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主观类断句 学案1.学习目标(1)明确主观类断句的考查方式。(2)掌握主观类断句题型的解答步骤、方法。(3)能运用相关方法综合断句。2.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主观类断句题型的解答步骤、方法。难点:能运用相关方法综合断句。【授人以鱼】一、可用来断句的常见文言虚词:(1)句首的语气词和发语词 :“其、盖、凡、窃、诸、敬、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2)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3) 句末语气词 : “也、矣、欤、哉、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4)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若前面的分句足够长,可在连词的前面断句。(5)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 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6)常在句首的时间词 :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7)表敬副词窃、请、谨、敢这些词常用在一句话的开头,有领起全句的作用,前面可断句。二、可用来断句的文言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型:1.特殊句式:(1)判断句:1)…者,…也;2)…者,…;3)…,…也。(2)被动句:1)…见…于…;2)…为…所…;3)…被…所…;4)…受…于…。(3)宾语前置句:1)…之有;2)唯…是…。2.特殊句型:(1)表陈述:….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表示判断语气,可译为“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吧”例: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2)表疑问句或反问:不亦……乎用于反问句中变肯定语气,可译为“不是….吗”“难道不是….吗”如(若、奈)…..何表示征询语气,中间插入名词,代词或词组,可译为“把….怎么办呢”“对….怎么样呢”。庸….乎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么”“哪里….呢”。何以(奚、恶、安)…..为,何(奚、恶、安)…..为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用….做什么”“为什么….呢”“要…..干什么呢”。何….之有以宾语前置的形式(有何…..)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有什么…..呢”得无……邪(乎)表示推测语气的反问,可译为“该不是….吧”,“莫非……吧”无乃….与(乎)表示对情况推测的商量语气,可译为“恐怕要….吧”。能无….乎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怎么….呢”。岂……哉(也,也哉、乎、欤)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么”“怎么…..呢”。(3)表选择:与…. 孰……表示以询问的方式比较人或事的高下得失,可译为“与…..相比,谁更…..”与其….孰若表示舍前取后的选择,可译为“与其….哪如….”“哪里比得上…..”宁….不….表示取前舍后得选择,可译为“宁愿….也不……”与….无宁….表示取前舍后得选择,可译为“与其…..宁可….”“与其…..不如….”宁…..又安(岂)能…..表示取前舍后得选择,可译为“宁愿….又怎么能….”【授人以渔】【考什么】文言断句主要考查考生文言阅读与理解能力。【怎么考】从类型上看,高考断句分为两类,一类是客观选择类的断句题;一类是主观类断句题。从省份分布看,2014年起至今,全国卷连续出现客观选择类的断句题;2014年至今,江苏、浙江两省连续出现主观类断句题。客观选择类断句题:就文段中的某句话给出四中断句形式,要求考生从中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以新课标卷为主。分值为3分。主观类断句题:给出文本中的一段文字(或另选一段),要求考生用“/”给其断句。分值为3—5分。【怎么办】一、主观类断句题(一)典题引导1.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限划8处)春,二月,曹操攻黎阳,与袁谭、袁尚战于城下,谭、尚败走,还邺。诸将欲乘胜攻之,郭嘉曰:“袁 绍 爱 此 二 子 莫 适 立 也 今 权 力 相 侔 各 有 党 与 急 之 则 相 保 缓 之 则 争 心 生 不 如 南 向 荆 州 以 待 其 变 变 成 而 后 击 之 可 一 举 定 也。”操曰:“善!”五月,操还许,留其将贾信屯黎阳。(选自《资治通鉴·卷第六十四》,有删改)2.用“/”而给下列句子断句。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3.用“/”给下面文字断句。子 曰 爱 亲 者 不 敢 恶 于 人 敬 亲 者 不 敢 慢 于 人 爱 敬 尽 于 事 亲 而 德 孝 加 于 百 姓 刑[注]于 四 海 盖 天 子 之 孝 也(选自《孝经》)4.用“/”给下面文字断句。五国约而攻秦,楚王为从长,不能伤秦,兵罢而留于成皋。魏 顺 谓 市 丘 君 曰 五 国 罢 必 攻 市 丘 以 偿 兵 费 君 资 臣 臣 请 为 君 止 天 下 之 攻 市 丘 市 丘 君 曰 善 因 遣 之。5.用“/”而给下列句子断句。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6.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7.用“/”给下面文字断句。夫 精 神 者 所 受 于 天 也 而 形 体 者 所 禀 于 地 也 故 曰 一 生 二 二 生 三 三 生 万 物 万 物 背 阴 而 抱 阳 冲 气 以 为 和(选自《淮南子·精神训》)8.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9.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齐 桓 公 问 管 仲 曰 王 者 何 贵 曰 贵 天 桓 公 仰 而 视 天 管 仲 曰 所 谓 天 者 非 谓 苍 苍 莽 莽 之 天 也 君 人 者 以 百 姓 为 天 百 姓 与 之 则 安 辅 之 则 强 非 之 则 危 背 之 则 亡 民 怨 其 上 不 遂 亡 者 未 之 有 也(选自刘向《说苑》)10.用“/”给下面文字断句。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 之 欲 明 明 德 于 天下 者 先 治 其 国 欲 治 其 国 者 先 齐 其 家 欲 齐 其 家 者 先 修 其 身 欲 修 其 身 者 先 正 其 心 欲 正 其 心 者 先 诚 其 意 欲 诚 其 意 者 先 致 其 知 致 知 在 格 物。(选自《大学》)1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1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4.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15.乐者圣王之所非而儒者为之过也。16.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二)援例说法1.主观类断句题的解题步骤2.主观类断句题的解题方法3.文言断句口诀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授人以筌】 1.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丁太夫人忧,希宪公率族亲行古丧礼,勺 饮 不 入 口 者 三 日 恸 辄 呕 血 扶乃 能 起 既 葬结 庐 墓 所 诸 相 以 居 忧 无 例 欲 极 力 起 公,相与诣庐,闻公号痛,竟不忍言。 (选自《元朝名臣事略》,有删改) 2.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5分)世 之 治 也 行 善 者 获 福 为 恶 者 得 祸 及 其 乱 也 行 善 者 不 获 福 为 恶 者 不 得 祸 变 数 也 知 者 不 以 变 数 疑 常 道 故 循 福 之 所 自 来 防 祸 之 所 由 至 也 遇 不 遇 非 我 也 其 时 也 夫 施 吉 报 凶 谓 之 命 施 凶 报 吉 谓 之 幸 守 其 所 志 而 已 矣。 (取材于《中论 修本》)【筌而得思】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用“/”给画线部分断句。季文子相宣成①,无衣帛之妾②,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 亦 愿 之 然 吾 观 国 人 其 父 兄 之 食 粗 而 衣 恶 者 犹 多 矣 吾 是 以 不 敢 人 之 父 兄 食 粗 衣 恶 而 我 美 妾 与 马 无 乃 非 相 人 者 乎 且 吾 闻 以 德 荣 为 国 华 不 闻 以 妾 与 马。”(选自《国语·鲁语》)【注】 ①宣成:指春秋时期鲁宣公和鲁成公。②妾:指婢女。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用“/”给画线部分断句。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芮季曰:“不 如 捐 之 王 欲 无 厌 而 多 信 人 之 言 今 以 师 归 而 献 马 焉 王 之 左 右 必 以 子 获 为 不 止 一 马 而 皆 求 于 子 子 无 以 应 之 则 将 晓 于 王 王 必 信 之 是 贾 祸 也。”弗听,卒献之。荣夷公果使求焉,弗得,遂谮诸王,曰:“伯也隐。”王怒逐芮伯。君子谓芮伯亦有罪焉。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选自刘基《郁离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用“/”给画线部分断句。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武帝谓刘仲雄曰:“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仲 雄 曰 和 峤 虽 备 礼 神 气 不 损 王 戎 虽 不 备 礼 而 哀 毁 骨 立 臣 以 和 峤 生 孝 王 戎 死 孝 陛 下 不 应 忧 峤 而 应 忧 戎。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用“/”给画线部分断句。赵襄子饮酒,五日五夜不废酒,谓侍者曰:“我诚邦士也。夫饮酒五日五夜矣,而殊不病!”优莫曰:“君勉之!不及纣二日耳!纣七日七夜,今君五日。”襄子惧,谓优莫曰:“然则吾亡乎?”优莫曰:“不亡。”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 莫 曰 桀 纣 之 亡 也 遇 汤 武 今 天 下 尽 桀 也 而 君 纣 也 桀 纣 并 世 焉 能 相 亡 然 亦 殆 矣。”5.用分隔号(/)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3分)所憎者有功必赏所爱者有罪必罚存善天下鳏寡孤独振赡祸亡之家其自奉也甚薄其賦役也甚寡故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 (选自《六韬 盈虚>)6.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9处)(4分)周室既衰诸侯恣行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见其文辞为天下制仪法垂六艺之统纪于后世 (《史记·太史公自序》)7.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6处)(3分)万夫长易俊原独恃骁勇,与麾下数十人遁入山谷保险自固郡邑患苦之江阴侯吴良承诏求寇已移檄旁县兵且集召德基计事,德基曰:“易氏未有反状,奈何激之使生变乎?不若先以计致之,果反,用兵未晚也。” (选自宋濂《吴德基传》)8.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常显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9.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会故相常衮来为福之观察使,有文章高名,又性颇嗜诱进後生,推拔于寒素中,惟恐不及。至之日,比君为芝英。每有一作,屡加赏进。游娱燕飨,必召同席。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於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