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咸丰春晖高中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咸丰春晖高中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咸丰春晖高级中学 2022 年 12 月月考
高二地理
考试时间;75 分钟、全卷满分 100 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
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地球同步卫星即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是运行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的人造卫星。卫星距离地
球约为 36000km,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运行轨道为位于地球赤道平面上的圆形轨
道,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等。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布设 3 颗通信卫星,即可实现
除两极外的全球通信。下图为我国地球同步通信卫星—中继卫星系统天链二号 01~03 三颗卫
星绕地球运行示意图,Q点在赤道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天链二号卫星绕地球运行一周的时间可能是( )
A. 23 时 56 分 4 秒 B.24 小时
C. 365 日 5 时 48 分 46 秒 D. 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
2. 天链二号卫星比地球 Q点上地物的自转( )
A. 角速度小 B. 角速度大 C. 线速度大 D. 线速度小
【答案】1. A 2. C
【1题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等,而地
球真正的自转周期为一个恒星日,即 23时 56分 4秒,A正确;24小时是昼夜交替的周期,
不是地球自转的准确周期,B错误;C和 D是地球公转的周期,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
选 B。
【2题详解】
地球同步卫星运行轨道为位于地球赤道平面上的圆形轨道,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
时间相等,故二者的角速度一样大,因地球同步卫星距地轴远,而运行一周所用的时间一样,
故地球同步卫星线速度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 C。
【点睛】恒星日总是比真太阳日要短一些。这是因为地球离恒星非常遥远,远到从恒星上看
来,地球似乎是不动的,地球的公转轨道相对于如此遥远的距离已变作一个点了。从这些遥
远天体来的光线是平行的,无论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哪一点,某地子午面两次对向某星的
时间间隔都没有变化。比较起来,太阳离地球却近多了,从地球上看,太阳沿黄道自西向东
移动,一昼夜差不多移动 1度。对于某地子午面来说,当完成一个恒星日后,由于太阳已经
移动,地球自转也是自西向东,所以地球必须再转过一个角度,太阳才再次过这个子午面,
即完成了一个真太阳日。
下列左图示意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右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光照示意图,
图中甲点是晨昏线与某一纬线圈的切点,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在一年中,甲点是移动的。据
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地球在公转轨道中( )
A. 处于①位置时,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B. 由③到④位置,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C. 处于②位置时,公转速度达到最快 D. 由②到③位置,北京昼夜时长差值
增大
4. 地球在公转轨道从②位置移至④位置时,甲点( )
A. 先向南移再向北移 B. 先向北移再向南移
C. 一直都在向南移动 D. 一直都在向北移动
5. 右图示意时刻( )
A. 乙地正值日落 B. 乙、丙两地地方时相同
C. 甲地正值正午 D. 甲地比乙地地方时早
【答案】3. D 4. A 5. B
【解析】
【3题详解】
左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处于①位置时,离近日点较近,公转速
度较快,A错;由③到④位置经过远日点,公转速度先慢后快,B错;②位置是春分,公转
速度逐渐变慢,C错;由②到③位置,北京由昼夜平分到昼长最长,昼夜时长差值增大,D
对。本题选 D。
【4题详解】
甲点为晨昏线与某一纬线圈的切点,结合所学知识,在一年中,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的点的
最低纬度是 66°34';地球从②位置移至④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从赤道移至北回归线再移至赤
道,甲点移动方向与太阳直射点方向相反,即先向南移再向北移,故 A选项正确,B、C、
D错误。本题选 A。
【5题详解】
据图可知,甲点为切点,且切点所处纬线圈内出现极昼,则甲点地方时为 0时,C错;乙、
丙两地经度相同,地方时也相同,B对;乙地位于晨线上,此时正值日出,A错;甲地位于
乙地的西边,甲地地方时比乙地晚,D错。故选 B。
【点睛】地球绕日公转的过程中,7月初位于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1月初位于近日点,
公转速度达最快。
下图为长江干流某段河流形态分布示意图,甲河湾是一个呈倒“Q”字形的曲流,形似
马蹄,因而得名“马蹄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图示甲河湾曲流可以反映出( )
A. M 岸为凹岸,侧蚀作用强 B. N 岸为凹岸,下蚀作用强
C. M 岸为凸岸,堆积作用强 D. N 岸为凸岸,堆积作用强
7. 图中马蹄形曲流最终发育成牛轭湖(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主要是因为长江的( )
A. 裁弯取直 B. 泥沙淤塞 C. 扇状堆积 D. 水位变

8. 该马蹄湾曲流多发育在长江的( )
A. 上游地区 B. 源头地区 C. 中下游地区 D. 入海口

【答案】6. C 7. A 8. C
【解析】
【6题详解】
由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该河湾的形成主要由河流凹岸侧蚀、凸岸堆积作用所致。读图可知,
图中M岸为凸岸,河流堆积作用强,N岸为凹岸,河流的侧蚀作用强,C正确,ABD错误,
故选 C。
【7题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曲流不断发展,随着流水对河道的冲刷与侵蚀,河
流愈来愈弯曲,最后导致河流冲破河湾间最窄的地区,自然截弯取直,河水从取直部位径直
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牛扼湖,A正确;泥沙淤塞、扇状堆积和水位变化均与
牛轭湖的形成无关,BCD错误。故选 A。
【8题详解】
结合所学和上题分析可知,河湾多发育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河道
宽阔,流水下蚀作用减弱,侧蚀和沉积作用增强,会在河流凹岸一侧侵蚀,凸岸一侧堆积,
长期作用下一些河段发生弯曲,简称河湾(曲流),C正确;上游地区和源头地区以下蚀和
溯源侵蚀为主,入海口处以沉积作用为主,都难以发育河湾,故 ABD错误。故选 C。
【点睛】裁弯取直多发生在弯曲型河流当中。冲积平原的河流在螺旋流的作用下,凹岸受到
侵蚀,凸岸发生堆积,这是弯曲型河床发育过程中最主要的特征。当弯曲型河床发展到一定
阶段,上、下两个反向河湾按某个固定点,呈 S形向两侧扩张,河曲颈部愈来愈窄,当水
流冲溃河曲颈部后便引起自然裁弯取直。裁弯取直后,废弃的旧曲流便逐渐淤塞衰亡,成为
牛轭湖;新河因缩短流程,比降增大,往往迅速拓宽,发展成为主槽。在山区的深切河曲,
也有可能由于曲颈发生强烈的侧蚀而裁弯取直。被废弃的曲流环绕的基岩被孤立在一侧,成
为离堆山。另外,为了加大比降,缩短航程,人工也可裁弯取直。
莫斯科时间 2 月 24 日凌晨,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在乌克兰顿巴斯地区展开“特别的军
事行动”。当地时间 7点左右。俄罗斯军队已经登陆乌克兰南部黑海沿岸最大港口城市——
敖德萨(46°28ˊN,30°44ˊE)。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9. 俄罗斯军队登陆敖德萨时,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 当地昼短夜长 B. 北京华灯初上
C. 长江中下游出现“梅雨”天气 D. 南极地区极夜范围扩大
10. 若此时乌军正埋伏在俄军的必经之路上,准备实施“斩首行动”,则乌军狙击手为避免
瞄准镜对阳光照射反射强光被俄车提前发现应避开哪个方向?( )
A. 东南 B. 东北 C. 西南 D. 西北
【答案】9. A 10. D
【解析】
【9 题详解】
2 月 24 日,北半球冬季所以昼短夜长,A 正确。北京和敖德萨大约相差 6 个时区,所以北
京接近正午,B 错。我国锋面雨带大约 4、5 月在南方沿海登陆后北上,C 错。春分过后,
南极附近就会出现极夜,此后极夜范围越来越大;至夏至日达到最大,边界到达南极圈,南
极此时为极昼,D 错。故选 A。
【10 题详解】
2 月 24 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当地时间 7 点左右太阳在东南方,西北方正对太阳,容
易反光,所以应该避开西北,D 正确,排除 ABC。故选 D。
【点睛】2 月 24 日,北半球属于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的国家昼短夜长,昼渐长,
夜渐短,气温较低。
意大利境内大理石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技术先进,出口量约占国际市场总贸易量
的一半,其北部山区地质灾害频发。左图为意大利区域简图,右图为意大利北部某大理石产
区景观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意大利境内大理石形成过程中的最后的关键环节是( )
A. 外力固结成岩 B. 板块挤压 C. 岩浆冷凝 D. 变质作

12. 图示意大利北部山区多发地质灾害的原因可能是( )
①位于板块交界处,地质活动频繁②终年多雨,流水侵蚀严重结构不均匀易变形垮塌
③采石破坏植被④大理石结构不均匀易变形垮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11. D 12. B
【解析】
【11 题详解】
在地质历史上,该地是古地中海(曾经是海洋),有大量石灰岩形成;后来由于板块挤压(碰
撞)形成山地,同时由于岩浆活动剧烈,石灰岩(与岩浆接触)变质,形成优质的大理石,
大理石形成过程中的最后的关键环节是变质作用,D正确;ABC 错误。故选 D。
【12 题详解】
意大利北部山区位于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不稳定,地质活动频繁,①正
确;山地地形坡度大,大理石开采,造成山体受损,植被破坏,容易出现滑坡(崩塌),③正
确;在大理石开采过程中,地表植被破坏,松散物(碎石)增多;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集
中,②错误;大理石经挤压变质,组织结构均匀,线胀系数极小,内应力完全消失,不变
形,④错误。综上所述,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
【点睛】岩石按成因分为三种:经岩浆冷凝作用形成岩浆岩(分为侵入型岩浆岩和喷出型岩
浆岩)、经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两个基本特征:一般含有化石和有层理构造)、经变质作
用形成的变质岩。
温哥华位于太平洋东岸、温哥华岛的东部,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宜人。下图示意温哥华
地理位置及其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温哥华岛的西海岸曲折幽深,景致迷人,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 海浪侵蚀 B. 冰川侵蚀 C. 风力侵蚀 D. 流水侵

14. 温哥华地区冬季降水明显更多,主要是因为冬季( )
A. 西风强劲 B. 洋流更强 C. 气旋活动频繁 D. 高压势
力强
15. 温哥华年降水量达 1170mm,约是同纬度欧洲西部城市的两倍;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大气环流 B. 地形 C. 海陆位置 D. 下垫面
性质
【答案】13. B 14. A 15. B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温哥华地理位置及其气候资料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冰川地貌,温带海洋
气候相关知识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培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13题详解】
温哥华西海岸的曲折海岸线地貌属于峡湾地貌,类似于北欧地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峡湾一样,
同是较高纬度地区,在地质历史时期冰川发育,侵蚀形成的峡湾,B正确,排除 ACD。故
选 B。
【14题详解】
温哥华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西风带控制,冬季因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大,所以
冬季西风明显强于夏季,冬季带来的降水更多;洋流无明显季节变化,气旋活动主要在夏季,
高压控制下降水少,B、C、D错误;A正确。故选 A。
【15题详解】
读图可知,温哥华位于西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降水量丰富;与同纬度欧洲西部相比,
温哥华在大气环流、海陆位置、下垫面性质三方面的差异不大。A、C、D错误;B正确。
故选 B。
【点睛】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40°-60°大陆西岸;
成因:终年受盛行西风的控制;
特征:终年温和湿润。
【16题详解】
答案:(1)盐源县位于盆地内,区内地势平坦,水源充足;(2 分)土层深厚;(2 分)光照充
足,昼夜温差大,苹果品质高;(2 分)低纬度高海拔地区适宜苹果生长;(2 分)有丰富的
土地资源。(2 分)任答 4 点得 8 分
(2) 有利条件:位于苹果原料产地,苹果品质优良;(2 分)政府政策支持;(2 分)劳动力
丰富;(2 分)
不利条件: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2 分)市场狭小。(2 分)
【17题详解】
答案:(1)该岛地处低纬地区,蒸发旺盛;(2 分)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及索马里寒流的影响,
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地表径流少,淡水资源不足;(2 分)地表植被覆盖率低,以戈壁荒
漠为主;(2 分)土壤贫瘠,土层浅薄。(2 分)
(2)该岛长期与大陆分离,形成独立的生物进化环境;(2 分)岛上人口稀少,人类活动干扰小。
(2 分)
(3)该岛纬度低,热量丰富,生物生长速度快;(2 分)地处副热带地区,降水少,光照(光合
作用)强,有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长;(2 分)夏季索马里寒流为上升补偿流,将海洋底部的营
养盐类带到海洋表层,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鱼的饵料丰富;(2 分)周围国家技术水平有
限,海洋捕捞业水平较低。(2 分)(任答三点得 6 分)
(4)该岛临近亚丁湾、红海与阿拉伯海等国际海域,地处印度洋通往大西洋的海上交通要道;
(2 分)该岛临近亚、非、欧三大洲的交会处,地理位置优越。(2 分)
解析 (1)可从影响气候的因素角度分析“干旱少雨”运用干旱少雨对植被、土壤影响角度
分析“乱石丛生”。
(2)独特动植物与位置封闭、人类干扰小有关。(3)可从鱼类生长条件优越(热量、光照、养分
等),以及人类捕捞少角度分析。(4)战略位置是指位于区域中心、重要航线上等。
【18题详解】
答案(1)马达加斯加岛地处热带,平原和丘陵地区海拔低,气候炎热;(2 分)东部为热带雨
林地区,气候过于湿热,西部的热带草原地区,干湿季分明,易发生旱灾;(2 分)而中部的
高原地区,地势较高,气候凉爽,适宜生产生活。(2 分)
(2)人口年龄构成特征:15 岁以下以及 15 至 64 岁人口比例较高,65 岁以上人口比例低,15
至 64 岁人口比例最高。(3 分)
人口增长特征:人口增长速度较快。(2 分)
(3)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3 分)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3 分)
解析
(1)一般情况下,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适宜的平原地区;但由于马达加斯加岛地处热带,东
西部分别为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气温高,降水过多或旱灾频繁,均不适宜人类居住,
因此人口集中分布在较为凉爽的高原上。热带地区的国家,由于气候湿热,人口多分布在凉
爽的高原上,如巴西人口城市也都分布在高原上。
(2)据图可知,马达加斯加岛的人口年龄构成主要以 15岁以下以及 15至 64岁人口为主,65
岁以上人口较少。一般这类图表数据特征描述,还需要描述极值。由于 15岁以下人口比例
高,可以推测该国新出生人数多,人口增长较快。
(3)针对人口增长较快所导致的问题:就业困难、住房紧张、公共服务紧张等,需要控制人
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并且加强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咸丰春晖高级中学 2022 年秋季高二 12 月月考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75 分钟 试卷满分:100 分
注意事项: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地球同步卫星即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是运行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的人造卫星。卫星距离地球约为36000km,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运行轨道为位于地球赤道平面上的圆形轨道,运行周期与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等。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布设 3 颗通信卫星,即可实现除两极外的全球通信。下图为我国地球同步通信卫星—中继卫星系统天链二号 01~03 三颗卫星绕地球运行示意图,Q 点在赤道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天链二号卫星绕地球运行一周的时间可能是( )
A. 23 时 56 分 4 秒 B.24 小时
C. 365 日 5 时 48 分 46 秒 D. 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
天链二号卫星比地球 Q 点上地物的自转( )
角速度小 B. 角速度大
C. 线速度大 D. 线速度小
下列左图示意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右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光照示意图,图中 甲点是晨昏线与某一纬线圈的切点,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在一年中,甲点是移动的。据此完成下面 小题。
地球在公转轨道中( )
A 处于①位置时,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B. 由③到④位置,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C. 处于②位置时,公转速度达到最快 D. 由②到③位置,北京昼夜时长差值增大
地球在公转轨道从②位置移至④位置时,甲点( )
先向南移再向北移 B. 先向北移再向南移
C. 一直都在向南移动 D. 一直都在向北移动
右图示意时刻( )
乙地正值日落 B. 乙、丙两地地方时相同
C. 甲地正值正午 D. 甲地比乙地地方时早
右图为长江干流某段河流形态分布示意图,甲河湾是一个呈倒“Q”字形的曲流,形 似马蹄,因而得名“马蹄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示甲河湾曲流可以反映出( )
M 岸为凹岸,侧蚀作用强
N 岸为凹岸,下蚀作用强
M 岸为凸岸,堆积作用强
N 岸为凸岸,堆积作用强
图中马蹄形曲流最终发育成牛轭湖(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主要是因为长江的( )
裁弯取直 B. 泥沙淤塞 C. 扇状堆积 D. 水位变化
该马蹄湾曲流多发育在长江的( )
上游地区 B. 源头地区 C. 中下游地区 D. 入海口处
莫斯科时间 2 月 24 日凌晨,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在乌克兰顿巴斯地区展开“特别的军事行动”。
当地时间 7 点左右。俄罗斯军队已经登陆乌克兰南部黑海沿岸最大港口城市——敖德萨(46°28ˊN, 30°44ˊE)。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俄罗斯军队登陆敖德萨时,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当地昼短夜长 B. 北京华灯初上
C. 长江中下游出现“梅雨”天气 D. 南极地区极夜范围扩大
若此时乌军正埋伏在俄军的必经之路上,准备实施“斩首行动”,则乌军狙击手为避免瞄准镜对 阳光照射反射强光被俄车提前发现应避开哪个方向( )
A. 东南 B. 东北 C. 西南 D. 西北
意大利境内大理石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技术先进,出口量约占国际市场总贸易量的一半,其北部山区地质灾害频发。左图为意大利区域简图,右图为意大利北部某大理石产区景观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意大利境内大理石形成过程中的最后的关键环节是( )
A. 外力固结成岩 B. 板块挤压 C. 岩浆冷凝 D. 变质作用
图示意大利北部山区多发地质灾害的原因可能是( )
①位于板块交界处,地质活动频繁 ②终年多雨,流水侵蚀严重结构不均匀易变形垮塌
③采石破坏植被 ④大理石结构不均匀易变形垮塌
试卷第 1 页,共 4 页 试卷第 2 页,共 4 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温哥华位于太平洋东岸、温哥华岛的东部,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宜人。下图示意温哥华地理位 置及其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温哥华岛的西海岸曲折幽深,景致迷人,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海浪侵蚀 B. 冰川侵蚀 C. 风力侵蚀 D. 流水侵蚀
温哥华地区冬季降水明显更多,主要是因为冬季( )
西风强劲 B. 洋流更强 C. 气旋活动频繁 D. 高压势力强
温哥华年降水量达 1170mm,约是同纬度欧洲西部城市的两倍;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大气环流 B. 地形 C. 海陆位置 D. 下垫面性质
二、非选择题:共 3 题,共 55 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 分)
苹果喜温凉,是我国北方的代表性水果。盐源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中段,隶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年均温 12.1 ℃,年降水量 855.2 毫米,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被称为“中国南方苹果之乡”。该县苹果主产区位于盐源盆地内的河流阶地和大型洪积扇上。如 图示意盐源县苹果主产区及其周边位置。
分析盐源县成为“中国南方苹果之乡”的自
然条件。(8 分)
评价我国企业在盐源县投资建设苹果产品加工厂的条件。(8 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索科特拉岛位于印度洋西北部,岛上干旱少雨、乱石丛生,存在大量的动植物,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下图示意索科特拉岛的位置。
该岛“干旱少雨,乱石丛生”,试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加以解释。(8分)
分析该岛存在大量独特动植物的原因(4分)
分析该岛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6分)
说明该岛战略位置的重要性。(4分)
读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和 2018 年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17 分)
分析马达加斯加岛人口集中分布在中部高原的原因。(6 分)
描述马达加斯加岛 2018 年人口年龄构成特征并推测其人口增长特征。(5 分)
针对马达加斯加的人口特点提出合理的对策。(6 分)
试卷第 3 页,共 4 页 试卷第 4 页,共 4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