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中华文明部分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末复习——中华文明部分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33张PPT。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时期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开放革新、经济文化繁荣多元文化碰撞、文明高度发展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朝代接龙(排一排,把下列朝代按建立的先后顺序排列)(10分)
唐、商、三国两晋南北朝、夏、宋、秦、隋、五代十国、明、元、汉、清、周
夏→ ① → ② → ③ → ④ →三国两晋南北朝→ ⑤ → ⑥ →五代十国
→ ⑦ → ⑧ →⑨ → ⑩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下面是唐至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①③④② 约公元
前1600年 公元
前1046年夏商西周 约公元
前2070年 一、“三代”——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时期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夏、商、周“三代”的开国君主和亡国君主分别是谁?“夏传子,家天下。” ——《三字经》一、早期国家与社会世袭制 约公元
前2070年 约公元
前1600年 公元
前771年 公元
前1046年商朝
建立夏朝
建立西周
建立西周
灭亡一、早期国家与社会  面对广袤的疆域,在“家天下”的社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广阔的疆土?一、早期国家与社会东周春秋战国770475256二、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材料一:秦国变法前的社会状况:
  1.平民弃农经商,土地荒芜,粮食歉收。
  2.奴隶主残酷剥削,奴隶消极怠工。
  3.奴隶主无功受禄,士兵无升迁机会。
  4.因权力过大,各地贵族叛乱经常发生。承认土地私有奖励农耕奖励军功建立县制商鞅在秦国变法是如何解决以上社会状况的?商鞅变法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劳动效率提高,促进生产发展周天子经济实力衰落诸侯日益强大(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该诗为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证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与以上信息相关的史实是( )
A.牧野之战 B .春秋争霸
C.楚汉之争 D.官渡之战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演绎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诸侯国的出现,源于( )
A.世袭制 B.郡县制
C.禅让制 D.分封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不断地进行争霸战争。
(1)春秋时期,诸侯之间不断进行争霸战争的原因是什么?(4分)
(2)如何评价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4分)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语
材料二:由全体男性公民参加的公民大会,每隔1O天召开一次,投票决定国家的内政、外交等大事,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在休会期间,从公民中抽签选出500人,组成“五百人议事会”,负责处理城邦的日常事务。各级官员也都通过抽签产生。
(1)结合所学知识,商鞅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对当今社会有什么借鉴意义?(4分)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个国家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达到全盛时期是在什么时候?(3分)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不管是分裂时期还是大一统的时代,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有何特点?三、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ABCA的建立者是B的都城在C的国号是曹丕成都吴三国鼎立元南宋
金西夏
北宋
辽五代十国政权并立
民族融合的具体表现少数民族内迁 北魏孝文帝改革契丹文字(金)铁梨镜文成公主入藏对外交往的历史事件丝绸之路的开辟玄奘西行鉴真东渡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马可波罗来华请你从时间、人物、影响等角度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些历史事件。说说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哪些?匈奴 鲜卑 羯 氐 羌五胡内迁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主(孝文帝)下诏,拓跋氏,皆改姓元氏。诸功臣旧 族……皆改之。……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以下在朝廷之人,如语音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材料二:穿汉族服装的鲜卑贵族(图)回答:(1)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古 代 史 上
一次 重 要的改革。依据材料一、二概述改革的措施。
(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孝文帝改革对当时及后世历史发展的作用。措施:改鲜卑姓为汉姓,改鲜卑语为汉语,改鲜卑服为汉服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使汉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孝文帝改革,为我国多民族国家共同发展的历史作出了贡献。答题指导
“一看”,看清分值,把握得分点,做到心中有数;
“二找”,按照题意,回归课本,找到相关知识点;
“三规范”,答题语言规范化是最容易忽略的问题。1.—————————:开始南移
2.安史之乱至五代十国:继续南移
3.   南宋    :魏晋时期 完成南移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
  西汉前期:_______江南;   东晋南朝:_______江南;   宋朝时期:_______江南。荒凉的繁荣的开发的—————————————1.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①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②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③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④统治者的重视⑤自然条件优越P79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温润,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桌合作探究2.江南地区的开发表现:温馨提示:结合教材P78~P79(1)修建水利工程,开垦大量良田
(太湖流域、鄱阳湖流域、洞庭湖流域)
(2)水稻栽培技术有了提高。(开始使用粪肥)
(3)江南开始种植小麦
(4)广泛利用水力加工谷物。农业方面手工业方面(1)养蚕缫丝技术提升(丝织品产量激增)
(2)冶铸技术进一步改进。 (灌钢法)

(3)制瓷业发展迅速。 (青瓷烧制)
宋代经济成就(经济重心南移后的经济表现)江南变化后的成就填一填江南变化后的成就1.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性战役是(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巨鹿之战 D、垓下之战
2. 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重要战役是(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巨鹿之战 D、长平之战
3.下列战役发生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是(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巨鹿之战
4.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包括( )
①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先进技术和先进生产工具
②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
③江南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发展农业
④南方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经济重心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学以致用ABCB排除法??
①选项本身表述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史实、基本常识、
? ②选项与题干的关系—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有必然的逻辑关系
?③选项是陌生的结论—主要借助其它选项或熟悉的知识判断,此类选项多数是正确的
?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公元前202年
汉高祖公元618年
唐高祖1271年
元世祖大一统时期颁布推恩令、加强监察制度行省制度西周:分封制秦: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
郡县制汉武帝时期隋唐:三省六部制元朝制度的创新颁布推恩令、加强监察制度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三位杰出帝王











启示:?(1)要与时俱进,实行改革,完善各项制度。
(2)要以人为本,爱惜民力,采取有利于人民的政策、措施。
(3)要重视科技、文化和人才的培养、选拔。
(4)加强民族团结,实现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5)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勤劳节俭,廉洁奉公。启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