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持之以恒,必成大器。勤奋博学笃志感恩第 3 讲 (文科)空间几何综合运用(一)一、知识梳理:1.证明线线平行的方法:(1)平行公理;(2)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3)面 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2.线面平行的证明方法:(1)线面平行的定义;(2)线面平行的判断定理;(3) 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线面平行的证明思考途径:线线平行 线面平行 面面平行.3.面面平行的证明方法:①反证法:假设两个平面不平行,则它们必相交,在导 出矛盾;②面面平行的判断定理;③利用性质: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4.证明线线垂直的方法:(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直角;(2)线面垂直的性质 定理;(3)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4)三垂线定理和逆定理;(5)勾股定理。 5.线面垂直的证明方法:(1)线面垂直的定义;(2)线面垂直的判断定理;(3) 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6.面面垂直的证明方法:①定义法;②面面垂直的判断定理。7、解决探究性问题一般要采用执果索因的方法,假设求解的结果存在,从这个结果出发, 寻找使这个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如果找到了符合题目结果要求的条件,则存在;如果找不 到符合题目结果要求的条件(出现矛盾),则不存在.二、课前自测:1、 (浙江卷文)已知互相垂直的平面 , 交于直线 l.若直线 m,n 满足 m ∥α,n⊥β,则( )A.m∥l B.m∥n C.n⊥l D.m⊥n【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知 l,l , n ,n l .故选 C.考点:线面位置关系.2. (浙江卷理)已知互相垂直的平面 , 交于直线 l.若直线 m,n 满足m∥, n⊥ 则(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持之以恒,必成大器。勤奋博学笃志感恩A . m ∥ l B . m ∥ n C . n ⊥ lD.m⊥n【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知 l,l , n ,n l .故选 C.3(广东卷(文))设 l 为直线,, 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若 l // , l // ,则 // B.若 l , l ,则 //C.若 l , l // ,则 // D.若 , l // ,则 l【答案】B4、(高考山东卷文理))已知直线 a,b 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平面α,β内.则“直线 a 和直线 b 相交”是“平面α和平面β相交”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直线 a 和直线 b 相交”“平面 和平面 相交”,但“平面 和平面 相交” “直线 a 和直线 b 相交”,所以“直线 a 和直线 b 相交”是“平面 和平面 相交”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 A.三.典例剖析:题型一 多面体与球例 1. 已知三棱锥 P ABC 中, PA AB AC 1, PA 面 ABC ,∠BAC= 2 ,则三棱锥 P 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3)A. 3 B. 4 C. 5 D. 8答:C课堂练习 1.正方体 ABCD A1 B1C1 D1 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且此球体积为 4 ,则正方3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持之以恒,必成大器。勤奋博学笃志感恩体的体积为( )A. 2 2 B. 3 3 C.8 D.27答:C课堂小结:求解几何体体积的必备策略常见类型 解题策略球的体积问题 直接利用球的体积公式求解,在实际问题中要根据题意作出图形,构造直角三角形确定球的半径锥体、柱体的体积 根据题设条件求出所给几何体的底面积和高,直接套用公式求解问题以三视图为载体的 将三视图还原为几何体,利用空间几何体的体积公式求解几何体体积问题不规则几何体的体 常用分割或补形的思想,若几何体的底不规则,也需采用同样的方法,将积问题 不规则的几何体或平面图形转化为规则的几何体或平面图形,易于求解题型二 .截面问题例 2、如图, 在正方体 ABCD A1B1C1D1 中, AB 2 , 过直线 B1D1 的平面 平面 A1BD ,则平面 截该正方体所得截面的面积为 .答: 6 提示:利用几何转化法求解。题型三 线面平行与垂直证明及计算例 3、 如图,在直角梯形 ABCD 中,AB∥CD,AB⊥BC,AB=1,BC=2,CD=1+3,过点 A 作 AE⊥CD,垂足为 E,G,F 分别为 AD,CE 的中点,现将△ADE 沿 AE 折叠,使得 DE⊥EC.求证:BC⊥平面 CDE;(2) 求证:FG∥平面 BCD;(3) 在线段 AE 上找一点 R,使得平面 BDR⊥平面 DCB,并说明理由.【解析】 (1) 由已知得 DE⊥AE,DE⊥EC,所以 DE⊥平面 ABCE,所以 DE⊥BC. 又 BC⊥CE,所以 BC⊥平面 DCE.(2) 如图,取 AB 的中点 H,连结 GH,FH,所以 GH∥BD,FH∥BC,所以 GH∥平面 BCD,FH ∥平面 BCD,所以平面 FHG∥平面 BCD,所以 GF∥平面 BCD.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持之以恒,必成大器。勤奋博学笃志感恩(3) 分析可知,点 R 满足 3AR=RE 时,平面 BDR⊥平面 BDC.证明:取 BD 的中点 Q,连结 DR, BR,CR,CQ,RQ.容易计算 CD=2,BD=22,CR=213,DR=221,CQ=2.在△BDR 中,因为 BR=25,DR=221,BD=22,可知 RQ=25,所以在△CRQ 中,CQ2+RQ2=CR2,所以 CQ⊥RQ.又在△CBD 中,CD=CB,Q 为 BD 的中点,所以 CQ⊥BD.又因为 BD∩RQ=Q, 所以 CQ⊥平面 BDR,所以平面 BDC⊥平面 BDR.。课堂练习 2、一个多面体的直观图及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 M,N 分别是 AF,BC 的中点).(1)求证:MN∥平面 CDEF;(2)求多面体 A﹣CDEF 的体积.解:由三视图可知,该多面体是底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直三棱柱 ADE﹣BCF,且 AB=BC=BF=2,DE=CF=2,∴∠CBF=.(1)证明:取 BF 的中点 G,连接 MG、NG,由 M,N 分别为 AF,BC 的中点可得,NG∥CF,MG∥EF,∴平面 MNG∥平面 CDEF,又 MN 平面 MNG,∴MN∥平面 CDEF.(2)取 DE 的中点 H.∵AD=AE,∴AH⊥DE,在直三棱柱 ADE﹣BCF 中,平面 ADE⊥平面 CDEF, 平面 ADE∩平面 CDEF=DE.∴AH⊥平面 CDEF.∴多面体 A﹣CDEF 是以 AH 为高,以矩形 CDEF 为底面的棱锥,在△ADE 中,AH=.S 矩形 CDEF=DE EF=4,∴棱锥 A﹣CDEF 的体积为V= S 矩形 CDEF AH= ×4×=.或用三棱柱体积减去一个三棱锥的体积。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持之以恒,必成大器。勤奋博学笃志感恩例 4、 如图,在直三棱柱 ABCA1B1C1 中,AB=AC=5,BB1=BC=6,D,E 分别是 AA1 和 B1C的中点.(1)求证:DE∥平面 ABC; (2)求三棱锥 EBCD 的体积.[解析] (1)证明:取 BC 中点 G,连接 AG,EG,因为 E 是 B1C 的中点,所以 EG∥BB1,且 EG=12BB1. 由直棱柱知,AA1 綊 BB1,而 D 是 AA1 的中点,所以 EG 綊 AD,所以四边形 EGA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ED∥AG,又 DE 平面 ABC,AG 平面 ABC, 所以 DE∥平面 ABC.(2)因为 AD∥BB1,所以 AD∥平面 BCE,所以 VEBCD=VDBCE=VABCE=VEABC,由(1)知,DE∥平面ABC,所以 VEABC=VDABC=13AD·12BC·AG=16×3×6×4=12.课堂练习 3、如图, 四棱柱 ABCD-A1B1C1D1 的底面 ABCD 是正方形, O 为底面中心, A1O⊥平面ABCD, AB AA1 2 .(Ⅰ) 证明: A1BD // 平面 CD1B1;(Ⅱ) 求三棱柱 ABD-A1B1D1 的体积.【答案】解: (Ⅰ) 设 B1 D1线段的中点为O1 .BD和B1 D1是ABCD A1 B1C1 D1的对应棱 BD // B1 D1.同理, AO和A1O1是棱柱ABCD A1 B1C1 D1的对应线段AO // A1O1且AO // OC A1O1 // OC且A1O1 OC 四边形A1OCO1为平行四边形A1O // O1C.且A1O BD O, O1C B1 D1 O1 面A1 BD // 面CD1 B1 .(证毕)(Ⅱ)A1O 面ABCD A1O是三棱柱A1 B1 D1 ABD的高 .在正方形 AB CD 中,AO = 1 . 在RTA1OA中,A1O 1.三棱柱 A B D ABD 的体积 V S A O 1 ( ) 2 1 1 .A1 B1 D1 ABD ABD 21 1 1 1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持之以恒,必成大器。勤奋博学笃志感恩第 3 讲 (文科)空间几何综合运用(一)一、知识梳理:1.证明线线平行的方法:(1)平行公理;(2)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3)面面平行的性质定 理。 2.线面平行的证明方法:(1)线面平行的定义;(2)线面平行的判断定理;(3)面面平行的 性质定理。线面平行的证明思考途径:线线平行 线面平行 面面平行.3.面面平行的证明方法:①反证法:假设两个平面不平行,则它们必相交,在导出矛盾;② 面面平行的判断定理;③利用性质: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 个平面平行。4.证明线线垂直的方法:(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直角;(2)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3)面 面垂直的性质定理;(4)三垂线定理和逆定理;(5)勾股定理。5.线面垂直的证明方法:(1) 线面垂直的定义;(2)线面垂直的判断定理;(3)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6.面面垂直的证明方法:①定义法;②面面垂直的判断定理。7、解决探究性问题一般要采用执果索因的方法,假设求解的结果存在,从这个结果出发, 寻找使这个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如果找到了符合题目结果要求的条件,则存在;如果找不 到符合题目结果要求的条件(出现矛盾),则不存在.二、课前自测:1、 (高考浙江卷文)已知互相垂直的平面 , 交于直线 l.若直线 m,n 满足 m ∥α,n⊥β,则( )A.m∥l B.m∥n C.n⊥l D.m⊥n2. (高考浙江卷理)已知互相垂直的平面 , 交于直线 l.若直线 m,n 满足m∥, n⊥ 则( )A . m ∥ l B . m ∥ n C . n ⊥ lD.m⊥n3(高考广东卷(文))设 l 为直线,, 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若 l // , l // ,则 // B.若 l , l ,则 //C.若 l , l // ,则 // D.若 , l // ,则 l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持之以恒,必成大器。勤奋博学笃志感恩4、(高考山东卷文理))已知直线 a,b 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平面α,β内.则“直线 a 和直线 b 相交”是“平面α和平面β相交”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三.典例剖析:题型一 多面体与球例 1. 已知三棱锥 P ABC 中, PA AB AC 1, PA 面 ABC ,∠BAC= 23 ,则三棱锥 P 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3 B. 4 C. 5 D. 8课堂练习 1.正方体 ABCD A1 B1C1 D1 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且此球体积为 4 ,则正方3体的体积为( )A. 2 B. 3 C.8 D.272 3课堂小结:求解几何体体积的必备策略常见类型 解题策略球的体积问题 直接利用球的体积公式求解,在实际问题中要根据题意作出图形,构造直角三角形确定球的半径锥体、柱体的体积 根据题设条件求出所给几何体的底面积和高,直接套用公式求解问题以三视图为载体的 将三视图还原为几何体,利用空间几何体的体积公式求解几何体体积问题不规则几何体的体 常用分割或补形的思想,若几何体的底不规则,也需采用同样的方法,将积问题 不规则的几何体或平面图形转化为规则的几何体或平面图形,易于求解题型二 .截面问题例 2、如图, 在正方体 ABCD A1B1C1D1 中, AB 2 , 过直线 B1D1 的平面 平面 A1BD ,则平面 截该正方体所得截面的面积为 .题型三 线面平行与垂直证明及计算例 3、 如图,在直角梯形 ABCD 中,AB∥CD,AB⊥BC,AB=1,BC=2,CD=1+3,过点 A 作 AE⊥CD,垂足为 E,G,F 分别为 AD,CE 的中点,现将△ADE 沿 AE 折叠,使得 DE⊥EC.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持之以恒,必成大器。勤奋博学笃志感恩求证:BC⊥平面 CDE;(2) 求证:FG∥平面 BCD;(3) 在线段 AE 上找一点 R,使得平面 BDR⊥平面 DCB,并说明理由.课堂练习 2、一个多面体的直观图及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 M,N 分别是 AF,BC 的中点).(1)求证:MN∥平面 CDEF;(2)求多面体 A﹣CDEF 的体积.例 4、 如图,在直三棱柱 ABCA1B1C1 中,AB=AC=5,BB1=BC=6,D,E 分别是 AA1 和 B1C的中点.(1)求证:DE∥平面 ABC; (2)求三棱锥 EBCD 的体积.课堂练习 3、如图, 四棱柱 ABCD-A1B1C1D1 的底面 ABCD 是正方形, O 为底面中心, A1O⊥平面ABCD, AB AA1 2 .(Ⅰ) 证明: A1BD // 平面 CD1B1;(Ⅱ) 求三棱柱 ABD-A1B1D1 的体积.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持之以恒,必成大器。勤奋博学笃志感恩例 5.线面、面面平行和垂直探究问题如图所示,正方体 ABCD-A B C D 中,O 为底面 ABCD 的中心,P 是 DD 的中点,点 Q 在 CC1 1 1 1 1 1上.问:点 Q 在什么位置时,平面 D BQ∥平面 PAO 1课堂练习 4 如图所示,在三棱柱 ABCA1B1C1 中,A1A⊥平面 ABC,若 D 是棱 CC1 的中点,问在棱 AB 上是否存在一点 E, 使 DE∥平面 AB1C1?若存在,请确定点 E 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课堂小结:解决探究性问题一般要采用执果索因的方法,假设求解的结果存在,从这个结果 出发,寻找使这个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如果找到了符合题目结果要求的条件,则存在;如 果找不到符合题目结果要求的条件(出现矛盾),则不存在.例 6 、如图 , 三棱柱 ABC A1B1C1 中 , CA CB , AB AA1 , BAA1 60 .( Ⅰ ) 证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持之以恒,必成大器。勤奋博学笃志感恩明: AB A1C ; (Ⅱ)若 AB CB 2 , A1C 6 ,求三棱柱 ABC A1B1C1 的体积.课 堂 练 习 5 、 如 图 , 在 四 棱 锥 P ABCD 中 , PD 面ABCD , AB / / DC ,AB AD , BC 5 , DC 3 , AD 4 , PAD 60 .(1)当正视图方向与向量 AD 的方向相同时,画出四棱锥 P ABCD 的正视图.(要求标出尺寸,并画出演算过程);(2)若 M 为 PA 的中点,求证: DM / /面PBC ;(3)求三棱锥 D PBC 的体积.四、家庭作业:1、(江苏卷) 现有橡皮泥制作的底面半径为 5,高为 4 的圆锥和底面半径为 2、高 为 8 的圆柱各一个。若将它们重新制作成总体积与高均保持不变,但底面半径相同的新的圆 锥与圆柱各一个,则新的底面半径为2( 广东卷)在梯形 ABCD 中, ABC 2 ,AD//BC,BC=2AD=2AB=2.将梯形 ABCD 绕 AD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3讲 (文科)空间几何综合运用(一)(学生版).docx 第3讲 (文科)空间几何综合运用(一)(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