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少年当自强 同步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少年当自强 同步教案

资源简介

第五课 少年的担当
第2课时 少年当自强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具有爱国情怀、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主动承担时代赋予的责任。
2.认同少年强则国强,坚定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二、能力目标
1.结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会确立自己的远大志向,提高个人与祖国共成长的参与能力。
2.结合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培养自己的国际视野,提高自己融入世界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
1.知道青少年要从小立大志,理解少年强则国强,明白当代青少年的历史责任是时代赋予的。
2.知道青少年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走向世界的形式越来越多样。
【教学重点】
青少年的责任
【教学难点】
青少年对国家、对世界的情怀与抱负
【教学环节】
一、视频导入
【多媒体呈现】
黄大年留学英国18年,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回国前,他住在剑桥大学旁边的花园别墅里,妻子还经营着两家诊所。2008年,中国开始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他用最短的时间辞职,卖掉房子和诊所,办好了回国手续。黄大年首次推动我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突破国外技术封锁,他被誉为新时代海归科技报国的楷模。
教师点拨:科学家黄大年心系祖国,毅然回国投身祖国的科技建设,被誉为新时代海归科技报国的楷模。他的事迹告诉我们,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个人的未来与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时刻准备着为建设祖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探究新知
(一)少年强 中国强
活动1 合作探究
【多媒体呈现】
材料一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毛泽东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材料二 谁虚度了年华,青春就将褪色。无奋斗,不青春!奋斗拼搏时,青春恰自来!新华社《学习进行时》树立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箴言,让我们跟随“平语”,重温奋斗的艰辛,体会奋斗的幸福。
★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
★奋斗目标不是敲锣打鼓就可以实现的,实现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人付出辛勤劳动,继续书写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一起奋斗!中国加油!
  问题:(1)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生活在当今伟大时代的青少年应该如何向他们学习
(2)怎样理解“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
要求:请两名同学依次解读材料,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分享并达成共识。
教师小结:中国领袖毛泽东、周恩来将个人的命运与未来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未来紧密结合在一起,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们青少年要积极投身于生活的伟大时代,承担起历史赋予的责任。
【多媒体呈现】 1.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关系
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个人的未来与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
2.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活动2 探究分享
【多媒体呈现】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问题:(1)广大青年应肩负的历史重任是什么
(2)你认为要想实现这一历史重任,我们应该如何做
要求:师生一起朗读材料,略作思考后参与小组交流分享并讨论探究达成共识。
教师小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梦想。我们青少年要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敢地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创造自己精彩的人生。
【多媒体呈现】 3.青少年要接力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青少年的责任是时代赋予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责任。每一代青少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我们正处在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少年接力奋斗,我们必将站到时代的潮头。
4.青少年要为建设祖国做好准备。
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创造自己精彩的人生。
(二)青少年的情怀与抱负
活动3 探究分享
【多媒体呈现】
材料一 《“一带一路”建设企业跨文化合作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哈萨克斯坦能源输出简析其外交政策发展》《关于在中国青少年中推广“一带一路”旅游的调研》……翻开这本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的《“一带一路”与我们的未来》中英对照文集,很难想到这部著作竟出自12名中学生之手。
“我们关注‘一带一路’建设,投身‘一带一路’研学,希望以青少年视角提出问题并努力寻解。”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们经过一年多时间,从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对“一带一路”进行研究,日前已经结题。
“新时代青少年既要博学古今,又要心怀天下。该课题不仅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创新,更培养了青少年积极参与国家建设的家国情怀。”人大附中校长翟小宁表示。
  材料二 从7600多名各国候选人中脱颖而出的23岁的柳济琛是第一位来自中国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青年领袖。和联合国的渊源,始于他借助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倡导节约粮食的不懈努力。柳济琛希望将他的“光盘打卡”向全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推广。柳济琛认为,不浪费食物是每个人都应该遵循的生活方式,不分种族,不分国籍。“光盘打卡”这种承载着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模式,将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问题:青少年应拥有怎样的情怀与抱负 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要求:请两名同学依次解读材料,略作思考后小组内互相交流并讨论探究问题后达成共识。
教师小结:青少年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命运。青少年的品格影响着国家未来发展。在与世界各国青少年交往时,我们要向世界介绍中国,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风貌、树立中国形象,做一名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
  【多媒体呈现】 1.青少年的品格影响着国家未来发展。
2.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
我们要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
活动4 合作探究
【多媒体呈现】
新华社北京2020年9月29日电 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之际,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生李思齐也在为将于10月举行的“中国青年领袖国际组织峰会”做准备。
“这次峰会的议题之一便是联合国成立75周年与多边主义的发展。”这名西班牙语专业的大二学生说。
这不是李思齐第一次参加与联合国相关的活动,2016年,还在上高中的她便开始参加模拟联合国。
模拟联合国,简称“模联”,是中国青年,尤其是大学生和高中生参与和联合国相关活动的主要平台。在“模联”会议上,学生扮演外交官就与联合国相关的议题展开辩论。
“参加‘模联’激发了我对国际关系和传播学的兴趣,同时,我也接触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她说。
“模联”在一些中国青年中普及国际事务知识,让他们了解国际政治的运转机制。不少“模联”爱好者后来就投身于外事工作,或进入国际组织工作。
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大四学生张诚杨看来,参与“模联”培养了中国青年“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感受到,世界各国需要团结协作去解决问题,而各国青年也需要团结、交流、合作,共同应对危机。”张诚杨认为,“模联”能让青年一代对世界面临的各类问题、各国发展的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活动,参与到国际问题的解决中,贡献青年的力量。”
问题:将来,如果让你和这些中国青年一样,有机会参与“模联”,从现在起,你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
要求:观看视频,略作思考后小组内互相交流并讨论探究问题后达成共识。
教师小结:走向世界的中国青少年需要树立全球意识,拥有国际视野,具有忧患意识,了解人类文明进程,积极关切人类问题和世界局势,既要在国际交往中提升中国影响,又要在世界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提高改变世界的素质和能力,承担起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
【多媒体呈现】 3.提高我们的影响,提高改变世界的素质和能力。
4.我们要承担起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
活动5 欣赏提升
【多媒体呈现】 播放歌曲《少年当自强》
让我踏进大路/步向万里前方/少年灵气 奔波开放/上风见青年 理想像太阳/做世界未来栋梁/面对着红日 笑声更长/热血腾起 焕发容光/嘿 哈 嘿 哈/让青春发射我热量/趁东方天已亮 抹去狂风去闯/不等不等 莫再等不可再此闲/少年当自强/携着你手并肩干上 共心肝/踏破崎岖路 练出坚强……
本课小结: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生活在这个伟大时代的中国青少年,要把自己的命运与未来同祖国的命运与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努力学习,时刻准备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创造自己精彩的人生。同时,我们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不同、包容多样文化,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承担起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