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委员培训》 课件 (4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委员培训》 课件 (48张PPT)

资源简介

(共48张PPT)
心理委员培训
目录
CONTENTS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定义及标准
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
1
心理委员
基本素养、工作内容
工作原则、工作技巧
2
心理咨询
3
理论疗法
一起来抢答
心理咨询室位置
?栋 ?楼
心理咨询预约时间
周?~ 周?
D 栋 4 楼
周一~周五
课间
03
02
01
00
03
02
01
00
心理健康
1
心理健康
健康
健康的人
生理指标的健康
生理
心理
社会
心理健康:知、情、意
社会角色及社会功能的转变
生+心+社
心理 健康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曾认定心理健康的标志是:
心理健康的定义
②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
③适应环境,让人关系彼此能谦让。
①有幸福感。
④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健康的十条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
二、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
三、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四、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
五、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
六、体重得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
七、眼睛炯炯有神,善于观察,眼睑不发炎;
八、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牙齿和牙龈颜色正常;
九、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十、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协调。
马斯洛:(1)充分的安全感;(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3)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4)能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适当的情绪表达及控制;(9)在不违背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作有限度的个性发挥;(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对个人的需要能作恰如其分的满足。
心理健康的标准
奥尔波特:(1)自我意识广延;(2)良好的人际关系;(3)情绪上的安全性;(4)知觉客观;(5)具有各种技能,并专注于工作;(6)现实的自我形象;(7)内在统一的人生观。
(1)了解自我,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2)信任自我,对自己有充分的信任感,能克服困难,面对挫折能坦然处之,并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的失败;(3)悦纳自我,对自己的外形特征、人格、智力、能力等都能愉快地接纳认同;(4)控制自我,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5)调节自我,对自己不切实际的行为目标、心理不平衡状态、与环境的不适应性,能作出及时的反馈、修正、选择、变革和调整;(6)完善自我,能不断地完善自己,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7)发展自我,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充分发展自己的智力,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发展自己的人格;(8)调适自我,对环境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理解他人,悦纳他人,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9)设计自我,有自己的生活理想,理想与目标能切合实际;(10)满足自我,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林崇德:
马斯洛:(1)充分的安全感;(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3)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4)能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适当的情绪表达及控制;(9)在不违背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作有限度的个性发挥;(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对个人的需要能作恰如其分的满足。
心理健康的标准
奥尔波特:(1)自我意识广延;(2)良好的人际关系;(3)情绪上的安全性;(4)知觉客观;(5)具有各种技能,并专注于工作;(6)现实的自我形象;(7)内在统一的人生观。
(1)了解自我,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2)信任自我,对自己有充分的信任感,能克服困难,面对挫折能坦然处之,并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的失败;(3)悦纳自我,对自己的外形特征、人格、智力、能力等都能愉快地接纳认同;(4)控制自我,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5)调节自我,对自己不切实际的行为目标、心理不平衡状态、与环境的不适应性,能作出及时的反馈、修正、选择、变革和调整;(6)完善自我,能不断地完善自己,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7)发展自我,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充分发展自己的智力,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发展自己的人格;(8)调适自我,对环境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理解他人,悦纳他人,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9)设计自我,有自己的生活理想,理想与目标能切合实际;(10)满足自我,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林崇德:
一般心理问题
正常心理
健康
不健康
不正常心理
含人格障碍、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应激相关障碍等其他各类精神障碍。
代表“可疑神经症”“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
正常/异常心理
三原则
统一性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统一
幻觉:
幻视
幻嗅
幻听
……
一致 性
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
应该快乐却痛苦流泪;
应该悲伤却哈哈大笑:
稳 定 性
人格相对稳定
①是否有主动求医行为②自知力

心理委员
2
基本素养
宣传员
宣传普及专业心理健康知识
示范者
助人、自助
学习者
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观察员
关注班级动态、班级同
学以及自己的情绪状态。
工作内容
主动关怀和帮助班上有困扰、有烦恼的同学。
关注班上最近总体心理状况,并及时做好记录。
发现同学有异常心理情况时,及时报告给班主任、心理老师,以便提供及时的帮助。
在班上宣传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知识。
协助心理老师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活动。
常见心理问题表现
自我认知迷失
学习压力巨大
人际关系敏感
挫折承受力低
重点关注学生的特点
认知
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成绩急剧下降,对学
习丧失信心甚至厌学。
②对自己的能力产生 怀疑,自我贬低。
③对未来失去希望。
④讨厌周围的人甚至 讨厌自己。
⑤无端怀疑他人等。
情绪
行为
青春期情感困惑等。
情绪低落,无精打采;
悲观失望;惊慌失措;
紧张焦虑;神情麻木;
过分敏感;冲动易怒;
乱发脾气;烦躁不安;
孤僻;自闭;无助;
①行为冲动,人际关系差;
②孤僻沉默,怀疑、疏远 老师和同学;
③无故请假,经常旷课;
④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
⑤有自伤行为或疤痕多;
⑥遭遇重大生活变故、考试失败、校园欺凌;
⑦成长环境不利等。
重点关注学生的特点
生活事件
遭遇重大疾病、休学等;
家庭经济危机、、亲人去世、被迫搬家等;
感情受挫(友谊破裂、关系紧张、失恋等);
经历较大失败:连续考试失利、评优评选失败;
生理
神情疲惫;
脸色憔悴;
表情呆滞;
眼神游离;
神情麻木;
识别危险信号
言语信号
“没有人关心我的死活”
“你们再也看不到我了”
“我要离开了”
“再也见不到了了““下辈子”
“如果没有我的话,也许更好”
“一切都要结束了”
识别危险信号
行为信号
突然明显的行为改变
对在乎的事情失去兴趣
在校表现异于往常
滥用酒精、药物
过去安静的人变得话多
通过网络等方式收集自杀有关的信息,考虑自杀的方法
尝试会导致死亡的冒险行为
放弃自己财产
常见心理问题成因
①社会因素
②学校因素
③家庭因素
④自身因素
心理问题成因
工作原则
01
02
03
04
保密原则
平等尊重
助人自助
耐心倾听
工作原则
作为心理委员,为了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我们可以不经过对方同意,私自帮他们预约心理老师做心理咨询。
错误:
违背尊重原则。
“悄悄话”
“悄悄话”活动,由老师用悄悄话的形式告诉第一个学生一段话,然后学生接着一个个用悄悄话的形式告诉下一位同学,然后看老师说的内容、第一位同学听的内容、以及最后一位同学听到的内容有何不同。
工作技巧
工作技巧
一、倾听

怎么“听”
注意耳朵的使用
“十目”
察言观色
“一心”
全心全意
用心思考
怎么“听”
01
面向对方
“我愿意听你讲”
02
上身前倾
“我对你和你说的话感兴趣”
“我对你是友好的”
03
观察身体语言,包括表情、手势、动作等
目光交流
04
解读话外音
用心思考,听到深层意思
工作技巧
二、无条件积极关注
工作技巧
三、共情
工作技巧
怜悯
利他
同情
仁慈
心理咨询
理论疗法
3
理论疗法
一、理性情绪疗法
理性情绪疗法是艾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它的基本理论是ABC 理论,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事件,B指非理性信念,C情绪或行为结果。非理性信念B才是导致不良情绪C产生的原因。
事件
理性
非理性
期望
愤怒
事件(A)
信念(B)
结果(C)
理论疗法
二、来访者中心疗法
三、行为疗法
放松训练、系统脱敏、角色扮演、肯定性训练
四、森田疗法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谢谢大家!
SIMPLE DIURNAL FRESH WIND GENERAL-PURPOSE TEMPLATE
心理委员是一个很好的朋辈辅导的途径,但是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心理委员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学校在培养心理委员时常遇上几种麻烦:
其他学生、老师、家长对心理委员的偏见或者不重视。就像心理老师,也许心理委员在班干部中也会有边缘化的现象,如何让心理委员们明白自己的重要性,提高心理委员在师生群体中的受重视程度非常重要。
心理委员的职责界线。因为心理委员都是学生,他们看待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是有限的,我们无法指望他们帮心理老师承担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他们从某方面来说确实是很好的帮手。比如帮助你观察、发现其他学生的异常心理情况、用自己的力量影响、陪伴、帮助周围同学等等。但我们同时还要重视心理委员自身的健康与发展,心理委员应该是一个通过自我成长带动周围同学成长的群体。
如何建立长久、持续的心理委员工作机制。培训只是一个开始,更重要的是后续的工作开展,如何将心理委员工作常规化、让心理委员主动开展工作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我们在解决以上问题时也做了一些尝试,例如邀请校领导对优秀学员及优秀心理委员进行表彰以提高师生对心理委员的重视程度、设定考核机制提高心理委员的主观能动性、尝试用体验的方式替代知识性的讲座以帮助心理委员自身提升能力和积极心理品质、让学生通过每月填写班级晴雨表的形式开展工工作并汇报工作情况。
工作技巧
对求助者表示无条件的温暖和接纳。
使求助者觉得他/她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二、无条件积极关注
工作技巧
全神贯注地聆听对方叙述,认真观察其细微的情绪及体态姿势的变化,体察其言语背后的深层次情感,并运用言语和非言语行为表达对对方叙述内容的关注和理解。
倾听不只是“认真的听”那么简单,运用恰当的回应和反馈非常重要。
一、倾听
工作技巧
共情,又译作同感、同理心、投情等。
设身处地地理解求助者,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和思维。
求助者会感到自己被理解、悦纳,从而会感到愉快和满足。
促进了求助者的自我表达、自我探索。
三、共情
工作技巧
具体的时间
具体的环境
具体的事件
具体的行为
具体的感受
具体的期望
(一) 具体化
工作技巧
澄清:在学生发出模棱两可的信息后向学生提出问题的反应。
第一步:确认学生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的内容。
第二步:确认任何需要检查的含糊或混淆的信息。
第三步:确认恰当的问题反应。如:“你的意思是……” ,“你是说……”等。
第四步:通过倾听和观察学生的反应来评估澄清的效果。
(二) 澄清
工作技巧
“看来你好像觉得……”
“听起来你的意思是……”
“当……的时候,你觉得……”
(三) 情感反映
工作技巧
归纳总结:对谈话主题进行的反应,就是归纳总结。
第一步:回忆对方表述的信息,明确讲了什么?关注什么?考虑什么?
第二步:关注多次重复的话题、语言,来识别出信息中的主题。
第三步:用合适的语言总结复述。
第四步:观察对方是肯定还是否定总结出来的主题。
(四) 归纳总结
举例:
生:我不想回家给父母汇报学习,放学后我会和同学约着去图书馆写作业
很晚才回家……周末我才不待在家里,我会约同学一起出去玩……
:我注意到在我和你的谈话中,你似乎一直在回避待在家或和父母在一起,
这也许才是我们重点要探讨的话题。
常见心理问题
1、情绪方面:心境低落、情绪消沉、兴趣淡漠、悲观失望等
一、抑郁情绪
2、认知方面:自我评价低、厌烦自己、自卑自责等
3、动机方面:社交退缩、自我封闭、有自杀意念或动机等
4、身体方面:精神不振、食欲不振、四肢无力、睡眠苦难等
常见心理问题
1、强迫观念:
二、强迫行为
①反复回想或思考一些不必要的问题
2、强迫行为
①反复检查门是否锁好
②害怕被细菌感染,反复洗手
②对已经完成的事,缺乏应有的满足感
②出现不可控制的对立思维,担心由于自己的原因亲人遭受飞来横祸
常见心理问题
1、顺其自然法:克服焦虑情绪。东西忘拿就不拿了……
(一)应对方法
2、自我暗示法:“一次作业没来得及提交没有关系的,只要向老师……”
3、当头棒喝法:当有强迫性思维时,及时对自己大声喊“停”。
4、夸张法:进行戏剧性的夸张展现,以致自己也感到可笑无聊。
常见心理问题
自然灾害、亲人亡故、突发疾病、关系破裂……
三、突发事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