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青少年心理健康讲座-PSYCHOLOGICAL EDUCATION呵护青春 茁壮成长呵护青春 茁壮成长目录CONTENTS01 . 青春期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02 . 青春期人际交往问题03 . 科学应对青春期心理变化的措施青春期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第一部分1.追求独立自主的思想VS看待问题片面、偏激我是是周围的人喜欢我吗?我到底是谁?我将来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们往往自我意识觉醒,不喜欢随波逐流,而是产生许多个性化的观点和思想。青春期自我意识的突出表现是,青少年的内心世界越发丰富起来。1.追求独立自主的思想VS看待问题片面、偏激家长老师的两个极端要么彻底放纵孩子的思想,不去加以引导;要么过度约束孩子,禁止其有自己个性化的想法。1.追求独立自主的思想VS看待问题片面、偏激家长老师的两个极端要么彻底放纵孩子的思想,不去加以引导;要么过度约束孩子,禁止其有自己个性化的想法。如果彻底放纵孩子,则青少年们很有可能在多巴胺的支配下做出许多不计后果的事;如果过度约束孩子,不给孩子自由发展的土壤,那么青少年们也会因此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其未来的人生发展极为不利。正确认识到青少年自我意识觉醒是一把“双刃剑”,处理好利与弊的平衡关系2. 富于想象力VS缺乏判断力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们个人情感通常非常充沛,他们的情绪细腻敏感,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我们必须同时看到,尽管青少年们富有想象力,但由于缺乏系统专业的理论知识学习以及实践经验,他们对于周围的事物往往缺乏正确的判断力。3. 生理发展迅速VS心理认知滞后作为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时期,青春期的少年不仅在身高、体重上有迅速增长,并且身体的各个脏器也趋向成熟,且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也逐渐发育成熟;青春期的孩子们生理发育的水平与其心理发展水平远远不成正比,如果老师和家长不加以干涉、引导,那么青少年将不能顺利完成青春期的过渡,会对其一生造成影响。青春期人际交往问题第二部分1、人际交往压力有关调查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是一生中交友最多的时期,此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不少社交问题。许多青少年在家庭原因和个人性格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性格脆弱敏感,过分在意他人的评价,容易因为他人的言语受到伤害,进而变得自卑,形成恶性循环。正确引导青少年的交友观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帮助孩子接纳自己,接受不完美的自己2、异性交往的尺度男女同学有必要交往吗?家长和老师非但不应该组织孩子与异性同学交往,还要正确引导他们应该如何把握交往的尺度,这才是我们作为监护人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2、异性交往的尺度家长在发现孩子与班里的异性同学关系走近时,应该及时和老师沟通,教导孩子友情与爱情的区别,正视青春期带来的变化,要告诉孩子可以与异性交往,但一定要把握好界限和尺度。一旦真的发现早恋情况,老师和家长之间也应该互相及时沟通,针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状况商量解决对策,不要因此伤害孩子的心灵。早恋?一刀切?3、关于“抱团现象”青少年对于社交的渴望会导致彼此之间因为某些共同的特质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小团体”,而心理不成熟的他们往往会因此排斥不具有相同特质的同学,许多校园霸凌现象就是因此而起的。及时遏制住抱团现象的发生,及时对被孤立的孩子开展心理疏导,并正确引导抱团者的行为,让青少年们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成熟性和错误性。第三部分科学应对青春期心理变化的措施学校层面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小讲堂定期邀请一些青少年心理专家、导师等专业人士进校宣讲为学生打造一个可以让其自由发展、但又有相应规则限制的教育环境,倡导个性化教育教师层面正确引导学生心理问题及时与家长联系沟通老师们应当选择恰当的沟通时机,针对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其采取一对一的私下沟通形式,充分保护孩子的自尊,并为之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在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后,应当第一时间联系到家长,与家长共同协商下一步的应对措施。只有家长才最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与家长沟通是最有效率、也是最负责的方式。家长层面多听询孩子的意见选择恰当的谈话时机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家长主义”的作风,不能将孩子视为自己的附属物,而是要充分尊重他的人格,以平等的视角与孩子沟通。生理规律告诉我们,下午5点到7点是生理活动的最低点,此时亟需补充营养,因此,家长要避免在孩子放学的这个阶段找他聊严肃的话题,否则将有可能事倍功半。-青少年心理健康讲座-PSYCHOLOGICAL EDUCATION呵护青春 茁壮成长呵护青春 茁壮成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