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8张PPT)沉痛悼念江泽民同志主题班会长者,永垂不朽!沉痛悼念伟大的江泽民同志!目 录CONTENTS江泽民生平江泽民贡献江泽民趣事悼念江泽民江泽民同志生平第一篇章江泽民伟大光辉的一生人物生平1926年8月17日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家庭,从小接受爱国主义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的启蒙。1943年1943年,江泽民成为南京中央大学机械电子系当年录取的8名学生之一。(注:后来,南京沦陷时期的中央大学被拆散,江泽民进入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读书。)1946年4月江泽民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江泽民积极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参加矛头直指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学生运动,掩护革命同志。1947年-1949年1947年,江泽民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毕业后,到上海粮服实验工厂工作。在此期间,他在工人群众中并在青年会夜校职业青年中从事革命宣传工作,1949年组织工人群众开展护厂活动,迎接上海解放。江泽民伟大光辉的一生人物生平1954年-1956年1954年9月,江泽民奉调参加兴建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1955年4月到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制造厂实习,1956年5月回国后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任动力处副处长、副总动力师和动力分厂厂长等职。1966年-1978年1966年5月,江泽民调任武汉热工机械研究所所长、代理党委书记,9月任党委书记,组织原子能发电设备的设计工作。“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江泽民受到冲击。陆续在国内外担任机械相关工作。1978年-1982年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1980年,参与制定扩大对外贸易、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吸收利用外资等方面的政策。这段时间主要从事对外开放方面的工作。1982年-1985年1982年5月,江泽民任电子工业部第一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83年任部长、党组书记。1982年9月,江泽民在中共十二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江泽民伟大光辉的一生人物生平1985年-1989年1985年,江泽民出任上海市市长、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1987年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他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推动上海改革开放。1989年1989年春夏之交我国发生严重政治风波,他拥护和执行党中央关于旗帜鲜明反对动乱、捍卫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正确决策,紧紧依靠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有力维护上海稳定。1989年-1992年1989年6月,在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上,江泽民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90年3月,在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江泽民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92年1992年10月,在中共十四大报告里,提出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确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江泽民伟大光辉的一生人物生平1993年1993年3月,在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江泽民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97年9月在中共十五大上,着重阐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2002年-2004年2002年11月,在中共十六大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阐述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决定江泽民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2003年3月,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江泽民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2004年-2005年2004年09月,辞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职务。2005年03月,辞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的请求的决定。江泽民伟大光辉的一生人物生平2022年11月30日12时13分,江泽民同志在上海逝世,享年96岁。12月6日上午10时,党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江泽民同志追悼大会。江泽民同志生平照片人物生平这是1947年江泽民同志在上海交通大学的毕业照。新华社发1955年至1956年,江泽民同志(右二)曾在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制造厂实习。这是江泽民等在莫斯科合影。新华社发江泽民同志生平照片人物生平1956年,江泽民同志(左七)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同援建一汽的苏联专家等合影。新华社发1964年6月,江泽民同志(二排右一)在法国艾克斯莱班出席国际电工委员会会议期间同与会代表合影。新华社发江泽民同志生平照片人物生平1984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展览馆举行的全国电子新产品展览会上,试用国际长途电话向远方的工作人员问候。新华社发1985年,江泽民同志在上海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新华社发江泽民同志生平照片人物生平1989年6月23日至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江泽民同志在会上讲话。新华社发1989年11月6日至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同志亲切握手。新华社发江泽民同志生平照片人物生平1992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这是江泽民同志代表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作报告。新华社发1993年12月5日,江泽民同志在北京为一位幼儿园儿童喂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后,小朋友亲吻江爷爷。新华社发1997年7月1日上午10时,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庆典在香港会展中心新翼举行。在庆典仪式上展示了江泽民同志亲手题写的“香港明天更好”书法卷轴。新华社发江泽民同志生平照片人物生平1997年9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这是江泽民同志代表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作报告。新华社发1998年8月13日至14日,江泽民同志亲赴湖北长江抗洪抢险第一线,看望、慰问、鼓励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的广大军民,指导抗洪抢险斗争。这是8月13日江泽民同志在洪湖市乌林镇中沙角险段大堤上,向正在抗洪抢险的军民发表讲话。新华社发江泽民同志生平照片人物生平199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盛大庆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江泽民同志检阅由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和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预备役部队组成的地面方队。新华社发2000年2月20日,江泽民同志在广东省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在这次广东考察中,江泽民同志提出,我们党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新华社发江泽民同志生平照片人物生平2000年9月7日,由中国倡议的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会议在纽约举行。江泽民同志(中)同法国总统希拉克(右二)、俄罗斯总统普京(右一)、英国首相布莱尔(左一)、美国总统克林顿(左二)握手合影。新华社发2001年2月27日,博鳌亚洲论坛成立大会在海南举行。江泽民同志出席成立大会并致辞。新华社发江泽民同志生平照片人物生平2001年10月2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这是江泽民同志与参会的经济体领导人合影。新华社发江泽民同志生平照片人物生平2002年11月15日,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出席党的十六大代表、特邀代表和列席人员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发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是习近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等在天安门城楼上。新华社发江泽民同志贡献第二篇章他改变了中国人物贡献江泽民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杰出领导者,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江泽民的一生,是光辉的战斗的一生。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对共产主义理想坚贞不渝,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矢志不移为党和人民事业而奋斗。在代表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基础上团结广大民营企业家、知识分子、合伙人、个体户等在内的社会各阶层发展最先进的生产力和最先进的文化,最终让最广大人民能享受到最先进的生产力和最先进的文化。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他改变了中国人物贡献他改变了中国人物贡献首先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针并落实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建设。完成了国企改制,建立起现代企业公司治理机制,规范了国有企业经营,释放了民营企业活力,同时真正让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加入WTO实现中国外贸经济二十年腾飞带动了中国整体经济二十年来的腾飞,使我国成为“世界工厂”。建立商品住房制度和医疗,教育,法律服务市场化机制带动完成三驾马车中的内需消费市场转型升级,建立按揭贷款制度,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机会买得起自己心仪的住房,共享时代房地产红利。以举国之力配合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化解了97年亚洲金融危机。……经济建设方面他改变了中国人物贡献军队一律不得经商,挽救了军队,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实现了军队武器装备科技研发制造更新换代,极大提高了解放军战斗力和作战效率,更为可贵的是,建立了军事现代化可持续可传承研发、发展、应用、成果转化机制。军事建设方面修建三峡大坝解决长江水患,搞南水北调解决了北方干旱缺水问题,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水利工程、铁路工程、高速公路工程、国道省道工程,实现了中国各农村村村通水通电通煤,为今天电商、物流产业的普及和腾飞发展打好了最坚实的基础前提条件。基础设施建设他改变了中国人物贡献确立分税制改革,打击走私,保障中央财政在国家财政收入比例中占七成,解决了维护国家统一的最根本财政问题。同时建立了财政转移支付机制,既缩小了地区贫富差距尤其是地区政府之间的贫富差距。又通过确立土地财政保障和财政返还机制维持了地方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实现了中央和地方利益分配的对立统一。另外还通过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精简改革,上亿人减员增效,极大地减轻了财政历史包袱和负担。财政建设方面面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外交孤立的局面,他以个人的高超人格、语言、艺术海派文化魅力与忍辱负重、合纵连横、纵横捭阖、灵活巧妙的外交手段,成功实现了欧美国家与中国交往尤其是经济、贸易、金融、科技、文化、艺术、学术交流联系的正常现代化,让中国真正融入了世界。同时开创了中美,中俄,中日经济关系蜜月期创造了安全的外部环境。成功抓住美国911事件后的历史机遇期,为中国争取了二十年的韬光养晦战略机遇期。外交建设方面江泽民伟大光辉的一生人物贡献敬爱的江泽民同志永垂不朽!江泽民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江泽民同志趣事第三篇章人们记忆里的江泽民人物趣事在谈到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时。邓小平说:“江泽民同志是一个很有本领的人。作为知识分子,他比我知识多,当然经验比我差一些,但经验是可以锻炼出来的。他今年63 岁,有这个领导班子我很放心。”人们记忆里的江泽民人物趣事到了1998年,美国大片已渐渐为国人所熟悉。那年春天,江泽民参加了一次特殊的放映活动,观看的是轰动一时的电影《泰坦尼克号》。该片于1997年12月在美国上映。《泰坦尼克号》得到了江泽民很高的评价。“你们绝不要以为资本主义国家就没思想教育。”他对一些人大代表说,“《泰坦尼克号》讲到了财富与爱情、富人与穷人的关系,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在面对灾难时的反应。”在江泽民对《泰坦尼克号》作了热情洋溢的评论之后,这部配有中文字幕的奥斯卡获奖影片就在中南海的大屏幕上为高级官员放映了。这部史诗级大片得以一刀未剪的方式进入大众视野。人们记忆里的江泽民人物趣事2000年8月15日,江泽民曾接受了美国知名记者华莱士的访问,采访之前,江泽民曾承诺:不限时间、不限问题。在近四个小时的采访过程中还发生了一点小插曲,当时,第一盘录像带录满了,时任国新办三局局长任一农曾向江泽民转达了场外的担心。但随后,江泽民回答:“他们受不了了?人家是我们请来的。我们答应了‘不限时间,不限问题’,就应该遵守承诺。让他尽管问。”事后,该报道被认为是“中国对外宣传的一大突破”,也被当成中国外宣的“成功案例”,在2003年出版的《电视外宣策略与案例分析》中,此次采访被纳入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江泽民专访时富有自信、机智而幽默的回答,令美国人认识了一个更加真实的中国。《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作者罗伯特·劳伦斯·库恩表示,江泽民在任内坚持和推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历史将铭记他为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所做的贡献。人们记忆里的江泽民人物趣事在《江同志传——他改变了中国》这本书中提到过一个江泽民如何面对批评报道的故事。故事发生在1987年,江泽民还在上海。当时,身为市长的江泽民刚刚亲自过问、并解决了人们抱怨了数月之久的水管漏水一事,《解放日报》还专门发表了一篇题为“市长亲自关心漏水事件”的报道。随后,另一家全国性报纸的记者又对此发表了题为“事必躬亲的另一面”的头版报道,批评“某某市长”干涉官员体系的工作,暗示这样的干预,鼓励政府下级官员的依赖性,被动性和不做决断。事后,在上海举行的政府扩大会议上,江泽民当众朗读了几段报道内容,反驳称,这位记者对如何管理一座城市一无所知,并要求在场的总编辑把他的批评转达给记者。第二天,记者把自己写的道歉信送到了市长办公室。随后,江泽民用毛笔回了一封3页的亲笔信,信中,他以道歉的口气说,总体上他同意记者的担忧和主要观点,理解他批评的本意。尽管他不同意记者的说法,但他希望记者“不要在意”,并直言知道自己的工作风格有缺点,有时候态度过于生硬,有时过于严厉,也时常用嘲讽的口气说话。人们记忆里的江泽民人物趣事高风亮节,宽容大度。悼念江泽民同志第四篇章国际友人送别江泽民同志沉痛悼念十二月五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驻地吊唁江泽民同志。新华社记者王迎摄12月2日,韩国总统尹锡悦在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吊唁江泽民同志。李相浩摄(新华社发)联合国安理会11月30日为江泽民同志逝世举行默哀仪式。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同日发表声明,对江泽民同志逝世深表悲痛。多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继续向国家主席习近平致唁电函并通过其他方式,对江泽民同志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国际人士对江泽民同志逝世深表悲痛,表示他推动中国取得巨大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并极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人民送别江泽民同志沉痛悼念人民送别江泽民同志沉痛悼念曲折幽深、青砖小瓦的古街东圈门,白菊层层叠放,已逾半墙高。自发而来的民众络绎不绝地前往江泽民旧居的黑漆门前,献花,默哀,鞠躬。“他对家乡饱含深情,家乡人也深情地怀念他。”一位带着孩子前来悼念的扬州市民向中新社记者说道。在互联网上,广大网友以转发、留言等形式,以真挚话语表达对江泽民同志的深切缅怀。全国各类新闻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换上了黑白色调,以表达哀思。江泽民同志追悼大会沉痛悼念2022年12月6日上午10时,党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江泽民同志追悼大会。全国下半旗志哀,停止一切公共娱乐活动。12月6日上午追悼大会默哀时,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一切有汽笛的地方鸣笛3分钟,防空警报鸣响3分钟。在全场凝重的气氛中,习近平致悼词。敬爱的江泽民同志永垂不朽!江泽民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