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2几种常见的酸和碱 练习- 九年级化学仁爱版下册一、单选题1.实验室许多药品都需要密封保存,下列对药品密封保存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A.澄清的石灰水—一防止与二氧化碳反应B.浓盐酸—一防止吸水C.浓硫酸—一防止挥发D.生石灰—一防止与氧气和水反应2.下列关于Ca(OH)2的说法错误的是A.微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B.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与CuSO4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配制波尔多液D.澄清溶液可用来检验CO23.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 B.过滤C.加热液体 D.稀释浓硫酸4.下列溶液在空气中敞口放置后,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反应而减小的是A.石灰水 B.浓硫酸 C.浓盐酸 D.烧碱溶液5.要使右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①硝酸铵和水; ②铁和稀硫酸; 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④生石灰和水; ⑤石灰石和稀盐酸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C.②③⑤ D.②④⑤6.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 稀释浓硫酸C. 取固体粉末 D.检查气密性7.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稀释浓硫酸时,会放出大量的热C.降低温度,不饱和溶液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D.实验室利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是:计算、量取、溶解、贮存8.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①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中残余硫酸②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③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④将稀氨水(含有、OH-)涂抹在蚊虫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A.①②③④ B.仅①②③ C.仅②③④ D.仅①③④9.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滴加液体C. 稀释浓硫酸 D. 读出液体的体积10.通过学习化学,我们学会了从化学的视角认识水,下列对水的认识错误的是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冰中的水分子也在不断运动C.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D.水可与生石灰发生化学反应11.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固体氢氧化钠可用作干燥剂,是利用了它的哪种性质( )A.白色固体B.吸水性C.腐蚀性D.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12.有关中和反应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反应物均须溶于水B.有沉淀生成C.有气体生成D.有盐生成13.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镁条燃烧:B.铜绿分解:C.氨水中和硫酸:D.酒精完全燃烧:14.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不正确的是A.熟石灰呈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吸附性强,可用做冰箱除味剂C.氮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可用于食品充氮防腐D.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15.化学实验中常用到玻璃棒,下列操作中其用途不同的是A.溶解固体 B.蒸发溶液C.过滤液体 D.稀释浓硫酸16.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俗名苛性钠、火碱或烧碱B.易溶于水,溶于水时吸收大量的热C.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D.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肥皂、纺织、印刷等工业二、流程题17.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态形式存在于氧化铝中。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此外还含有少量、等杂质,冶炼金属铝很重要的一个过程是的提纯。从铝土矿中提炼的流程如下:(1)滤渣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步骤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滤渣B呈红褐色,产生滤渣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滤液B的溶质是,步骤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步骤Ⅳ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试剂X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使原料中各原子的利用率尽可能达到100%是“绿色化学”的核心理念。该流程中除了滤渣A和B可以收集利用,水和_________可以循环利用外,还需要增补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题18.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碱的性质后,通过实验对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进行了验证和总结,如图所示“﹣﹣”表示物质两两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CaCl2+Na2CO3═CaCO3↓+2NaCl)(1)甲同学将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得出结论:氢氧化钙溶液呈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2)乙同学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甲同学所得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此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_(酸碱指示剂除外);(3)丙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与乙同学所得溶液混合,静置后发现: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溶液,底部有白色沉淀.则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酸碱指示剂除外),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为验证可能含有的溶质,请写出实验操作过程及现象__.四、综合应用题19.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请你举出一例有关中和反应的应用________(与下面的例子不同)。(2)某食品加工厂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清洗废液中残余的氢氧化钠,当用去3.65t的稀盐酸时,废液的pH=7。求废液中残余氧氧化钠的质量________?五、科学探究题20.某同学在帮助实验员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了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溶液(如图甲所示),经实验员分析可知原瓶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NaOH、Na2CO3、NaHCO3中的一种,为确认溶液中的溶质,他设计并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资料查阅】上述四种物质的相关信息如下:物质 NaCl NaOH Na2CO3 NaHCO3常温下的溶解度/g 36 109 21.5 9.6常温下稀溶液的pH 7 13 11 9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探究1】如上图乙所示,在操作①后可确定溶质不是NaCl,则实验现象应是______;在进行操作②时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由此又可排除的物质是__________。【探究结论】分析四种物质的相关信息,你认为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上述四种物质中的______,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若上述探究结论是正确的,操作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讨论质疑】有同学认为以上分析不严密,需要进一步实验确定,于是又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探究2】向操作①后试管中的溶液中滴加过量CaCl2溶液(中性),充分反应后,试管中溶液颜色不变,又有白色沉淀产生。【得出结论】通过实验探究2可确定原瓶溶液中的溶质应该是_________。【反思拓展】造成该溶液出现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六、科普阅读题2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并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食醋中一般含有3%~5%的醋酸,醋酸的化学名称叫乙酸(CH3COOH),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食醋是一种能增强食品酸味的调味剂,食醋可以除去水壶内的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醋酸与碳酸钙的反应与稀盐酸与碳酸钙的反应原理相似。除水垢时,可在水壶中加入水,倒入适量醋,浸泡一段时间,不溶于水的碳酸钙会转变成可溶于水的醋酸钙而被除掉。食醋还是一种杀菌剂,冬天在屋子里熬醋可以杀灭细菌,对抗感冒有很大作用。饮酒过量的人可以用食醋来解酒,因为乙酸能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有香味)和水,从而达到解酒的目的。酷酸与稀盐酸化学性质相似能与活泼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请回答:(1)乙酸的物理性质________(任写一点)。(2)食醋能作酸味的调味剂,是因为醋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CH3COO-和______(填离子符号)。(3)请把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全。___。(4)炖鱼时放入适量白酒和白醋味道会更好的原因是________。(5)家用铁制品不能用来盛放食醋的原因是________。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A2.B3.C4.A5.B6.B7.B8.A9.D10.A11.B12.D13.D14.C15.C16.B17. 、 分解反应 或 将步骤V生成的沉淀过滤、煅烧,得到的和再分别循环利用于步骤Ⅲ和Ⅴ18. 碱性 溶液红色褪去 氯化钙、氯化氢 氯化钠 氯化钙 取上层清夜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氯化钙(合理即可)19. 改良土壤 0.4t20. 溶液呈红色 NaOH(或氢氧化钠) Na2CO3(或碳酸钠) 碳酸氢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可能达到10%,而碳酸钠溶液可以 NaOH(或氢氧化钠) 21.(1)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能溶于水;(2)H+(3)CO2↑+H2O(4)乙酸能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有香味(5)醋酸能与金属铁发生置换反应,使铁制品被腐蚀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