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促进民族团结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促进民族团结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南宁市中小学“品质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九上第七课中华一家亲
第一框《促进民族团结》
学科 道德与法治 授课班级 209 授课时数 一节
执教者 范新胜 授课日期 2022/11/22
教 材 分 析
《促进民族团结》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七课内容。本课主要介绍了我国各民族的人口分布格局和一些民族政策,主要包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民族关系。本课的重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民族团结的意义。二如何促进民族团结。
学 情 分 析 九年级的学生通过七八年级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民族政策这一块内容在八年级的课本中也出现过,但是只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行了详细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其他内容还是很陌生的,在讲解的时候不能忽略这- -点。九年级的学生也有- -定的常识,在进行案列分析的时候只要与学生生活贴近,学生还是会很容易理解的。但是九年级学生的总结能力不够,所以在维护及促进民族团结的讲解中学生要怎么做的候要留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让他们进行分析讨论,才能真正的理解运用.
教 学 目 标 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增强自觉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 道德修养: 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法治观念: 搜集整理少数民族的资料,区分我国的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提高对民族团结重要意义的认识。 健全人格:了解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措施;自觉履行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公民的义务 责任意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 学 重 难 点 教学重点:我国民族政策、促进和维护民族团结
教学难点: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课 前 准 备 教师准备: 做到学案、自制PPT 课件、设计问题与活动
学生准备: 填写课前自主学习,进行预习
教 学 方 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教 学 过 程 新课导入 多媒体播放歌曲一《 中华民族唱起来》让学生边听边找出各民族 教师:相信大家已经听出来了,这是一首歌唱我国汉族及各少数民族的歌曲。那么我国共有多少个民族呢 这说明我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学生: 56个民族;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过渡:在我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五十六个民族宛如璀璨的明珠点缀着祖国的壮丽河山,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用各民族关系如何,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又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让我们走进第七课的第一节《促进民族团结》。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由此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促进民族团结。
二、讲授新课 展示本课学习的主要知识点并让学生大声朗读 探究一 我国民族概况教师:课件展示我国民族分布图,然后说,首先,请大家观察这幅民族分布图,请同学们根据图例的分布,找出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学生:分析 教师:从这幅图中,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民族的分布格局: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教师讲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组成了其乐融融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紧密联系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
总结: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 过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为处理好各民族间关系坚持什么方针 在课件上展示三则材料, 材料一:2022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全国人大代表共有2951名,其中少数民族代表428名,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代表。56个民族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国是,共谋发展。 材料二: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各族人民共赴国难,团结御侮,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现在“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材料三:2021年5月23日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纪念日。70年来,西藏发生了历史性巨变,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的面貌日新月异,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人民的生活蒸蒸日上,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让学生思考二:以上材料分别体现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什么方针? 三分钟后个别回答, 老师归纳: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再问:思考二改成: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什么方针? 老师提示:此类题的答题要求:一句材料+1句观点 生答:略 过渡:那么同学们知不知道在少数民族聚居的这些地方,国家设立了几个自治区呢 思考三: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什么制度? 学生:...... 教师:没错,国家设立了宁夏、西藏、新疆、内蒙古、广西五个自治区,回忆八下内容,我国什么制度来管理少数民族地区呢 学生:在这五个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课外拓展: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 注意:区别于港、澳、台的高度自治!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旧知识以防学生易混易错。 思考四:我国形成了怎样的民族关系? 评:《宪法》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 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师归纳:党和国家通过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和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施民族区域制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在此做一个小归纳:我国民族概况(略) 探究二 我国的民族平等 引导学生对”同等的社会地位,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的理解.并注意: 坚持民族平等≠消除民族差别 民族平等≠各民族发展程度相同 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照顾≠违背了民族平等的原则 师归纳:我国的民族平等 ①各民族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地位平等) ②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权利义务平等) 过渡:实现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 播放视屏: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二十大的讲话:强调“为什么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 展示问题,探究三: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 要求同学们阅读92-96页的内容,找出维护民族团结的原因。 学生:(略) 师归纳: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共5个原因 (1)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重要性) (2)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历史渊源) (3)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追求) (4)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义务) (5)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发展需要) 过渡:民族团结才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繁荣,家和才能万事兴 让学生观看一段视屏:2021年习总视察柳州工业园区的讲话 习总为什么强调: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探究四 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师归纳:(1)(团结)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2)(民生)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广大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福祉。 (3)(文化)没有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没有中华文化的繁荣。 过渡:国家又是如何加快民族地区共同繁荣的呢 探究五 国家如何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 展示三则材料:一是加大对少数民族聚居区财政支持力度。“十三五”以来,中央共下达广西少数民族发展资金25.4亿元,重点解决各族群众住房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大力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财政投入资金53.26亿元,扶持8个边境县(市、区)打造1至2个兴边富民行动示范点。 二是紧扣民生抓少数民族聚居区发展。坚持把就业当做民生头等大事抓紧抓好,城镇登记失业率每年保持在3.5%以下;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累计投入资金1056亿元,形成了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在内的完整的民族教育体系;大力发展医疗卫生和体育事业,成为非国家综合医改试点省份中最先实现全覆盖的5个省区之一。 三是促进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搭建促进各民族沟通的文化桥梁、积极打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品牌等。 引导学生用3分钟观察材料找关键句。分别从哪几方面去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师总结:(1)(经济)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2)(民生)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3)(文化)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课堂小结(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师归纳: 民族国情 :组成、分布格局、民族情谊 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民族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促进民族繁荣:原因、措施
板 书 设 计 (一)民族大家庭:1.我国的民族国情 2.我国的民族关系及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3.民族平等的内涵 4.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的必要性 (二)家和万事兴: 1.我国为什么要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 2. 我国如何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 民族大家庭 民族平等的内涵 促 进 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的必要性 民 族 团 我国为什么要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 结 家和万事兴 我国如何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
教 学 反 思 成功之处:1、在本节课的导 上,我利 P90“中华民族唱起来”这首歌的视频,导 新课。这既提 了学 的学习兴趣, 对这 节课的内容有了 个初步的了解。2、这 节课的内容较少,在讲述的时候我为学 的主要罗列了两个 的问题进 讲解。在政治上,实 民族区域 治制度;经济上,实 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让学 去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这 点收到的课堂效果也较好。3、在本节课的课堂提问上,我接受了周汉梅 师的建议,化繁就简,既要减轻学 的负担,同时 达到检测学 复习知识的 的。   不 之处:在本节课的课堂设计的问题上,有 个 问题的设计不是很合理。为落实这 政策采取了那些措施?学 在回答第 问时,很多同学找不到答案,并且书本中有些知识点也遗漏了,达不到预习的 的。后来,我调整为,为促进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中央实 哪几个措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效是什么?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这样,学 的预习就 标更为具体了。在探究学习和分组讨论部分没能有效实施起来,流于形式,在授课时间分配方面做得不理想,前面内容用时过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