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
说明文阅读练习题
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冠状病毒知多少
彭茜
①近日,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备受关注。此前,2003年肆虐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2012年出现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情也都由冠状病毒引起。那么,什么是冠状病毒?它会导致什么症状?怎样有效防护?
②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被科学家分离出来,因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病毒外表的冠状构造而得名“冠状病毒”。据世界卫生组织介绍,此次在武汉发现的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
③冠状病毒的传播史可谓“劣迹斑斑”,它不仅是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更是几次严重疫情的罪魁祸首。2003年肆虐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以及前几年影响沙特阿拉伯、韩国等地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在分类上都是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中的病毒。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介绍,目前已知包括新型冠状病毒在内的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共有7种。
④病毒命名很有门道。过去很多传染病命名都与地名相关,如埃博拉病毒由于在非洲埃博拉河地区被发现而得名,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得名也是因为该病毒首次在中东地区被确认。2015年,世卫组织公布的新发现疾病命名指导原则中提到,使用中性、一般的术语代替人物、地点、动物、食物和职业的名称来命名疾病。2020年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现场发布关于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的通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统一称谓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名为“Novel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为“NCP”。
⑤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一般会出现哪些症状?世卫组织介绍,症状因病毒而异,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出现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
⑥目前,虽无针对病毒的特效药,但正确的防护手段可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世卫组织建议:要保持基本的手和呼吸道卫生,如用肥皂水和清水勤洗手;养成安全的饮食习惯,如烹调时彻底煮熟食物;在可能的情况下避免与表现出呼吸道疾病症状(例如咳嗽和打喷嚏)的人密切接触;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等。
⑦找到病毒起源对于疫情防控至关重要。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来源尚未找到,疫情传播途径也尚未完全掌握。不过,有的研究显示,冠状病毒在编蠕和骆驼等动物中很常见,只在极少情况下病毒才会发生变异传染给人类。比如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曾报告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可能源于菊头蟠携带的一种冠状病毒,经由果子狸传染给人。世卫组织对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调查也显示,这种病毒可能源自蝙蝠,先传给骆驼,再由骆驼传给人类。
⑧世卫组织说,一些已知的冠状病毒在动物中传播,但尚未感染人类;随着全球监测工作的改善,可能会发现更多冠状病毒。因此,人类与冠状病毒之间的斗争依然任重道远。
(选自《光明日报》2020.1.21,有删改)
1.选文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2.选文第④段主要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请选出关于选文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 )
A.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在20世纪60年代被分离出来,它是普通感冒的病原之一,也是几次重大疫情的祸首。
B.冠状病毒因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病毒外表的冠状构造而得名,目前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共有7种。
C.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常见的病状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肺炎、肾衰竭等。
D.研究显示,冠状病毒在蝙蝠和骆驼等动物中很常见,传染给人类只是在极少情况下才会发生。
4.读了此文,你了解到有关冠状病毒的哪些方面的信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二、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中国古亭的历史沿革
①亭是体现中国建筑特征的一种代表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十分深厚的文化内涵。亭就是中国古典建筑意匠的一个缩影。
②许慎的《说文》中讲:“亭,亭也,人所停集也。凡驿亭、邮亭、园亭,并取此义为名。”亭的历史十分悠久,一直可以上溯到商周以前。但是亭字的出现,却相对较晚,大致始于春秋战国前后。
③春秋战国时期的亭,是设在边防要地的小堡垒,称为亭障、亭燧,为“伺候望敌之所”。后来秦汉中央集权政府把它扩大到各地,成了维持地方治安的基层行政单位,同时也是职司的所在地。
④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社会的变革,纵情山水、投身自然成为时尚,亭的性质也逐渐跟着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供人游览和观赏的亭。例如著名的会稽山阴兰亭,最初是一座带有邮驿性质的路亭。为了能够更好的观赏四周的湖光山色,它曾被太守移到了湖滨,后又被起筑在山巅,以便极高尽眺。这样兰亭由实用性的亭转向了观赏性的亭。
⑤隋唐以后,亭便成了园林中不可缺少的建筑物。按《大业杂记》中记载,隋炀帝榆林行宫建有“翠微亭”等十二座山亭,纵广均二丈有余。在唐代的一些宫苑中,亭不仅是苑中的重要景观建筑,而且在数量上也远远超过了其他类型的建筑。
⑥到了宋代,亭的建造更为普遍,功能和用途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宋史·地理志》中可以知道,宋徽宗利用景龙江水在平地上挖湖堆山,人工造园,园中置亭颇多,并运用“对景”、“借景”等手法,把亭和人工山池相结合。由此可见此间筑亭,已经不再是晋唐那样纯粹的因借自然山水形胜,而是把人的主观意念,把人对自然美的认识和追求纳入到建亭的构思之中,开始寻求寓情于物的人工景观的组织了。
⑦亭发展到明清时期,造型、性质和使用内容等各个方面都比以前大为发展,不仅在形式上极尽变化,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屋顶精华,即便是同一平面形式,由于建筑意匠和处理手法的不同,也会从艺术形象中体现出不同的性格和风貌。在重视亭的造型的同时,对建亭的位置选择,以及周围环境的配置也都十分讲究,非常注意亭与其它建筑之间的关系,而且在风景区和园林中,亭的意境的创造,已成为刻意追求的目标。人们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寓情于物,移情入境,把主观的情感融汇在客观的筑亭造景之中。所以,可以这样说,明清时期的筑亭,在建筑的艺术与技术两个方面,都已经达到了十分纯熟而又臻于完善的境地,进入了中国古典亭榭发展的鼎盛时期。
5.下面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亭是一种有着多种用途的建筑,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驿亭,邮亭,园亭等。
B.在春秋战国时期,亭发挥了很大作用,既可以伺候望敌,又可以维持地方治安。
C.亭在唐代一些宫苑中成为重要的景观,而且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其他类型的建筑。
D.晋唐时期,人们筑亭还是纯粹借助自然山水,没有将亭和其它人工景观结合起来。
6.第④段举兰亭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7.“亭就是中国古典建筑意匠的一个缩影。” 所谓意匠,就是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阅读第⑦段,说说中国古亭是如何讲究意匠的。
三、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鸳鸯”的模样
①《诗经 小雅 鸳鸯》有“鸳鸯于飞,毕之罗之”的描述,说明春秋时期,已有鸳鸯这个鸟名。但唐朝吴融《鸳鸯》说“翠翘红颈覆金衣”,李商隐《代赠》说“鸳鸯可羡头俱白”。“金衣”、“白头”者,却并非鸳鸯,鸟中唯赤麻鸭相符——原来古人认知中,鸳鸯指的是赤麻鸭。而今天的鸳鸯,在古代叫鸂鶒(音“西翅”)。
②古代人们一直把鸂鶒和鸳鸯视为不同的水鸟。不仅《本草纲目》等书籍把鸂鶒和鸳鸯划分为两种鸟,大量的文学作品也把鸂鶒和鸳鸯区分开来。很多诗人分别有咏鸳鸯和咏鸂鶒的诗句,如李德裕不仅有《鸂鶒》诗,还有《鸳鸯篇》。在同一首诗中,鸳鸯和鸂鶒也常常并列出现,显然是两种不同的水鸟。如孟浩然的“鸳鸯鸂鶒满滩头”等等。直至清代《红楼梦》亦然。虽然它们都是喜欢双宿双飞的“匹鸟”,均行动群伍不乱,左雄右雌,好并游;其习性也都常食负子蝽一类咬人伤害甚大的水生昆虫,可谓既合度有序,又驱除邪恶,自然皆被视为祥瑞,但在古人眼中仍有明显区别。
③今天据野外识别,赤麻鸭是体长58至70厘米的大型鸭。雄鸟除虹膜黑褐色,喙黑色外,全身橙黄似金,头部色淡近白,颈部具狭窄黑色颈环,翼上具大块白色斑,尾羽黑色。雌鸟似雄鸟,仅无黑色颈环,身首亦裹金戴白。而鸳鸯体长41至51厘米,是羽色最华丽的鸭类。雌雄相异。雌鸟灰褐色,眼圈白色,眼后有白色眼纹,不具帆状饰羽,胸至两胁具暗褐色鳞状斑。雄鸟头具橙色至绿色羽冠,眼后具宽阔的白色眉纹,颈部具橙色丝状羽,胸部紫色,翼折拢后形成橙黄色的炫耀性帆状饰羽。
④鸳鸯华美已极,无怪鸂鶒纹是经常出现在古代艺术品上的形象。
⑤已知最早的鸂鶒纹艺术品出现于唐代。《新五代史·唐本纪》载有一件鸂鶒卮。这件唐三彩鸂鶒卮实物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此酒器呈圆形,鸂鶒圆眼,眼有环纹、扁嘴、冠羽后曲,正似今天的鸳鸯。
⑥五代至宋代的绘画作品中,有鸂鶒名出现者约六十多轴,其中工笔描画者如佚名的《杏林鸂鶒图》、宋徽宗《御河鸂鶒图》、五代后蜀黄荃《茶梅鸂鶒图》等作,鸂鶒形象都与今天的鸳鸯吻合。此外,明人编绘《食物本草》一书中,有鸂鶒和鸳鸯插图,图中所示鸂鶒形象,明显是今天的鸳鸯,而图中鸳鸯形象则近似今天的赤麻鸭。
⑦唐宋明清时期文物,鸂鶒纹屡见不鲜。除艺术作品外,还有登入庙堂的明清文官七品鸂鶒补子等。鸂鶒能登上明清官服,成为标志七品文官品级的徽饰,离不开它天赋的异禀。
8.选文第①段从《诗经》谈起具有何种作用?
9.第③段通过比较说明________;第④段具有________的结构作用。
10.综观全文,鸂鶒因为哪些天赋的异禀而成为明清七品文官标志:外形________;行动________;习性________。
11.第⑤⑥两段为什么不能调换顺序?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食因器增色
王立端
①民以食为天,食因器增色。生活中的吃喝诸事无不与饮食器具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器具设计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展现出中国当代饮食器具设计的多元视角与多重维度。
②毋庸置疑,饮食器具作为生活用具,其实用性是一切设计的初衷。因此,如何在设计中不断提升器物的实用价值,使其更加符合当代人的生活习惯与习俗,是许多设计师探索的方向。如腌制器皿“新概念泡菜坛”的设计保留了传统泡菜坛用水隔绝空气密封保鲜的方式,针对以往泡菜坛体积过大、外观粗糙等问题进行了再设计。经调查,改良后的泡菜坛避免了因食物存量过多而造成的浪费,走进千家万户,也成为居家环境中富有艺术美感的装饰陈设。
③挖掘传统,让饮食器具设计更好地服务当下。中国有着丰厚的饮食文化传统,深耕其中,将具有代表性的技艺进行提炼,在现代饮食器具设计中加以应用,普通的生活用具便有了文化的灵魂。茶具“竹节·丝语”借助了中国传统文化里“竹”的意象,运用“竹丝扣瓷”的传统手工技法,以白瓷器皿为胎,用纤细如发、柔软似绸的竹丝依胎编织。整套茶具彰显出清新淡雅的东方文化气韵。
④勇于表达观念与个性,这样的设计理念越来越受到设计师的推崇。他们或是以新的视角彰显设计特点,或是发掘新的制作工艺,抑或是以新材料进行大胆实践,让人耳目一新。如器具“山海杯”,造型看似简洁,却一点也不“简单”。作品由十余个色彩丰富的水杯组成,囊括玻璃、大漆、陶、木、金、银、铜、纸、竹等多种材质。精细的工艺和多变的质感让这些器具构成五光十色的“山海世界”。
⑤饮食器具的设计与制作还要遵循绿色设计理念。设计师在进行创作时,将可持续发展意识贯彻其中,为节能环保提供思路和方法。如“锔瓷造器——碎瓷重生器皿系列”食盘将不可降解的碎瓷片进行打磨拼接,使其以崭新的样态“涅槃重生”,赋予瓷片废料新的生命价值和审美意义。
⑥不同时代的人们对饮食器具的使用与审美要求并非一成不变。可以说,饮食器具的设计是动态的,为当代人的使用而设计才是当代饮食器具设计的真正意义。
(选自《光明日报》2022年3月21日,有删改)
12.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思维导图。
13.说说第②段加点词“经调查”不能删去的理由。
14.本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请选择一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从全文看,②③两段能否互换?请说明理由。
五、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扬州漆器
①扬州漆器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_______。
②漆器一般指在表面涂漆的木材、陶瓷和金属等器物。我们的祖先最早认识漆的特性,他们从漆树上采割天然漆汁——生漆,把它涂刷于器物表面,留下一层耐湿、耐热、耐磨并有光泽的保护膜,并能将漆调成各种颜色,作美化装饰之用。
③扬州漆器生产历史悠久。西汉时,已获得高度发展。扬州出土的汉代漆器不下万余件,其中彩绘漆器最多,宝石镶嵌、金银平贴等新工艺均已出现。唐代扬州漆器生产已颇兴盛,工匠们发明了螺钮镶嵌等工艺,逐步成熟并形成特色。到了元代,扬州已逐渐成为全国漆器的制作中心,进入大规模发展时期。点螺工艺的出现,更是熠熠生辉,促进了漆器造型艺术的提高。明清两代,扬州漆器进入全盛时期。刷红雕漆、百宝镶嵌等传统工艺颇为兴旺。堆漆、割彩、雕漆嵌玉等新工艺继之而起,品种之多,居全国之冠。
④目前,扬州漆器主要分为雕漆嵌玉、螺钿镶嵌、骨石镶嵌等几个类别。“雕漆嵌玉”秉承“剔红”传统,在器物表面涂漆均须若干层,多的要涂上百层,使漆面具有相当的厚度,精心在漆面上作出浮雕,并嵌上金银、宝石等名贵材料雕成的各种造型,显出严谨透彻、浓厚天然的特点。“螺钿镶嵌”有两种:一种是“挖嵌”或“坎螺”;一种是“平磨螺钿”,七十年代制作的大型地屏《南京长江大桥》就是其中的代表作。“点螺”漆器是扬州漆器厂近年来研制成功的失传已久的“螺钿镶嵌”品种之一。“点”指的是技法,“螺”指的是材料,即选择各种自然色彩的贝壳、夜光螺等原材料,精制成细于发丝、薄如蝉翼的螺片,用特制的工具一片片、一丝丝地点嵌在漆坯上,构成图案。因这种技法是把“螺”“点”于漆上,故名“点螺”。“骨石镶嵌”采用牛骨、青田石等各种材料镶嵌而成,具有色彩丰富、自然生动的艺术特色。
⑤中华艺术瑰宝可谓数不胜数,其中历史悠久的扬州漆器更是无比耀眼。如今,扬州漆器正在蓬勃发展,推陈出新,漆艺之花将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16.请结合第⑤段划线句,根据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为第①段横线处补一个合适的词语:_______
17.第②段中说“我们的祖先最早认识漆的特性”,他们把漆涂刷于器物表面,对器物起到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的作用。
18.分析第③段,填写相关内容。
本段的说明内容: (1)
时代 发展阶段 创新工艺
西汉 获得高度发展 宝石镶嵌、金银平贴
唐代 (2) 螺钮镶嵌
元代 (3) (4)
明清 进入全盛时期 (5)
19.学校的艺术展览馆里有一个“雕漆嵌玉”的漆器作品,请你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用“先……再……然后……”的形式为它写一段制作过程(65字以内,标点符号不占格)。
六、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古代快递什么样
①伴随电商的一路高歌而发展起来的中国快递,业务规模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快递在中国出现的时间相当早,完整的国家邮政系统在古代就已经建立了。
②古代的国家邮政系统叫作“驿传”或者“邮驿”,是政府为了传递文书、接待使客、转运物资而设立的组织,官办、官管、官用。其重要的任务就是负责公文往来和军情传递。公文和军情对时效的要求就非常高。那么,这套系统的速度有多快呢?
③汉代马递的最快速度是日行400里(汉代1里等于345米,400里等于138公里)。唐代则规定,每天车行至少120里,骑马180里,敕令须日行500里(唐代1里等于450米,500里等于225公里)。清代设立了军机处,传递文书的速度提高到一昼夜600里甚至800里(清代1里等于510米,800里等于408公里)。咸丰和同治时期,战火不断,军情紧急,出现了“红旗报捷”,各驿站必须接力传递讯息。
④如何保密是古代快递业十分重视的问题。为了防止泄密,古人采取了不少手段。
⑤秦代有严格的交接和登记制度。同时对投递员的素质也提出了硬性要求:老弱和不诚信的人不能担任投递员。防止泄密最重要的手段是密封。在秦代,文书通常写在竹简上,传递前,人们会将邮件捆扎妥当,在结绳处使用封泥,并盖上相关印玺,以防私拆。写在绢素上的文书则要装入书袋中密封。
⑥到了汉代,封装工具和手段更加丰富,外封套就有函、箧、囊等。在唐代,公文邮件的封装通常要用囊封。封泥不仅有保密作用,还有等级之分,最高5封,最低3封,封泥越多,邮件越重要。清代邮件的封发、保密和防损工作做得更好,有“重封入递”“木匣入递”“绢袋封发”“汇总封发”等多种装封手段。清代在速递奏折一类的重要邮件时还有专用的封装程序,使用“封桶”“报匣”“夹板”等封套,外人是绝对看不到的。
⑦古代的国家邮政系统也有物流服务。古代生鲜速递可以追溯到唐代,山东官员进贡海鲜时,为了保证新鲜,会用毡子密封,然后用驿马快速运到长安。然而,这种果蔬生鲜的快递业务大多是为了满足王公贵族们的口腹之欲,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被言官和文人们批评。
⑧古代物流也会运输很多来自国外的商品,算是最早的“海外购”。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出“丝绸之路”。隋唐时,除了陆路外,还可以走海路,东到日本,西到波斯湾。到了宋代,海运和海外贸易进一步发展,广州、泉州、明州(今浙江宁波)、杭州和密州都设置了市舶司,专门管理海外贸易事务。那时海外的商品有几百种,如香料、宝物、皮货、食品等,其中光是香料就有一百多种。明代的海外贸易虽然时开时禁,但总体上十分繁荣,很多我们现在常见的农作物都是这个时候才被引入中国种植,例如南瓜、玉米、番茄等。
20.请简要分析选文题目有什么作用。
21.阅读选文主体部分,概括“古代快递”的特点。
语段 特点
第②~③段 (1)
第④~⑥段 (2)
22.选文第⑥段中的加点词语“通常”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
23.选文第⑧段画线句除了作比较,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4.以下内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伴随电商而发展起来的中国快递,业务规模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B.古代的国家邮政系统是政府为了传递文书、接待使客、转运物资而设立的组织。
C.咸丰和同治时期,战火不断,军情紧急,出现了“红旗报捷”。
D.秦代不仅有严格的交接和登记制度,封装工具和手段也更加丰富。
七、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北斗导航系统
①GPS已经很好用了,中国为什么还要做一个北斗导航呢?因为GPS不属于中国。我们日常使用的GPS导航所用的卫星信号,主要来自于美国空军从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投入建设的GPS,它一直占领着全球定位的民用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受惠于 GPS定位系统,但同样也能够一直感受到这套系统的潜在风险。如果战争中GPS服务遭到了人为的暂停或干扰,那么依赖于GPS的所有武器装备都将无法使用,后果不堪设想。
②你可能会问北斗稳吗?相当稳。现在天上正飞着几十颗卫星,你能在全球任何地点任何时刻收到6颗以上的北斗卫星,而在我们生活的亚太地区最少能够搜到12颗北斗卫星,在吸取了GPS,伽利略和俄罗斯的格纳斯的经验和教训之后,北斗的设计之和就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思路,三种轨道,三种频段,保证了信号质量和抗干扰能力,定位也更精准。
③在四川广汉搭载北斗终端的无人驾驶插秧机在水田里面自动转换插秧,它能够自动规划最优的路线自动完成插秧作业。1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以前1个人7天才能完成的插秧劳作。在甘肃的田间安装了北斗终端的农机,用于马铃薯和玉米的播种工作,在北斗信号的加持下,农机作业的误差可以控制在1—2厘米;效率提高了20%—25%,北斗正在疯狂输出市场价值,随着“北斗+”和“+北斗”应用的深入,推选卫星导航衍生带动形成的关联产值达到了2284亿元,有力支撑了行业总体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④北斗还能干什么?它还能用来救人性命,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灾区曾与外界失去一切联系,正是北斗导航系统在救灾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架起了抗震救灾指挥部与灾区一线指挥机构的沟通桥梁。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北斗系统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北斗卫星导航的无人机可以根据需求快速精准投送应急物资。在湖北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无人机,被广泛的用于区域内的消毒防疫,一架无人机单次喷洒面积可以达到5000平方米。并能覆盖防疫车无法抵达的死角。
⑤在目前的整个卫星定位市场上,虽然GPS仍是主流,但是北斗具备非常强的竞争优势。北斗的产品已经输出到了 100余个国家和地区,北斗高精度及北斗辅助快速定位用户规模已经突破了5亿。中国的北斗,正在成为全球的北斗。
25.选文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6.选文第④段中加点词“一切”不能删去,请说明理由。
27.选出下列对选文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
A.美国空军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投入建设的GPS,一直占领着全球定位的民用市场。
B.“北斗+”和“+北斗”应用的深入,有力支撑了行业总体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C.北斗导航系统在汶川救灾中起着极其重要作用的例子,更加充分地说明了北斗系统在抗震救灾中能救人性命。
D.在目前世界整个卫星定位市场上,北斗是主流,但是GPS具备非常强的竞争优势。
八、阅读《益生菌是个啥》,完成各题。
益生菌是个啥
①100多年前,俄国免疫学家梅哥尼科夫注意到保加利亚的农民比较健康长寿。他把原因归结于他们所食用的发酵牛奶中含有的活细菌,益生菌这个概念就此产生。
②所谓益生菌并不是特指某一种菌,而是通过改善宿主肠道菌群的平衡来对宿主发挥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的总称。
③健康人的肠道里有3种细菌:有益菌(益生菌)、有害菌和条件致病菌,这些细菌按一定比例存在,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致病菌的过度繁殖,调整人体防御机制以对抗入侵的病原体。含有益生菌的酸奶或乳酸菌饮料,其起保健功能的主要是“活的”益生菌。从预防肠道疾病角度而言,益生菌对维持菌群平衡,防止因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有积极作用。适量补充益生菌的确能增强肠道抵抗力,抵御部分疾病的发生,但不同年龄层的人群所需要的益生菌数量是不同的。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人肠道中的有益菌变少了,喝些益生菌酸奶正好可以弥补不足,但是儿童则不宜喝得过多,因为他们正处在发育中,无须太多的“外力”。
④虽然从理论上讲,益生菌对人体健康没有副作用,适当补充能改善肠道内环境,但是它却不是万能的。目前,并没有研究表明益生菌能影响人的免疫系统,增强免疫力。益生菌既不是保健药物,也不是补药,盲目滥用甚至可能对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⑤一般来说,益生菌口服制剂只限于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肠道功能衰竭或失调的患者,口服益生菌产品虽然能在短时间内使人体肠道获得有益菌,但长期服用会对人体构成潜在的危害。因为人体长期使用人工合成的益生菌,会促使肠道功能逐步丧失自身繁殖有益菌的能力,久之人体肠道便会产生依赖性,医学上称之为“益生菌依赖症”。一旦患上“益生菌依赖症”,人将终生依靠和使用人工合成的口服益生菌产品来维持生命的健康状态。
⑥另外,一些医学专家还特别提出,益生菌的过度使用可能成为孕育“超级病菌”的新温床。由于许多乳酸菌对抗生素具有多重抗药性,通过与病原菌的共同生活、接触,很可能将自身携带的抗药性基因传递给病原菌,使之获得抗药性而成为“超级病菌”,导致感染时可能无药可医。
28.第④—⑥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 其危害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_______;二是_______。
29.请分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0.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另外,一些医学专家还特别提出,益生菌的过度使用可能成为孕育“超级病菌”的新温床。
参考答案
1.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冠状病毒;用三个问句,引发读者思考;联系现实热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举例子,列举埃博拉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的例子,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病毒命名很有门道”。 3.C 4.冠状病毒的传播史;冠状病毒的命名;冠状病毒感染后的症状;防护新型冠状病毒的手段;人类对冠状病毒起源的研究;等等。(写出四点即可。)
5.B 6.说明亭子性质随着社会的变革,由实用性向观赏性转变。 7.(1)不仅在形式上极尽变化,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最富有民族特色屋顶精华。也从艺术形象中体现出不同的性格和风貌;(2)重视造型、建亭的位置选择以及周围环境的配置,注意亭与其它建筑之间的关系,可以追求意境的创造;(3)把主观情感融汇在客观的筑亭造景之中。(写出任意两点即可)
8.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引出本文说明对象“鸳鸯的模样” 9. 鸳鸯与赤麻鸭有明显区别 承上启下/过渡 10. 华美已极 合度有序 驱除邪恶 11.第⑤⑥两段分别说明唐、五代宋明艺术品鸂鶒纹皆似鸳鸯,两者依历史发展先后的时间顺序组织第⑦段“唐宋明清时期文物”与之照应
12.(1)提升饮食器具的实用价值,使其更加符合当代人的生活习惯与习俗。(2)勇于表达观念与个性 13.“经调查”即“根据调查”,表信息来源。说明了“改良后的泡菜坛避免了因食物存量过多而造成的浪费,也成为居家装饰陈设”这一说法是根据调查得来的,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因此不能删去。 14. 举例子 比如,第④段列举了器具“山海杯”由十余个色彩丰富、材质多样的水杯组成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饮食器具的设计要勇于表达观念与个性。 15.不能,第②段说明了实用性是饮食器具设计的初衷,强调了饮食器具作为生活用具,其实用价值是首要的。第③段说明了挖掘饮食文化传统,能够让普通的饮食器具拥有文化的灵魂,赋予了饮食器具文化价值,是一种附加价值(辅助、次要、增值价值)。两段是按照逻辑顺序写的。且第④段写勇于表达观念与个性,赋予了饮食器具审美价值,③④都写饮食器具的附加价值,两段联系紧密。因此不能互换。
16.之一 17. 保护 美化装饰 18.(1)扬州漆器生产历史悠久
(2)漆器生产已颇兴盛
(3)扬州已逐渐成为全国漆器的制作中心
(4)点螺工艺
(5)堆漆、割彩、雕漆嵌玉 19.先在器物上涂若干层漆,使漆面具有相当的厚度,再在漆面上作出浮雕,然后嵌上造型,显出严谨透彻、浓厚天然的特点。
20.点明文章的说明对象——古代快递;指出文章的说明内容,介绍与古代快递有关的内容;以问句的形式,引起读者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1.(1)速度快;(2)保密手段多样。 22.“通常”是一般情况下的意思,表范围,起修饰限制作用;说明了在唐代,公文邮件的封装一般情况下要用囊封,并不排除特殊情况;“通常”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23.举例子、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海外商品种类之多,进而说明古代物流也会运输很多来自国外的商品。 24.D
25.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说明方法,举出甘肃的田间安装了北斗终端的农机进行播种的事例及其相关数据,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北斗导航系统所具有的优点。 26.“一切”的意思是“所有”“全部”,意思是汶川地震发生时,灾区和外界失去了所有联系,情况非常危急,更加突出北斗系统在抗震救灾方面的重要意义,删去后无法达到这样的表达效果,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27.D
28. 盲目滥用益生菌可能对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长期使用益生菌产品会患上“益生菌依赖症”; 过度服用益生菌可能成为孕育“超级病菌”的新温床。 29.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老年人与儿童对于益生菌的不同需求进行比较,突出了不同年龄层的人群对益生菌数量需求不同的原理。(如写举例子,分析步骤全,内容准确也可) 30.不能删去。“可能”是“也许”的意思,起限制作用。在句中说明“益生菌的过度使用也许会成为孕育‘超级病菌’的新温床,”不完全肯定。如果去掉,就变成完全肯定了。语意绝对,与事实不符。所以“可能”一词不能删去。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