及 B.古代希腊 C.古代罗马 D.古代阿拉伯10.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和创新的国家。古代日本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的改革是( )A.伯里克里改革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克里斯提尼改革11.“圣诞节”作为宗教节庆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与该节从相关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12.它位于非洲东北部;金字塔是它的象征;它曾经国力强盛,成为地跨亚洲、非洲的军事帝国。“它”指的是( )A.古埃及 B.古希腊 C.罗马帝国 D.阿拉伯帝国13.苏美尔人用小尖棒把字刻在潮湿的泥版上.干燥后文字笔画形似楔子.这种文字起源于(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中国 D.两河流域14.右图是九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错误,该处是( )A.使用的文字 B.著名人物C.文明代表 D.文明类型15.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古代中国文明产生的相同原因有( )A.经济发达 B.地处大河流域C.人类出现较早 D.较早地建立了奴隶制国家16.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世界各地旅游。埃及开罗最吸引人们参观的古代遗迹是 ( )A B C D17.有一个旅游团想去了解欧洲最古老的文明,他们的最佳旅游地应是( )A.希腊 B.英国 C.法国 D.德国18.假如你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作为公民的你想享受民主权利,参与国家大事的管理,你应该选择去( )A.雅典 B.斯巴达 C.罗马 D.迦太基19.“帝国初年,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材料中的“帝国”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20.中世纪早期,学者们的思想灵感来源于《圣经》和教会;11世纪初期,西欧的一些主教们在教区内组建学校,并邀请知名学者担当主讲教师;12世纪,教会学校已开设了法学、医学和神学等正式课程。上述材料反映了中世纪时基督教会( )A.宣传耶稣就是“救世主”B.对西欧政治制度的影响C.是西欧社会的宗教权威 D.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二、非选择题:(共50分)21.阅读下图,结合大河文明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O分)(1)A处的文明古国是 ,它发源于尼罗河。 (时间)该国成为一个地跨亚非两洲的帝国。(2分)(2)B处为古代西业的“新月沃土”,公元前18世纪 统一该地。在文化上人们发明了 文字。(2分)(3)C处为印度,这里曾出现了一种严格划分社会等级的 制度,后来为反对该制度,诞生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 。(2分)(4)D处是古中国,母亲河有 和 。该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 开始的。(2分)(5)从A、B、C、D四个地区所处的地理环境上看,说明世界上古老文明的产生有什么共同点?(2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早期的A宗教主张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倡导信徒间衣食互济、患难相助,对帝国内身处困境的广大下层民众产生了巨大的感召力。材料二:宗教B在早期倡导众生平等,力图在宗教领域突破四大种姓间的严格界限。材料三:宗教C以信仰真主安拉为主要教义。(1)根据材料判断以上三种宗教的名称。三种宗教的典型建筑分别是什么?(3分)(2)宗教A在中世纪成为哪一地区的统治思想?宗教C的经典著作是什么?(2分)(3)我国本土宗教最著名的是道教。其产生于什么时候?历史上曾历经艰难到佛教诞生地求法的佛学大师是谁?(2分)(4)宗教是人类信仰的产物,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各种各样的宗教?(3分)23.讨论会是学习、探究历史的重要载体。(10分)一位历史学者说:“一个国家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却因本身的弱小被野蛮而强大的国家所灭。”某班根据此以古希腊为例,开展了一场以“文明会随着国家的灭亡而消失吗?”为主题的讨论会。请你补充资料,参与讨论。【以史为证】(1)小刚在收集资料时发现:在 当政期间确立了古希腊雅典的民主制度, 当政期间达到全盛。后来希腊因城邦体制衰落而被北方兴起的 王国所火。伴随着亚历山大的东征,希腊文化对外传播开来。(3分)【史论结合】材料一:我们都是希腊人。 ——英国近代诗人雪莱材料二:美国国会开会场景 2012年伦敦奥运圣火在希腊点燃(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希腊文明对世界产生的影响有哪些?(4分)【读史明智】(3)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与探究,希腊文明的传播和影响说明了什么?(3分)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两个自由民打架,一个被打瞎了一只眼睛,对方就同样要被打瞎一只眼睛作为惩罚;被人敲掉牙齿,就要敲掉对方的牙齿。材料二:“上天为了世界的繁荣,用自己的口、双手、双腿与双脚相应地创造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与首陀罗。”(1)材料一反映了哪部法律的内容?这部法典有何历史地位?(4分)(2)材料二体现了哪一国家的什么制度?该制度对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4分)(3)你认为材料一的法律和材料二的制度,它们共同的实质是什么?(2分)25.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 :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曾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作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材料二 :德国法学家曾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她”指古希腊的哪一城邦?当时“她”设立了哪些机构并采取了什么方法来实现民主制度?(5分)(2)法律是古罗马人留给后人的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其中第一部成文法的名称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这一观点的?(4分)(3)从两则材料中我们能得出一个什么结论?(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