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一轮复习】统编教材文言实词盘点(记与练)56:是、适、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一轮复习】统编教材文言实词盘点(记与练)56:是、适、书

资源简介

【2023一轮复习】统编教材文言实词盘点(记与练)56:是、适、书
120个考纲实词+其他常考实词
【实词积累】
【名句导引】
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增广贤文》
2.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王冕《白梅》
今日积累:(166)胜 (167)识 (168)使
(166)是 shì
词性 词义 典例及出处
(1)形容词 正确的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2)动词 ①认为……正确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问说》)
②是,表判断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3)代词 这,这个,这样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钟山记》)
(4)助词 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成语助记】 比比皆是 比比:一个挨一个。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口是心非 嘴里说得很好,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指心口不一致。 头头是道 本为佛家语,指道无所不在。后多形容说话做事很有条理。 一身是胆 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自以为是 是:对。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 今是昨非 现在是对的,过去是错的。指认识过去的错误。 吞舟是漏 本指大鱼漏网,后常以喻罪大者逍遥法外。 唯利是视 以利为着眼点。指一心只顾谋取利益。亦作“唯利是求”。亦作“唯利是图”。 惹是招非 引起麻烦之事。 貌是情非 表面做的与心里想的完全两样。比喻表里不一。 似是而非 似:象;是:对;非:不对。好象是对的,实际上不对。
【推导助记】 本义是“正直”。由此引申出事理的“正确”。其意动意义即是“认为正确”,我们同意别人的看法会说:“是,是的,是这样的”,故又引申出判断词“是”和指示代词“这,这样”。
(167)适 shì zhé
shì 词性 词义 典例及出处
(1)动词 ①往,到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石钟山记》)
②女子出嫁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
③顺从,适合 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孔雀东南飞》)
(2)形容词 舒适,满足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李商隐《乐游原》)
(3)副词 ①恰好 从上观之适与地平(《雁荡山》)
②刚刚,刚才 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孔雀东南飞》)
zhé 动词 通“谪”,被流放 或贬职 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
【成语助记】 适得其反 适:正,恰好。恰恰得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 适逢其会 适:正,恰好;会:时机。恰巧碰上那个机会或时机。 削足适履 适:适应;履:鞋。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刖趾适屦 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主一无适 专一,无杂念。 安适如常 安静而舒适,象往常一样。指经过某种变动后,恢复了正常,使人感到舒适。 北辕适楚 北辕:车子向北行驶;适:到。楚在南方,赶着车往南走。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 北辕适粤 犹北辕适楚。粤在南方。 会逢其适 会:恰巧,适逢;适:往。原指恰巧走到那儿了。转指正巧碰上了那件事。
【推导助记】 本义是“知道,认识,能辨别”。既然“知道”,当然就能“记住”。为了更好的记住事物,需要做一些“标记”,故又有“标记”的意义。
(168)书 shū
词性 词义 典例及出处
(1)动词 书写,记载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名词 ①文字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②书信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石壕吏》)
③文书,名册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④书籍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⑤特指《尚书》, 也可泛指一切经书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五人墓碑记》)
【成语助记】 博览群书 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焚书坑儒 焚:烧;坑:把人活埋;儒:指书生。焚毁典籍,坑杀书生。 奋笔疾书 奋笔:提起笔来。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 狐鸣鱼书 指起事者动员群众的措施。 目不识书 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无巧不成书 比喻事情十分凑巧。 摊书傲百城 比喻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 衡石量书 古时文书用竹简木札,以衡石来计算文书的重量,因用以形容君主勤于国政。 洪乔捎书 指言而无信的人。 摊书拥百城 比喻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同“摊书傲百城”。 通书达礼 指通诗书,懂礼仪。 徒读父书 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推导助记】 本义是“写,写字”。作名词是意义为“字”;“信”,“书籍”等都是一个字一个字写成的,古又引申出“信”和“一般的书籍”等意义。
【强化练习】
一、填写词义

(1)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________ (《滕王阁序》)
(2)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________ (《始得西山宴游记》)
(3)张良是时从沛公________ (《鸿门宴》)
(4)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________ (《六国论》)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________ (《师说》)
(6)是以区区不能废远________ (《陈情表》)
(7)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________ (《念奴娇·赤壁怀古》)
(8)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________ (《归去来兮辞》)
(9)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________ (《祭十二郎文》)

(1)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________ (《逍遥游》)
(2)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________(《孔雀东南飞》)
(3)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________ (《孔雀东南飞》)
(4)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________ [《归园田居(其一)》]
(5)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________ (《孔雀东南飞》)
(6)适千里者,三月聚粮________ (《逍遥游》)
(7)而吾与子之所共适________ (《赤壁赋》)

(1)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________ (《廉颇蔺相如列传》)
(2)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________ (《陈涉世家》)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________ (《春望》)
(4)拜送书于庭________ (《廉颇蔺相如列传》)
(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________ (《师说》)
(6)十六诵诗书________ (《孔雀东南飞》)
(7)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________ (《廉颇蔺相如列传》)
(8)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________ (《项脊轩志》)
(9)借书满架,偃仰啸歌________ (《项脊轩志》)
(10)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________ (《滕王阁序》)
(11)诏书特下,拜臣郎中________ (《陈情表》)
(12)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________ (《木兰诗》)
二、语段练习
【是】
敌国入侵,皇上令百姓参战。是( )时,木兰之父年老,不能战。木兰欲替父从军,故女扮男装赴战场。入战场.方知今是( )而昨非。十年之战,得胜归来,人皆赞。
【适】
苏辙自乡适( )临安见兄,路遇一女子,此女始适( )还家门,按乡俗避之。后于临安,兄怪其未允而至,辙日:“处分适( )兄意,吾已来矣,心安之。”兄邀其赴赤壁游,观美色,叹曰:“此等美色,吾与子共适( )。”
【书】
班固本是一介书生,常购书( )于市肆。逢战事,常以书( )适家,书( )忆家之念。
【参考答案】
一、是:(1)判断动词 (2)这个 (3)这(时),当(时) (4)这(种情况) (5)此,这样 (6)此,这样 (7)判断动词 (8)正确,对 (9)宾语前置标志(惟……是……)
适:(1)往,到……去 (2)女子出嫁 (3)顺从,适合 (4)适应,顺应 (5)刚刚,刚才 (6)到,往 (7)享有
书:(1)书信 (2)字条 (3)书信 (4)文书,国书 (5)泛指学习内容 (6)特指(《尚书》),泛指一切经书 (7)书写 (8)书法 (9)书籍 (10)复合词,书生:指读书人 (11)复合词,诏书:皇帝下达的文书 (12)文告,通告 
二、【是】
敌国入侵,皇上令百姓参战。是(指示代词,此)时,木兰之父年老,不能战。木兰欲替父从军,故女扮男装赴战场。入战场.方知今是(对的)而昨非。十年之战,得胜归来,人皆赞。
【适】
苏辙自乡适(到……去)临安见兄,路遇一女子,此女始适(出嫁)还家门,按乡俗避之。后于临安,兄怪其未允而至,辙日:“处分适(依照)兄意,吾已来矣,心安之。”兄邀其赴赤壁游,观美色,叹曰:“此等美色,吾与子共适(享受)。”
【书】
班固本是一介书生,常购书(书籍)于市肆。逢战事,常以书(书信)适家,书(书写)忆家之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