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椭圆的性质及应用 讲义-2023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讲 椭圆的性质及应用 讲义-2023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5讲 椭圆的性质及应用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2.理解离心率对椭圆扁平程度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椭圆的几何性质及初步运用.
2.难点:椭圆离心率的概念的理解.
3.疑点:椭圆的几何性质是椭圆自身所具有的性质,与坐标系选择无关,即不随坐标系的改变而改变.常与几何图形、方程、不等式、平面向量等内容结合出题.
三、教学方法
一学、二记、三应用
四、知识梳理
1、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
图形
标准方程 +=1(a>b>0) +=1(a>b>0)
性 质 焦点 F1(-c,0),F2(c,0) F1(0,-c),F2(0,c)
范围 -a≤x≤a-b≤y≤b -b≤x≤b-a≤y≤a
对称性 对称轴:坐标轴 对称中心:原点
顶点 A1(-a,0),A2(a,0),B1(0,-b),B2(0,b) A1(0,-a),A2(0,a),B1(-b,0),B2(b,0)
轴 长轴A1A2的长为2a 短轴B1B2的长为2b
焦距 |F1F2|=2c
离心率 e=∈(0,1)
a,b,c的关系 a2=b2+c2
2、椭圆的几何性质分为两类
(1)一类是与坐标系无关的椭圆本身故有的性质:长轴长、短轴长、焦距、离心率等.
(2)一类是与坐标系有关的性质:顶点坐标、焦点坐标等.
在解题时要特别注意第二类性质,应根据椭圆方程的形式,首先判断椭圆的焦点在哪条坐标轴上,然后再进行求解.
3、椭圆的几何性质与椭圆的位置、大小和形状的关系
(1)椭圆的焦点决定椭圆的位置.
(2)椭圆的范围决定椭圆的大小.
(3)椭圆的离心率决定椭圆的形状.离心率越大,椭圆越“扁”;离心率越小,椭圆越“圆”。
(4)对称性是椭圆的重要性质,椭圆的顶点是椭圆与对称轴的交点,是椭圆的上重要的特殊点,在作图时应先确定这些点.
特别注意
(1)椭圆的长轴长为2a,长半轴长为a;椭圆的短轴长为2b,短半轴长为b.
(2)椭圆中a,b,c的关系是:a2=b2+c2.
问题 为什么椭圆的离心率决定椭圆的扁平程度?
提示:椭圆的离心率反映了焦点远离中心的程度,e的大小决定了椭圆的形状,反映了椭圆的圆扁程度.
因为a2=b2+c2,所以=,因此,当e越趋近于1时,越接近于0,椭圆越扁;当e越趋近于0时,越接近于1,椭圆越接近于圆.
五、课前测试
1.已知椭圆上的一点到椭圆一个焦点的距离为,则到另一焦点距离为( )
A.2 B.3 C.5 D.7
答案:D
2.如果表示焦点在轴上的椭圆,那么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A
3.已知椭圆则 ( )
A.与顶点相同 B.与长轴长相同
C.与短轴长相同 D.与焦距相等
答案:D
六、典例剖析
题型(一) 椭圆简单的几何性质
例1 求下列椭圆的长轴长和短轴长,焦点坐标和顶点坐标和离心率:
(1); (2).
思路点拨
[解题过程] (1)将椭圆方程变形为+=1,∴a=3,b=2,
∴c===.
∴椭圆的长轴长和焦距分别为2a=6,2b=4,焦点坐标为F1(-,0),F2(,0),
顶点坐标为A1(-3,0),A2(3,0),B1(0,-2),B2(0,2),离心率e==.
(2)椭圆的方程m2x2+4m2y2=1(m>0)可化为+=1.
∵m2<4m2,∴>,∴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并且a=, b=,c=.
∴椭圆的长轴长2a=,短轴长2b=,焦点坐标为,,
顶点坐标为,,,,e===.
[题后感悟]
已知椭圆的方程讨论性质时,若不是标准形式的先化成标准形式,再确定焦点的位置,焦点位置不确定的要分类讨论,找准a与b,正确利用a2=b2+c2,求出焦点坐标,再写出顶点坐标.
引申 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求的值.
解法剖析:依题意,,但椭圆的焦点位置没有确定,应分类讨论:①当焦点在轴上,即时,有,∴,得;②当焦点在轴上,即时,有,∴.
课堂练习:求下列椭圆的长轴长、焦距、焦点坐标、顶点坐标和离心率.
(1)25x2+y2=25; (2)4x2+9y2=1.
解析:(1)将椭圆方程变形为x2+=1,∴a=5,b=1,
∴c===2.∴椭圆的长轴长2a=10,短轴长2b=2.
焦点坐标为F1(0,-2),F2(0,2),顶点坐标A1(0,-5),A2(0,5),B1(-1,0),B2(1,0).
(2)椭圆的长轴长和焦距分别为2a=1,2c=,
离心率e==,焦点坐标为F1,F2,
顶点坐标为A1,A2,B1,B2.
题型(二) 由几何性质求标准方程
例2 (1)已知中心在原点的椭圆C的右焦点为F(1,0),离心率等于,则C的标准方程是____________.
解:由椭圆C的右焦点为F(1,0)知c=1,且焦点在x轴上,又e==,∴a=2,a2=4,b2=a2-c2=3,椭圆C的方程为+=1.故填+=1.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椭圆C的中心为原点,焦点F1,F2在x轴上,离心率为.过F1的直线l交C于A,B两点,且△ABF2的周长为16,那么椭圆C的方程为__________.
答案:+=1
(3)已知椭圆+=1的焦距是2,则该椭圆的长轴长为____________.
解:当焦点在x轴上时,有m-4=1,得m=5,此时长轴长为2;当焦点在y轴上时,长轴长为4.故填2或4.
例3 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1)长轴在x轴上,长轴的长等于12,离心率等于;
(2)长轴长是短轴长的2倍,且椭圆过点(-2,-4).
[解题过程](1)由已知2a=12,e==,得a=6,c=4,从而b2=a2-c2=20,
又长轴在x轴上,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2)∵2a=2×2b,∴a=2b,当焦点在x轴上时,设方程为+=1,
∵点(-2,-4)在椭圆上,∴+=1,∴b2=17.∴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当焦点在y轴上时,设方程为:+=1,∵点(-2,-4)在椭圆上,∴+=1,
∴b2=8,∴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综上,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或+=1.
[题后感悟]
(1)利用椭圆的几何性质求标准方程通常采用待定系数法.
(2)根据已知条件求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思路是“选标准,定参数”,一般步骤是:
① 求出a2,b2的值;
② 确定焦点所在的坐标轴;
③ 写出标准方程.
(3)解此类题要仔细体会方程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课堂练习: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1)在x轴上的一个焦点,与短轴两个端点的连线互相垂直,且焦距为6;
(2)以坐标轴为对称轴,长轴长是短轴长的5倍,且经过点A(5,0).
解析: (1)设椭圆方程为+=1(a>b>0).
如图所示,△A1FA2为一等腰直角三角形,OF为斜边A1A2的中线(高),且|OF|=c,|A1A2|=2b,∴c=b=3,∴a2=b2+c2=18,故所求椭圆的方程为+=1.
(2)方法一:若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设其标准方程为+=1(a>b>0).
由题意,得解得故所求的标准方程为+y2=1;
若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设其标准方程为+=1(a>b>0),
由题意,得解得故所求的标准方程为+=1.
综上所述,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y2=1或+=1.
方法二:设椭圆方程为+=1(m>0,n>0,m≠n),
由题意,得或解得或
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y2=1或+=1.
题型(三) 求椭圆的离心率
例4 (1)若椭圆的两个焦点与短轴的一个端点构成一个正三角形,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_.
解析:依题意,△BF1F2是正三角形,
∵在Rt△OBF2中,|OF2|=c,|BF2|=a,∠OF2B=60°,∴acos 60°=c,∴=,
即椭圆的离心率e=.,答案: 
(2)设椭圆C:+=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P是C上的点,PF2⊥F1F2,∠PF1F2=30°,则C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解:设=2c,则=c,∴=c.∴2a=+=2c,故e==.故选D.
(3)椭圆的左、右顶点分别是A,B,左、右焦点分别是F1,F2.若|AF1|,|F1F2|,|F1B|成等比数列,则此椭圆的离心率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由成等比数列得.
[题后感悟](1)求离心率e时,除用关系式a2=b2+c2外,还要注意e=的代换,通过方程思想求离心率.
(2)在椭圆中涉及三角形问题时,要充分利用椭圆的定义、正弦定理及余弦定理、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等知识.
课堂练习: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为F1、F2,A为椭圆上一点,且AF1⊥AF2,∠AF2F1=60°,求该椭圆的离心率.
解析: 不妨设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画出草图如图所示
由AF1⊥AF2知,△AF1F2为直角三角形,且∠AF2F1=60°.
由椭圆定义,知|AF1|+|AF2|=2a,|F1F2|=2c.
则在Rt△AF1F2中,由∠AF2F1=60°得|AF2|=c,|AF1|=c,
所以|AF1|+|AF2|=2a=(+1)c,所以离心率e==-1.
例5 (1)已知椭圆C:+=1(a>b>0)的左焦点为F,椭圆C与过原点的直线相交于A,B两点,连接AF,BF.若|AB|=10,|AF|=6,cos∠ABF=,则C的离心率e=________.
解析如图,在△ABF中,|AB|=10,|AF|=6,且cos∠ABF=,
设|BF|=m, 由余弦定理,得62=102+m2-20m·,∴m2-16m+64=0,∴m=8.
因此|BF|=8,AF⊥BF,c=|OF|=|AB|=5.设椭圆右焦点为F′,连接BF′,AF′,
由对称性,得|BF′|=|AF|=6, ∴2a=|BF|+|BF′|=14. ∴a=7,因此离心率e==.
(2)已知椭圆()的左、右顶点分别为,,且以线段为直径的圆与直线相切,则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答案】A【解析】∵以为直径为圆与直线相切,∴圆心到直线距离等于半径,
∴又∵,则上式可化简为
∵,可得,即 ∴,故选A
(3)(选讲)设F1(-c,0),F2(c,0)分别是椭圆+=1(a>b>0)的左、右焦点,若在直线x=上存在点P,使线段PF1的中垂线过点F2,则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解法一:由题意知F1(-c,0),F2(c,0),P,∵PF1的中垂线过点F2,∴|F1F2|=|F2P|,即2c=,整理得y2=3c2+2a2-.
∵y2≥0,∴3c2+2a2-≥0,即3e2-+2≥0,解得e≥.∴e的取值范围是.
解法二:设直线x=与x轴交于M点,则|F1F2|=|F2P|≥|MF2|,即2c≥-c,整理得≤e2<1,≤e<1.
∴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故选D.
点拨:
(1)对于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要能从几何特征的角度去分析参数变化引起的图形的变化.在学习中,要能主动的研究几何特征变化的根本性原因.
(2)对几何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把握越准确,代数化就越容易.
(3)整个图形都随着P点的变化而变化,P点的变化使得线段的长度也在变化,进而与的长度关系也在变化.正确的描述这一变化中量与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4)求椭圆的离心率通常要构造关于a,c的齐次式,再转化为关于e的方程或不等式.
课堂练习 已知椭圆+=1的离心率e=.求k的值.
【解】 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1)当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时,a2=k+8,b2=9得c2=k-1,
∵e=,∴=,解得k=4.
(2)当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时,a2=9,b2=k+8得c2=1-k,由e=得=,解得k=-.
题型(四) 焦点三角形
1、椭圆上一点与两焦点构成的三角形,称为椭圆的焦点三角形,与焦点三角形有关的计算或证明常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PF1|+|PF2|=2a,得到a、c的关系;
2、对△F1PF2的处理方法即;
3、椭圆上的点P与椭圆的两个焦点构成的叫作焦点三角形,若,.
例6 如图所示,点P是椭圆+=1上的一点,F1和F2是焦点,且∠F1PF2=30°,求△F1PF2的面积.
[解题过程] 在椭圆+=1中,a=,b=2,∴c==1.
又∵P在椭圆上,∴|PF1|+|PF2|=2a=2①
由余弦定理知:|PF1|2+|PF2|2-2|PF1|·|PF2|·cos 30°=|F1F2|2=(2c)2=4②
①式两边平方,得|PF1|2+|PF2|2+2|PF1|·|PF2|=20③
③-②,得(2+)|PF1|·|PF2|=16,∴|PF1|·|PF2|=16(2-),∴S△PF1F2=|PF1|·|PF2|·sin 30°=8-4.
课堂练习 椭圆+=1的焦点为F1,F2,P为椭圆上的一点,已知·=0,则△F1PF2的面积为( )
A.12 B.10 C.9 D.8
解析: ∵·=0,∴PF1⊥PF2.∴|PF1|2+|PF2|2=|F1F2|2且|PF1|+|PF2|=2a.
又a=5,b=3,∴c=4,∴
②2-①,得2|PF1|·|PF2|=102-64,∴|PF1|·|PF2|=18,∴△F1PF2的面积为9.
七、自我测评:
1.一个顶点的坐标为(0,2),焦距的一半为3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
A.+=1 B.+=1 C.+=1 D.+=1
解析: 由椭圆中a>b,a>c=3,且一个顶点坐标为(0,2)知b=2,b2=4,且椭圆焦点在x轴上,a2=b2+c2=13.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故选D.
2.椭圆+=1上的点P到椭圆左焦点的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分别是(  )
A.8,2 B.5,4 C.9,1 D.5,1
解析: 因为a=5,c=4,所以最大距离为a+c=9,最小距离为a-c=1.,答案: C
3.[2019·武汉高中调研]曲线C1:+=1与曲线C2:+=1(0A.长轴长相等 B.短轴长相等 C.离心率相等 D.焦距相等
答案:D
4.已知F1、F2为椭圆+=1(a>b>0)的两个焦点,过F2作椭圆的弦AB,若△AF1B的周长为16,椭圆离心率e=,则椭圆的方程是(  )
A.+=1 B.+=1 C.+=1 D.+=1
解析: 由题意知4a=16,即a=4,又∵e=,∴c=2,
∴b2=a2-c2=16-12=4,∴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答案: B
5.若一个椭圆长轴的长度、短轴的长度和焦距成等差数列,则该椭圆的离心率是(  )
A. B. C. D.
解析: 2×2b=2a+2c,∴a+c=2b,∴a2+c2+2ac=4(a2-c2),
即5c2+2ac-3a2=0,∴5e2+2e-3=0,∴e=或e=-1(舍),故选B.
6.已知椭圆G的中心在坐标原点,长轴在x轴上,离心率为,且G上一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为12,则椭圆G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
解析: 依题意设椭圆的方程为+=1(a>b>0),∵椭圆上一点到其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为12,∴2a=12,即a=6.∵椭圆的离心率为,∴=,∴=,∴b2=9,∴椭圆G的方程为+=1.,答案:+=1
7.已知椭圆+=1(a>b>0)的离心率e=.过点A(0,-b)和B(a,0)的直线与原点的距离为,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解析:e===,∴=,∴a2=3b2,即a=b.
过A(0,-b),B(a,0)的直线为-=1.,把a=b代入,即x-y-b=0,
又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解得b=1,∴a=,∴所求方程为+y2=1.
8.如图所示,F1,F2分别为椭圆的左、右焦点,椭圆上点M的横坐标等于右焦点的横坐标,其纵坐标等于短半轴长的,求椭圆的离心率.
解析: 方法一:设椭圆的长半轴、短半轴、半焦距长分别为a,b,c,则焦点为F1(-c,0),F2(c,0).M点的坐标为,则△MF1F2为直角三角形.
在Rt△MF1F2中,|F1F2|2+|MF2|2=|MF1|2,即4c2+b2=|MF1|2.
而|MF1|+|MF2|=+b=2a,整理得3c2=3a2-2ab.
又c2=a2-b2,所以3b=2a.,所以=.∴e2===1-=,∴e=.
方法二:设椭圆方程为+=1(a>b>0),则M,代入椭圆方程,得+=1,
所以=,所以=,即e=.第5讲 椭圆的性质及应用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2.理解离心率对椭圆扁平程度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椭圆的几何性质及初步运用.
2.难点:椭圆离心率的概念的理解.
3.疑点:椭圆的几何性质是椭圆自身所具有的性质,与坐标系选择无关,即不随坐标系的改变而改变.常与几何图形、方程、不等式、平面向量等内容结合出题.
三、教学方法
一学、二记、三应用
四、知识梳理
1、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
图形
标准方程 +=1(a>b>0) +=1(a>b>0)
性 质 焦点 F1(-c,0),F2(c,0) F1(0,-c),F2(0,c)
范围 -a≤x≤a-b≤y≤b -b≤x≤b-a≤y≤a
对称性 对称轴:坐标轴 对称中心:原点
顶点 A1(-a,0),A2(a,0),B1(0,-b),B2(0,b) A1(0,-a),A2(0,a),B1(-b,0),B2(b,0)
轴 长轴A1A2的长为2a 短轴B1B2的长为2b
焦距 |F1F2|=2c
离心率 e=∈(0,1)
a,b,c的关系 a2=b2+c2
2、椭圆的几何性质分为两类
(1)一类是与坐标系无关的椭圆本身故有的性质:长轴长、短轴长、焦距、离心率等.
(2)一类是与坐标系有关的性质:顶点坐标、焦点坐标等.
在解题时要特别注意第二类性质,应根据椭圆方程的形式,首先判断椭圆的焦点在哪条坐标轴上,然后再进行求解.
3、椭圆的几何性质与椭圆的位置、大小和形状的关系
(1)椭圆的焦点决定椭圆的位置.
(2)椭圆的范围决定椭圆的大小.
(3)椭圆的离心率决定椭圆的形状.离心率越大,椭圆越“扁”;离心率越小,椭圆越“圆”。
(4)对称性是椭圆的重要性质,椭圆的顶点是椭圆与对称轴的交点,是椭圆的上重要的特殊点,在作图时应先确定这些点.
特别注意
(1)椭圆的长轴长为2a,长半轴长为a;椭圆的短轴长为2b,短半轴长为b.
(2)椭圆中a,b,c的关系是:a2=b2+c2.
问题 为什么椭圆的离心率决定椭圆的扁平程度?
五、课前测试
1.已知椭圆上的一点到椭圆一个焦点的距离为,则到另一焦点距离为( )
A.2 B.3 C.5 D.7
2.如果表示焦点在轴上的椭圆,那么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3.已知椭圆则 ( )
A.与顶点相同 B.与长轴长相同
C.与短轴长相同 D.与焦距相等
六、典例剖析
题型(一) 椭圆简单的几何性质
例1 求下列椭圆的长轴长和短轴长,焦点坐标和顶点坐标和离心率:
(1); (2).
思路点拨
[题后感悟]
已知椭圆的方程讨论性质时,若不是标准形式的先化成标准形式,再确定焦点的位置,焦点位置不确定的要分类讨论,找准a与b,正确利用a2=b2+c2,求出焦点坐标,再写出顶点坐标.
引申 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求的值.
课堂练习:求下列椭圆的长轴长、焦距、焦点坐标、顶点坐标和离心率.
(1)25x2+y2=25; (2)4x2+9y2=1.
题型(二) 由几何性质求标准方程
例2 (1)已知中心在原点的椭圆C的右焦点为F(1,0),离心率等于,则C的标准方程是____________.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椭圆C的中心为原点,焦点F1,F2在x轴上,离心率为.过F1的直线l交C于A,B两点,且△ABF2的周长为16,那么椭圆C的方程为__________.
(3)已知椭圆+=1的焦距是2,则该椭圆的长轴长为____________.
例3 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1)长轴在x轴上,长轴的长等于12,离心率等于;
(2)长轴长是短轴长的2倍,且椭圆过点(-2,-4).
[题后感悟]
(1)利用椭圆的几何性质求标准方程通常采用待定系数法.
(2)根据已知条件求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思路是“选标准,定参数”,一般步骤是:
① 求出a2,b2的值;
② 确定焦点所在的坐标轴;
③ 写出标准方程.
(3)解此类题要仔细体会方程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课堂练习: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1)在x轴上的一个焦点,与短轴两个端点的连线互相垂直,且焦距为6;
(2)以坐标轴为对称轴,长轴长是短轴长的5倍,且经过点A(5,0).
题型(三) 求椭圆的离心率
例4 (1)若椭圆的两个焦点与短轴的一个端点构成一个正三角形,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_.
(2)设椭圆C:+=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P是C上的点,PF2⊥F1F2,∠PF1F2=30°,则C的离心率为( )A. B. C. D.
(3)椭圆的左、右顶点分别是A,B,左、右焦点分别是F1,F2.若|AF1|,|F1F2|,|F1B|成等比数列,则此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题后感悟](1)求离心率e时,除用关系式a2=b2+c2外,还要注意e=的代换,通过方程思想求离心率.
(2)在椭圆中涉及三角形问题时,要充分利用椭圆的定义、正弦定理及余弦定理、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等知识.
课堂练习: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为F1、F2,A为椭圆上一点,且AF1⊥AF2,∠AF2F1=60°,求该椭圆的离心率.
例5 (1)已知椭圆C:+=1(a>b>0)的左焦点为F,椭圆C与过原点的直线相交于A,B两点,连接AF,BF.若|AB|=10,|AF|=6,cos∠ABF=,则C的离心率e=________.
(2)已知椭圆()的左、右顶点分别为,,且以线段为直径的圆与直线相切,则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3)(选讲)设F1(-c,0),F2(c,0)分别是椭圆+=1(a>b>0)的左、右焦点,若在直线x=上存在点P,使线段PF1的中垂线过点F2,则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点拨:
(1)对于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要能从几何特征的角度去分析参数变化引起的图形的变化.在学习中,要能主动的研究几何特征变化的根本性原因.
(2)对几何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把握越准确,代数化就越容易.
(3)整个图形都随着P点的变化而变化,P点的变化使得线段的长度也在变化,进而与的长度关系也在变化.正确的描述这一变化中量与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4)求椭圆的离心率通常要构造关于a,c的齐次式,再转化为关于e的方程或不等式.
课堂练习 已知椭圆+=1的离心率e=.求k的值.
题型(四) 焦点三角形
1、椭圆上一点与两焦点构成的三角形,称为椭圆的焦点三角形,与焦点三角形有关的计算或证明常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PF1|+|PF2|=2a,得到a、c的关系;
2、对△F1PF2的处理方法即;
3、椭圆上的点P与椭圆的两个焦点构成的叫作焦点三角形,若,.
例6 如图所示,点P是椭圆+=1上的一点,F1和F2是焦点,且∠F1PF2=30°,求△F1PF2的面积.
课堂练习 椭圆+=1的焦点为F1,F2,P为椭圆上的一点,已知·=0,则△F1PF2的面积为( )
A.12 B.10 C.9 D.8
七、自我测评:
1.一个顶点的坐标为(0,2),焦距的一半为3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
A.+=1 B.+=1 C.+=1 D.+=1
2.椭圆+=1上的点P到椭圆左焦点的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分别是(  )
A.8,2 B.5,4 C.9,1 D.5,1
3.[2019·武汉高中调研]曲线C1:+=1与曲线C2:+=1(0A.长轴长相等 B.短轴长相等 C.离心率相等 D.焦距相等
4.已知F1、F2为椭圆+=1(a>b>0)的两个焦点,过F2作椭圆的弦AB,若△AF1B的周长为16,椭圆离心率e=,则椭圆的方程是(  )
A.+=1 B.+=1 C.+=1 D.+=1
5.若一个椭圆长轴的长度、短轴的长度和焦距成等差数列,则该椭圆的离心率是(  )
A. B. C. D.
6.已知椭圆G的中心在坐标原点,长轴在x轴上,离心率为,且G上一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为12,则椭圆G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
7.已知椭圆+=1(a>b>0)的离心率e=.过点A(0,-b)和B(a,0)的直线与原点的距离为,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8.如图所示,F1,F2分别为椭圆的左、右焦点,椭圆上点M的横坐标等于右焦点的横坐标,其纵坐标等于短半轴长的,求椭圆的离心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