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共2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共27张PPT)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第二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①中国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②标志着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③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新时期
④至此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⑤标志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
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二届三中全会
1990年开发浦东
十九大
1992年南巡和十四大
2001年加人世贸组织
复习巩固 限时反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几次伟大飞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
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
(1)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2)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3)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自主学习
1.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什么?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取得了哪些理论创新成果?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中特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地位及其关系?
科学社会主义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
鲜明的中国特色
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路。
拓展延伸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层含义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
1982年,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①创立标志:
②意义
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脉相承 与时俱进
时间
主要内容
解决问题
历史贡献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理论成果
阅读教材P36—P37,完成表格。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邓小平理论:
①时间:
②解决的问题/主题:
③主要内容:
④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以后
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P36第二段
名词解释
1.社会主义本质: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这条路线的简明概括。
3. 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目标,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已基本实现;(已实现)
第二步目标,1991年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已实现)
第三步目标,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
——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①时间:
②解决的问题/主题:
③主要内容:
④意义:
P36-37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1989)以后
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 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
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相关链接)
——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 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科学发展观:
①时间:
②解决的问题/主题:
③主要内容:
④意义:
P37第二段
党的十六大(2002)以后
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相关链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时间:
②解决的问题/主题:
③主要内容:
④意义:
P37第三段
党的十八大(2012)以来
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邓、三、科;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所历史性变革,
知识拓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完整地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
五大发展理念分别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这是关系我国发展方式的思想指引。
“五位一体”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中国共产党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战略问题认识的深化。
时间
主要内容
解决问题(主题)
历史贡献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
①“三个代表”;②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和框架;④确立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⑤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
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①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③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⑤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党的十六大以后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
①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②坚持毛、邓、三、科;③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党的十八
大以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①工作中心转移、实行改革开放;②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③确立初级阶段基本路线;④提出三步走战略等
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成果
01
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02
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形成、发展、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03
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分,是改革开放以后党的指导思想。
思考:这些理论成果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后党形成的思想体系,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毛泽东思想不包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内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知识梳理
改革开放成功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由之路
①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②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行动指南
①内容:
②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是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本保障
①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②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围绕着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如何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如何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一系列重大课题,创新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③新时代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出发点,搞好各方面的建设 
④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①理论≠制度
③理论是主观的,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神力量
①形成: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②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③作用: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
精神力量≠物质力量、决定力量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
①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②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孕育的中华传统文化 
③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④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最优秀的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②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
④文化有多样性;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背)
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背)
制度
根本保障
文化
精神力量
理论
行动指南
道路
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四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构成的。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成内容的地位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根本方向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途径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前进的精神力量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必由之路和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制度保障,①③错误。
拓展:始终坚定“四个自信”的重大意义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只有坚持道路自信,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路径的科学;
科学的理论来源于伟大的实践,同时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只有坚持理论自信,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的正确;
邓小平同志曾说,“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
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党的制度“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
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只有坚持制度自
信,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完善;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只有坚持
文化自信,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进步。
坚持“四个自信”,是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内在动力,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障。
知识总结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
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鲜明主题
理论创新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所以主,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我们应该坚定自信,再创辉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