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考点1 描述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地壳、地幔和地核)1.从地表到地心依次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2.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二、地壳运动考点2 知道地壳是变动的,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1.地壳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火山和地震。2.火山是地球内部灼热的岩浆沿地壳薄弱处喷出地表的现象。3.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考点3 关注人类如何提高防震抗灾能力地震的预防要做到早预报、早预防,合理逃生。遇震时一定要镇静,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边),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或空间小、有支撑的地方,或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三、板块学说考点4 知道板块学说,描述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地壳变动的最主要原因1.大陆漂移说:1915年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依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和其他大陆漂移的证据提出。2.海底扩张说:1960~1962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对大洋中脊的研究发现,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扩张说”。3.板块构造学说:全球岩石圈可划分为六大板块,即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 4.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地壳变动的最主要的原因,引起地壳变动的巨大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或地球本身。5.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板块张裂形成大洋或裂谷,如大西洋、东非裂谷;板块碰撞形成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四、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考点5 知道流水、风、冰川等是影响地形的外力作用因素影响地形的外力作用因素主要有流水、风、冰川等,表现为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考点6 知道外力作用对地形影响的特点外力作用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和持续性的特点,其结果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表趋于平坦。五、水体的分类考点7 知道水体的分类1.水体分类示意图2.按水中无机盐的浓度,水体可分为咸水(约占97.47%)和淡水(约占2.53%);按水的状态,水体可分为固态水、液态水和气态水;按水的分布情况,水体可分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三类。六、水循环考点8 描述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主要环节1.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或地下径流等一系列环节和过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行着持续不断地循环。2.水循环的意义:使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不断地得到更新和补充。七、水资源考点9 知道我国水资源的分布1.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六,但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2.空间分布上,东多西少,南多北少。3.时间分配上,夏季丰富,冬季欠缺,年际变化大。考点10 关注世界和我国淡水资源的严重危机1.全球有60%的地区水资源缺乏,供水困难。2.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旦超过自然环境的极限,就会形成对自然资源的破坏。考点11 列举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措施1.充分利用当地的水资源,节约用水,避免浪费和污染。2.改变水循环路径,进行跨流域调水,解决某些地区的缺水问题。3.做好雨季的蓄水工作。4.积极开发新技术,使得一些难以利用的水资源为人类所用,如海水淡化等。例1、2022年5月9日14时23分,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6.2级地震。下列有关此次地震的描述正确的是( )A.此次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力量的作用造成的B.发生地震的海域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火山带上C.发生地震的海域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D.此次地震没有释放能量,不会引起地形的变化例2、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下列主要由板块张裂形成的是( )A.喜马拉雅山脉和东非大裂谷 B.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C.喜马拉雅山脉和大西洋 D.喜马拉雅山脉、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例3、如图是六大板块示意图,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可知( )A.地球表面的陆地被海岭和海沟分割成六大板块B.火山与地震带都分布在各大板块的中央C.我们生活的杭州位于亚欧板块D.青藏高原是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例4、夏日晴朗的白天,在太阳光照射下,某海边城市陆地与海面之间空气流动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合理的是( )A. B.C. D.1.地球板块之间在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实验模拟板块碰撞形成海洋B.如图实验模拟板块张裂形成山脉C.地震、火山的发生与板块的碰撞和张裂关系密切D.在流水和风的作用下板块之间发生了碰撞和张裂2.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地球是目前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下列关于地球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B.地球由内而外分为地幔、地核、地壳三层C.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D.地球大气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对流层3.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不断探索了解地球。”下列说法不符合人类对地球现有认知的是( )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B.地球内部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C.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由七大板块组成D.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4.地壳和地表形态都在不断的变化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岩石圈由大小相同的六大板块组成B.火山和地震多发生在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处C.外力作用主要是使地球表面变得高低不平D.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5.如图所示,下列不能成为支持大陆漂移学说证据的是( )A.①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轮廓具有可拼性B.②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有能相连的岩层C.③非洲和南美洲大陆都存在黑色人种D.④非洲和南美洲古生物群之间有亲缘关系6.模拟实验是科学实验的一种类型。如图所示的实验是为了模拟( )A.山体滑坡 B.火山喷发 C.宇宙膨胀 D.板块相撞7.钻石素有“宝石之王”的称谓,因其优越的特性和漂亮的外表而受到大众喜爱(图甲)。钻石是在地下150~250千米的深处,由熔化的地幔中的碳元素冷却生成的八面体晶体。之后,这些晶体经 搬运到地表附近。1.据最新测定数据表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现在仍以平均每年约1厘米的速度在升高。致使珠峰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自转 B.火山地震 C.板块碰撞 D.板块张裂2.每年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主题为“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属于丽水市频发需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是( )A.地震 B.火山喷发 C.台风 D.海啸3.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的大小与月球差不多,因为平时看上去两者差不多大小B.太阳表层的黑子是一些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C.太阳活动增强时会影响到地球上的有线电视收看D.到达地球的太阳光大约是8分钟前发出的4.宇宙大爆炸理论是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胀,并认为( )A.目前宇宙仍在不断地膨胀B.目前宇宙膨胀已结束且开始收缩C.目前宇宙已处于既不膨胀也不收缩的稳定状态D.宇宙膨胀早已结束,目前处于静态5.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的历史是一部测绘科技进步史。每次测量都体现了测绘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彰显测绘技术的最高水平,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求真与探索精神。据测量,珠峰的高度仍在以每年约0.3厘米的速度上升。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珠峰的高度上升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 (选填“碰撞”或“张裂”)。答案及解析例1、解:此次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力量的作用造成的,A正确。发生地震的海域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B错误。发生地震的海域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C错误。地震释放能量,会引起地形的变化,D错误。故选:A。例2、解: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是两大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的;东非大裂谷是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拉伸形成的;故A错误。大西洋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张裂拉伸形成的,大西洋面积还在逐年扩大;故B正确,C、D都错误。故选:B。例3、解:地球的岩石圈被海沟、海岭和巨大的山脉分割成六大板块;火山和地震主要分布于各大板块的边缘地带;杭州位于亚欧板块的东部;青藏高原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而成。故选:C。例4、解: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泥土、沙石的比热容大,白天,太阳照射下陆地和海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海水温度上升慢;陆地吸热后,温度上升快,热空气上升,空气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高空的空气从陆地吹向海洋,故A图正确。故选:A。1.解:海洋是板块张裂形成的,A错误。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山脉,B错误。地震、火山的发生与板块的碰撞和张裂关系密切,C正确。板块之间发生碰撞和张裂与流水和风的作用无关,D错误。故选:C。2.解:地球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A叙述正确;地球由内而外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层,故B叙述错误;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故C叙述正确;地球大气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对流层,故D叙述正确。故选:B。3.解: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A正确。地球内部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故B正确。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故C错误。地壳是不断运动的,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故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C。4.解: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板块的大小是不相同的;故A错误;火山和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交接或边缘处地壳活跃处;故B错误;地球表面高低不平是内力的作用导致的;故C错误;海陆变化是内力作用导致的,即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故D正确;故选:D。5.解:①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轮廓具有可拼性、②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有能相连的岩层、④非洲和南美洲古生物群之间有亲缘关系都是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③非洲和南美洲大陆都存在黑色人种不是大陆漂移学说证据。故选:C。6.解:读图可知,图中实验演示的是板块的碰撞挤压运动,该运动容易形成山脉;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7.解:钻石是在地下150~250千米的深处,由熔化的地幔中的碳元素冷却生成的八面体晶体。之后,这些晶体经地壳变动搬运到地表附近。地壳变动是由于地球内部原因引起的组成地球物质的机械运动故答案为:地壳变动。1.解: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上有六大板块,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地壳活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而珠穆朗玛峰正好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受二者的挤压,珠穆朗玛峰不断升高,故C正确。故选:C。2.解:丽水市位于浙江省,该省区夏季主要的自然灾害是台风、洪涝等,故C正确。故选:C。3.解:太阳距离地球距离非常远,到达地球的太阳光大约是8分钟前发出的,ABC叙述错误。故选:D。4.解: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胀,并认为目前宇宙仍在不断地膨胀。故选:A。5.解: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号称“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位于珠峰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是两大板块的碰撞挤压造成的。故答案为:碰撞。2023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地理模块(二)人类生存的地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