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 双曲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 讲义-2023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6讲 双曲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 讲义-2023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6讲 双曲线的定义及方程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双曲线的定义 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
2.会利用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用定义法 待定系数法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难点:双曲线焦点三角形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
探究启发式
四、知识梳理
1.双曲线的定义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________________等于常数(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________,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双曲线的________.
集合P={M|||MF1|-|MF2||=2a},|F1F2|=2c,其中a,c为常数且a>0,c>0.
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标准方程 -= 1 ( a>0,b>0 ) -=1 ( a>0,b>0 )
图形
焦点 F1(-c,0),F2(c,0) F1(0,-c),F2(0,c)
a,b,c的关系 c2=a2 + b2 c2=a2 + b2
双曲线定义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当________|时,P点的轨迹是双曲线;
(2)当________时,P点的轨迹是两条射线;
(3)当________时,P点不存在.
五 课前测试:
1.已知中心在原点的椭圆C的右焦点为F(1,0),,则椭圆C的方程是(  )
A.+=1 B.+=1
C.+=1 D.+=1
2.椭圆+=1(a>b>0)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B,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若|AF1|,|F1F2|,|F1B|成等差数列,则此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B.
C. D.-2
六 典例剖析:
题型(一) 双曲线定义应用
例1(1)若双曲线 的左 右焦点分别为,点在双曲线上,且,则 等于( )
A.11 B.9 C.5 D.3
(2)已知F为双曲线C:-=1的左焦点,P,Q为C上的点.若PQ的长等于虚轴长的2倍,点A(5,0)在线段PQ上,则△PQF的周长为________.
题型(二) 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例2 ⑴经过点,焦点在x轴上,。
⑵双曲线中心在原点,焦点在坐标轴上,且点A(4,-),B,则此双曲线方程为
(3)与椭圆+y2=1共焦点且过点P(2,1)的双曲线方程是(  )
A.-y2=1 B.-y2=1 C.-=1 D.x2-=1
规律总结:待定系数法求双曲线方程的五种类型
类型一 与双曲线-=1有公共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可设为-=λ(λ≠0)
类型二 若已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x或y=-x,则可设双曲线方程为-=λ(λ≠0)
类型三 与双曲线-=1共焦点的双曲线方程可设为-=1(-b2类型四 过两个已知点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可设为-=1(mn>0)或者+=1(mn<0)
类型五 与椭圆+=1(a>b>0)有共同焦点的双曲线方程可设为-=1(b2<λ题型(三) 双曲线定义求轨迹方程
例3(1) 设圆C与两圆(x+)2+y2=4,(x-)2+y2=4中的一个内切,另一个外切.
求圆C的圆心轨迹L的方程;
(2)在△ABC中,BC边固定,顶点A在移动,设|BC|=m,当三个角满足条件
|sin C-sin B|=|sin A|时,求顶点A的轨迹方程.
课堂练习3:(1)已知动圆M过定点B(-4,0),且和定圆(x-4)2+y2=16相切,则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为(  )
A.-=1 (x>0) B.-=1 (x<0)
C.-=1 D.-=1
(2)如图,在中,已知,且三内角A,B,C满足,以AB边所在的直线为x轴,AB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求顶点C的轨迹方程.
题型(四) 双曲线的焦点三角形
例4、已知F1,F2为双曲线C:x2-y2=2的左、右焦点,点P在C上,|PF1|=2|PF2|,则cos∠F1PF2=________.
课堂练习4:已知F1,F2为双曲线C:x2-y2=1的左、右焦点,点P在C上,∠F1PF2=60°,则|PF1|·|PF2|等于(  )
A.2    B.4    C.6    D.8
七、自我测评:
1.下列曲线中焦点坐标为的是
A. B.
C. D.
2.已知双曲线C:-=1的=,且其右焦点为F2(5,0),则双曲线C的标准方程为(  )
A.-=1 B.-=1
C.-=1 D.-=1
3.过双曲线的左焦点有一条弦交左支于 点,若,是双曲线的右焦点,则的周长是
A. B. C. D.
4.如右图,从双曲线-=1的左焦点F引圆x2+y2=3的切线FP交双曲线右支于点P,T为切点,M为线段FP的中点,O为坐标原点,则|MO|-|MT|等于 ( )
A. B. C.- D.+
5.(2017新课标全国I)已知F是双曲线C:的右焦点,P是C上一点,且PF与x轴垂直,点A的坐标是(1,3),则△APF的面积为( )
A. B. C. D.
6.椭圆与双曲线有相同的焦点 ,是这两条曲线的一个交点,则的面积是
A. B. C. D.
7.已知M()是双曲线C:上的一点,是C上的两个焦点,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8.已知动圆M与圆C1:(x+4)2+y2=2外切,与圆C2:(x-4)2+y2=2内切,求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第6讲 双曲线的定义及方程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双曲线的定义 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
2.会利用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用定义法 待定系数法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难点:双曲线焦点三角形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
探究启发式
四、知识梳理
1.双曲线的定义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________________等于常数(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________,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双曲线的________.
集合P={M|||MF1|-|MF2||=2a},|F1F2|=2c,其中a,c为常数且a>0,c>0.
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标准方程 -= 1 ( a>0,b>0 ) -=1 ( a>0,b>0 )
图形
焦点 F1(-c,0),F2(c,0) F1(0,-c),F2(0,c)
a,b,c的关系 c2=a2 + b2 c2=a2 + b2
双曲线定义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当________|时,P点的轨迹是双曲线;
(2)当________时,P点的轨迹是两条射线;
(3)当________时,P点不存在.
五 课前测试:
1.已知中心在原点的椭圆C的右焦点为F(1,0),,则椭圆C的方程是(  )
A.+=1 B.+=1
C.+=1 D.+=1
解析:选D 依题意,设椭圆方程为+=1(a>b>0),所以解得a2=9,b2=8.故椭圆C的方程为+=1.
2.椭圆+=1(a>b>0)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B,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若|AF1|,|F1F2|,|F1B|成等差数列,则此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B.
C. D.-2
解析:选A 由题意可得2|F1F2|=|AF1|+|F1B|,即4c=a-c+a+c=2a,故e==.
六 典例剖析:
题型(一) 双曲线定义应用
例1(1)若双曲线 的左 右焦点分别为,点在双曲线上,且,则 等于( )
A.11 B.9 C.5 D.3
【答案】B
【解析】由双曲线定义得,即,解得
(2)已知F为双曲线C:-=1的左焦点,P,Q为C上的点.若PQ的长等于虚轴长的2倍,点A(5,0)在线段PQ上,则△PQF的周长为________.
【答案】44
【解析】由双曲线C的方程,知a=3,b=4,c=5,
∴点A(5,0)是双曲线C的右焦点,
且|PQ|=|QA|+|PA|=4b=16,
由双曲线定义,得|PF|-|PA|=6,|QF|-|QA|=6.
∴|PF|+|QF|=12+|PA|+|QA|=28,
因此△PQF的周长为
|PF|+|QF|+|PQ|=28+16=44.
题型(二) 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例2 ⑴经过点,焦点在x轴上,。
解:∵双曲线焦点在x轴上,
∴设双曲线方程为
∵双曲线经过点,∴
解得或(舍)
故所求双曲线方程为
⑵双曲线中心在原点,焦点在坐标轴上,且点A(4,-),B,则此双曲线方程为
解:设双曲线方程为mx2-ny2=1,由双曲线经过A(4,-),B
可得解得∴所求标准方程为-y2=1.
(3)与椭圆+y2=1共焦点且过点P(2,1)的双曲线方程是(  )
A.-y2=1 B.-y2=1 C.-=1 D.x2-=1
解:法一:椭圆+y2=1的焦点坐标是(±,0).设双曲线方程为-=1(a>0,b>0),
因为双曲线过点P(2,1),所以-=1,又a2+b2=3,
解得a2=2,b2=1,所以所求双曲线方程是-y2=1.
法二:设所求双曲线方程为+=1(1<λ<4),将点P(2,1)的坐标代入可得+=1,解得λ=2(λ=-2舍去),所以所求双曲线方程为-y2=1.
规律总结:待定系数法求双曲线方程的五种类型
类型一 与双曲线-=1有公共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可设为-=λ(λ≠0)
类型二 若已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x或y=-x,则可设双曲线方程为-=λ(λ≠0)
类型三 与双曲线-=1共焦点的双曲线方程可设为-=1(-b2类型四 过两个已知点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可设为-=1(mn>0)或者+=1(mn<0)
类型五 与椭圆+=1(a>b>0)有共同焦点的双曲线方程可设为-=1(b2<λ题型(三) 双曲线定义求轨迹方程
例3(1) 设圆C与两圆(x+)2+y2=4,(x-)2+y2=4中的一个内切,另一个外切.
求圆C的圆心轨迹L的方程;
解析: 设圆C的圆心坐标为(x,y),半径为r.由题设知
=4,化简得L的方程为-y2=1.
(2)在△ABC中,BC边固定,顶点A在移动,设|BC|=m,当三个角满足条件
|sin C-sin B|=|sin A|时,求顶点A的轨迹方程.
解 以BC所在直线为x轴,线段BC的中垂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B,C.
设点A坐标(x,y),由题设,得|sin C-sin B|=|sin A|.
根据正弦定理,得||AB|-|AC||=m.可知点A在以B、C为焦点的双曲线上.
这里2a=m,∴a=.又c=m,∴b2=c2-a2=-=m2.
故所求点A的轨迹方程为-=1(y≠0).
课堂练习3:(1)已知动圆M过定点B(-4,0),且和定圆(x-4)2+y2=16相切,则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为(  )
A.-=1 (x>0) B.-=1 (x<0)
C.-=1 D.-=1
答:B
(2)如图,在中,已知,且三内角A,B,C满足,以AB边所在的直线为x轴,AB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求顶点C的轨迹方程.
【答案】.
【解析】由题意可得,.
因为,由正弦定理可得,
故,
由双曲线的定义知,点C的轨迹为双曲线的右支(除去与x轴的交点).
由题意,设所求轨迹方程为,
因为,,所以,故所求轨迹方程为
题型(四) 双曲线的焦点三角形
例4、已知F1,F2为双曲线C:x2-y2=2的左、右焦点,点P在C上,|PF1|=2|PF2|,则cos∠F1PF2=________.
解析:由题可知a=,c=2.∵由双曲线的定义有|PF1|-|PF2|=|PF2|=2a=2,∴|PF1|=2|PF2|=4,则cos∠F1PF2=
==.
答案:
课堂练习4:已知F1,F2为双曲线C:x2-y2=1的左、右焦点,点P在C上,∠F1PF2=60°,则|PF1|·|PF2|等于(  )
A.2    B.4    C.6    D.8
[解析] 由双曲线的方程得a=1,c=,
由双曲线的定义得||PF1|-|PF2||=2.
在△PF1F2中,由余弦定理得
|F1F2|2=|PF1|2+|PF2|2-2|PF1|·|PF2|cos 60°,
即(2)2=|PF1|2+|PF2|2-|PF1|·|PF2|
=(|PF1|-|PF2|)2+|PF1|·|PF2|
=22+|PF1|·|PF2|.
解得|PF1|·|PF2|=4.故选B.
七、自我测评:
1.下列曲线中焦点坐标为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双曲线中,,,故,焦点为,符合题意;
椭圆中,焦点为,不符合题意;
双曲线中,焦点为,不符合题意;
椭圆中,焦点为,不符合题意.故选A.
2.已知双曲线C:-=1的=,且其右焦点为F2(5,0),则双曲线C的标准方程为(  )
A.-=1 B.-=1
C.-=1 D.-=1
解析:选C ∵e==,F2(5,0),∴c=5,a=4,则b2=c2-a2=9,∴双曲线C的标准方程为-=1.
3.过双曲线的左焦点有一条弦交左支于 点,若,是双曲线的右焦点,则的周长是
A. B. C. D.
【答案】C
4.如右图,从双曲线-=1的左焦点F引圆x2+y2=3的切线FP交双曲线右支于点P,T为切点,M为线段FP的中点,O为坐标原点,则|MO|-|MT|等于 ( )
A. B. C.- D.+
【答案】C
【解析】|OM|-|MT|=|PE|-(|MF|-|FT|)=|FT|-(|PF|-|PE|)=-×2×=-,故选C
5.(2017新课标全国I)已知F是双曲线C:的右焦点,P是C上一点,且PF与x轴垂直,点A的坐标是(1,3),则△APF的面积为
A. B. C. D.
6.椭圆与双曲线有相同的焦点 ,是这两条曲线的一个交点,则的面积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联立两方程得,解得,由题意可知,
所以.故选C.
7.已知M()是双曲线C:上的一点,是C上的两个焦点,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A )
(A)(-,) (B)(-,)
(C)(,) (D)(,)
8.已知动圆M与圆C1:(x+4)2+y2=2外切,与圆C2:(x-4)2+y2=2内切,求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
【解析】 设动圆M的半径为r,则由已知|MC1|=r+,
∴|MC2|=r-,∴|MC1|-|MC2|=2.
又C1(-4,0),C2(4,0).∴|C1C2|=8,∴2<|C1C2|.
根据双曲线定义知,点M的轨迹是以C1(-4,0)、C2(4,0)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
∵a=,c=4,∴b2=c2-a2=14,∴点M的轨迹方程是-=1(x≥).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