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泰安市近八年中考试题分类汇编13. 函数考点一:函数的解析式1. (2009.15.)已知y是x的一次函数,又表给出了部分对应值,则m的值是 。x-125y5-1m答案: -7 2. (2009.17.)2009如图所示,矩形ABCD中,AB=8,BC=6,P是线段BC上一点(P不与B重合),M是DB上一点,且BP=DM,设BP=x,△MBP的面积为y,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答案:、3. (2009.12.)如图,双曲线经过矩形QABC的边BC的中点E,交AB于点D。若梯形ODBC的面积为3,则双曲线的解析式为(A) (B)(C) (D)答案:B4.(2009.3.)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A)(-2,7) (B)(-2,-25) (C)(2,7) (D)(2,-9)5.(2007.4.) 将化成的形式为( )A. B.C. D.答案:C6.(2010.14.)将y = 2x2﹣12x﹣12变为y = a(x﹣m)2 + n的形式,则m·n = .【分析】y = 2x2﹣12x﹣12 = 2(x2﹣6x﹣6)=,因此m = 3,n =﹣30,所以m·n =﹣90.【答案】﹣90 【点评】配方法是中考的热点考查问题,多以选择填空题中出现,本题以二次函数为背景,在配方时要严格按照配方法的配方步骤,要注意不要出现漏项.7.(2008.23.).(本小题满分9分)某厂工人小王某月工作的部分信息如下:信息一:工作时间:每天上午8∶20~12∶00,下午14∶00~16∶00,每月25元;信息二: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并且按规定每月生产甲产品的件数不少于60件.生产产品件数与所用时间之间的关系见下表:生产甲产品件数(件)生产乙产品件数(件)所用总时间(分)10103503020850信息三:按件计酬,每生产一件甲产品可得1.50元,每生产一件乙产品可得2.80元.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小王每生产一件甲种产品,每生产一件乙种产品分别需要多少分?(2)小王该月最多能得多少元?此时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分别多少件?8.(2011.20.)若二次函数y=ax2+bx+c的x与y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x﹣7﹣6﹣5﹣4﹣3﹣2y﹣27﹣13﹣3353则当x=1时,y的值为( ) A、5 B、﹣3 C、﹣13 D、﹣27分析:由表可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3,顶点为(﹣3,5),再用待定系数法求得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再把x=1代入即可求得y的值.解答:解: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h)2+k,∵h=﹣3,k=5,∴y=a(x+3)2+5,把(﹣2,3)代入得,a=﹣2,∴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3)2+5,当x=1时,y=﹣27.故选D.点评:本题看出来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为x=﹣.9.(2012.12.)将抛物线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那么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A. B. C. D. 解答:解:由“上加下减”的原则可知,将抛物线向上平移3个单位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由“左加右减”的原则可知,将抛物线向左平移2个单位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故选A.10.(2006.25.)(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是一张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直角三角形纸片,点与原点重合,点在轴上,点在轴上,,.将折叠,使边落在边上,点与点重合,折痕为.(1)求直线的解析式;(2)求经过,,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若抛物线的顶点为,试判断点是否在直线上,并说明理由.解:(1), 在中,. 点的坐标为. 又点的坐标为,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 则直线的解析式为:. (2)在中,. , 又, 解之得:,,. 所求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配方得:,顶点为. 把代入,得:. 顶点不在直线上 考点二: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1.(2006.5.) 如图,是一同学骑自行车出行时所行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图象,从中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整个行程的平均速度为 B.前二十分钟的速度比后半小时的速度慢C.前二十分钟的速度比后半小时的速度快 D.从起点到达终点,该同学共用了答案:C12.(2006.18.) 抛物线上部分点的横坐标,纵坐标的对应值如下表:容易看出,是它与轴的一个交点,则它与轴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为_________.答案: 分析:本题主要运用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利用表格找出对称点坐标。13.(2006.6.) 若,则下列函数①,②,③,④中,的值随的值增大而增大的函数共有( )A.个 B.个 C.个 D.个14. (2008.12.) 如图所示是二次函数的图象在轴上方的一部分,对于这段图象与轴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你认为与其最接近的值是( )A.4 B. C. D.答案:B15. (2006.8.)下列图形:其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答案:C16.(2007.12.)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其体温(℃)与时间(时)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若(℃)表示0时到时内骆驼体温的温差(即0时到时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则与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大致正确的是( ) 答案:A17.(2011?泰安)已知一次函数y=mx+n﹣2的图象如图所示,则m、n的取值范围是( ) A、m>0,n<2 B、m>0,n>2 C、m<0,n<2 D、m<0,n>2 分析:先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二、四象限可知m<0,再根据函数图象与y轴交与正半轴可知n﹣2>0,进而可得出结论.解答:解:∵一次函数y=mx+n﹣2的图象过二、四象限,∴m<0,∵函数图象与y轴交与正半轴,∴n﹣2>0,∴n>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图象,即直线y=kx+b所在的位置与k、b的符号有直接的关系.k>0时,直线必经过一、三象限.k<0时,直线必经过二、四象限.b>0时,直线与y轴正半轴相交.b=0时,直线过原点;b<0时,直线与y轴负半轴相交.18.(2007.6.).已知三点,,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若,,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D18(2008.10.)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和(是常数,且)的图象可能是( )答案:D19.(2013.17. )把直线y=﹣x+3向上平移m个单位后,与直线y=2x+4的交点在第一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1<m<7 B.3<m<4 C.m>1 D.m<4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分析:直线y=﹣x+3向上平移m个单位后可得:y=﹣x+3+m,求出直线y=﹣x+3+m与直线y=2x+4的交点,再由此点在第一象限可得出m的取值范围.解答:解:直线y=﹣x+3向上平移m个单位后可得:y=﹣x+3+m,联立两直线解析式得:,解得:,即交点坐标为(,),∵交点在第一象限,∴,解得:m>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两直线的交点坐标,注意第一象限的点的横、纵坐标均大于0. 20.(2008.9.) 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对该函数性质的论断不可能正确的是( )A.该函数的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 B.当时,该函数在时取得最小值2C.在每个象限内,的值随值的增大而减小D.的值不可能为1答案:C21.(2010. 8.)下列函数:①y =﹣3x ②y = 2x﹣1 ③ ④y =﹣x2 + 2x + 3,其中y的值随x值增大而增大的函数有( )A.4个 B.3个 C.2个 D.1个【分析】正比例函数y = kx,当k > 0时,y的值随x值增大而增大,因此①不满足条件,一次函数y = kx + b,当k > 0时,y的值随x值增大而增大,因此②满足条件,反比例函数,当k < 0时,y的值随x值增大而增大,因此③满足条件,二次函数,当a < 0,时,y的值随x值增大而增大,因此④不满足条件,所以满足题意的有2个. 【答案】B 【涉及知识点】函数的增减性【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增减性,难度适中,考查知识点到位,区分度好,效度高.22.(2012.19. )设A,B,C是抛物线上的三点,则,,的大小关系为( ) A. B. C. D.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答:解:∵函数的解析式是,如右图,∴对称轴是,∴点A关于对称轴的点A′是(0,y1),那么点A′、B、C都在对称轴的右边,而对称轴右边y随x的增大而减小,于是.故选A.23.(2012.16. )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则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 ) A.第一、二、三象限 B.第一、二、四象限 C.第二、三、四象限 D.第一、三、四象限考点:二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答:解:∵抛物线的顶点在第四象限,∴﹣m>0,n<0,∴m<0,∴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二、三、四象限,故选C.24.(2013.10. )对于抛物线y=﹣(x+1)2+3,下列结论:①抛物线的开口向下;②对称轴为直线x=1;③顶点坐标为(﹣1,3);④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分析: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对各小题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解答:解:①∵a=﹣<0,∴抛物线的开口向下,正确;②对称轴为直线x=﹣1,故本小题错误;③顶点坐标为(﹣1,3),正确;④∵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一定正确;综上所述,结论正确的个数是①③④共3个.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主要利用了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以及二次函数的增减性. 25. (2013.16. )在同一坐标系内,一次函数y=ax+b与二次函数y=ax2+8x+b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考点:二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分析:令x=0,求出两个函数图象在y轴上相交于同一点,再根据抛物线开口方向向上确定出a>0,然后确定出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从而得解.解答:解:x=0时,两个函数的函数值y=b,所以,两个函数图象与y轴相交于同一点,故B、D选项错误;由A、C选项可知,抛物线开口方向向上,所以,a>0,所以,一次函数y=ax+b经过第一三象限,所以,A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应该熟记一次函数y=kx+b在不同情况下所在的象限,以及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有关性质: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等. 考点三:函数的最值问题26. (2012泰安)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若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则 的最大值为( ) A. B.3 C. D.9考点: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解答:解:∵抛物线的开口向上,顶点纵坐标为﹣3,∴a>0.,即,∵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即,即,解得,∴m的最大值为3.故选B.27.(2007.24. ) (本小题满分9分)市园林处为了对一段公路进行绿化,计划购买两种风景树共900棵.两种树的相关信息如下表:单价(元/棵)成活率8092%10098%若购买种树棵,购树所需的总费用为元.(1)求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若购树的总费用不超过82000元,则购种树不少于多少棵?(3)若希望这批树的成活率不低于94%,且使购树的总费用最低,应选购两种树各多少棵?此时最低费用为多少?解:(1) (2)由题意得:即购种树不少于400棵 (3) 随的增大而减小当时,购树费用最低为(元)当时,此时应购种树600棵,种树300棵28.(2008.25. ) (本小题满分10分)某市种植某种绿色蔬菜,全部用来出口.为了扩大出口规模,该市决定对这种蔬菜的种植实行政府补贴,规定每种植一亩这种蔬菜一次性补贴菜农若干元.经调查,种植亩数(亩)与补贴数额(元)之间大致满足如图1所示的一次函数关系.随着补贴数额的不断增大,出口量也不断增加,但每亩蔬菜的收益(元)会相应降低,且与之间也大致满足如图2所示的一次函数关系.(1)在政府未出台补贴措施前,该市种植这种蔬菜的总收益额为多少?(2)分别求出政府补贴政策实施后,种植亩数和每亩蔬菜的收益与政府补贴数额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要使全市这种蔬菜的总收益(元)最大,政府应将每亩补贴数额定为多少?并求出总收益的最大值.解:(1)政府没出台补贴政策前,这种蔬菜的收益额为(元) (2)由题意可设与的函数关系为将代入上式得得所以种植亩数与政府补贴的函数关系为 同理可得每亩蔬菜的收益与政府补贴的函数关系为 (3)由题意 所以当,即政府每亩补贴450元时,全市的总收益额最大,最大为7260000元.29.(2009.23. )某旅游商品经销店欲购进A、B两种纪念品,若用380元购进A种纪念品7件,B种纪念品8件;也可以用380元购进A种纪念品10件,B种纪念品6件。求A、B两种纪念品的进价分别为多少?若该商店每销售1件A种纪念品可获利5元,每销售1件B种纪念品可获利7元,该商店准备用不超过900元购进A、B两种纪念品40件,且这两种纪念品全部售出候总获利不低于216元,问应该怎样进货,才能使总获利最大,最大为多少? 解:(1)设A、B两种纪念品的进价分别为x元、y元。 由题意, 得 解之,得 答:A、B两种纪念品的进价分别为20元、30元 (2)设上点准备购进A种纪念品a件,则购进B种纪念品(40-x)件,由题意,得 解之,得:∵总获利是a的一次函数,且w随a的增大而减小∴当a=30时,w最大,最大值w=-2×30+280=220.∴40-a=10∴应进A种纪念品30件,B种纪念品10件,在能是获得利润最大,最大值是220元。30.(2009.25. )如图,△OAB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过点A的直线求点E的坐标;求过 A、O、E三点的抛物线解析式;若点P是(2)中求出的抛物线AE段上一动点(不与A、E重合),设四边形OAPE的面积为S,求S的最大值。解:(1)作AF⊥x轴与F∴OF=OAcos60°=1,AF=OFtan60°=∴点A(1, 代入直线解析式,得,∴m=∴当y=0时,得x=4, ∴点E(4,0) (2)设过A、O、E三点抛物线的解析式为∵抛物线过原点∴c=0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3)作PG⊥x轴于G,设 当 31.(2011.28. )某商店经营一种小商品,进价为每件20元,据市场分析,在一个月内,售价定为25元时,可卖出105件,而售价每上涨1元,就少卖5件.(1)当售价定为30元时,一个月可获利多少元?(2)当售价定为每件多少元时,一个月的获利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考点:二次函数的应用。专题:销售问题。分析:(1)当售价定为30元时,可知每一件赚10元钱,再有售价定为25元时,可卖出105件,而售价每上涨1元,就少卖5件.可计算出一个月可获利多少元;(2)设售价为每件x元时,一个月的获利为y元,得到y与x的二次函数关系式求出函数的最大值即可.解答:解:(1)获利:(30﹣20)[105﹣5(30﹣25)]=800;(2)设售价为每件x元时,一个月的获利为y元,由题意,得y=(x﹣20)[105﹣5(x﹣25)]=﹣5x2+330x﹣4600=﹣5(x﹣33)2+845,当x=33时,y的最大值为845,故当售价定为33元时,一个月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845元.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应用,能正确表示出月销售量是解题的关键.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小)值有三种方法,第一种可由图象直接得出,第二种是配方法,第三种是公式法,常用的是后两种方法.考点四:函数的交点问题.32.. (2010.16. )如图,一次函数y = ax(a是常数)与反比例函数y=(k是常数)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若A点的坐标为(﹣2,3),则B点的坐标为 .【分析】因为反比例函数y=与正比例函数y = ax两个交点的坐标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因此B的坐标为(2,﹣3).【答案】(2,﹣3)【涉及知识点】反比例函数 一次函数 中心对称【点评】本题需要考生熟知反比例函数与正比函数图象相交的两个交点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这一性质,本题考查知识点到位,难度中等.33. (2010.4.)函数y = 2x + 1与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2,m),则下列各点不在函数的图象上的是( )A.(﹣2,﹣5) B.(,4) C.(﹣1,10)D.(5,2)【分析】将点(2,m)代入一次函数y = 2x + 1,得到m = 5,因此函数y = 2x + 1与函数的图象交点的坐标为(2,5),将(2,5)代入函数,得k = 10,将选项C(﹣1,10)代入不成立.【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一次函数 反比例函数【点评】本题通过将交点坐标代入已知函数关系式,求出参数,再通过函数交点坐标,求出另一个函数的解析式,最后验证点是否在函数图象上,使得本题的区分度较高.34.(2011.26.)如图,一次函数y=k1x+b的图象经过A(0,﹣2),B(1,0)两点,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为M,若△OBM的面积为2.(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AM⊥MP?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分析:(1)根据一次函数y=k1x+b的图象经过A(0,﹣2),B(1,0)可得到关于b、k1的方程组,进而可得到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设M(m,n)作MD⊥x轴于点D,由△OBM的面积为2可求出n的值,将M(m,4)代入y=2x﹣2求出m的值,由M(3,4)在双曲线上即可求出k2的值,进而求出其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过点M(3,4)作MP⊥AM交x轴于点P,由MD⊥BP可求出∠PMD=∠MBD=∠ABO,再由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可得出OP的值,进而可得出结论.解答:(1)∵直线y=k1x+b过A(0,﹣2),B(1,0)两点∴,∴∴已知函数的表达式为y=2x﹣2.(3分)∴设M(m,n)作MD⊥x轴于点D∵S△OBM=2,∴,∴∴n=4(5分)∴将M(m,4)代入y=2x﹣2得4=2m﹣2,∴m=3∵M(3,4)在双曲线上,∴,∴k2=12∴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2)过点M(3,4)作MP⊥AM交x轴于点P,∵MD⊥BP,∴∠PMD=∠MBD=∠ABO∴tan∠PMD=tan∠MBD=tan∠ABO==2(8分)∴在Rt△PDM中,,∴PD=2MD=8,∴OP=OD+PD=11∴在x轴上存在点P,使PM⊥AM,此时点P的坐标为(11,0)(10分)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为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熟知以上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5.(2013.25. )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点A的坐标为(0,2),点B的坐标为(0,﹣3),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C,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经过点C,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经过点A,(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点P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点,△OAP的面积恰好等于正方形ABCD的面积,求P点的坐标. 分析:(1)先根据正方形的性质求出点C的坐标为(5,﹣3),再将C点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y=中,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同理,将点A,C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y=ax+b中,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函数的解析式;(2)设P点的坐标为(x,y),先由△OAP的面积恰好等于正方形ABCD的面积,列出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求出x的值,再将x的值代入y=﹣,即可求出P点的坐标.解答:解:(1)∵点A的坐标为(0,2),点B的坐标为(0,﹣3),∴AB=5,∵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点C的坐标为(5,﹣3).∵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C,∴﹣3=,解得k=﹣15,∴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经过点A,C,∴,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2)设P点的坐标为(x,y).∵△OAP的面积恰好等于正方形ABCD的面积,∴×OA?|x|=52,∴×2|x|=25,解得x=±25.当x=25时,y=﹣=﹣;当x=﹣25时,y=﹣=.∴P点的坐标为(25,﹣)或(﹣25,).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三角形的面积,难度适中.运用方程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考点四:函数与不等式.36.(2012.25. )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象限的交点为C,CD⊥x轴,垂足为D,若OB=2,OD=4,△AOB的面积为1.(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的解析式;(2)直接写出当时,的解集. 解答:解:(1)∵OB=2,△AOB的面积为1∴B(﹣2,0),OA=1,∴A(0,﹣1)∴ ,新课 标第一网∴,∴又∵OD=4,OD⊥x轴,∴C(﹣4,y),将代入得y=1,∴C(﹣4,1)∴,∴,∴(2)当时,的解集是.考点五 :函数与方案设计.37.(2010.22 )某电视机厂要印制产品宣传材料,甲印刷厂提出:每份材料收1元印刷费,另收1000元制版费;乙厂提出:每份材料收2元印制费,不收制版费.(1)分别写出两厂的收费y(元)与印制数量x(份)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电视机厂拟拿出3000元用于印制宣传材料,找哪家印刷厂印制的宣传材料能多一些?(3)印刷数量在什么范围时,在甲厂的印制合算?【分析】(1)根据题意分情况列出两厂的收费y(元)与印制数量x(份)之间的函数关系;(2)分别另y = 3000,求出印制数量x,进行比较;观察式子可以看出,第n个式子等于;(2)将通分化简即可;(3)列不等式比较.【答案】解:(1)甲厂的收费y(元)与印制数量x(份)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y = x + 1000乙厂的收费y(元)与印制数量x(份)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 = 2x(2)根据题意:若找甲厂印制,可以印制的份数x满足3000 = x + 1000得x = 2000 若找乙厂印制,可以印制的份数x满足3000 = 2x得x = 1500又2000 > 1500∴找甲厂印制的宣传材料多一些.(3)根据题意可得x + 1000 < 2x解得x > 1000当印制数量大于1000份时,在甲厂印刷合算.【涉及知识点】函数 不等式 方案设计【点评】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背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意识.38. (2007.25. ) (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在中,,,,将绕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至,点的坐标为(0,4).(1)求点的坐标;(2)求过,,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3)在(2)中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使以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五 :函数综合试题.39.(2012.29. )如图,半径为2的⊙C与x轴的正半轴交于点A,与y轴的正半轴交于点B,点C的坐标为(1,0).若抛物线过A、B两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BO=∠POB?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若点M是抛物线(在第一象限内的部分)上一点,△MAB的面积为S,求S的最大(小)值. 解答:解:(1)如答图1,连接OB.∵BC=2,OC=1∴OB=∴B(0,)将A(3,0),B(0,)代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得 ,解得: ,∴.(2)存在.如答图2,作线段OB的垂直平分线l,与抛物线的交点即为点P.∵B(0,),O(0,0),∴直线l的表达式为.代入抛物线的表达式,得;解得,∴P().(3)如答图3,作MH⊥x轴于点H.设M( ),则S△MAB=S梯形MBOH+S△MHA﹣S△OAB=(MH+OB)?OH+HA?MH﹣OA?OB== ∵,∴ = ∴当时,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40.(2013.29. )如图,抛物线y=x2+bx+c与y轴交于点C(0,﹣4),与x轴交于点A,B,且B点的坐标为(2,0)(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P是AB上的一动点,过点P作PE∥AC,交BC于E,连接CP,求△PCE面积的最大值.(3)若点D为OA的中点,点M是线段AC上一点,且△OMD为等腰三角形,求M点的坐标.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首先求出△PCE面积的表达式,然后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出其最大值;(3)△OMD为等腰三角形,可能有三种情形,需要分类讨论.解答:解:(1)把点C(0,﹣4),B(2,0)分别代入y=x2+bx+c中,得,解得∴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4.(2)令y=0,即x2+x﹣4=0,解得x1=﹣4,x2=2,∴A(﹣4,0),S△ABC=AB?OC=12.设P点坐标为(x,0),则PB=2﹣x.∵PE∥AC,∴∠BPE=∠BAC,∠BEP=∠BCA,∴△PBE∽△ABC,∴,即,化简得:S△PBE=(2﹣x)2.S△PCE=S△PCB﹣S△PBE=PB?OC﹣S△PBE=×(2﹣x)×4﹣(2﹣x)2=x2﹣x+=(x+1)2+3∴当x=﹣1时,S△PCE的最大值为3.(3)△OMD为等腰三角形,可能有三种情形:(I)当DM=DO时,如答图①所示.DO=DM=DA=2,∴∠OAC=∠AMD=45°,∴∠ADM=90°,∴M点的坐标为(﹣2,﹣2);(II)当MD=MO时,如答图②所示.过点M作MN⊥OD于点N,则点N为OD的中点,∴DN=ON=1,AN=AD+DN=3,又△AM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MN=AN=3,∴M点的坐标为(﹣1,﹣3);(III)当OD=OM时,∵△OA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点O到AC的距离为×4=,即AC上的点与点O之间的最小距离为.∵>2,∴OD=OM的情况不存在.综上所述,点M的坐标为(﹣2,﹣2)或(﹣1,﹣3).点评:本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待定系数法、相似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知识点,以及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第(2)问将面积的最值转化为二次函数的极值问题,注意其中求面积表达式的方法;第(3)问重在考查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注意三种可能的情形需要一一分析,不能遗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